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初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

【作者】 张永玲

【机构】 (青海省玉树州囊谦县第二民族寄宿制藏文中学)


【正文】摘 要: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而化学课程在初三阶段开设,对于大部分的初中生来说陌生且新鲜。最初,许多学生对学习化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但是在学习过程中由于课程很抽象,课堂气氛沉闷死板,实验室设施落后,教学内容与实际脱节等原因,逐渐丧失了学习的热情。本文主要对化学教学中现存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找到有效的改进方面,旨在提高学生对化学科目的兴趣,进而提高化学成绩。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问题;改进方法
  初中化学教学内容以化学基础为主,内容相对来说较为简单,主要教学目标是为了增长学生的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动手能力和树立科学精神。由于化学药品在生活中难以直接接触,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比较陌生,学习基础并不深厚,因此,就更需要注重课堂的趣味性,重视学生的反馈,来保证教学成果。
  一、 初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以老师主导课堂,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模式的传统教学方式,所营造出的课堂气氛过于沉闷,使学生思维发展受限,学习兴趣直线下降;“唯分数论”的应试大环境影响下,将培养重点放在了学生对知识的死记硬背和大量做题上,而忽视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一些学校缺乏专门的实验室和实验人员,且器材和药品的借领手续繁琐,一些化学实验更是具有危险性,导致化学实验课变成了依靠老师“讲实验”,缺乏了动手操作的环节实验课设置较少,学生也就很难通过亲手操作体验到化学变化的神奇,不能深刻理解化学各种反应方程式的由来;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但在一些课堂中,老师讲授过于深奥,理论性较强,也没有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化学,从而让学生认为化学学科与实际生活脱节,“望而生畏”,也就在无形中加大了教学难度。
  二、 初中化学教学中存在问题的改进办法
  1. 全方位,多层次激发学习兴趣
  初中化学较为基础,教学目的是将学生引入化学学习的殿堂,老师要打破学生认为化学“晦涩难懂”从而产生的抗拒心理,采用趣味性讲授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例如,在学习化学价时,传统的背诵学习法固然见效,但却无形中让学生认为化学学习枯燥无聊,为了解决这种问题,老师可以帮助学生分节记忆,或者编制一首化学价口诀歌,以更加新颖的方式帮助学生记忆。同样的方法针对化学元素周期表学习也是奏效的。再如,老师可以在课前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本章学习内容所涉及到的实验,或者一些安全且简单的实验,老师可以把药品带来教室,在课前亲自为学生演示,并与学生产生互动。例如,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实验,在操作的同时,让学生从旁观察,并说出现象,学生可以看到溶液颜色由蓝色变为无色,并形成了蓝色沉淀,闻气味发现无味,触摸试管发现无变热现象等。
  2. 通过实验课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实验课对化学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实验操作,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课本知识,感受化学现象,也可以切实掌握做实验的基本要求,树立科学探索精神。例如,在课前提醒学生如何正确地点燃和扑灭酒精灯,一旦起火如何补救。在实验过程中,老师要注意指导学生正确的操作行为,纠正不规范行为。例如,在进行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制取氯气的反应时,要注意提醒学生正确从瓶中向试管加入浓盐酸,不要被浓盐酸灼伤,而在制取出氯气之后,提醒学生氯气有毒,并且要使用扇闻的方式可以闻到氯气的刺激性气味,不要凑到试管边闻嗅,避免实验中危险行为的发生。
  3. 让化学知识与生活联系更紧密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老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注意身边的化学知识,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对于化学学习的兴趣,还拉近了学生与化学的距离,降低心理压力,也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观察力,留心身边的化学。例如,在课堂上老师可以举例生活中的例子,为什么炒菜时味精总是最后加入?味精到底有没有毒?吃了会不会影响身体健康?——在菜肴快熟的时候或刚出锅时加入味精,因为这时的菜温在70-90℃左右,味精可以迅速溶解;反之,在超过120℃的菜里加入味精,会使味精中的谷氨酸钠焦化,在失去鲜味的同时还释放出一定的毒性,对人体产生危害。再如,在家中洗涤不锈钢锅具时,应尽量避开使用碱性或氧化性很强的洗洁精,因为这类洗洁精中的化学成分会与不锈钢发生化学反应,从而破坏不锈钢表面的耐腐蚀层,不仅破坏美观,还会加速表面反应,使不锈钢生锈,进而危害到人体健康。
  4. 注重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和学生的反馈
  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教学内容的讲授,还要重视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考察,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因而,老师可以安排课代表定期搜集学生感到困难的化学问题进行讲解,或是通过作业了解到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做出适当的评价,为学生的学习方向做出正确指导。同时,重视学生的评价,因为教学是双向的过程,因此,老师也可以定期搜集学生对于化学课堂的意见,例如,是否在讲述时出现了重点模糊不清,语速过快等问题,了解学生诉求,以便更加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方案。
  三、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阶段的化学学习是在为学生将来更深入的学习奠定基础。老师要注重在课堂中多角度、多策略、多元化的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与学生高效互动。同时,不要忽视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重视实验课,让学生在亲自动手中感受到化学的奇妙,培养化学学科素养。
  参考文献:
  [1]刘亚华.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J].知识文库,2021(09):145-146.
  [2]张毅婕.微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学周刊,2021(14):41-42.
  [3]罗浩鹏.趣味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天津教育,2021(11):104-105.
  [4]孙维建.趣味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文理导航(中旬),2021(04):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