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乡村少年宫信息化+数学科特色教学策略
【作者】 苏月香
【机构】 (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桠杈镇中心小学)
【正文】摘 要:少年宫是苏联为培养、发现天才儿童,帮助学校开展校外活动的场所。其最初主要为了在儿童的活动教学中发现自然科学人才,后来发现文学、艺术、人文等都可以与之相结合。现今好多人倒反忘记少年宫的初衷,认为自然科学之首的数学很难与少年宫活动相结合。针对这样的认知现状,我们采用生活化数学游戏、数学游戏竞赛、科技比拼、开设数学爱好班等研究方式,证明少年宫的活动与数学相对接依然是紧密的。同时,经过少年宫的这些活动教学实践,带动了全校学习数学的热潮,使得我校大部分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数学的习惯,形成对数学真正持久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还发现了一些“数学小天才”。
关键词:农村少年宫;信息化;数学教学
少年宫课程是以活动为主的教学,这是为了顺应儿童以形象思维和游戏活动为主的思维特点。如此而来以抽象逻辑思维著称的数学,直接与少年宫的活动教学相结合是不切实际的。在儿童世界,则必须转了一个弯,就是以生活的游戏方式介入,让儿童愿意接受这个游戏形式,再在游戏中参合着数学的逻辑思维,并且不露声色的渗透。依据数学的思维进行游戏设计,生活化的数学游戏竞赛,儿童科技比拼,开设数学兴趣爱好班,这些活动都可以由普通的学习生活为外在表现,让它们成为儿童喜闻乐见的课堂,又通过游戏锻炼了儿童的逻辑思维,最后培养了儿童的数学兴趣,发现数学人才。下面就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浅谈信息化下少年宫活动与数学课特色活动的结合课堂。
一、生活化的数学游戏
(一)现场生活化的数学游戏
本课题已经研究信息化的少年宫活动课与语文特色活动的结合,由于语文是形象思维为主,与少年宫的活动结合是自然的结合。然而,少年宫的活动教学与抽象的数学科相结合,内在逻辑是自然的直接的结合,而外在的表现则不是直接的。比如,在少年宫直接进行数学计算的接龙比赛,结果发现,初初时出于好奇有好多人加进来,不久大部分都没趣的走了,只剩下几个抽象逻辑较好的同学。究其原因,是抽象的难于转弯的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头脑难于融合,游戏进行起来就不大自然,不久在儿童头脑中形成排挤思想。如果一定要让少年宫的数学专题课有趣又有收获,则必须经过生活实景转化,我们这里说数学游戏,指的就是生活化了的数学游戏。比如,一节少年宫的活动课,内容的主题就是“数学游戏”,如果我们直接拿一张数学试卷给学生计算,虽然上面设计的题目全部是生活中的有趣的数学题目,但效果与上例的数学接龙比赛一样糟糕。探究的结论是:不是实景的动手游戏或者是固化的模仿数学游戏,小学生不乐意接受,他们就不把全部的思想、能力、思维的投入运作,教学效果自然很不好。如果我们转化成生活化的数学游戏,而后在少年宫活动课进行,则效果就好得多,教学效率提高50%以上。比如让小学生在少年宫里开着碰碰车做两车相遇类的应用计算题,让两个选手开车,旁边一位同学用秒表记下开始时间、相遇时间、鬼火车走过的距离、火龙车走过的距离,接着给旁观的同学计算两车的速度,这样一题数学游戏计算题就在少年宫活动中心完成了。
到了六年级,我们可以把少年宫的活动教学适当的扩展到户外。比如户外“量河宽”的活动,就是只给学生一把大的三角板和一把卷尺,给学生以河对岸的一棵树做参照物,不用过河,量出河的大致宽度。这个户外活动有很大的挑战性,逻辑的拐弯处就是懂得45°角的直角边相等的原理,对直着河对岸的树找垂直河岸的视线,打个木桩,在沿河岸量出90°,再沿着90°的河岸线与对岸树视线夹角为45°的角,量河岸的线段多长,河就有多宽。后一例必须是六年级学生才可以做的活动,其逻辑思维已经比较抽象,还有活动时六年级学生才会注意安全。
经过如例子的转换处理的数学题,可以在少年宫活动场地上课,又因为其是活动在先,计算在后,首先把小学生引入他们的兴趣爱好,他们是用了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思考计算得出来的,这自然而然的把他们引入了数学的逻辑思维和对数学的兴趣。
(二)网路信息化条件下,生活化的数学游戏
除了碰碰车计算相遇问题的数学,实际上,信息化的条件下,生活化的数学游戏教学例子更多。比如电脑网络有教学平台开发出手工作坊:制作鞋子,量鞋底长度,量鞋面布料的长宽及面积;制作凳子,量方木的长度,计算木头的方料;经营游戏农场,每天种草种树,养牛羊,计算牛羊出生、死亡及出售,计算一年来盈利与亏损等等。当然我们也可以根据自己教学进度,设计适合自己教学需要的数学游戏,然后拿到少年宫的活动课上展示。比如教学小学三年级“100以内”的加减,我们可以设计口算的打靶比赛,每个加法或减法,设计一个正确项,两个干扰项,给选项从正面三米处的大屏幕通过,小学生就举起电子枪,瞄准正确的答案打,命中率由计算机计算,决定输赢。如果再给一些糖、果等的物质奖励,小学生更加感兴趣。如果到五年级,我们可以让学生玩逻辑思维更复杂的游戏。比如,玩恐龙追逐:叶子龙300米每秒,而独角龙400米每秒,叶子龙先跑2分钟,接着独角追赶,速度不变,多久独角龙追上叶子龙。计算得对他们才追,才可以得游戏的Q币,算不对,他们就懒得跑。追逐型的数学题,又可以在一场电子游戏中教学完成。经过这样的生活游戏化处理的数学课堂,其教学效率得到很大的提高。
二、数学游戏竞赛
信息化的少年宫活动教学,与数学相结合以后,除了自娱自乐的游戏,还可以进行游戏比赛。比赛可以是同一学校的学生,也可以通过远程网络的学生比赛。这样可以把大城市的少年宫与农村少年宫的活动连为一体,使得大城市的有经验的老师也可以指导农村孩子,让他们也有机会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同时让农村的小学生有机会与大城市的小学生通过视屏互动,增进了了解和友谊,而且与孩子教孩子的形式,思维相近更易于接受。少年宫活动的数学教学,依托于信息化,我们也可以设计成游戏式数学竞赛,它与传统的数学竞赛有很大的不同,首先是强调“游戏”的活动成分,因为借助少年宫的课,其特点之一,就是“活动”,以活动为载体引学生进人学习角色。其次不用监考员,比如,数学口算选择题打靶比赛,算对并大中,屏幕才给下一题,监考员就是游戏平台,这样很适合少年宫自由活动的特点。第三难于作弊,因为选手各自要及精会神的盯着屏幕。最后,可以跨区,农村学生可以与城市学生在同一个平台游戏,便于交流。
三、科技比拼
科技离不开数学,我们就是利用这一点来研究,还有儿童有好奇心和好胜心,我们的“科技大比拼”,就是满足儿童的这些心理需求。在比拼过程中,最好是有创新,以便能够发现“数学小天才”。但是不是最主要的追求目标,如果平时小学生爱看一些科技书,找到别人不常见的科技知识,然后拿来少年宫课堂上展示,也是一个很大的收获。比如,一个学生爱科普书籍,他计算沙与水泥的混合比例。虽然对于一个小学生,他不懂更深意思,但至多能把它记下来,而我们老师允许他作文科技的发现展示在少年宫的大屏幕上,并给予颁奖。这样的结果是激发好多同学喜欢看科技书,并认识到数学与科技的紧密关系。不过这个做法只适应逻辑思维早熟的高年级学生,所以此项活动并不强求。如果我们以抽象的逻辑思维来强加个儿童,以促进数学的进步,这除了少数智力特别的小学生,大部分学生都是不能接受,甚至对数学反感,从而造成厌学情绪,那对数学的学习是一种伤害。
四、新型数学兴趣班
数学兴趣班,看起来很传统,农村还没有少年宫时就已经有了数学兴趣班。而我们这里的兴趣班,命名为“新型数学兴趣班”,它依托了信息化的网络平台,准确的说是“群”,就是爱游戏学数学的同学共用一个群,到少年宫开放时到那里游戏学习。如果爱好纸质计算同学,也可以在平台相约去少年宫的数学角去计算数学。爱好电子打靶学数学的同学,就到电脑游戏室学习,等等。可见“新型的数学兴趣班”,是很自由的,各取所好,但目标一致,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兴趣。
本课题经过以上的实践探索,农村少年宫的信息化活动与数学为主题的教学活动,优点有利引导小学生的启蒙教育,效果很好,容易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而且这种兴趣是比较持久的。而不足的一面就是,其游戏性注定这种教学法知识的零碎性,毕竟不是每种数学知识都可以与少年宫活动教学相结合。
参考文献:
[1]《教学与研究》中国社会科学核心期刊,2021年第04期
[2]参考陶行知《中国教育改造》人民教育出版社
[3]参考《教育研究》期刊2018年01期
[4]杜威《学校与社会 明日之学校》人民教育出版社
关键词:农村少年宫;信息化;数学教学
少年宫课程是以活动为主的教学,这是为了顺应儿童以形象思维和游戏活动为主的思维特点。如此而来以抽象逻辑思维著称的数学,直接与少年宫的活动教学相结合是不切实际的。在儿童世界,则必须转了一个弯,就是以生活的游戏方式介入,让儿童愿意接受这个游戏形式,再在游戏中参合着数学的逻辑思维,并且不露声色的渗透。依据数学的思维进行游戏设计,生活化的数学游戏竞赛,儿童科技比拼,开设数学兴趣爱好班,这些活动都可以由普通的学习生活为外在表现,让它们成为儿童喜闻乐见的课堂,又通过游戏锻炼了儿童的逻辑思维,最后培养了儿童的数学兴趣,发现数学人才。下面就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浅谈信息化下少年宫活动与数学课特色活动的结合课堂。
一、生活化的数学游戏
(一)现场生活化的数学游戏
本课题已经研究信息化的少年宫活动课与语文特色活动的结合,由于语文是形象思维为主,与少年宫的活动结合是自然的结合。然而,少年宫的活动教学与抽象的数学科相结合,内在逻辑是自然的直接的结合,而外在的表现则不是直接的。比如,在少年宫直接进行数学计算的接龙比赛,结果发现,初初时出于好奇有好多人加进来,不久大部分都没趣的走了,只剩下几个抽象逻辑较好的同学。究其原因,是抽象的难于转弯的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头脑难于融合,游戏进行起来就不大自然,不久在儿童头脑中形成排挤思想。如果一定要让少年宫的数学专题课有趣又有收获,则必须经过生活实景转化,我们这里说数学游戏,指的就是生活化了的数学游戏。比如,一节少年宫的活动课,内容的主题就是“数学游戏”,如果我们直接拿一张数学试卷给学生计算,虽然上面设计的题目全部是生活中的有趣的数学题目,但效果与上例的数学接龙比赛一样糟糕。探究的结论是:不是实景的动手游戏或者是固化的模仿数学游戏,小学生不乐意接受,他们就不把全部的思想、能力、思维的投入运作,教学效果自然很不好。如果我们转化成生活化的数学游戏,而后在少年宫活动课进行,则效果就好得多,教学效率提高50%以上。比如让小学生在少年宫里开着碰碰车做两车相遇类的应用计算题,让两个选手开车,旁边一位同学用秒表记下开始时间、相遇时间、鬼火车走过的距离、火龙车走过的距离,接着给旁观的同学计算两车的速度,这样一题数学游戏计算题就在少年宫活动中心完成了。
到了六年级,我们可以把少年宫的活动教学适当的扩展到户外。比如户外“量河宽”的活动,就是只给学生一把大的三角板和一把卷尺,给学生以河对岸的一棵树做参照物,不用过河,量出河的大致宽度。这个户外活动有很大的挑战性,逻辑的拐弯处就是懂得45°角的直角边相等的原理,对直着河对岸的树找垂直河岸的视线,打个木桩,在沿河岸量出90°,再沿着90°的河岸线与对岸树视线夹角为45°的角,量河岸的线段多长,河就有多宽。后一例必须是六年级学生才可以做的活动,其逻辑思维已经比较抽象,还有活动时六年级学生才会注意安全。
经过如例子的转换处理的数学题,可以在少年宫活动场地上课,又因为其是活动在先,计算在后,首先把小学生引入他们的兴趣爱好,他们是用了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思考计算得出来的,这自然而然的把他们引入了数学的逻辑思维和对数学的兴趣。
(二)网路信息化条件下,生活化的数学游戏
除了碰碰车计算相遇问题的数学,实际上,信息化的条件下,生活化的数学游戏教学例子更多。比如电脑网络有教学平台开发出手工作坊:制作鞋子,量鞋底长度,量鞋面布料的长宽及面积;制作凳子,量方木的长度,计算木头的方料;经营游戏农场,每天种草种树,养牛羊,计算牛羊出生、死亡及出售,计算一年来盈利与亏损等等。当然我们也可以根据自己教学进度,设计适合自己教学需要的数学游戏,然后拿到少年宫的活动课上展示。比如教学小学三年级“100以内”的加减,我们可以设计口算的打靶比赛,每个加法或减法,设计一个正确项,两个干扰项,给选项从正面三米处的大屏幕通过,小学生就举起电子枪,瞄准正确的答案打,命中率由计算机计算,决定输赢。如果再给一些糖、果等的物质奖励,小学生更加感兴趣。如果到五年级,我们可以让学生玩逻辑思维更复杂的游戏。比如,玩恐龙追逐:叶子龙300米每秒,而独角龙400米每秒,叶子龙先跑2分钟,接着独角追赶,速度不变,多久独角龙追上叶子龙。计算得对他们才追,才可以得游戏的Q币,算不对,他们就懒得跑。追逐型的数学题,又可以在一场电子游戏中教学完成。经过这样的生活游戏化处理的数学课堂,其教学效率得到很大的提高。
二、数学游戏竞赛
信息化的少年宫活动教学,与数学相结合以后,除了自娱自乐的游戏,还可以进行游戏比赛。比赛可以是同一学校的学生,也可以通过远程网络的学生比赛。这样可以把大城市的少年宫与农村少年宫的活动连为一体,使得大城市的有经验的老师也可以指导农村孩子,让他们也有机会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同时让农村的小学生有机会与大城市的小学生通过视屏互动,增进了了解和友谊,而且与孩子教孩子的形式,思维相近更易于接受。少年宫活动的数学教学,依托于信息化,我们也可以设计成游戏式数学竞赛,它与传统的数学竞赛有很大的不同,首先是强调“游戏”的活动成分,因为借助少年宫的课,其特点之一,就是“活动”,以活动为载体引学生进人学习角色。其次不用监考员,比如,数学口算选择题打靶比赛,算对并大中,屏幕才给下一题,监考员就是游戏平台,这样很适合少年宫自由活动的特点。第三难于作弊,因为选手各自要及精会神的盯着屏幕。最后,可以跨区,农村学生可以与城市学生在同一个平台游戏,便于交流。
三、科技比拼
科技离不开数学,我们就是利用这一点来研究,还有儿童有好奇心和好胜心,我们的“科技大比拼”,就是满足儿童的这些心理需求。在比拼过程中,最好是有创新,以便能够发现“数学小天才”。但是不是最主要的追求目标,如果平时小学生爱看一些科技书,找到别人不常见的科技知识,然后拿来少年宫课堂上展示,也是一个很大的收获。比如,一个学生爱科普书籍,他计算沙与水泥的混合比例。虽然对于一个小学生,他不懂更深意思,但至多能把它记下来,而我们老师允许他作文科技的发现展示在少年宫的大屏幕上,并给予颁奖。这样的结果是激发好多同学喜欢看科技书,并认识到数学与科技的紧密关系。不过这个做法只适应逻辑思维早熟的高年级学生,所以此项活动并不强求。如果我们以抽象的逻辑思维来强加个儿童,以促进数学的进步,这除了少数智力特别的小学生,大部分学生都是不能接受,甚至对数学反感,从而造成厌学情绪,那对数学的学习是一种伤害。
四、新型数学兴趣班
数学兴趣班,看起来很传统,农村还没有少年宫时就已经有了数学兴趣班。而我们这里的兴趣班,命名为“新型数学兴趣班”,它依托了信息化的网络平台,准确的说是“群”,就是爱游戏学数学的同学共用一个群,到少年宫开放时到那里游戏学习。如果爱好纸质计算同学,也可以在平台相约去少年宫的数学角去计算数学。爱好电子打靶学数学的同学,就到电脑游戏室学习,等等。可见“新型的数学兴趣班”,是很自由的,各取所好,但目标一致,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兴趣。
本课题经过以上的实践探索,农村少年宫的信息化活动与数学为主题的教学活动,优点有利引导小学生的启蒙教育,效果很好,容易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而且这种兴趣是比较持久的。而不足的一面就是,其游戏性注定这种教学法知识的零碎性,毕竟不是每种数学知识都可以与少年宫活动教学相结合。
参考文献:
[1]《教学与研究》中国社会科学核心期刊,2021年第04期
[2]参考陶行知《中国教育改造》人民教育出版社
[3]参考《教育研究》期刊2018年01期
[4]杜威《学校与社会 明日之学校》人民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