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好少年
【作者】 王 巍
【机构】 (吉林省通化集安市第一小学)
【正文】摘 要:党的十九大更是把传承红色基因,上升到一个战略高度予以强调。传承红色基因是一个时代要求,是保障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必然选择。以各种行之有效的活动为载体,对学生进行红色基因传承教育引导,使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关键词: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少年
自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特别强调要传承红色文化、红色基因。党的十九大更是把传承红色基因,上升到一个战略高度予以强调。因此,传承红色基因是一个时代要求,是保障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必然选择。
2016年4月24日,习近平参观安徽金寨县革命博物馆时指出:我们要沿着革命前辈的足迹继续前行,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革命传统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既注重知识灌输,又加强情感培育,使红色基因渗进血液、浸入心扉,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018年3月8日,习近平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是一个不断创造奇迹的过程,不仅要让后代牢记,我们自己也不能迷失。数理化之外,爱国主义教育要加强,要让孩子们知道自己是从哪里来的,红色基因是要验证的。
继承先烈遗志,我们要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优良传统。“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及的切切嘱托和冀望。
一、在励志教育中夯实民族精神的根基
五千年的中华文化,创造和沉积了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与影响深远的中华文明。我校在开展励志教育中,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人生志向和民族精神的传承紧密结合,运用多种渠道及载体坚持不懈地开展民族精神教育,把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作为学生德育的根基,在教育中了解民族精神的核心所在,引导学生从世界文明之林中建立自己的文化自信,激励学生将自己的远大志向与民族的伟大复兴结合起来。
(一)在环境熏陶中怀志励行,拓展民族文化教育空间
1.每个班级都建了一面励志墙,墙上有励志口号,张贴学生作业、书法美术作品、励志信、评比栏、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或读励志书籍读书体会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志向。努力营造健康向上、富有成长气息的班级文化氛围。
2.学校墙体、围墙、走廊等处张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名人励志格言、好人榜、文明礼仪手抄报、书画作品等,让学生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熏陶下,愉快地学习生活。
3.在走廊拐角处、班级图书角摆放中华优秀典籍,鼓励学生阅读中华文化典籍和以励志书为代表的青少年读物,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民族文化的源远流长,激发奋发学习的斗志。
(二)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励志教育,宣扬民族精神
1.充分挖掘各学科教材中励志教育资源,比如语文课程中《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12岁的少年周恩来看到国人受辱,中华不振,立下了读书的志向;《大禹治水》中大禹为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三过家门而不入,口语交际课《长大以后做什么》;音乐课中守疆卫土的民族英雄《嘎达梅林》《雨花石》《歌唱二小放牛郎》等一些民族英雄随处可见,深挖这些教育资源,让学生对这些英雄事迹耳熟能详,学习英雄榜样,做民族精神的传播者。
2.开展经典诵读活动。诵读中华古诗文,弘扬传统文化,把古诗文归纳分类为勤学篇、励志篇、爱国篇,让学生经常诵读,尤其是励志名句更需要背诵下来,让“古诗”这一华夏精髓沁入每个孩子的心田,对自己的民族文化产生一份自信力。
(三)在红色教育活动中怀志励行,追寻民族精神之根
1.利用传统节日对队员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清明节、国庆节、建队日、重阳节等节日都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有利契机。如清明节我们开展“忆先烈、祭英魂”活动,就是让学生通过祭扫烈士墓活动,体会到革命先烈们的志向就是让天下受苦群众过上幸福生活,认识到作为一名学生要继承先烈的遗志,努力学习,做幸福生活的创造者。开展“红色诗歌朗诵会”、“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歌咏比赛”等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重阳节开展尊老、敬老、爱老等中华美德教育等,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自然而然的受到励志教育,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呼唤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回归。
2.以丰富多彩的“红色之旅”活动为载体,激发爱国情感,树立远大志向。集安是边境城市,也是杨靖宇等抗日英雄战斗过的地方,抗日遗址、事迹都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素材。我们组织学生到铁路、公路国门进行红色之旅研学旅行活动,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感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通过红色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更为远大的志向,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读书,让他们有着浓浓的民族责任感和自豪感。
(四)在时代步履中怀志励行,铸造中华民族之魂
开展“法治阳光伴我成长”、“学宪法用宪法”演讲比赛、“崇尚科学反对邪教”、“禁毒教育”等主题教育活动,号召学生做新时代遵纪守法小公民。
开展“说文明话、做文明事、当文明人”等活动,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省文明校园为契机,开展系列文明活动,如文明礼仪知识竞赛、手抄报展、礼仪小标兵评比等,以此提高文明素养,做新时代的合格接班人做好准备。
开展“三节三爱”主题教育活动,通过讲故事、手抄报展、主题班队会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懂得“三节三爱”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只有祖国日益强大了,人民才能过上美好幸福的生活,只有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才能拥抱大自然,才能实现中国梦。
二、通过少年军校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传承红色基因
在长期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我们发现少年军校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形式,它可以通过军事化的组织,集军事训练、思想教育和少先队活动于一体,运用社会的综合力量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肓、革命传统教肓和国防意识的熏陶,提高学生的国防意识,振奋民族精神,激发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责任感。我校少年军校成立已经23年,通过军事化的管理,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实践,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收到教育。
(一)积极依托当地资源,为少年军校活动的开展保驾护航
我市属于边境城市,拥有多支驻集部队,是非常难得的地方资源。学校教育完全可以利用这个难得的资源,我们也坚信只要长期以解放军为榜样,用军人的精神武装自己,用军人的意志统帅自己,用军人的规范要求自己,用军人的形象展示自己,就能使学生人格升华。于是,我们积极依托社会力量,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聘请市人民武装部领导、驻集部队领导为少年军校名誉校长,聘请部队战士为军校教官,在他们的帮助和指导下力争将少年军校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在工作中,我们以培养跨世纪人才和全面提高少年儿童素质为目标,着眼培养学员的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律的精神,着力加强国防教育、艰苦奋斗教育、素质教育。学校努力创设一流的少年军校基地,营造一流的少年军校文化,打造一流的少年学员队伍。
(二)开发国防教育课程,自编少年军校教材
学校开发实施了少年军校校本课程,自编少年军校教材《国防教育》,主要包括“目标篇、理论篇、技能篇”。“目标篇”规定了一至六年级各年级要达到的行为规范目标;“理论篇”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我军历史及一些军事常识;“技能篇”是少年军校学员进行训练的一些基础技能,包括集合、解散、看齐、报数、立正、跨立、稍息、行进、停止、停止间转法、齐步行进及立定、正步行进及立定、队形变换、方向变换、踏步等。以此向学生进行较系统的国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通过一系列的学习、训练、参观等,使学生了解国防、国防教育、战争、和平的含义,国防与个人、与国家的关系,进行基本的国防教育。认识保卫和平、保卫祖国是当代青年义不容辞的责任,懂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培养“居安思危”的国防观念。
(三)参加军训,参观军营,当“小军人”,走“红色之旅”,从而传承红色基因
少年军校自成立以来,我们注重学员们的体验教育,让学员在活动中了解军人、感受军人的风采,进一步增强国防意识。举行军事知识竞赛,军营参观学习,一日军营生活,假期拥军拥属和慰问孤寡老人等活动,以社会实践活动为主要形式,以学生的亲身体验为活动方式。概括为五个字:教、看、练、养、动。
教:课堂教学,即上好传统教育课,军事训练课,国防教育课。
传统教育课,我们将邀请老红军,战斗英雄或老教师为我们的校外辅导员,定期到校对学员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军事训练课:由教官进行现场讲解,战士以身示范,手把手地教,使学员掌握一些初步的军事技能。
国防教育课: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我们开设国防教育课,通过这一课程使学生了解我们伟大的祖国,我们周边的环境,我国国防科技的现状,我国的武装力量,国防后备力量,国防常识,“三防”知识与战场自救互救等。
看:参观访问。我们组织全体军校学员到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去参观访问。到部队参观战史荣誉馆,观摩军人内务、队列表演,增进他们对解放军的感情。到科技馆、博物馆、集安名胜古迹参观,了解历史,了解集安,学习革命先辈为祖国英勇献身的精神。
练:严格的队列训练。队列训练是每个新学员的第一关。军校学员有百分之八十是独生子女,在家娇生惯养是“小皇帝”,我们根据少儿身心特点,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对学生进行队列、擒敌拳等训练。
养:狠抓作风纪律的养成。严格的组织纪律是战争取得胜利的保证。在军校生活中,要求我们的学员将自觉地以解放军叔叔为榜样,做到令行禁止。
动:配合教学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全体学生参与活动。在活动中,使他们动脑,动心,动身,受到感染和教育。
1.庄严的入伍仪式,感受军人的荣耀
举行隆重的入伍仪式。仪式上,少年军校校长为学员们讲解开办少年军校的目的和意义,并向全体学员提出了希望:少年军校是一个欢乐的大本营,一个锻炼的大熔炉,一个学习的大课堂,一个展示的大舞台,希望学员们在少年军校里能以人民解放军为榜样、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好好学习,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圆满完成军校的各项训练任务,人人争做优秀学员。接着,全体学员庄严宣誓:勤奋学习、严守纪律、服从命令、继承革命传统,做一名合格的少年军校学员。铿锵有力的誓言表明了小学员们坚定的决心,也让领导和老师们看到了未来的希望。
2.组建英雄连队,让英雄精神激励成长
为了使学员们在少年军校这所大熔炉里健康快乐地成长,我们积极征求教师和学生的意见,决定用英雄人物为各自连队命名,以英雄人物为榜样,学习他们的奉献精神。如:雷锋连、杨靖宇连、董存瑞连、黄继光连、邱少云连。我们希望在活动中学员们能自觉以他们为榜样,用英雄的精神武装自己,用英雄的意志统帅自己,用英雄的形象展示自己,使学生人格得以升华。
3.“春雨萧萧祭英烈”主题活动。清明节,我们组织学员到烈士墓前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把自己理想的花环献给烈士,在烈士墓前郑重承诺:继承革命先烈遗志,学英雄,用英雄的精神鼓舞自己,刻苦训练,长大保卫自己的祖国。
4.“从小学走红军路”活动。为了磨练学员的意志,我们开展徒步行军活动。学习红军长征的精神,克服各种困难,磨练自己的意志。
5.“我当一日兵”军营生活体验活动,一是参观军营,让学员亲自到军营,感受军人的生活,从而进一步了解军人,热爱军人。二是进行军训活动。聘请驻集部队教官对学员进行正规化的训练,严格的军事化管理的氛围、手脑并用、身体力行的军事游戏,更好地让身处优越环境成长的独生子女体验军营,磨炼意志,在教育中了解国防、在训练中提高素质、在游乐中培养品格。在一日兵活动中,让学员们亲眼看到解放军叔叔一日生活制度化,行动统一化,训练标准化。同时和解放军叔叔相比,找到自己的差距,今后应向叔叔们学习,加强训练,争取和叔叔做得一样,在活动中,我们还安排学员同叔叔一起持枪站岗,参观军营内务等,从中感受军人的生活作风。学员们在军训日记中写道:“今天的训练实在太累了,放学回家腿都酸了。真不知道解放军战士们的训练是这么累,我真得很佩服他们!”
6.开展“学英雄事迹,走英雄道路”的活动。我们引导学员们学习历史上的民族英雄和革命战争中的卫国壮士,以及和平环境中的雷锋事迹,同时,结合英雄事迹,引导孩子们进行讨论,启发学员向英雄那样树立报效祖国之志,实践英雄精神,我们还将组织学员走出军营,到火车站、交通岗等,以军人的身份,帮助执勤,扶老携幼做好事。
实践证明,我们以少年军校为载体,以军营为依托,以体验教育为途径,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实践活动,增强了学生们的国防意识,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幼小的孩子的心灵里种下了红色基因,为将来做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少年
自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特别强调要传承红色文化、红色基因。党的十九大更是把传承红色基因,上升到一个战略高度予以强调。因此,传承红色基因是一个时代要求,是保障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必然选择。
2016年4月24日,习近平参观安徽金寨县革命博物馆时指出:我们要沿着革命前辈的足迹继续前行,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革命传统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既注重知识灌输,又加强情感培育,使红色基因渗进血液、浸入心扉,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018年3月8日,习近平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是一个不断创造奇迹的过程,不仅要让后代牢记,我们自己也不能迷失。数理化之外,爱国主义教育要加强,要让孩子们知道自己是从哪里来的,红色基因是要验证的。
继承先烈遗志,我们要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优良传统。“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及的切切嘱托和冀望。
一、在励志教育中夯实民族精神的根基
五千年的中华文化,创造和沉积了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与影响深远的中华文明。我校在开展励志教育中,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人生志向和民族精神的传承紧密结合,运用多种渠道及载体坚持不懈地开展民族精神教育,把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作为学生德育的根基,在教育中了解民族精神的核心所在,引导学生从世界文明之林中建立自己的文化自信,激励学生将自己的远大志向与民族的伟大复兴结合起来。
(一)在环境熏陶中怀志励行,拓展民族文化教育空间
1.每个班级都建了一面励志墙,墙上有励志口号,张贴学生作业、书法美术作品、励志信、评比栏、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或读励志书籍读书体会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志向。努力营造健康向上、富有成长气息的班级文化氛围。
2.学校墙体、围墙、走廊等处张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名人励志格言、好人榜、文明礼仪手抄报、书画作品等,让学生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熏陶下,愉快地学习生活。
3.在走廊拐角处、班级图书角摆放中华优秀典籍,鼓励学生阅读中华文化典籍和以励志书为代表的青少年读物,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民族文化的源远流长,激发奋发学习的斗志。
(二)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励志教育,宣扬民族精神
1.充分挖掘各学科教材中励志教育资源,比如语文课程中《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12岁的少年周恩来看到国人受辱,中华不振,立下了读书的志向;《大禹治水》中大禹为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三过家门而不入,口语交际课《长大以后做什么》;音乐课中守疆卫土的民族英雄《嘎达梅林》《雨花石》《歌唱二小放牛郎》等一些民族英雄随处可见,深挖这些教育资源,让学生对这些英雄事迹耳熟能详,学习英雄榜样,做民族精神的传播者。
2.开展经典诵读活动。诵读中华古诗文,弘扬传统文化,把古诗文归纳分类为勤学篇、励志篇、爱国篇,让学生经常诵读,尤其是励志名句更需要背诵下来,让“古诗”这一华夏精髓沁入每个孩子的心田,对自己的民族文化产生一份自信力。
(三)在红色教育活动中怀志励行,追寻民族精神之根
1.利用传统节日对队员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清明节、国庆节、建队日、重阳节等节日都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有利契机。如清明节我们开展“忆先烈、祭英魂”活动,就是让学生通过祭扫烈士墓活动,体会到革命先烈们的志向就是让天下受苦群众过上幸福生活,认识到作为一名学生要继承先烈的遗志,努力学习,做幸福生活的创造者。开展“红色诗歌朗诵会”、“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歌咏比赛”等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重阳节开展尊老、敬老、爱老等中华美德教育等,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自然而然的受到励志教育,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呼唤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回归。
2.以丰富多彩的“红色之旅”活动为载体,激发爱国情感,树立远大志向。集安是边境城市,也是杨靖宇等抗日英雄战斗过的地方,抗日遗址、事迹都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素材。我们组织学生到铁路、公路国门进行红色之旅研学旅行活动,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感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通过红色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更为远大的志向,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读书,让他们有着浓浓的民族责任感和自豪感。
(四)在时代步履中怀志励行,铸造中华民族之魂
开展“法治阳光伴我成长”、“学宪法用宪法”演讲比赛、“崇尚科学反对邪教”、“禁毒教育”等主题教育活动,号召学生做新时代遵纪守法小公民。
开展“说文明话、做文明事、当文明人”等活动,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省文明校园为契机,开展系列文明活动,如文明礼仪知识竞赛、手抄报展、礼仪小标兵评比等,以此提高文明素养,做新时代的合格接班人做好准备。
开展“三节三爱”主题教育活动,通过讲故事、手抄报展、主题班队会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懂得“三节三爱”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只有祖国日益强大了,人民才能过上美好幸福的生活,只有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才能拥抱大自然,才能实现中国梦。
二、通过少年军校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传承红色基因
在长期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我们发现少年军校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形式,它可以通过军事化的组织,集军事训练、思想教育和少先队活动于一体,运用社会的综合力量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肓、革命传统教肓和国防意识的熏陶,提高学生的国防意识,振奋民族精神,激发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责任感。我校少年军校成立已经23年,通过军事化的管理,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实践,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收到教育。
(一)积极依托当地资源,为少年军校活动的开展保驾护航
我市属于边境城市,拥有多支驻集部队,是非常难得的地方资源。学校教育完全可以利用这个难得的资源,我们也坚信只要长期以解放军为榜样,用军人的精神武装自己,用军人的意志统帅自己,用军人的规范要求自己,用军人的形象展示自己,就能使学生人格升华。于是,我们积极依托社会力量,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聘请市人民武装部领导、驻集部队领导为少年军校名誉校长,聘请部队战士为军校教官,在他们的帮助和指导下力争将少年军校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在工作中,我们以培养跨世纪人才和全面提高少年儿童素质为目标,着眼培养学员的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律的精神,着力加强国防教育、艰苦奋斗教育、素质教育。学校努力创设一流的少年军校基地,营造一流的少年军校文化,打造一流的少年学员队伍。
(二)开发国防教育课程,自编少年军校教材
学校开发实施了少年军校校本课程,自编少年军校教材《国防教育》,主要包括“目标篇、理论篇、技能篇”。“目标篇”规定了一至六年级各年级要达到的行为规范目标;“理论篇”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我军历史及一些军事常识;“技能篇”是少年军校学员进行训练的一些基础技能,包括集合、解散、看齐、报数、立正、跨立、稍息、行进、停止、停止间转法、齐步行进及立定、正步行进及立定、队形变换、方向变换、踏步等。以此向学生进行较系统的国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通过一系列的学习、训练、参观等,使学生了解国防、国防教育、战争、和平的含义,国防与个人、与国家的关系,进行基本的国防教育。认识保卫和平、保卫祖国是当代青年义不容辞的责任,懂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培养“居安思危”的国防观念。
(三)参加军训,参观军营,当“小军人”,走“红色之旅”,从而传承红色基因
少年军校自成立以来,我们注重学员们的体验教育,让学员在活动中了解军人、感受军人的风采,进一步增强国防意识。举行军事知识竞赛,军营参观学习,一日军营生活,假期拥军拥属和慰问孤寡老人等活动,以社会实践活动为主要形式,以学生的亲身体验为活动方式。概括为五个字:教、看、练、养、动。
教:课堂教学,即上好传统教育课,军事训练课,国防教育课。
传统教育课,我们将邀请老红军,战斗英雄或老教师为我们的校外辅导员,定期到校对学员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军事训练课:由教官进行现场讲解,战士以身示范,手把手地教,使学员掌握一些初步的军事技能。
国防教育课: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我们开设国防教育课,通过这一课程使学生了解我们伟大的祖国,我们周边的环境,我国国防科技的现状,我国的武装力量,国防后备力量,国防常识,“三防”知识与战场自救互救等。
看:参观访问。我们组织全体军校学员到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去参观访问。到部队参观战史荣誉馆,观摩军人内务、队列表演,增进他们对解放军的感情。到科技馆、博物馆、集安名胜古迹参观,了解历史,了解集安,学习革命先辈为祖国英勇献身的精神。
练:严格的队列训练。队列训练是每个新学员的第一关。军校学员有百分之八十是独生子女,在家娇生惯养是“小皇帝”,我们根据少儿身心特点,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对学生进行队列、擒敌拳等训练。
养:狠抓作风纪律的养成。严格的组织纪律是战争取得胜利的保证。在军校生活中,要求我们的学员将自觉地以解放军叔叔为榜样,做到令行禁止。
动:配合教学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全体学生参与活动。在活动中,使他们动脑,动心,动身,受到感染和教育。
1.庄严的入伍仪式,感受军人的荣耀
举行隆重的入伍仪式。仪式上,少年军校校长为学员们讲解开办少年军校的目的和意义,并向全体学员提出了希望:少年军校是一个欢乐的大本营,一个锻炼的大熔炉,一个学习的大课堂,一个展示的大舞台,希望学员们在少年军校里能以人民解放军为榜样、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好好学习,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圆满完成军校的各项训练任务,人人争做优秀学员。接着,全体学员庄严宣誓:勤奋学习、严守纪律、服从命令、继承革命传统,做一名合格的少年军校学员。铿锵有力的誓言表明了小学员们坚定的决心,也让领导和老师们看到了未来的希望。
2.组建英雄连队,让英雄精神激励成长
为了使学员们在少年军校这所大熔炉里健康快乐地成长,我们积极征求教师和学生的意见,决定用英雄人物为各自连队命名,以英雄人物为榜样,学习他们的奉献精神。如:雷锋连、杨靖宇连、董存瑞连、黄继光连、邱少云连。我们希望在活动中学员们能自觉以他们为榜样,用英雄的精神武装自己,用英雄的意志统帅自己,用英雄的形象展示自己,使学生人格得以升华。
3.“春雨萧萧祭英烈”主题活动。清明节,我们组织学员到烈士墓前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把自己理想的花环献给烈士,在烈士墓前郑重承诺:继承革命先烈遗志,学英雄,用英雄的精神鼓舞自己,刻苦训练,长大保卫自己的祖国。
4.“从小学走红军路”活动。为了磨练学员的意志,我们开展徒步行军活动。学习红军长征的精神,克服各种困难,磨练自己的意志。
5.“我当一日兵”军营生活体验活动,一是参观军营,让学员亲自到军营,感受军人的生活,从而进一步了解军人,热爱军人。二是进行军训活动。聘请驻集部队教官对学员进行正规化的训练,严格的军事化管理的氛围、手脑并用、身体力行的军事游戏,更好地让身处优越环境成长的独生子女体验军营,磨炼意志,在教育中了解国防、在训练中提高素质、在游乐中培养品格。在一日兵活动中,让学员们亲眼看到解放军叔叔一日生活制度化,行动统一化,训练标准化。同时和解放军叔叔相比,找到自己的差距,今后应向叔叔们学习,加强训练,争取和叔叔做得一样,在活动中,我们还安排学员同叔叔一起持枪站岗,参观军营内务等,从中感受军人的生活作风。学员们在军训日记中写道:“今天的训练实在太累了,放学回家腿都酸了。真不知道解放军战士们的训练是这么累,我真得很佩服他们!”
6.开展“学英雄事迹,走英雄道路”的活动。我们引导学员们学习历史上的民族英雄和革命战争中的卫国壮士,以及和平环境中的雷锋事迹,同时,结合英雄事迹,引导孩子们进行讨论,启发学员向英雄那样树立报效祖国之志,实践英雄精神,我们还将组织学员走出军营,到火车站、交通岗等,以军人的身份,帮助执勤,扶老携幼做好事。
实践证明,我们以少年军校为载体,以军营为依托,以体验教育为途径,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实践活动,增强了学生们的国防意识,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幼小的孩子的心灵里种下了红色基因,为将来做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