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创新研究

【作者】 王穆英

【机构】 (青海省西宁市城东区国际村小学)


【正文】摘 要: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是小学语文教育中的重中之重,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阅读教育的创新性开展,也是近年来语文教育领域的热点研究问题之一。阅读教育作为系统性语文核心素养教育的重要一环,在语文核心素养的思维发展提升与审美鉴赏创造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下面,笔者将就小学语文教师在日常语文课堂训练中开拓学生思维、提高鉴赏水平,在培育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同时促进阅读水平的稳步提升这一主要任务,谈谈具体的看法与实施方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创新策略
  一、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阅读创新的教学目标与可取之处
  小学语文阶段的学生在认知水平和社会经验水平等方面与入世较深的成年人相比有着显著区别,因此,童心未泯的学生在看待问题的角度方面也与精通伦理和社会逻辑的成年人相比有着很大差异。作为语文教师应当正确认识这种思考差异,这不是阅读教学中的阻碍,而是一座潜在的思想富矿,是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祥地,也是思维拓展与鉴赏提高的主要源泉。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珍惜学生的这种尚未被时间风化侵蚀的思维方式,合理制定科学的阅读教学计划,因势利导,确保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同语文核心素养的稳步提升相统一,以实现语文教学的协调进步。
  欲实现上述目标,保证学生语文阅读水平的科学稳步提升,就要求语文教师打破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感悟阅读真谛,正确理解和回归阅读本质。须知,阅读不是简单的只言片语,也不是破碎拼凑的零散长短句,更不是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花哨的修炼场。一千个读者中就会产生一千个哈姆雷特,因而一千位学生也会对同一篇文章产生成百上千种不同的看法。据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创新中,教师要做的,就是以“求同存异”的正确心态看待学生提出的乏味的、看似幼稚的、天马行空的种种答案观点,在引导学生以社会主流价值伦理看待问题的同时保留鼓励学生丰富多彩的想象力,从而实现阅读本质的自然回归。
  二、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创新策略研究
  1.鼓励课内外阅读,培养学生阅读语感
  古今中外不乏大量关于阅读的名言绝句,足见广泛阅读的重要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也应当充分认识到课内外阅读的基础性作用,在鼓励学生充分阅读并理解课内文章的同时,利用课余时间增加课外书目的阅读量。例如,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安排和学生的阅读习惯,在每个周的周一或每月月初有选择性地向学生推荐可供参考的课外阅读书目;同时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建议教师也可以调整教学安排,通过安插阅读课的形式为学生提供沉浸式的阅读体验环境。
  同时,教师在鼓励广泛阅读的同时也要重视群文阅读。所谓群文阅读,是指围绕某一特定主题人物或多个有联系的主题人物进行相关的组合式阅读。例如,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围绕“童话”这一主题,自行搜集并阅读与童话有关的书籍,并在一定时间后开展相关的研讨会,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对阅读成果发表自己的看法,在提高学生阅读量的同时也促进了学生分析问题和看待问题的方式方法,从而在无形中拓展了学生的阅读思维广度。
  2.兼容并包,耐心倾听学生的独特见解
  前面笔者提到,小学阶段的学生往往思维比较活跃、想象力十分丰富,看待问题的角度也常常会出人意料。例如,对于文章中常见的景物描写,教师等成年人的角度一般更容易看到它的侧面反映作用,比如烘托气氛、展开铺垫等,而条理性思维比较简单的学生则比较容易关注到该景物描写本身,在作答时一般也会从作者自身情感与景物描写的关系入手进行理解。面对此类现象笔者认为,语文本身应当是一个包罗万象、兼收并蓄的学科,在阅读及理解方面尤为如此。教师与学生无关乎孰对孰错,只要所提供的答案在最朴素的逻辑链条中能够站稳脚跟,这种答案就应当是可取的。所谓标准的答案,无非是在千百种可能的答案中摘取出了大众最易包容接受的几点精华通说,所以自然不能因其存在而当然地排除其他可能的合理解释。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当敏锐地捕捉到学生闪动跳跃的思维火花,鼓舞学生发散思维,在寻找最优解的同时积极探寻“言之成理”的其他可能解释,耐心倾听学生的言论并给予足够的尊重和鼓励,打造一种轻松开放的学习氛围。 
  3.读写结合,及时巩固阅读教学成果
  读写本一家。阅读与写作,二者间是相得益彰、互促互进的良性关系。如果说广泛的阅读是学生接收外在知识理念的输入过程,那么写作就是必不可少的输出过程。有进有出、有感悟有表露,让学生的思维跃动与情感表达维持一种动态的平衡,才是阅读教学的可取之道。因此笔者建议,教师可以在鼓励学生积极阅读、探讨研究的同时,将自己的所感所悟以文字形式记录下来并组织学生互相借鉴,从而在写作与合作探讨的过程中增进学生的语文阅读素养和鉴赏水平。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创新发展绝非朝夕之功,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实践中日积月累、循序渐进的培育和引导中不断完善和丰富学生的阅读理解体系,在保留学生瑰丽想象力的同时以科学自然的方式将学生引向社会主流价值理念的思维模式,才能正确处理应试与阅读本质的相互关系,从而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健康提升。
  参考文献:
  [1]周菊霞.探究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的研究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06):63-64.
  [2]丁谢芳.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J].文理导航(上旬),2021(04):28-29.
  [3]吴秋菊.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1(28):43-44.
  [4]潘玥豆.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J].小学生(下旬刊),2021(0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