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新高考下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作者】 莫小琴
【机构】 (重庆市万州江南中学校)
【正文】摘 要:近年来教育体制的改革,教育方式也在不断深化改革。在高中的所有学科中,地理属于较为重要的科目,需要学生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学习。尤其是在新高考改革下,对于热爱地理的学生来说,其更应加强对地理知识的学习。高中地理的综合性较强、学习难度较高,且部分理论知识的内容由于与日常生活联系较少,显得晦涩难懂。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本文就新高考下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展开探讨。
关键词:新高考;思维导图;高中地理;教学策略
高中地理知识非常复杂,涉及到的地理知识非常丰富,而且需要学生不断去理解和记忆,对于高中生的地理学习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如果采用思维导图学习法,利用思维导图辅助工具进行地理知识的预习、学习和复习对学生的学习具有非常大的帮助。
1、高中地理教学中思维导图的优势
首先,可以帮助学生加工信息。学生在地理学习中需要构建独特的认知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可以梳理知识点,清晰展示知识点间的关系,完成信息加工。其次,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与发散思维。利用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理清地理知识的内在联系,充分发挥创造思维与发散思维的作用。最后,可以强化师生与生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利用思维导图可以直观展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情况,使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做到因材施教,提高学习效果。
2、新高考下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2.1运用思维导图进行课前预习
高中地理是一门知识体系庞大、知识点覆盖面较广的学科。学生要想学好这门课,必须在课前进行足够的预习,而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学生快速、高效地完成预习,让学生在一开始就对所学知识在整体上有一定的把握,从而为其以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将思维导图教学和小组式学习有机结合起来,按照学习小组进行任务分配,让小组成员共同完成思维导图的绘制。这不仅能提高学生对思维导图的运用能力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小组学习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例如,在教学“季风环流”这一部分的知识点之前,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学习小组,将季风环流的概念、形成原因、不同类型的季风对比、分布地区及季风带来的影响等二级关键词作为学习任务发放下去,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预习补充完整的思维导图。每个小组只需完成一幅完整的思维导图即可,然后再对各组的思维导图进行分析评比。教师可选用其中最优秀的思维导图进行教学,还可以对学生产生激励作用。
2.2课堂教学中利用思维导图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查看学生的思维导图,掌握学生的预习情况,然后在课堂中开展重点教学。教师应告诉学生做笔记的正确方法,不需要对每一知识点都进行逐一记录,只需找出其中的关键字词,例如工业区位选择的条件,而后利用颜色鲜明的色彩制作思维导图框架,并建立区每一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即可。这样简洁地摘抄笔记,能够保证学生在内容复习阶段,仅通过回看思维导图和其中的标志性符号就能够明确掌握这一章节的重点与难点,这样一来,不仅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能够为学生接下来的学习提供更多的时间,并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利用思维导图可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与此同时还能够提高学生做笔记的效率与质量,以便于学生在接下来的复习阶段,可以有目的地开展复习,增加对内容知识的印象。
2.3提高学习质量和复习效率
在我国高中地理学科教学实践课堂当中运用数学思维模式导图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广大学生的高中学习质量,还能够有效使广大学生将高中新知识点与旧知识点之间进行有效衔接,提高高中复习效率。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注重培养全体学生独立参与绘图,独立思考的思维能力,改善全体学生学习思维方法,使全体学生在课堂上随时能够将自己所参与绘制的教学图与任课教师的教学思维导图内容进行直观对比。这样一方面进一步建立完善课堂知识传授体系,另一方面,学生可以在理论学习中不断提高科学自信,加深对思维导图的深刻印象,从而有效提高学生课堂理论学习质量。思维导图不仅可以为广大学生提供明确清晰的学习知识思路,对各个章节学科知识的重要点内容进行分类梳理,串联各章节部分学科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形成完整的学科知识检索体系,使广大学生在学科复习时有效提高学科复习效率。运用这种思维模式导图还可以有效使地理学科的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实现完美的相互对接,将不同知识点之间的相互关系清楚而细化。在地理思维导图的系统梳理之下,地理这个学科的众多地理知识系统能够有效的直接串联在一起,在统一的地理知识系统体系的梳理影响之下,学生的地理学习效率一定的也会大大提高。同时,思维活动导图对于广大学生的课后复习也是具有很大的学习帮助,让学生学会运用不同的线条,颜色记录重点知识,可以紧密联系各个知识点,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与理解地理知识。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对自己在复习中遇到的不太明白的地方,尝试自己先寻找答案然后进行颜色标记,在下次课堂上可以提出来讨论,使得学生构建起适合自己的地理思维模式与学习习惯,也活跃了课堂氛围,增强了自主学习的乐趣,为广大学生有效节约复习时间,并有效提高师生学习工作效率。
结语
综上所述,思维导图是一种综合性和趣味性较强的教学方法。思维导图在实际教学活动中的应用是行之有效的,不仅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还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所以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合理利用思维导图,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积累经验,使思维导图的教学方法逐渐走向成熟,不断提高高中地理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龚巧文.基于核心素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高中地理教学效率[J].课程教育研究,2018(49):165+168.
[2]朱颖妍.浅谈新高考改革下渗透区域地理教学策略研究[J].地理教育,2019(02):28-31.
[3]孙晓月.新课改下谈高中地理教学中思维导图实践应用探索[J].明日风尚,2018(5):177.
关键词:新高考;思维导图;高中地理;教学策略
高中地理知识非常复杂,涉及到的地理知识非常丰富,而且需要学生不断去理解和记忆,对于高中生的地理学习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如果采用思维导图学习法,利用思维导图辅助工具进行地理知识的预习、学习和复习对学生的学习具有非常大的帮助。
1、高中地理教学中思维导图的优势
首先,可以帮助学生加工信息。学生在地理学习中需要构建独特的认知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可以梳理知识点,清晰展示知识点间的关系,完成信息加工。其次,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与发散思维。利用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理清地理知识的内在联系,充分发挥创造思维与发散思维的作用。最后,可以强化师生与生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利用思维导图可以直观展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情况,使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做到因材施教,提高学习效果。
2、新高考下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2.1运用思维导图进行课前预习
高中地理是一门知识体系庞大、知识点覆盖面较广的学科。学生要想学好这门课,必须在课前进行足够的预习,而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学生快速、高效地完成预习,让学生在一开始就对所学知识在整体上有一定的把握,从而为其以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将思维导图教学和小组式学习有机结合起来,按照学习小组进行任务分配,让小组成员共同完成思维导图的绘制。这不仅能提高学生对思维导图的运用能力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小组学习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例如,在教学“季风环流”这一部分的知识点之前,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学习小组,将季风环流的概念、形成原因、不同类型的季风对比、分布地区及季风带来的影响等二级关键词作为学习任务发放下去,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预习补充完整的思维导图。每个小组只需完成一幅完整的思维导图即可,然后再对各组的思维导图进行分析评比。教师可选用其中最优秀的思维导图进行教学,还可以对学生产生激励作用。
2.2课堂教学中利用思维导图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查看学生的思维导图,掌握学生的预习情况,然后在课堂中开展重点教学。教师应告诉学生做笔记的正确方法,不需要对每一知识点都进行逐一记录,只需找出其中的关键字词,例如工业区位选择的条件,而后利用颜色鲜明的色彩制作思维导图框架,并建立区每一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即可。这样简洁地摘抄笔记,能够保证学生在内容复习阶段,仅通过回看思维导图和其中的标志性符号就能够明确掌握这一章节的重点与难点,这样一来,不仅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能够为学生接下来的学习提供更多的时间,并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利用思维导图可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与此同时还能够提高学生做笔记的效率与质量,以便于学生在接下来的复习阶段,可以有目的地开展复习,增加对内容知识的印象。
2.3提高学习质量和复习效率
在我国高中地理学科教学实践课堂当中运用数学思维模式导图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广大学生的高中学习质量,还能够有效使广大学生将高中新知识点与旧知识点之间进行有效衔接,提高高中复习效率。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注重培养全体学生独立参与绘图,独立思考的思维能力,改善全体学生学习思维方法,使全体学生在课堂上随时能够将自己所参与绘制的教学图与任课教师的教学思维导图内容进行直观对比。这样一方面进一步建立完善课堂知识传授体系,另一方面,学生可以在理论学习中不断提高科学自信,加深对思维导图的深刻印象,从而有效提高学生课堂理论学习质量。思维导图不仅可以为广大学生提供明确清晰的学习知识思路,对各个章节学科知识的重要点内容进行分类梳理,串联各章节部分学科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形成完整的学科知识检索体系,使广大学生在学科复习时有效提高学科复习效率。运用这种思维模式导图还可以有效使地理学科的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实现完美的相互对接,将不同知识点之间的相互关系清楚而细化。在地理思维导图的系统梳理之下,地理这个学科的众多地理知识系统能够有效的直接串联在一起,在统一的地理知识系统体系的梳理影响之下,学生的地理学习效率一定的也会大大提高。同时,思维活动导图对于广大学生的课后复习也是具有很大的学习帮助,让学生学会运用不同的线条,颜色记录重点知识,可以紧密联系各个知识点,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与理解地理知识。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对自己在复习中遇到的不太明白的地方,尝试自己先寻找答案然后进行颜色标记,在下次课堂上可以提出来讨论,使得学生构建起适合自己的地理思维模式与学习习惯,也活跃了课堂氛围,增强了自主学习的乐趣,为广大学生有效节约复习时间,并有效提高师生学习工作效率。
结语
综上所述,思维导图是一种综合性和趣味性较强的教学方法。思维导图在实际教学活动中的应用是行之有效的,不仅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还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所以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合理利用思维导图,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积累经验,使思维导图的教学方法逐渐走向成熟,不断提高高中地理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龚巧文.基于核心素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高中地理教学效率[J].课程教育研究,2018(49):165+168.
[2]朱颖妍.浅谈新高考改革下渗透区域地理教学策略研究[J].地理教育,2019(02):28-31.
[3]孙晓月.新课改下谈高中地理教学中思维导图实践应用探索[J].明日风尚,2018(5):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