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怎样通过导学案来促进学困生 落实“双基”之自主学习的能力的培养
【作者】 王 燕
【机构】 (湖北省十堰市茅箭区实验学校)
【正文】摘 要:最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强调的要培养初中生的主动参与与自主学习能力,所以初中物理教师也要主动利用导学案调动初中生的学习积极性,保障初中生的积极思考。以导学案优化学生预习效果,为课堂教学打好基础;以导学案组织课堂探究活动,促进学困生落实“落实双基”,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初中物理;导学案;学困生
在新课程实践中专家认为,为学生打好终身发展的基础,不仅是指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还应当包括浓厚的学习兴趣、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是新时期为学生全面打好基础的基本内涵。还应当明确的是,基础是多种要素的有机整合,是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的基本素养,不单纯是知识和技能。创新精神、人生规划能力等也是基础,甚至是更重要的基础,
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教学上更注重自主学习,我校近几年要求教师改革教学方法,让教师们通过各种方法研究教法和学法,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探究能力。物理学科知识难度大,部分教师难以放心让学生自主学习。怎样才能既切实提高物理成绩又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公开课活动中我精细准备了一节九年级物理“比热容”课。下面我以那次的公开课为例,谈一谈教师在设计导学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微不足道的看法。
一、 要设计好导学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首先教师要分析好这一节课的内容
导学案的设计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要设计好一节课的导学案首先分析好这节课的内容。教材内容如: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和难点,明确了之后,教师要围绕这些内容研究每一个环节的处理方法。
我在比热容这节课的教学上重点放在了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研究讨论比热容概念,使学生学会获取新知识的方法和思路,在积极地交流与合作过程中,科学地思考如何认识和建立比热容的概念。要让学生感悟出,比热容反映的是物质吸、放热的能力,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
“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当吸收或放出同样热量时,比热容较大的物质温度变化较小。”及“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当物质升高或下降相同温度时,比热容较大的物质吸收或放出热量更多。”这两个知识点的理解是学生最容易出问题的地方,可以设计双边活动,学生自主交流为主,教师引导为辅;同时通过设计实验找到并掌握处理该问题的方法。我在导学案的设计中充分考虑,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落实双基。
首先是要确定知识目标。这一节课要确定以下的三个重要知识目标:1、知道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不同。2、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3、.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识目标是这节课的重点和难点的处理的关键,只要知识目标明确了,学生掌握了就是一节成功的课。
其次教师要确定通过什么样的学习过程方法,培养学生什么能力和解决什么问题。我在这一节课,让学生通过实例体验比热容概念的形成过程,体会用比值法建立物理概念的过程,又让学生感知比热容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理论联系的能力,通过热量计算公式Q=cm(t-t0)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最后,通过教学过程要培养学生敢于发表自己观点、善于合作与交流、主动学习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的良好习惯,学生在解决这些的问题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二、要设计好导学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处理好学习过程这一环节
学习过程这一环节非常重要,学生的学习过程包括学习准备、学法指导、探究、质疑等。围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这一主题我把“比热容”这一节课分成了导入部分、自主学习两部分;把学生分成8个组,让组长对组员负责进行小组讨论并展示讨论结果及学习成果。
【附导学案】
比热容
学习目标:
1.知道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不同. 2.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3.理解比热容的概念.
重难点:
理解比热容的概念
【导入】—学习准备部分。
【自主学习】
一、知识点收集:
1、在水的质量一定时,水升高的温度越大,水吸收的热量越___________。
在水升高的温度一定时,水的质量越大,水吸收的热量越______________;
结论:水吸收热量的多少跟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2、 ,叫这种物质的比热容。比热容用符号 表示,它的单位是 。
二、自主实验
(一)认识比热容
1.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比较方法:
(1)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热量,比较它们
(2)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它们 .
(二)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1.方法指导:
如图为“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装置:在两个烧杯内分别加入 相同的水和食用油;
控制变量:用相同的加热器加热,使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
2. 实验过程
(1)通过比较 来比较吸收热量的多少;
(2)使它们吸收相同的热量,比较它们 的多少,从而比较它们的吸热能力.
(三)概念形成
比热容
1.定义: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
和 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用字母____表示,单位是焦每千克摄氏度,符号为 .
2. 比热容的物理意义:
⑴比热容的物理意义: 的某种物质,在温度降低 时_______的热量, 与它温度升高 的热量 ,数值上也等于它的比热容。
(2)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 ,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容。
(3)比热容的单位是 ,符号是
(四)应用及热量计算
1、水的比热容较大的应用
(1)海洋气候和内陆气候的比较
(2)暖气用水作为介质
2、热量的计算:理解比热容的物理意义
(五)活动
总结出一个计算热量的公式:
Q=_______________
(六)小结 思维导图:学生课下完成
参考文献:
[1]李茂静.谈导学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的作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8,4(6):250
[2]林静静.浅谈初中物理导学案设计中的几个关键点[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8,47(2):3
关键词:初中物理;导学案;学困生
在新课程实践中专家认为,为学生打好终身发展的基础,不仅是指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还应当包括浓厚的学习兴趣、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是新时期为学生全面打好基础的基本内涵。还应当明确的是,基础是多种要素的有机整合,是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的基本素养,不单纯是知识和技能。创新精神、人生规划能力等也是基础,甚至是更重要的基础,
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教学上更注重自主学习,我校近几年要求教师改革教学方法,让教师们通过各种方法研究教法和学法,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探究能力。物理学科知识难度大,部分教师难以放心让学生自主学习。怎样才能既切实提高物理成绩又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公开课活动中我精细准备了一节九年级物理“比热容”课。下面我以那次的公开课为例,谈一谈教师在设计导学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微不足道的看法。
一、 要设计好导学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首先教师要分析好这一节课的内容
导学案的设计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要设计好一节课的导学案首先分析好这节课的内容。教材内容如: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和难点,明确了之后,教师要围绕这些内容研究每一个环节的处理方法。
我在比热容这节课的教学上重点放在了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研究讨论比热容概念,使学生学会获取新知识的方法和思路,在积极地交流与合作过程中,科学地思考如何认识和建立比热容的概念。要让学生感悟出,比热容反映的是物质吸、放热的能力,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
“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当吸收或放出同样热量时,比热容较大的物质温度变化较小。”及“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当物质升高或下降相同温度时,比热容较大的物质吸收或放出热量更多。”这两个知识点的理解是学生最容易出问题的地方,可以设计双边活动,学生自主交流为主,教师引导为辅;同时通过设计实验找到并掌握处理该问题的方法。我在导学案的设计中充分考虑,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落实双基。
首先是要确定知识目标。这一节课要确定以下的三个重要知识目标:1、知道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不同。2、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3、.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识目标是这节课的重点和难点的处理的关键,只要知识目标明确了,学生掌握了就是一节成功的课。
其次教师要确定通过什么样的学习过程方法,培养学生什么能力和解决什么问题。我在这一节课,让学生通过实例体验比热容概念的形成过程,体会用比值法建立物理概念的过程,又让学生感知比热容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理论联系的能力,通过热量计算公式Q=cm(t-t0)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最后,通过教学过程要培养学生敢于发表自己观点、善于合作与交流、主动学习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的良好习惯,学生在解决这些的问题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二、要设计好导学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处理好学习过程这一环节
学习过程这一环节非常重要,学生的学习过程包括学习准备、学法指导、探究、质疑等。围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这一主题我把“比热容”这一节课分成了导入部分、自主学习两部分;把学生分成8个组,让组长对组员负责进行小组讨论并展示讨论结果及学习成果。
【附导学案】
比热容
学习目标:
1.知道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不同. 2.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3.理解比热容的概念.
重难点:
理解比热容的概念
【导入】—学习准备部分。
【自主学习】
一、知识点收集:
1、在水的质量一定时,水升高的温度越大,水吸收的热量越___________。
在水升高的温度一定时,水的质量越大,水吸收的热量越______________;
结论:水吸收热量的多少跟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2、 ,叫这种物质的比热容。比热容用符号 表示,它的单位是 。
二、自主实验
(一)认识比热容
1.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比较方法:
(1)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热量,比较它们
(2)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它们 .
(二)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1.方法指导:
如图为“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装置:在两个烧杯内分别加入 相同的水和食用油;
控制变量:用相同的加热器加热,使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
2. 实验过程
(1)通过比较 来比较吸收热量的多少;
(2)使它们吸收相同的热量,比较它们 的多少,从而比较它们的吸热能力.
(三)概念形成
比热容
1.定义: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
和 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用字母____表示,单位是焦每千克摄氏度,符号为 .
2. 比热容的物理意义:
⑴比热容的物理意义: 的某种物质,在温度降低 时_______的热量, 与它温度升高 的热量 ,数值上也等于它的比热容。
(2)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 ,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容。
(3)比热容的单位是 ,符号是
(四)应用及热量计算
1、水的比热容较大的应用
(1)海洋气候和内陆气候的比较
(2)暖气用水作为介质
2、热量的计算:理解比热容的物理意义
(五)活动
总结出一个计算热量的公式:
Q=_______________
(六)小结 思维导图:学生课下完成
参考文献:
[1]李茂静.谈导学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的作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8,4(6):250
[2]林静静.浅谈初中物理导学案设计中的几个关键点[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8,4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