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析情景式教学在高中物理课堂中的运用
【作者】 康么措
【机构】 (青海省海南州第五民族高级中学)
【正文】摘 要:在新课标和教育体制改革的大环境下,教师不断更新教学方式,寻求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物理是高中教学的一大难点,因此作为教师应反思,重设课堂,让学生主动投入,从而增强学习效能。情景式教学除了能引发学生求知欲外,还能将物理问题简化,更利于学生理解,良好运用能够发挥无可替代的作用。本文简要说明当前物理教学的状况,详细论述在情景模式下,如何开展物理教学。
关键词:情景式教学;高中物理;教学策略
情景教学是新课改后提出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在教学前明确教学内容以及教学任务创设情境,情景的设置必须要与教学内容有密切的联系,同时情景还需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创造性。如此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让学生的好奇心得到调动,从而起到优化课程气氛的效果。物理实际上与生活具有诸多关联,在教学中将物理问题转换为生活问题,创设情景加深学生理解,提高教学效能。
一、教学现状
根据当前高中物理教学来看,并不具备乐观趋势。物理难度高并且教学时间短,其中的难点教师并不能做到反复讲解,学生理解不足,此外高中物理内容多,部分课堂都存有赶进度现象,教学压力大、方式单一,学生无法从中真正获取知识。针对上述情况,可采用创设情景来解决,让学生热爱物理,获取知识。
二、教学策略
(一)深化学习,创设问题情景
创设问题情景,使学生的理解更加深入。物理是一门研究自然的科学,内容较为晦涩,往往存在无法理解或是理解出现偏差,导致其学习效率低下[2]。这时教师通过创设提问情景来使生涩难懂的抽象知识点具体化,能够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学习《万有引力》时,教师可以在课前提问“说到苹果大家会想到什么?”,此时大部分同学都会想到牛顿“苹果落地”的故事,教师便可通过这一提问来引入教学内容。在接下来的《人造卫星与宇宙航行》的教学中,继续提问:“牛顿对‘苹果落地’的思考大家又了解多少呢?”,引出关于“苹果树长高”的一系列思考,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卫星的发射、近地卫星、同步卫星、“太空电梯”等有关知识。学生以为对牛顿的故事耳熟能详,殊不知还有如此深奥的道理蕴含其中。这样不仅提升了课堂的趣味性还能加深学生的领悟。
(二)发散思维,创设视频情景
教学的目的是知识传授和答疑解惑,为使学生理解更为透彻,物理教学中应采用多媒体呈现各种物理知识,通过多媒体来设计课程导入,深入挖掘情景,提升学生参与度[3]。例如,在学习《反冲运动 火箭》时,在上课前,播放自制火箭的发射、自动喷灌、反击式水轮机等相关视频来引入新课;在教学过程中适时插入火箭发射、枪和炮的后坐、喷气式飞机飞行、人船模型等视频,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反冲原理、反冲的应用与危害等知识。
(三)提升趣味,创设合作情景
高中阶段,学生各方面能力逐渐趋于成熟,对事物的思索和认知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急于证明和表现自我[4]。结合这种状况,教师可以创设分配小组的合作情景让学生进行小组比赛,提出物理问题让学生合作探究。在分组时,以日常表现和成绩为标准,在合作情景中提升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达到巩固知识的效果。
例如,在学习《摩擦力》时,教师根据综合状况对学生分组后,让学生自行选择实验材料,控制变量,以小组为单位分别探究摩擦力与正压力大小、接触面的材料和粗糙程度、接触面积的大小、运动速度等因素的关系,在学生完成实验后,先小组讨论得出各组的结论,再让小组之间进行讨论,讨论后派出代表总结发言,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在学生全面参与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四)加强理解,创设生活情景
高中物理中,很多抽象的概念、模型、试题,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学生理解难度很大,如果只是一味的进行理性分析,学生除了死记挨背,很难从心底里接受,而且很容易遗忘,效果非常不好。如果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恰到好处的创设生活情景,回归自然生活,就能大大的降低理解难度,而且使学生印象深刻,终身难忘。即“从生活实践中提炼模型方法,又赋予模型方法以实际内涵”。如含容电路问题中一个经典习题:
在如图所示的闪光灯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为,电容器的电容为。当闪光灯两端电压达到击穿电压时,闪光灯才有电流通过并发光,正常工作时,闪光灯周期性短暂闪光,则可以判定()。
A.电源的电动势一定小于击穿电压
B.电容器所带的最大电荷量一定为
C.闪光灯闪光时,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一定增大
D.在一个闪光周期内,通过电阻R的电荷量与通过闪光灯的电荷量一定相等
学生遇到这个题,绝大部分是一头雾水,主要是各元件的工作原理和特点不了解,导致题意理解不清。本人采取了以下措施:先拿一个相机闪光灯做实验,让学生有了感性认识;然后举了一个生活实例——抽水马桶的工作原理,类比理解,学生顿时豁然开朗,而且印象非常深刻。
三、结束语
在情景模式下,学生理解力和接收知识能力均有提升,对其能力和兴趣都有正面作用。教师在创设情景时,要结合学校环境和学生实际,创设出适宜的情景,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课程内容的融入,这正是情景教学的关键和目的。当前,寓教于乐思想被众多教师认可,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物理的乐趣,而并非枯燥无味,优化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对知识探究的积极性,摒弃以往被动学习的模式,推动物理教学的进步,达到教学目标,为日后学习积蓄动力。
参考文献:
[1]包彦强.浅析情景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3(28):165-166.
[2]罗绍军.浅谈情境教学在高中物理课堂中的创设[J].读写算:教师版,2017(26):169-169.
[3]赵红.浅析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物理情景教学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6(6):132-133.
[4]张春喜.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运用情景教学法[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6(17):147-148.
关键词:情景式教学;高中物理;教学策略
情景教学是新课改后提出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在教学前明确教学内容以及教学任务创设情境,情景的设置必须要与教学内容有密切的联系,同时情景还需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创造性。如此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让学生的好奇心得到调动,从而起到优化课程气氛的效果。物理实际上与生活具有诸多关联,在教学中将物理问题转换为生活问题,创设情景加深学生理解,提高教学效能。
一、教学现状
根据当前高中物理教学来看,并不具备乐观趋势。物理难度高并且教学时间短,其中的难点教师并不能做到反复讲解,学生理解不足,此外高中物理内容多,部分课堂都存有赶进度现象,教学压力大、方式单一,学生无法从中真正获取知识。针对上述情况,可采用创设情景来解决,让学生热爱物理,获取知识。
二、教学策略
(一)深化学习,创设问题情景
创设问题情景,使学生的理解更加深入。物理是一门研究自然的科学,内容较为晦涩,往往存在无法理解或是理解出现偏差,导致其学习效率低下[2]。这时教师通过创设提问情景来使生涩难懂的抽象知识点具体化,能够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学习《万有引力》时,教师可以在课前提问“说到苹果大家会想到什么?”,此时大部分同学都会想到牛顿“苹果落地”的故事,教师便可通过这一提问来引入教学内容。在接下来的《人造卫星与宇宙航行》的教学中,继续提问:“牛顿对‘苹果落地’的思考大家又了解多少呢?”,引出关于“苹果树长高”的一系列思考,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卫星的发射、近地卫星、同步卫星、“太空电梯”等有关知识。学生以为对牛顿的故事耳熟能详,殊不知还有如此深奥的道理蕴含其中。这样不仅提升了课堂的趣味性还能加深学生的领悟。
(二)发散思维,创设视频情景
教学的目的是知识传授和答疑解惑,为使学生理解更为透彻,物理教学中应采用多媒体呈现各种物理知识,通过多媒体来设计课程导入,深入挖掘情景,提升学生参与度[3]。例如,在学习《反冲运动 火箭》时,在上课前,播放自制火箭的发射、自动喷灌、反击式水轮机等相关视频来引入新课;在教学过程中适时插入火箭发射、枪和炮的后坐、喷气式飞机飞行、人船模型等视频,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反冲原理、反冲的应用与危害等知识。
(三)提升趣味,创设合作情景
高中阶段,学生各方面能力逐渐趋于成熟,对事物的思索和认知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急于证明和表现自我[4]。结合这种状况,教师可以创设分配小组的合作情景让学生进行小组比赛,提出物理问题让学生合作探究。在分组时,以日常表现和成绩为标准,在合作情景中提升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达到巩固知识的效果。
例如,在学习《摩擦力》时,教师根据综合状况对学生分组后,让学生自行选择实验材料,控制变量,以小组为单位分别探究摩擦力与正压力大小、接触面的材料和粗糙程度、接触面积的大小、运动速度等因素的关系,在学生完成实验后,先小组讨论得出各组的结论,再让小组之间进行讨论,讨论后派出代表总结发言,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在学生全面参与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四)加强理解,创设生活情景
高中物理中,很多抽象的概念、模型、试题,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学生理解难度很大,如果只是一味的进行理性分析,学生除了死记挨背,很难从心底里接受,而且很容易遗忘,效果非常不好。如果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恰到好处的创设生活情景,回归自然生活,就能大大的降低理解难度,而且使学生印象深刻,终身难忘。即“从生活实践中提炼模型方法,又赋予模型方法以实际内涵”。如含容电路问题中一个经典习题:
在如图所示的闪光灯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为,电容器的电容为。当闪光灯两端电压达到击穿电压时,闪光灯才有电流通过并发光,正常工作时,闪光灯周期性短暂闪光,则可以判定()。
A.电源的电动势一定小于击穿电压
B.电容器所带的最大电荷量一定为
C.闪光灯闪光时,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一定增大
D.在一个闪光周期内,通过电阻R的电荷量与通过闪光灯的电荷量一定相等
学生遇到这个题,绝大部分是一头雾水,主要是各元件的工作原理和特点不了解,导致题意理解不清。本人采取了以下措施:先拿一个相机闪光灯做实验,让学生有了感性认识;然后举了一个生活实例——抽水马桶的工作原理,类比理解,学生顿时豁然开朗,而且印象非常深刻。
三、结束语
在情景模式下,学生理解力和接收知识能力均有提升,对其能力和兴趣都有正面作用。教师在创设情景时,要结合学校环境和学生实际,创设出适宜的情景,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课程内容的融入,这正是情景教学的关键和目的。当前,寓教于乐思想被众多教师认可,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物理的乐趣,而并非枯燥无味,优化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对知识探究的积极性,摒弃以往被动学习的模式,推动物理教学的进步,达到教学目标,为日后学习积蓄动力。
参考文献:
[1]包彦强.浅析情景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3(28):165-166.
[2]罗绍军.浅谈情境教学在高中物理课堂中的创设[J].读写算:教师版,2017(26):169-169.
[3]赵红.浅析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物理情景教学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6(6):132-133.
[4]张春喜.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运用情景教学法[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6(17):14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