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议勇于开拓有效的初中物理教学新方法

【作者】 陆启武

【机构】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芳草湖农场中学)


【正文】摘 要:教育教学方法运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与教学成绩的好坏。初中物理教学也是如此。对于初中物理教师而言不但要研究教材研究学生更应该去研究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初中物理的教学法很多,面对众多的教学方法,选择哪些方法对自己当前的教学情境来说是最恰当的呢?怎样使这些方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用呢?这既是理论问题,又是实践问题,更是艺术问题。
  关键词:探究方法;对比和类比;物理概念  
  教学方法的运用是和教师对学生的了解所采用正确合理的教学手段有关系的。因此教师要多思考、多实践、多反思,你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不是正确合理,要进行实际的教学来检验。
  一、选用科学的探究方法
  初中物理中串联电路中的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需要在实验中进行探究才能找出其中的规律。比如《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这节课时,根据课程按排内容和课标的要求,可以设计这样一个教学流程让学生自主探究:①创设情景,诱发提问。即先在示教线路板上连接一个有两只灯泡串联的电路,使灯泡发亮,让学生观察、讨论、交流,然后提出问题:我们前面学习了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是处处相等,而串联电路中的电压是否也处处相等呢?②启发学生针对疑问,大胆猜想,鼓励各实验小组多提出不同意见;③各小组对提出来的猜想和假设进行讨论交流,制定计划,设计实验;④进行实验,记录数据;⑤分析数据,归纳总结出规律;⑥各小组评估探究过程中的得失;⑦交流体会,拓展实验,在探究串联电路电压规律的基础上,布置各小组回去制定探究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的实验设计。采用这种的教学设计能把学生置于动态、开放、生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获得一种新的学习体验,同时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得到有效的锻炼,可以说能很好地完成课标所要求的教学目标。
  从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可知道主要选用了科学探究法,同时也用到了启发法、实验法、归纳法、讨论法等,这些教学法在这里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运用,共同完成了各项教学目标。因此,在一个具体的教学情境中,选用什么样的教学法,所选教法是否有机的结合起来灵活运用去完成各项教学目标,是评价一节课成功不成功的关键,同时也是评价一位教师选用教学法艺术水评高低的重要标志。
  二、采用对比与类比教学思路 
  在物理教学中常常运用到类似相同的物理现象进行对比和类比。如在《眼睛和眼镜》这节课时,根据课程内容的设置和新课标理念要求,可以把眼睛与照相机做比较进行教学。因为眼睛从结构上看,非常类似于照相机(或者说类似于摄像机),而照相机成像原理前面学生已经很熟悉了,所以眼睛的教学过程可以主要采用类比法,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底片。在教学过程中辅助用教学课件讲解眼睛的构造、成像原理,学生很容易理解,掌握起来较容易,印象也深刻。可见这节课除了用类比法教学外,还用到了讲授法、启发法、观察法等等,这些教学法在这节课的教学中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再例如在上《光的折射》这一课时,因为学生前面对光的现象已有一些简单的认识和了解,所以本节课可以考虑采用演示实验法。教师把光的折射现象通过实验演示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分析和推理,最后在教师的启发点拨下,共同归纳总结出光的折射规律。这里把演示实验法、观察法、启发法和归纳法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运用,让学生在获得新知识的同时,提高了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实现了教与学高度统一。
  当然对于这节课,不一定采用以上的教学法,如果学校实验器材充足,学生基础比较好的话,也可以采用以探究法为主的教法。让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对光的折射现象进行实验探究,然后通过收集材料,进行分折和归纳,最后归纳总结出光的折射规律出来。可见对于同一内容的的教学,选用那种教法并没有固定的模式,应根据具体的环境、条件和情景而选用,有时即使是各种情况都相同,而不同的授课教师在选用教学法时也会不尽相同,甚至完全不相同。因此,教学中的教法可以说是千变万化,没有什么固有规律可循,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好好去把握。
  三、结合学习实际选择的适合的方法
  初中物理教学法多种多样,不同的条件和情景有不同的配搭运用模式需要教师结合学生实际来选择。例如在教学中常用到的还有阅读法、练习法、发现法、谈话法等等,它们各有优势和特点,应用时条件和范围也不尽相同,但绝大多数情况下,它们不是孤立出现,而是互相渗透,互相包容,相辅相成,交互混杂在一起运用。如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团结协作精神,可采用科学探究法、归纳法、讨论法、启发法;为了提供丰富的感性认识,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可采用演示法、观察法;为了使学生正确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可采用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启发法、发现法;为了加强物理实践,培养学生技能,可采用实验法、练习法等。
  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以后,要训练学生用物理概念科学地表述问题,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运用概念去分析、判断简单的物理现象,分析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并注意尽量多地采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善于总结概括各种学习过的思维方法和思维策略,同时使学生学会正确地运用数学解决物理问题。还可以让学生独立地运用学过的知识进行观察实验,自己动手进行小设计、小制作,创造性地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引导学生总结实际问题中一些带有规律性的思路和方法。但要注意概念和规律教学中的阶段性,避免急于求成,要在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上循序渐进。
  总之,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选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要根据具体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还要结合教学目的和任务、教材内容的特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教师教学计划和目的进行综合分析,才能选择出最恰当的教学法,创造性的加以运用,以求达到最佳的教学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