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培养学生化学自主学习的能力

【作者】 张西方

【机构】 (山东省宁阳县第四中学)


【正文】摘 要:由于受到传统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的束缚,老师只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化学学习过程中,学生缺乏自主性、自觉性和能动性,被动学习。针对这种状况,我认为:要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必须从课堂教学改革入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探索新型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就显得至关重要。
  关键词:培养;自主学习;教学改革
  长期以来,由于受到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的束缚,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只重教而忽视学生的学;只注重对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而且一部分学生在入学时,化学底子薄,因而这些学生存在自卑心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较差,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总是依赖教师的灌输,被动学习,针对这种状况,我认为:要使学生真正学会学习,真正做到是学习的主体,必须从课堂教学改革入手,构建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效益。
  一、增强改革意识,确立素质化的课堂教学观
  素质教育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促进学生的个性的养成,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化学科的教学中,怎样才能做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认为最基本的要求是让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知识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认为,转变观念,确立素质化的课堂教学观,必须正确处理下面关糸:
  1、正确处理主体与主导的关糸
  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是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主体性能否实现取决于老师如何发挥主导作用,以讲代教,以讲代学显然谈不上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有人片面认为:处理好主体与主导的关糸就是由满堂灌变为满堂问。其实,问答式的教学,是非式的提问,表面看上去,气氛很好,但实际效果往往不理想,同时还会使学生形成不动脑筋、乱猜答案的不良习惯。主体性发挥得如何,不在于问的很多,也不在于课堂教学气氛如何。从本质上讲,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是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投入程度;从形式上讲,主体性的表现不仅是师生互动,而且还包括生生互动及学生独立活动。
  2、正确处理容量与效果的关糸
  由于受到传统的教育思想的影响,在化学教学中仍存在重教轻学;重死记硬背轻消化理解;重理论灌输轻实践操作;重结论轻过程的弊端。由于一堂课的知识容量较大,课堂教学节奏偏快,因此学生的思维无法跟上教师的节奏,这样,学生只能被动听讲,学生成为被动灌输知识的容器,结果不但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不到发展,而且教学效率低下。
  二、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探索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物理学家爱恩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是知识技能的运用,而提出一个问题需要有创造性思维。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创设问题情境,给学生造疑,促使学生存疑、质疑,使学生产生浓厚的探索兴趣,有了兴趣,学生自然就要去学习。
  2、培养学生实验技能,提高实践能力
  教学中老师演示实验多,而学生实验少。过去教师教学时大都按“教师演示、学生观看、教师讲结论、学生记结论”这种模式教学,这样学生学会了应试,但学生的能力却不得到发展。因此,我认为要培养学生实验技能,提高实践能力,就要突出学生动手。因此我们设计了以下学生实验操作流程:“提出要解决的问题、给出反应原理、学生选择器材药品、学生设计实验装置、学生做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填写实验报告、得出结论”。实验中即使有学生的实验失败,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查找失败的原因,培养学生科学的严密的研究问题态度。
  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我们在教学中特别重视对学生进行求异思维、多向思维、创新思维的培养,对学生独特的想法和见解给予肯定和鼓励。例如:学生对教材中的某些内容提出不同的见解,教师给予及时的肯定,并引导他们对待科学要有严密的态度;在解题时,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寻找多种解题方法。
  三、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良好习惯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很关心学生是否“学会”知识,而对学生是否“会学”知识思考很少。因此,长期以来,学生的学习一直是依赖教师的灌输,这样,学生不但不会学习,而且思维得不到发展。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渗透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认知方法和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我评价的能力,使学生形成良好习惯。
  总之,我们教师在用好化学新教材实施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征途上,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教师的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在施教过程中必须指导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真正参与教学过程和实践活动,从中获得感受、体验和内化,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良好的习惯”更有利于学习效率和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正东,让优秀的课堂习惯为自主课堂插上翅膀[J].科普童话.2017.(27):85.
  [2]刘馨恬,高中教学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7.20(01):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