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基于核心素养理念下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

【作者】 李赞阳

【机构】 (云南省丽江市永胜县第一中学)


【正文】摘 要:核心素养是对素质教育下地理教学提出的新要求,是帮助学生认识地理,深化地理知识理解的过程,也是通过地理知识连带其他知识,促进学生综合全面发展的过程。在当前教育改革的整体背景下,教师要结合核心素养理论的要求,全面优化地理教学中的目标、计划、方案,确保教学工作开展可以达到更为理想的效果。因此,本文立足问题,提出几点建议,以备后续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地理;课堂教学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人才的重要性愈发突出。人才是一些发展和一些建设的主体,也是一些工作的根本动力。新时代的人才要打破传统认知的束缚,要不拘泥于单个学科、单个专业的束缚,应当具有更为广阔的思维,以知识为原动力,也创新意识为披荆斩棘之路的武器,为全面建设美好中国而努力。高中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要承担起人才培养的使命,也要关注学生的全方面发展。在地理教学工作中,应当连同地理知识,树立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学生既要认识地理、学会地理,也要能够运用地理,不断解决生活问题,不断实现自我提升。
  一、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高中地理教育,学科本身内容十分丰富,包含多个方面、多项要素。同时,就学生的核心素养而言,也同时体现在多个方面,是学生针对地理问题产生的综合性认知,也是学生在地理学习中所具备的综合性能力。在核心素养的指导下,地理知识成为了学生面对生活问题的一种科学方法,是素质教育之必然,是人才培养之必然。同时,核心素养之教学也要完成地理思维的建立,以及地理价值观的补足。同时,在地理核心素养渗透的过程中,也能够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帮助学生掌握地理知识的学习方法,乃至于实现学生核心素养后的自主提升和自我提升。
  此外,虽然在教育改革后对高中地理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切实深化了核心素养教育的普及和宣传。但是从实际角度出发,对焦当下高中地理教学工作,仍需要认识到问题的存在,要承认问题、并解决问题。目前高中地理教学中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地理知识讲解的不够渗透。学生通过地理学习仅仅能够看到一些表面事物,无法探究地理的本质,也无法发现地理背后的价值观和社会、自然发展规律。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主要包括自然地理和社会地理两个部分。并同时透过这两个部分的知识对现实生活进行了解释。但是从学生的学习来看,理解仅仅是停留在书本中的内容,并没有向生活延伸,从而限制了地理教学的实际意义。因此,针对以上问题,核心素养教学工作的落实刻不容缓。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教学策略
  (一)深度挖掘地理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针对以上问题,在高中地理教学核心素养渗透的过程中,教师首先需要针对地理教学的内容进行深度挖掘,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过程中,教师也需要结合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来完善地理教学设计,及时转变自身的地理认知,以及丰富地理教学的内容,向学生传递更有深度的地理学习内容。例如,在教学“气旋与反气旋”的相互知识时。由于这部分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复杂性,学生学习中的理解效果往往不够理想。因此,就需要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的其他知识进行整合与利用,帮助学生在回顾和利用的过程中完成新知识的简化。同时,教师也可以对图片、视频等教学工具进行利用。期间,教师可以现在PPT上对水平等压线示意图进行展示,并先学生下达任务,让学生根据示意图来对方向进行标注。之后,教师可以再利用多媒体实现等压线的转化,将二维的等压线变为立体图形,从而让学生通过立体图形这一更为直观的方式来分析其中的中心气流问题。同时,也可以结合南北半球的差异,让学生一并画出。
  (二)创新高中地理教学方法,丰富学生地理学习体验
  回顾过往地理教育展开,知识多以背诵形式传递,学生多以被动方式学习。那么在这样一种单一的学习体验引导下,便十分容易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此,为切实贯彻核心素养教学,教师便需要针对地理教学的方法进行完善,从而保证学生得到更为丰富的地理学习体验。例如,在学习“工业区、商业区,居住区”等相关知识的过程中,教师仍可以对城市分区的规律、要素等进行提炼。但是在提炼后,以及学生学习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个开放性的任务,由每一个学生担任“市长”,自行规划一座城市。同时,也要在城市中标注出河流,以此来同时考验学生关于河流的学习情况。在这样一种教学方法下,比起枯燥的背诵,学生的兴趣和体验都会更好,并也体现在了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后的实际运用,真正达到了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
  (三)设置多元化的高中地理课程,深化学生地理知识理解
  在高中地理教学贯彻核心素养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也要设置多元化的高中地理课程,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化地理知识的理解。同时,教师也要在课堂上多去引导学生表述,而不是教师单一的讲述。过程中,在谈到城市发展问题时,教师便可以结合我国的中西部城市,让学生思考中西部城市的发展方案。或者是针对一些生态环境问题,让学生思考治理方案。在学生对这些现实问题进行思考的过程中,不仅仅是对地理知识的运用,也在潜移默化中强化了学生的国家意识。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当下,核心素养的培养已然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课题。地理是高中教育阶段的重要学科,理应做好核心素养的培养工作,进一步深化学生的地理知识理解,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切实发挥出教育工作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谭慧娟.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高效课堂的构建[J].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9, 000(004):58.
  [2] 叶有彬, 陈淑玲.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教学策略探究[J]. 速读(上旬), 2019, 000(006):198.
  [3] 刘晶.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提问的分析[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9(24):0190-0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