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中专学校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六度综合评课法

【作者】 刘 磊

【机构】 (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科学技术学校)


【正文】摘 要:2020年10月份,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强调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建立科学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评价制度和机制。作为中专学校一线的思政课教师,在关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招生制度综合改革”的同时,更多的关注的是思政课堂教学评价。根据《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精神,结合自己的思政课堂评价实践,总结出了按照“标度、序度、适度、维度、温度、效度”的路径和标准进行评课的“‘六度’综合评课法”。
  关键词:中专学校;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六度综合评课法
  中专学校课堂教学评价,作为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重要内容,日益得到我们的高度重视。安徽省“中小学教学能手”上课评价标准包括四方面,一是目标,二是素质,三是过程,四是效果;说课的评价标准也是四个,一是目标、二是过程、三是教学、四是学法。其余各省及有名的中学也按照各自的认知、理解进行着课堂教学评价,虽然各有千秋,但大同小异,基本是按照“教学目标、教学实施、学生活动、教学效果、教师素养”五大方面进行评价的。
  作为躬耕教育教学一线的思政课老师,听课、评课早已是工作常态,而且几乎周周在操作。或按学校要求的标准,或按自己的标准和心里的模板对同事同仁的课堂教学做着评述。虽然关注点和个体的视角有所偏好,但在改革进程中大家的教育理念、教育评价也在随之更新、变化着。经过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尤其是随着习总书记对思政课的多次指示指导,国家《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的出台,中专学校新一轮综合改革的倒逼,使我在思政课堂教学综合评价方面有了以下自己的评课法,我给起名叫“六度综合评课法”。具体路径和标准以下。
  一、 课堂的“标度”
  “标”是对课堂学习目标的定位,“度”是对课堂学习内容、认知高度和难度的确定。所以课堂的“标度”,就是对学习内容的范围、高度、深度、难度目标的把握和定位。即,根据思政课标、学习内容、学情及教师特质对课堂认知目标、思政学科核心素养目标、学生发展素养目标、重难点目标的确定程度。具体把控的评课要点是:
  1. 思政课标内容的明确化具体化程度,即结合课标要求、课程内容和学情,把课堂标准要求明确化、具体化的情况。
  2. 思政学科核心素养目标的具体确立培育情况。即,结合课标和学科内容对“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学科核心素养目标培育的准确定位和全面程度。
  3.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具体目标的培育定位情况。即,围绕“学生全面发展”,结合学情、内容对学生的“18个发展核心素养”的确定情况。
  4. 教学与学习重、难点设置精准情况。
  5. 课堂思政目标在课堂的体现情况。
  二、 课堂的“序度”
  “序”指的是有顺序、有逻辑、有章法,那么这里的“序度”就是指整堂思政课纵向的结构安排、教学环节设置、教师的教学思路、教学层次布置等情况。具体把控的评课要点是:
  1.思政课导课的设计情况。
  2.思政课堂的教学环节与逻辑结构情况。
  3.学生课堂“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组织的情况。
  4.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情况。
  三、 课堂的“适度”
  思政课堂的“适度”,就是思政课堂设计和学生课堂学习的教学、引导、组织的合适程度。体现的是对不同学生课堂学习的“深度”、“广度”和“难度”设置合适程度的把握。主要指课堂教学内容范围和挖掘范围的筛选与设定,设问、提问、探究的内容与方式选取,提问的内容、对象以及教法和学法的合理运用等情况。具体把控的评价要点是:
  1. 对思政课堂教学内容挖掘及适合学情的情况。
  2. 对与思政教学内容相关知识、资源的选取、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正向情感的激发情况。
  3. 教师课堂提问、设问的精准和技巧情况。
  4. 教师思政课堂精讲的安排与实行情况。
  5. 学生课堂探究学习的内容及组织安排情况。
  四、 课堂的“维度”
  就是指思政课堂横向的多维展现、多元视角的层级及类别的设计情况。包括教师的基本素养与课堂主导维度,学生主体地位与自主合作探究维度,学习兴趣的激发和思维的活跃维度,学习难点的突破与重点的把控维度,学习分层要求与课堂检测的维度,课堂思政的设计与达成维度等。具体把控的评价要点是:
  1. 教师的基本素养与课堂主导情况。
  2. 学生主体地位与自主合作探究情况。
  3. 学习兴趣的激发和思维的活跃情况。
  4. 学习难点的突破与重点的重视情况。
  5. 学生学习的分层要求与课堂检测情况。
  6. 课堂思政的设计与达成实现情况。
  五、 课堂的“温度”
  课堂的“温度”,就是指思政课堂上学生“思维”的活跃程度和情感的激发程度。具体体现在师生互动的程度、学生活动的设计及实现程度、家国情怀及价值观的培育实现程度、学生核心素养的达成情况及课堂思政方面的实现程度。具体把控的评价要点是:
  1. 思政课堂上的师生良性互动的情况。
  2. 学生课堂活动的设计及实现情况。
  3. 家国情怀及正确价值观的培育实现情况。
  4. 思政学科核心素养和中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体现情况。
  5. 课堂思政的实现情况。
  六、 课堂的“效度”
  这里指思政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效和高效程度。即,学生思政课堂学习目标的达成程度。具体把控的评价要点是:
  1. 学生对思政课堂学习要点的掌握情况。
  2. 学生课堂教学的参与及表现情况。
  3. 学生课堂学习思维的活跃与深入情况。
  4. 学生学习的生成情况。
  5. 核心素养的培育情况。
  6. 课堂思政的实现情况。
  总之,在中专学校思政课堂教学评价和中青年教师的思政课堂教学指导中,按照上述的“标度、序度、适度、维度、温度、效度”的路径和标准进行评课,能最大限度靠近客观、公正,好理解、好操作,便于中专学校思政教师群体同伴互助研讨、共同成长。有利于充分发挥思政课的育人功效,有利于推动新一轮课程改革,有利于更好地在课堂上立德树人。
  参考文献:
  [1]钟雄英;思想教育与教育思想[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4期.
  [2]邵红;关于中专学校思想政治课提高教学效果的思考[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3]刘建国;政治课堂的兴趣培养[J];快乐阅读;2011年13期.
  [4]华浩明;中专学校思想政治课学生培养策略探究[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1年08期.
  [5]王伟;浅议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实效性[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1年05期.
  [6]张玉玲;杨爱环;塑造人格魅力,提高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实效性[J];思想政治教学参考;2011年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