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运用游戏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实践

【作者】 张大贵

【机构】 (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虎台小学)


【正文】摘 要:数学是一门深邃的学科,其数学定式、计算原理、概念等具有抽象性,对于小学生来说,掌握其运算规律有一定的难度。主要原因在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单一、脱离生活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比较被动地接受知识。鉴于小学生活泼好动、缺乏耐心的特点,教师应该结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采取多样化、游戏化的教学方式,把学生从“牢笼式”的教学模式中拉出来,将他们的主体意识激发出来,让他们能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只有这样,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激情才会被激活,思维的火花才会被点燃。
  关键词:玩中学;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
  小学数学是学生接触数字教学的开端,是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基础。然而,据相关调查发现,小学生普遍存在对数学课堂厌烦、没有精神、缺乏激情等现状。所以,教师应改变“一言堂”老式教学方法,采取比较新颖的、切合小学生发展特点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喜欢上数学、爱上数学。我在教学中一般会采用游戏教学模式。
  一、游戏在小学数学课堂的具体呈现
  (一)课前导入游戏
  在刚上课的前几分内,学生的精神与思维还处在兴奋阶段,还没把心思真正放到课堂上,如果老师直接步入课堂正题,学生难免恍惚,对课堂失去兴趣。有些老师也注意运用课堂导入的方式吸引学生上课,但往往采用的是温习旧知识、开始新知识的教学,这种方式的导入,在一开始的阶段还是很受学生欢迎的,但久而久之,学生难免会产生厌倦感,滋生“免疫力”;还有不少老师在进入课堂后,总想着节约时间,赶紧把课上了,结果老师讲得热火朝天,学生听得昏昏欲睡,两种不交集的思想,在课堂平行进行着。如果教师在上课时,适当地采用游戏的方式先导入课程,吸引学生的思维回到课堂上,那效果可就不一样了。
  比如,“20以内的退位减法”。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可能会一上课就开始给学生们出题,进行计算,公布答案等。这种教学方法,很难吸引学生的视线,时间久了就会对数学产生厌烦感。而在这节课的授课中,我让学生们当起了小主人,进行家庭开支的管理、计算。比如“今天我当家”的游戏,我在黑板上写出菜品的价格,白菜今日价格为10元一袋,我现在口袋里有20元,如果我买一袋白菜的话,最后还能剩下多少钱?我把同学分成两组,那个组算出的结果最快,哪个组最终取胜,然后给获胜方发一个削笔刀作为小组奖励。这样的游戏方式,大大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还知道生活中的开支都与数学有关联,从而喜欢上数学。我在这种授课方法中也得到了快乐,感觉整个人也被这群活泼的孩子带动起来了。
  (二)新课导入游戏
  1.动画游戏,激发灵感
  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各个学段上课必备的一种教学工具。小学生对动画片比较感兴趣,在动画中穿插数字游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在教学中,我有时也会采用多媒体的形式给学生们呈现课堂教学。比如,在《位置与方向》教学中,我用多媒体设置了一个藏宝图,上面有方向指示标,也配有找到宝物的四个方位的“秘密钥匙”,挖宝的图中也有凶险,北面有很多金子,但附近坑洼地面,南面有翡翠,交通比较顺畅,东西两方分别有珍珠和银子,路况比较好。我把班上同学分成四个小组,分别找不同方位的宝物,哪个小组先找到自己方位的“秘密钥匙”,也就打开了所属方位的宝物。寻找“秘密钥匙”的过程有多重的关卡小游戏,比如,砸蛋、消消乐等,让学生们在层层游戏的激励下,努力寻找那把打开宝藏的钥匙。这种丰富的游戏画面,刺激着学生一步步朝着自己选定的方位前进,在闯关中寻得快乐、自信,还培养了他们的集体合作意识与团结互助理念。
  2.动动手指,激发兴趣
  教育不是简单地死板硬套,而是像流水一样充满灵动的存在,教师在教学中,不能把课堂完全交给学生进行互动,也不能把课堂当成自己主宰的战场,而是要给他们提供相对自由的发挥空间,给他们思维放飞留出余地。在课堂上让学生动动手指、进行演练,也是不错的教学手法。比如,我在教“认识人民币”这一课时,我让同学们动手操作游戏,分别剪切大小不同的三种圆形,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分别标上1分、2分、5分。同时还让同学们分别准备了几个1角的硬币和5角的硬币,然后把它们都混在一起。我出题:请问5角2分该怎么从这些硬币里找到呢?请问6角3分该怎么找呢?学生们纷纷开始找我说的数字了。这种教学法可以使抽象的问题在具体、活泼的现场动手活动里得以解决,课堂气氛活跃,同学们表现积极,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三)巩固旧知识,开展游戏
  一般书本上的知识,在老师的布置下,学生们基本都可以消化,而有些学生仅仅对于课本知识比较“内行”,一旦脱离了课本,课外的相关知识就不知道了。这就需要教师发动脑筋,用一些能吸引学生兴趣的方法来巩固所学知识。比如,在“观察物体”教学中,有的学生对课本中的知识点还是有点模棱两可,于是,在下课前十分钟,我找来一堆书放在一张桌子上,让同学们分成几组,分别站在不同的方位观察,然后每组同学分别描述自己看到的部位。通过这样的演练,学生对这节课的内容了解更深刻了,明白了:同一个物体,在不同的角度观看,其结果是不同的。这种游戏不仅能激起学生观察、总结的能力,还能使他们在亲自体验中找到自信,这种效果很不错。
  二、游戏在小学课堂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采用游戏教学,要视情况而定,不是所有内容都可以采用游戏方法教学的,所以,教师在实施游戏法时要把握几个原则:
  1.游戏教学要有个度
  适当的游戏可激发学生的思维活跃度,对加深他们的学习内容有帮助。但是,在具体实施中,教师要把握一个度,不能一味为了游戏而游戏,把课堂时间都浪费在了热闹之中,如果一味沉浸在游戏中,学生们的注意力可能被牵扯到课堂之外,对正在进行的课堂教学反而是一种负担。所以,在实施游戏教学中,我一般会设置一个与本节课有关的点,让学生围绕这个点来进行游戏,在游戏中寻得规律、掌握知识,深化本节课主要内容。
  2.游戏设置要考虑学生接受能力
  在游戏教学中,教师还应设置学生接受范围内的游戏。如果一节课中,设置了一个比较复杂的游戏,就不会对课堂起积极的推动作用,进而学生的自信心,阻碍课堂的有效进展。所以,在实际运用中,要结合学生年龄特点,采取他们易于接受、易于掌握、贴近生活的游戏方式,比如,在“量一量,比一比”教学中,我让学生从家里带来米尺、尺子等工具,在班上测量自己的桌子、椅子、书本等,这种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游戏,能让他们切实感受到数学知识就在身边,能强化他们对知识的掌握与记忆力。
  总之,数学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学好数学是运用数学的基础。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采用积极有效的游戏方式,刺激他们的感官,激发他们的兴趣,让他们在“乐学、善学”的氛围中进行自主学习。但在具体实施中,教师要因课而异,不能因游戏而设置游戏课堂,让课堂在简单、活泼有序的环境中有序进行。教学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将不断学习、研究教学法,让学生智慧之花在我的课堂精彩绽放。
  参考文献:
  [1]张西芝.利用游戏化教学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J].新课程(上),2015(10).
  [2]石晶.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