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小学数学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作者】 张瑞生

【机构】 (山东省滕州市华晨育才学校)


【正文】摘 要:“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应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积极的情感和态度在引导学生探索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数学思考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过程中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用教师真诚的情感去感动学生,把学生的积极情绪调动起来,需要教师把信任与鼓励、欣赏与赞许带给学生,用教师的巧妙引导促使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发现规律,用教师真切合理的评价,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勇气和信心,
  关键词:数学教学;情感;态度;价值观
  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以知识目标为本位,教师在教学中过于注重知识目标的达成而忽视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反思传统的课堂教学,我们必须进行价值本位的变革,即由以知识为本位转向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位”。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新课程课堂的重要内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应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积极的情感和态度在引导学生探索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数学思考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过程中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下面结合自身教实践就如何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完善教学设计目标,精心选取教学内容,以学生为主实施课堂教学,在进行教学设计目标时要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结合。
  教学内容的选取要精心挑选,认真组织,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而不只局限于教材上的例题及练习,凡是学生熟悉的、喜欢的相关场景、事例都可以引用到课堂中来。教师要尽量创设各种条件,让每个学生都有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二、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情感
  爱因斯坦说过:“谁要是体验不到好奇心,谁要是不再有好奇心,也不再有惊讶的感觉,他就无异于行户走肉,他的眼睛是模糊不清的。”好奇心可以令学生们对任何事物都充满兴趣进而去探索、去发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所创设地教学情境、设计的教学活动,营造的课堂氛围等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能够满足学生求知欲的需要时,学生就会产生愉快、喜爱的情感。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活动,给学生提供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探索、发现数学知识和掌握数学知识的内在规律的过程中,不断获得成功,积累愉快的体验,不断增进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有效的评价方式,点燃学生学习的激情
  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评价的手段和形式应多样化,应重视过程评价,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用真诚的爱激励评价学生,以赏识学生的眼光评价学生,学生就会情绪高涨,思维敏捷,信心倍增、乐于交往。
  综上所述,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是由一个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过程承载激话、熏陶和感染的过程。学生要通过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去亲自感悟、体验、领悟。教师要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装在头脑中,有意识地、自觉地贯彻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之中,使其成为教学过程的灵魂。
  参考文献:
  [1]叶尧城:《数学课程标准教师读本》
  [2]包东梅:《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