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探讨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演示实验的重要作用

【作者】 贾 佳

【机构】 (青海省西宁市第一中学)


【正文】摘 要:在现阶段初中物理教学中,由于物理学是融合实验和观察为一体的学科,因此在课堂中进行相关实验的演示就很有必要。本文初步探讨了演示实验对学生的作用及对教学质量产生的巨大影响。为了使演示实验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教师需要采用合理方法来进行演示实验,促进物理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演示实验;初中物理;作用;方法
  相比语文、数学等其他学科,物理的系统学习开始的比较晚,学生们到初中阶段才开始学习物理。因此,初中物理的教学对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影响着学生最初对物理学的认知和兴趣。在物理教学中,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需要更加重视演示实验。教师在充分了解演示实验作用之后,开始设计实验方案,以提升教学质量。
  一、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活跃课堂气氛
  物理教学成效不仅和教师教学水平有关,和学生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关系也十分密切。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只传授理论知识,不进行实验的演示,对学生吸引力不足。除此之外,纯理论式地学习物理,会让学生认为物理是一门枯燥的学科,毫无趣味性可言。学生可能会对物理学习产生无所谓或厌烦的态度,课堂气氛因此死气沉沉,这不利于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在系统的物理学习中,学生的学习热情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因此提升学生学习热情很重要。学生热情的高涨,直接会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班级整体学习氛围也会被带动起来。在初中物理课堂进行演示实验,教师不必担心实验结果不可控制、实验准备工作繁重。因为初中物理涉及的实验内容比较简单,实验原理也在学生可理解范围之内,教师只需要稍做实验前的准备,就可以使实验顺利进行。对初中学生来说,演示实验会极大激发其学习物理的热情,而保持好奇心和充分的热情是物理学科学习必不可少的。例如在学习光的折射原理时,教师在讲台上摆上一杯用玻璃杯装的水,然后放入一根木头筷子,学生就看到筷子在水中变弯曲了。但筷子是不是真的被教师折断了呢?学生开始思考这个问题,对这一现象的科学解释的需求更加强烈。在学生求知欲最旺盛的时候,教师开始讲解这一原理,有助于学生理解课程内容,提升学习兴趣。
  二、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的学生对理论的记忆和理解能力都是很强的。这是由于应试教育对学生理论知识掌握的要求比较高,而对动手实践能力的要求偏低。学生懂得如何能快速达到学习目标,便不那么重视培养自身动手能力。在物理的学习中,如果学生普遍动手能力低下,而理论知识丰富。便会使得理论与实践分离开来,不利于物理学科的价值在社会生产中的体现。为了增强学生动手能力,继而激发创新意识,教师很有必要在课堂中演示实验。演示实验的趣味性不言而喻,学生在观看教师演示实验的过程中,会激发其动手实验的欲望。实验从书本以外的另一个角度让学生了解到物理与现实的联系,进一步促进学生求知欲和探索欲的提升。其实教师的演示实验只是实验教学的一个部分,另一部分是需要学生自己来完成的。光靠教师动手实验,学生不动手实验也是不行的,这对提升学生创新意识没有很大帮助。因此在演示实验教学之外,教师需要在实验条件允许及学校课时要求允许的情况下,鼓励学生动手实验。在学生初步进行实验时,有必要划分小组进行小组实验,这样能有助于实验进行,增强学生合作能力。在学习平面镜和凸透镜成像特点的时候,为了使学生牢记这两种镜面的成像特点,需要让学生练习使用平面镜和凸面镜观察物体的成像,把物体和成像进行对比,得出成像结论。又比如在学习温度这一章的时候,可以按小组分发温度计,让学生自己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学生在了解温度这一概念后,会对温度的变化有自己的认识。除此之外,对于比较难理解的概念,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去设计实验内容,适当给予提示和指导,这对增强学生创新意识很有帮助。
  三、端正学生对科学的态度
  成功的物理实验离不开正确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支持,不严谨的态度会影响物理实验的准确性和科学性,物理实验也就失去了意义。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物理学家们始终保持着科学、严谨以及实事求是的态度,才会使得物理学理论知识不断扩充,在人类社会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因此在物理实验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需要保持实事求是的态度,认真对待实验每一个步骤。在演示实验时,有时会因为某些原因,出现实验结果和预期效果不一致的情况。有的教师为了节约时间,不再重新进行实验,直接根据课本知识得出结论。这样的处理方式很不严谨,也违背了物理实验中实事求是的原则。而有的学生在实验结束计算和统计数据时,发现数据和预期数据有偏差,会随便改实验数据,以符合实验结果的要求。其实在物理实验中,如果数据出现偏差,而学生没有步骤和操作上的错误,那数据偏差就不算错误,不应该更改实验数据。实验数据应该以实际情况为准,基于实验场地和实验方式的不同,数据偏差不可避免。因此学生要在学习物理的初始阶段就养成实施求是的态度,对待物理实验怀抱着一颗严谨的心,这样才是对物理学以及物理实验的尊重。
  四、结语
  综上所述,物理是一门有趣的学科,物理的有趣就在于能解释生活中的大多数现象,能把知识和现实联系地十分密切。在初中物理的教学中,教师需要采用一切可行性方法来让学生发现物理的趣味性。演示实验是展现物理学趣味性的重要途径,是学生接触物理的重要窗口,其作用不容忽视。本文就对演示实验的作用进行了初步分析,希望通过该文,能引起相关教育工作者对初中物理演示实验的思考。
  参考文献:
  [1]梁雪娇.浅谈演示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J].广西教育a:小教版,2015(17):114-114
  [2]孙晓军.浅谈演示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J].科研,2016(12):00155-00155
  [3]杨剑炜.浅谈初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J].读写算:教师版,2015(26):123-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