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策略

【作者】 杨 波

【机构】 (湖北省十堰市武当山特区溜西门小学)


【正文】整本书阅读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有效阅读教学模式,它是教师在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的基础上,向学生推荐一些合适的阅读书籍,并对其进行科学的指导,以此来帮助学生完成对整本书内容的理解和感悟,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的教学模式。它不同于现行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单篇课文阅读和节选段落阅读,它是引导学生从头到尾完整阅读整本书的阅读,笔者将从以下浅谈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策略。
  一、选择合适的书目
  整本书阅读对学生的语言发展、思维锻炼、丰富体验有着重大意义,教师要为学生选择合适的书目,制定正确的阅读目标,指导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因此,选择适当的书目是进行整本书阅读的第一步。
  我国现代著名的作家、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学校的课程,通常根据三种价值来设置,一种是实用价值,一种是训练价值,一种是文化价值。”因此,教师在为学生选择整本书进行阅读时也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思考:一是能增长学生的知识技能,二是能提高学生的能力,三是能启迪学生心灵,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例如,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思考感悟能力,容易和书籍中的文本进行深入对话。但这一时期的学生思维比较活跃,对于太过沉闷、深奥的书籍兴趣较低,因此教师可以向其推荐《海底两万里》《奇妙的数王国》《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西游记》等书籍,这些书籍的内容比较有趣,能充分迎合小学生的好奇心理。而且这些书籍也都属于经典性文学作品,尤其是《西游记》更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对培养学生的儿童文学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精选角度,引发阅读期待
  整本书阅读的导读应当避免枯燥、程式化的讲解,教师可以选择新颖的切入点,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比如,可以从封面入手,引导学生观察书名、作者、插图等,通过观察精美的封面来获取信息,预测故事内容;可以从书中的精美片段入手,带领学生通过朗读来进入阅读情境;也可以设置悬念,先概括前面的情节,在故事转折、矛盾冲突加剧处戛然而止,鼓励学生大胆猜测情节走向以及人物的最终关系,引导学生从书中寻找答案等。
  三、设计量表,制定阅读计划
  整本书阅读想要顺利实施,还必须进行合理的规划,不能任由学生漫无目的地随意阅读。教师可以设计阅读进度单,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规划好阅读完一本书所需要的时间以及在某个时间段所要完成的阅读任务,并且在阅读的过程中,随时记录自己的阅读页码和阅读时间。在阅读完一本书后,由本人、家长、教师和小组成员等多个主体进行综合评价。通过这样的阅读计划和评价量表,学生在阅读中可以有明确的目标,保持紧迫感,不会散漫无序。
  四、整本书阅读的推进
  1.阅读方法的指导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时,不仅要为学生推荐合适的书籍,也要教授学生阅读的方法。只有让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才能够更好地提升阅读质量。下面以课外阅读《追踪小绿人》为例,谈谈如何教授学生阅读方法。
  (1)第一步是浏览。学生拿到一本书时,不要急着去翻开书籍,而是要看看这本书的封面上有哪些内容:第一是名字。观看了名字《追踪小绿人》就知道,因为有“追踪”这两个字,这大概是一个冒险类的书籍;而“小绿人”好像是童话当中才会出现的。那么这本书籍会不会是一个童话故事呢?这样学生在阅读时就有了初步的阅读目标。接着,教师再让学生去看看作者——《追踪小绿人》的作者是金波。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展示金波的其他作品。金波是一位儿童文学家,他的书籍十分适合儿童阅读。最后是附言。附言是他人对于这本书的评价。在《追踪小绿人》的附言中有两句话——“让经典润泽孩子的心”“金波儿童精品系列”。学生看到了这两句话后,对书籍充满了期待,迫不及待地想要开展阅读。
  (2)第二步是阅读。教师为学生推荐的课外阅读书目都是十分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的,是一场阅读盛宴,学生在阅读这类书籍时,不能够采取走马观花式的阅读,这样无法体会书籍带来的愉悦感。可以引导学生用不同方法的阅读,当学生看到优美的词句、段落时,在不影响他人的情况下大声朗读,感受词句的美妙;而对于人物对话内容,可以采用默读的方式快速浏览,在脑海中模拟人物对话的方式。
  (3)第三步是摘抄。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一本优秀的书籍一定有许多地方可以吸引学生。教师可以让学生准备一个摘抄本,遇到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就摘抄下来,作为自己写作的积累。
  (4)最后一步是写作。当学生阅读完一本书后,心中一定思绪万千。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把握这转瞬而逝的灵感,将自己对整本书的阅读感受写下来。
  五、用活动来激励阅读兴趣
  当教师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教授了学生阅读方法后,还要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扩大学生的阅读成果。小学生都渴望得到表扬,也希望自己阅读的书籍被他人知晓,教师可以开展阅读活动让学生进行沟通。
  例如在每天清晨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说一说自己阅读了什么书籍,有哪些内容;还可以在班级中为大家朗读一段书籍里面最喜欢的内容,说说喜欢的原因,让其他同学也对这本书籍产生兴趣。这样给予学生展示的空间,让阅读书籍的学生起到榜样作用,刺激学生更好地进入到阅读的世界中。
  总之,随着改革教育的深化,小学整本书阅读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却也遇到了许多新的难题。众所周知,阅读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推力。教师作为学生的领路人,必须要回归育人初心,推广儿童阅读,做好整本书教学工作,以此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其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