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当亲子阅读遇上困境儿童
【作者】 廖 霞
【机构】 (广西北流市南园明德小学)
——没有伞的孩子 我们陪你一起跑
亲子阅读又称亲子共读,就是以书为媒,以阅读为纽带,让孩子和家长共同分享阅读过程,是让孩子爱上阅读的最好的方式之一。亲子共读加深了孩子和父母的情感交流;可以分享读书的感动和乐趣;可以带给孩子智慧、希望和信心。亲子阅读在学生课外阅读当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困境儿童是指因各种原因暂时失去依靠的未成年人,主要包括孤儿、单亲家庭儿童、留守儿童、残疾儿童、父母服刑或戒毒期间的儿童等。每个学校都有困境儿童,农村的困境儿童较城市多。
当亲子阅读遇上困境儿童,美好与不幸同时发生时,我们该怎么做呢?该做些什么呢?
案例背景
(一)家庭背景介绍
小冰:我校三年级某班的一名女生。父亲:还在监狱服刑。母亲:因父亲服刑已离家出走。爷爷:六十多岁,肩负着养家糊口的重担。
(二)课外阅读情况
小冰家里没有书柜,也没有自己的课外书籍。要看课外书,只能借学校的。
(三)亲子互动情况
小冰的爷爷已经六十多岁了,为了解决家庭的温饱问题,早出晚归,外出务工,经常很晚才回到家。小冰的学习与课外阅读基本是靠自己,爷爷根本无暇顾及小冰。
(四)儿童自身因素
小冰性格比较内向,平时不怎么爱说话,一般不会主动参加班级活动,平时和同学交往并不是很密切。在学习方面,一年级时,学习态度认真,成绩中等。上三年级后,小冰的语文成绩出现明显退步,作文要么抄袭范文,要么记流水账。数学还一度出现了不及格的现象。
案例
最近,班级举行“相伴同悦读”为主题的亲子读书活动,要求同学们做好“亲子共读读书笔记”。检查读书笔记时,我发现,小冰的家长评价这一栏是空白的。要是以前,我会叫小冰过来询问情况。这次我没有叫小冰询问情况,而是陷入了沉思。
前段时间,由于小冰的学习出现了较多的问题:背书没有签名,家庭作业错漏百出。我打电话进行家访,我跟小冰爷爷反映了小冰在校的情况,就家庭如何配合教育方面与爷爷聊了很多。后来,我问:“可以让小冰爸爸或妈妈接一下电话吗?”电话那头的爷爷沉默了好一会儿,语气一度哽咽:“本来家丑不可外扬,但现在小冰这个样子,我就把实情告诉老师吧:小冰的爸爸因为犯事,还在监狱里服刑,妈妈一气之下离家出走了。为了解决家人的温饱问题,我每天外出打工,经常很晚才回到家。对小冰的学习确实关注不到。”
我看着眼前小冰的“亲子共读记录表”,心里不由得想:这失去“保护伞”的孩子,我该怎么帮助你呀?
小冰这一次阅读的书本是班级上借来的《格林童话》。记录表上,记有一些她对阅读的感悟。看着她那稚嫩的文字。何不……我拿起《格林童话》,迅速翻阅起来。
课间休息的时候,我拿着小冰的亲子阅读记录表,笑着对她说:“小冰,你的读书笔记记得可真好!廖老师想考考你,好不好?”
小冰高兴地看着我,两眼放光,点了点头:“好的。”
“这个故事你看了吗?”“故事的主人公是谁呀?”
“你喜欢她吗?”?“为什么?”……
“你越来越会读书了,你的读书表现可真棒!你出色完成任务在“雏鹰争章”里可以加10分。”
小冰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连连说:“真的吗?真的吗?”
我含笑点头说:“当然是真的,而且为了奖励你,下一次借书,你可以第一个上来选你喜欢的图书。”
“耶,太好了,谢谢老师!”
从那以后,小冰经常拿着她借的书走进我的办公室,满脸灿烂的笑容,有时候是我考她,有时候是她考我,有时候我会鼓励她读书给大家听。每次她考我,我都能准确回答她的问题。有一次她崇拜地看着我说:“老师,你怎么什么都懂呀?好厉害。”我笑着对她说:“因为我也像你一样从小喜欢看书呀。”其实,每次小冰借新书,我都会留意书名,然后抓紧时间读这本书。
之后,我关注到班上其他的困境儿童,根据他们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策略介入他们的亲子阅读。有的孩子我利用互联网的便捷,引导孩子与家长视频交流课外阅读情况。有的孩子我引导家里的哥哥、姐姐陪伴阅读交流……
案例分析
1.亲子阅读虽然有诸多好处,可是对于困境儿童来说,却无法享受到亲子阅读的快乐。困境儿童家庭教育以隔代教育或寄养教育为主,他们的阅读比起其他儿童来,不仅时间少、量小,而且欣赏层次浅。“留守老人”代管不力,亲情的缺失,让不少“留守儿童”的阅读理解能力偏低。
2.用“爱心”换起信任。俗话说得好:“亲其师,信其道”。老师通过表扬、奖励的方法先肯定她的努力,取得她的信任。接下来师生间以课外阅读心得为纽带的多次交流,让小冰从“信任—佩服—依赖”,这一感情上的转变,说明老师的参与可以一定程度上弥补父母的缺席。
3.帮助“困境儿童”树立自信。在班上开展“读书交流分享故事会”时,我鼓励小冰把看过的书讲给班级同学听,同学们的掌声让小冰的露出了甜美的笑容。小冰和同学们的互动越来越多了,也越来越喜欢读书了。
4.家庭的不幸带走了困境儿童本该美好的亲子时光,但如果老师、学校、社会能有意识地介入,肯定能抚慰那一颗颗受伤的心灵。
没有伞的孩子,我们陪你一起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