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对果洛牧区职业教育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作者】 苏福军
【机构】 (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职业技术学校)
【正文】摘 要:随着现代社会发展和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果洛州地区的职业教育获得了很大的发展,职业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果洛州地区经济发展和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果洛牧区职业教育发展较为滞后,在办学条件和基础设施以及师资力量和校企合作与就业体制不健全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多的问题,限制着果洛牧区职业教育的发展。本文将对果洛牧区职业教育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果洛牧区职业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对果洛牧区职业教育思考和提出促进果洛牧区职业教育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果洛牧区;职业教育;现状;问题;对策
果洛州政府对于牧区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还是比较大的,推动牧区职业教育对于促进牧区建设和人才培育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由于果洛牧区地处偏远南部,在职业教育发展方面,不论是办学规模还是办学质量跟发达地区相比都较为滞后。虽然在政府的支持下获得了一定的发展,但办学质量和师资力量以及校企合作与就业体制建设不完善等问题限制着果洛牧区职业教育的发展。针对果洛牧区职业教育中现存的一些问题,必须要建立一套符合该地区的职业教育体系,为果洛牧区的建设培养更多优质的高技能型人才,促进果洛州地区社会的健康长远发展。随着国家对西部开发力度的加大,果洛州职业教育发展迎来了百年难遇的发展机遇与挑战,目前果洛州公办中等职业学校1所,民办职校5所,在校生2883人,果洛牧区职业学校学生的入学率较低,学生流失较为严重,校企合作力度不够以及社会声誉度不高等问题,这些问题都严重的限制着果洛牧区职业教育的发展。
一、 果洛牧区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及问题
(一)职业教育认识偏差,办学条件设施落后
长期以来,果洛牧区职业教育虽然被教育部门重视但是发展比较缓慢。职业院校受社会观念的歧视,影响招生数量和质量,造成职业学校教学质量提升难、教学效果不明显、学生就业质量低,从而导致招生不理想、就业不理想的恶性循环。另一方面,果洛牧区职业学校教学设施落后,对在校生培养、实习生管理、就业生指导、产教融合的推进存在的问题逐渐突显出来。导致果洛牧区职业学校对在校生的实践技能培养还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学生在校外的实习中反应出来的问题比较多,企业质疑实习学生的操作技能,只安排工作内容简单、技术能力较低的工作,学生在实习期间得不到实践技能的锻炼,最终就业时缺少竞争力。
(二)教师力量不足,素质亟需提升
国家对于职业教育重视程度的不断加大,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果洛牧区职业教育的发展。但是,学校事业编制均有限额,所以每年招聘引进的教师也是数量极少。老教师年龄偏大,在继续教育等培训中力不从心,对新时代教育的理解难以与时俱进,传统守旧的教学方式不利于职业学校现代的教育模式。同时,随着牧区生源数量的增加,职业学校的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教师力量不够的问题进一步凸显,牧区教师不足和教师素质较低以及教学资源的配套建设不完善也影响着牧区职业教育的发展,教师培训不到位,教师素质得不到提升,缺乏足够的教师队伍,很多教师身兼数职,教师资源短缺,果洛牧区职业教师素质有待提升。
(三)职业教育体系不完善,发展滞后
果洛州地区的经济建设限制着该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职业教育是技术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产物,果洛州经济发展逐渐由劳动密集向着技能型转变,对于专业技术型人才需求增强。果洛牧区职业教育结构不合理,中等职业教育分布不均衡,职业教育又得不到良好的资金支持,办学资金不足限制着职业学校的校企合作和实训基地建设,实训实习设备短缺,教师的实践能力不足,教学设备和仪器以及数字资源不足,严重影响着果洛牧区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
二、 果洛牧区职业教育问题原因分析
(一)牧区教育资源较少
果洛牧区职业教育资源较少,牧区人口较少家庭对于上学的观念不强,很多牧区的人们更多的让孩子出去打工,造成职业教育学生较少,上级部门对于牧区职业教育资金和政策支持力度不足,致使果洛州职业教育发展滞后,没有形成良好的职业教育发展氛围,更没有正确的认识到职业教育在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和价值,影响了牧区职业学校的生源,加上牧区家庭对于职业学校认识存在偏差,不愿意让子女上职业学校学习,造成果洛牧区职业教育发展落后。
(二)教师人才短缺,师资力量不足
现代职业教育对于教师素质具有很高的要求,职业学校教师需要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实践能力,果洛牧区职业学校教师更多的是从普通教育转变过来,很多教师教授的专业都不是本专业,加上近些年来政府招收了一些本科毕业生,但是这些毕业生具有一定理论知识,没有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经验,不能有效的满足职业学校的教学需求。在职业教育中缺少师资队伍,对于师资队伍素质提升机制和培养体制还不完善,教师素质较为低下,严重缺乏双师型教师,亟待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职业技能。
(三) 政府政策倾斜不够,职业教育发展缺乏平台
果洛牧区在发展过程中政府对于职业教育的政策倾斜不够,职业教育平台量少质差,导致职业学校在产教融合、订单培养方面不够深入,企业参与度低的现象。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必不可少的发展动力,生产和教育相融合,企业和学校共同育人。缺少平台致使职业学校的产教结合不够深入,学生得不到更多顶岗实习的机会,减少了就业竞争力。职业学校和企业实行订单式培养方面的欠缺,也造成企业缺少接受职业学生实习的动力。因此,亟需在创新职业教育办学与发展模式上发力,改革传统的职业教育发展体制,让果洛牧区职业教育适应现代果洛州经济的发展的需求,提高果洛州职业教育的办学质量。
三、 促进果洛牧区职业教育发展的意见与建议
(一)转变职业教育发展观念,加强政策财政支持力度
职业教育在果洛牧区的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职业院校能够有效的为果洛牧区经济建设输送良好的人才队伍,让果洛牧区在西部开发中获得发展,教育主管部门要重视对果洛牧区职业教育的政策和财政扶持力度,明确职业教育对于果洛牧区经济建设的重要性,促进牧区大量应用型技能人才的培养。要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让社会民众抛开原有的传统偏见,树立正确的职业教育观念。引导社会大众对职业学校建立正确的认识,这样会消除招生障碍,同时也有利于院校更好的提升教学质量,也便于去除传统社会偏见,让更多优秀生源学习专业技术,从而确保职业学校得到良性发展。在宣传过程中,让公众正确认识职业教育的未来,吸引更多优秀的学生学习职业教育,为职业教育的提升创造更有利的社会舆论。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强教师队伍的培养,为教师搭建平台,提高牧区职业教育的教育教学水平,更新教育教学理念,为果洛牧区培养出有文化、高素质的新型技术农牧民人才。加强对教师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的培训,让教师具有良好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同时,更应具备良好的师德,明确自身职业教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提升职业教育教师待遇,营造出良好的尊师重道的职业教育氛围。加强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组织教师参观先进实训基地、组织教师去企业实践学习等,加强教师的理论和实践技能,培养教师的创新和实践意识。学校应建立专项继续教育资金,确定继续教育内容和规划,对参加继续教育的教师设置一定金额专项补贴。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应加强教育理念、学习新的教育理论,确保教师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都有扎实的基本功,让果洛牧区职业教育的教学水平上升到一个新台阶。
(三)健全职业教育体系,促进牧区创新发展
现代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对于果洛牧区职业教育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想要促进果洛牧区职业教育发展就必须健全职业教育发展体系,将优质的教育资源整合起来,同时,职业教育发展模式也要不断创新。以市场为导向,让果洛牧区的职业教育面向市场,加强与职教联盟精诚合作,建立相应的校企合作基地,提高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机遇。政府要结合地域性发展的实际,为本地的经济建设培养更多农牧业人才,如畜牧养殖、兽医、以及现代服务业,为果洛牧区的经济建设和创新发展培养人才,促进当地经济建设与发展。果洛牧区职业教育要积极的为职业教育搭建平台,构建完善的牧区职业教育发展体系,实行跨区域合作,促进现代果洛牧区职业教育的创新发展。
四、 结束语
近年来,国家对于职业教育重视程度的不断加大,我国职业教育在短期内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并在完善国民教育体系、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专业化人才方面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职业教育的发展对于果洛牧区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牧区经济的促进、社会全面健康发展意义重大。果洛牧区职业教育要想取得长足的发展与进步,就必须在丰富牧区产业格局、增强社会和政府以及企业对职业教育的参与度、强化职业教育院校建设,为牧区职业教育搭建良好的发展平台上下功夫,促进政府和企业力量的参与,共同促进牧区职业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程晶.共享理念下江苏省高职教育集团化办学回顾与展望[J].科技视界. 2017(25)
[2]罗玮琦.职教集团定位的法律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 2016(16)
[3]袁靖宇. 江苏职教集团发展的基本经验、主要挑战与关键问题[J].中国大学教学. 2015(04)
[4]王玉龙,刘晓.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历史、现状与发展策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4(30)
[5]单文周,李忠,刘玉红.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设置与实践——以云南Y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为例[J].职教论坛. 2018(06)
[6]谢莉花,周静.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校企培养内容及其协调[J].职业技术教育. 2016(04)
[7]向丽,章颂军. 我国职业教育推进现代学徒制的现实困境及路径探索[J].职教通讯. 2014(34)
关键词:果洛牧区;职业教育;现状;问题;对策
果洛州政府对于牧区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还是比较大的,推动牧区职业教育对于促进牧区建设和人才培育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由于果洛牧区地处偏远南部,在职业教育发展方面,不论是办学规模还是办学质量跟发达地区相比都较为滞后。虽然在政府的支持下获得了一定的发展,但办学质量和师资力量以及校企合作与就业体制建设不完善等问题限制着果洛牧区职业教育的发展。针对果洛牧区职业教育中现存的一些问题,必须要建立一套符合该地区的职业教育体系,为果洛牧区的建设培养更多优质的高技能型人才,促进果洛州地区社会的健康长远发展。随着国家对西部开发力度的加大,果洛州职业教育发展迎来了百年难遇的发展机遇与挑战,目前果洛州公办中等职业学校1所,民办职校5所,在校生2883人,果洛牧区职业学校学生的入学率较低,学生流失较为严重,校企合作力度不够以及社会声誉度不高等问题,这些问题都严重的限制着果洛牧区职业教育的发展。
一、 果洛牧区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及问题
(一)职业教育认识偏差,办学条件设施落后
长期以来,果洛牧区职业教育虽然被教育部门重视但是发展比较缓慢。职业院校受社会观念的歧视,影响招生数量和质量,造成职业学校教学质量提升难、教学效果不明显、学生就业质量低,从而导致招生不理想、就业不理想的恶性循环。另一方面,果洛牧区职业学校教学设施落后,对在校生培养、实习生管理、就业生指导、产教融合的推进存在的问题逐渐突显出来。导致果洛牧区职业学校对在校生的实践技能培养还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学生在校外的实习中反应出来的问题比较多,企业质疑实习学生的操作技能,只安排工作内容简单、技术能力较低的工作,学生在实习期间得不到实践技能的锻炼,最终就业时缺少竞争力。
(二)教师力量不足,素质亟需提升
国家对于职业教育重视程度的不断加大,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果洛牧区职业教育的发展。但是,学校事业编制均有限额,所以每年招聘引进的教师也是数量极少。老教师年龄偏大,在继续教育等培训中力不从心,对新时代教育的理解难以与时俱进,传统守旧的教学方式不利于职业学校现代的教育模式。同时,随着牧区生源数量的增加,职业学校的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教师力量不够的问题进一步凸显,牧区教师不足和教师素质较低以及教学资源的配套建设不完善也影响着牧区职业教育的发展,教师培训不到位,教师素质得不到提升,缺乏足够的教师队伍,很多教师身兼数职,教师资源短缺,果洛牧区职业教师素质有待提升。
(三)职业教育体系不完善,发展滞后
果洛州地区的经济建设限制着该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职业教育是技术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产物,果洛州经济发展逐渐由劳动密集向着技能型转变,对于专业技术型人才需求增强。果洛牧区职业教育结构不合理,中等职业教育分布不均衡,职业教育又得不到良好的资金支持,办学资金不足限制着职业学校的校企合作和实训基地建设,实训实习设备短缺,教师的实践能力不足,教学设备和仪器以及数字资源不足,严重影响着果洛牧区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
二、 果洛牧区职业教育问题原因分析
(一)牧区教育资源较少
果洛牧区职业教育资源较少,牧区人口较少家庭对于上学的观念不强,很多牧区的人们更多的让孩子出去打工,造成职业教育学生较少,上级部门对于牧区职业教育资金和政策支持力度不足,致使果洛州职业教育发展滞后,没有形成良好的职业教育发展氛围,更没有正确的认识到职业教育在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和价值,影响了牧区职业学校的生源,加上牧区家庭对于职业学校认识存在偏差,不愿意让子女上职业学校学习,造成果洛牧区职业教育发展落后。
(二)教师人才短缺,师资力量不足
现代职业教育对于教师素质具有很高的要求,职业学校教师需要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实践能力,果洛牧区职业学校教师更多的是从普通教育转变过来,很多教师教授的专业都不是本专业,加上近些年来政府招收了一些本科毕业生,但是这些毕业生具有一定理论知识,没有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经验,不能有效的满足职业学校的教学需求。在职业教育中缺少师资队伍,对于师资队伍素质提升机制和培养体制还不完善,教师素质较为低下,严重缺乏双师型教师,亟待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职业技能。
(三) 政府政策倾斜不够,职业教育发展缺乏平台
果洛牧区在发展过程中政府对于职业教育的政策倾斜不够,职业教育平台量少质差,导致职业学校在产教融合、订单培养方面不够深入,企业参与度低的现象。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必不可少的发展动力,生产和教育相融合,企业和学校共同育人。缺少平台致使职业学校的产教结合不够深入,学生得不到更多顶岗实习的机会,减少了就业竞争力。职业学校和企业实行订单式培养方面的欠缺,也造成企业缺少接受职业学生实习的动力。因此,亟需在创新职业教育办学与发展模式上发力,改革传统的职业教育发展体制,让果洛牧区职业教育适应现代果洛州经济的发展的需求,提高果洛州职业教育的办学质量。
三、 促进果洛牧区职业教育发展的意见与建议
(一)转变职业教育发展观念,加强政策财政支持力度
职业教育在果洛牧区的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职业院校能够有效的为果洛牧区经济建设输送良好的人才队伍,让果洛牧区在西部开发中获得发展,教育主管部门要重视对果洛牧区职业教育的政策和财政扶持力度,明确职业教育对于果洛牧区经济建设的重要性,促进牧区大量应用型技能人才的培养。要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让社会民众抛开原有的传统偏见,树立正确的职业教育观念。引导社会大众对职业学校建立正确的认识,这样会消除招生障碍,同时也有利于院校更好的提升教学质量,也便于去除传统社会偏见,让更多优秀生源学习专业技术,从而确保职业学校得到良性发展。在宣传过程中,让公众正确认识职业教育的未来,吸引更多优秀的学生学习职业教育,为职业教育的提升创造更有利的社会舆论。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强教师队伍的培养,为教师搭建平台,提高牧区职业教育的教育教学水平,更新教育教学理念,为果洛牧区培养出有文化、高素质的新型技术农牧民人才。加强对教师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的培训,让教师具有良好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同时,更应具备良好的师德,明确自身职业教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提升职业教育教师待遇,营造出良好的尊师重道的职业教育氛围。加强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组织教师参观先进实训基地、组织教师去企业实践学习等,加强教师的理论和实践技能,培养教师的创新和实践意识。学校应建立专项继续教育资金,确定继续教育内容和规划,对参加继续教育的教师设置一定金额专项补贴。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应加强教育理念、学习新的教育理论,确保教师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都有扎实的基本功,让果洛牧区职业教育的教学水平上升到一个新台阶。
(三)健全职业教育体系,促进牧区创新发展
现代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对于果洛牧区职业教育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想要促进果洛牧区职业教育发展就必须健全职业教育发展体系,将优质的教育资源整合起来,同时,职业教育发展模式也要不断创新。以市场为导向,让果洛牧区的职业教育面向市场,加强与职教联盟精诚合作,建立相应的校企合作基地,提高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机遇。政府要结合地域性发展的实际,为本地的经济建设培养更多农牧业人才,如畜牧养殖、兽医、以及现代服务业,为果洛牧区的经济建设和创新发展培养人才,促进当地经济建设与发展。果洛牧区职业教育要积极的为职业教育搭建平台,构建完善的牧区职业教育发展体系,实行跨区域合作,促进现代果洛牧区职业教育的创新发展。
四、 结束语
近年来,国家对于职业教育重视程度的不断加大,我国职业教育在短期内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并在完善国民教育体系、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专业化人才方面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职业教育的发展对于果洛牧区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牧区经济的促进、社会全面健康发展意义重大。果洛牧区职业教育要想取得长足的发展与进步,就必须在丰富牧区产业格局、增强社会和政府以及企业对职业教育的参与度、强化职业教育院校建设,为牧区职业教育搭建良好的发展平台上下功夫,促进政府和企业力量的参与,共同促进牧区职业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程晶.共享理念下江苏省高职教育集团化办学回顾与展望[J].科技视界. 2017(25)
[2]罗玮琦.职教集团定位的法律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 2016(16)
[3]袁靖宇. 江苏职教集团发展的基本经验、主要挑战与关键问题[J].中国大学教学. 2015(04)
[4]王玉龙,刘晓.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历史、现状与发展策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4(30)
[5]单文周,李忠,刘玉红.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设置与实践——以云南Y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为例[J].职教论坛. 2018(06)
[6]谢莉花,周静.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校企培养内容及其协调[J].职业技术教育. 2016(04)
[7]向丽,章颂军. 我国职业教育推进现代学徒制的现实困境及路径探索[J].职教通讯. 201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