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谈谈农村小学教师如何关爱留守儿童

【作者】 王名财

【机构】 (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平班镇委乐村完小)


【正文】  摘 要:关注留守儿童,关注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不仅涉及个人家庭和义务教育,而且牵涉到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和未来的发展。因此,不管是家庭、学校、还是社会,都应该积极参与进来,发挥各自的作用,用正确、恰当的方式,关注留守儿童,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寻求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好办法,努力使他们在平等、和谐的环境中健康成长成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关键词:农村教师;留守儿童;关爱策略
  在我们的身边,存在着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不是孤儿,却有着孤儿一般凄惨的境地!他们有父母,但却享受不到跟父母在一起的快乐!他们便是留守儿童!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外出务工或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无监护能力,无法与父母正常共同生活的不满十六周岁农村户籍未成年人。
  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问题有:监护不力,九年义务教育难以保证、缺乏抚慰,身心健康令人担忧、疏于照顾,人身安全不容忽视。
  截至2018年8月底,全国共有农村留守儿童697万人,与2016年首次农村留守儿童摸底排查的数据902万人相比,下降22.7%。 
  委乐村地处沿山地区,人均耕地面积不足1.5亩,人们为了发家致富奔小康,不得不外出务工,因此,留守儿童日益增长。这些留守儿童大多因缺少父爱、母爱性格偏执,有不良的行为习惯,有的甚至道德败坏。那如何教育留守儿童,关心留守儿童成为每一位农村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探索出了以下几点教育方法:
  一、让孩子体会“爱”
  在农村,多数“留守儿童”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叔叔、姨妈等照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对孩子的爱就是吃饱穿暖,其他亲人则认为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要干什么就干什么……一切顺着孩子,一切护着孩子,这就是爱,孩子像地上生长的野草一样任其自然发展。这些不是真爱,是一种溺爱。??
  真正的爱就是我们要像父母一样经常与之谈心,了解孩子的思想动向,教育孩子如何做人,教育孩子明辨是非,有错必改。
  爱对学生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阳光,特别是对留守儿童更像久旱之甘露。我们教师要给他们更多的温暖,更多的关爱,更多的温情。用温暖的爱溶化他们心中的冰山,用真挚的情点燃他们自信和进取的火种。
  2018年,我班有一对姐弟,弟弟经常衣衫不整,头发蓬乱。上学经常迟到,上课不听讲总是呆呆的看着某一个地方,下课后就坐在座位上不和任何人说话,即使老师叫他也不愿搭理,并且每天都不能按时完成家庭作业。上课的老师多次找他谈心,可收效不大。老师们把这一情况告诉我,一天下午放学后我就把姐弟二人叫到办公室。我在跟他们说话之前,首先帮他整理了衣服,发现他的衣服没有纽扣,就告诉他,明天把衣服带来我让英语老师帮你钉纽扣。我就问她们妈妈为什么不给你钉纽扣,姐姐低头不语,弟弟眼含泪花。在我的慢慢诱导下,孩子告诉我,她们的爸妈离婚了,已经很长时间没见到妈妈了,爷爷病倒卧床不起,爸爸为了一家人的生活外出打工去了,年近70的爷爷在照顾她们。她们每天回家后都要帮爷爷干农活,姐姐还要做饭。在知道这些后,我跟两孩子谈了许久,告诉她们爸爸在外的不容易,今天读书的重要性。在后来的日子里,我常跟她们谈心,了解她们的需求,帮她们解决一些能解决的困难,慢慢的这两孩子爱学习了,虽说成绩不是很好,但她们以能按时完成作业了。而且,在我的鼓励和指导下两个人都去百色职业中专深造了。
  二、多表扬少批评
  这些孩子因父母常年不在身边,多数在学习和生活上存在许多不良行为。但再差的孩子也有闪光点,而闪光点的发现,正是转变他们的契机。因此,教师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表扬他们取得的点滴成绩,哪怕是帮同学从地上拾起一支笔,一次作业能认真完成我们都应该给予表扬,鼓励,以激发他们转化内部动因,满足他们要求抚爱和渴望尊重的心理需要,弥补他们成长中急需得到的父爱和母爱。 
  三、学做他们的朋友
  我们农村教师对留守儿童要倾注更多的心血,不只是物质上的“帮助”,更多是精神上的“关爱”:在思想上,要循循善诱的开导他们,多与他们谈心,学做他们的朋友;在学习上,要耐心细致的帮助他们,课堂上多提问他们,课后多辅导他们;在生活上,多关心他们,经常了解他们的困难,为他们排忧解难。做他们生活上的导师,心灵上的朋友。
  四、和其父母保持联系
  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不仅需要老师的帮助,同时还需要各个家庭的配合。除了学校外,家庭是学生的主要活动场所,只有确保家庭环境和谐稳定,才能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而那些支离破碎的家庭很容易给学生的心理产生压力,学生会背负起沉重的责任,这也是一部分学生误入歧途的主要原因。另外,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来说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教师应将这些学生列入为重点“保护对象”名单。教师是家庭和学生之间进行沟通的媒介,在周末、放学或者是假期内,教师可以深入到每位学生的家庭中了解情况,帮助他们解决困惑,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外,教师要适当的进行家访,为了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应定期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经常和这些孩子的父母保持联系,孩子身上出现了问题,如果老师解决不了,就要把存在的问题及时通过微信等方式反馈给其父母,让他们再和孩子沟通解决,争取家长的积极配合,也许,平时家长和学生无话可说,这次找到了沟通的话题,增加了它们交流的机会,让孩子也感受到了来自父母的关爱。
  总之,我个人认为关注留守儿童,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不仅涉及我国义务教育的问题,而且牵涉和谐社会的构建,国家的未来。不管是社会、学校还是个人都必须发挥各方的作用,采用正确的方式关心、关爱留守儿童,努力探索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新的途径,不要再让留守儿童问题成为中国人心中的痛。
  参考文献:
  [1]刘昔.农村教师应如何关爱留守儿童[J].课程教育研究,2019(48):217.
  [2]黄维. 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教师的工作压力与心理健康关系及改进对策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9.
  [3]陈海萍.农村小学教师如何做好留守儿童的关爱与教育[J].家长,2019(03):73-74.
  [4]史学钰. 辽宁省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研究[D].东北大学,2018.
  [5]巢君华.农村教师如何关爱留守儿童[J].课程教育研究,2017(12):18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