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当前初中语文教学提问策略浅析
【作者】 陆福星
【机构】 (广西那坡县平孟镇九年一贯制学校)
【正文】摘 要:课堂提问能够引导学生深入的思考与探究,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在初中语文课堂中,教师巧妙地设置提问能够实现较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对提问的关注度不足,课堂提问较为随意和肤浅,很难发挥出提问的真正价值。基于此,本文将围绕初中语文教学提问展开讨论和分析。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提问;策略探讨
1. 当前初中语文教学提问存在的问题
1.1 课堂提问重复
结合初中语文教学现状来看,普遍存在教学提问重复的问题,教师习惯性的重复提问容易造成学生思维的禁锢,机械性地思考重复的问题,对问题不能进行深入、直观的审视和思考。这种重复提问的方式不但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造成课堂效率的降低,还难以实现理想的提问效果。课堂上,由于客观因素造成的重复提问,比如教室空间大、环境嘈杂等原因,为了让每位学生可以清楚听到问题内容,教师的重复提问是有必要的。或者问题比较复杂,思考方向比较多,学生难以理解问题核心时,教师的重复提问具有引导效果,也很有必要。除此之外,课堂上教师应当降低重复提问的频率,保障提问的效果。
1.2 课堂提问过多
传统课堂上容易出现只教不问的问题,教师一味的讲解和灌输,缺乏提问引导环节。但现今初中语文课堂上容易出现提问过多的问题,课堂时间十分有限,过多的提问使得学生将宝贵的课堂时间全部用于解答问题上,思考不够深入,更多的是应付和搪塞,提问的价值难以发挥,课堂效率也无法得到保障。课堂上过多的问题一方面体现了教师对问题设计缺乏规划和设计,另一方面也体现了问题的深度和难度不足,学生思考时间和学习时间安排不够合理,提问的价值也很难体现。
1.3 没有仔细倾听学生的答案
教师作为课堂提问的主导者,应当充分发挥其功能和作用,既要引导、教育学生,又要学会倾听学生的心声和答案。尤其在提问过程中,学生经过思考和讨论之后得出的答案,无论正确与否,教师均应当仔细地聆听,认真地分析,成为合格的倾听者。这样既尊重了学生,又能找到学生思考的漏洞和存在的问题,从而精准地提出建议和指导。部分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容易紧张,教师如果不认真、不耐心很容易挫伤学生的回答积极性,甚至让学生更加紧张,思绪混乱。教师仔细的聆听和认真的目光会无形中激励学生,让学生更踊跃地思考和回答。因此,教师聆听的态度影响着提问的效果。现实中,很多教师忽视了这一点,没有做到认真倾听回答,导致提问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
2. 初中语文教学提问的原则
2.1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
素质教育背景下,提倡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还原学生课堂主人翁地位。初中语文教学提问也应当以学生为中心,才能实现理想的提问效果。在设计课堂提问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能力和特点,结合学生学习的需求,设计提问内容。提出的问题既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又能发散学生的思维,锻炼学生的思考水平,从而保障课堂提问的质量和水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保障提出的问题服务于学生,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需求,从而调动学生思考和探索的激情。
2.2 创新提问内容,保障内容新颖
初中语文教师在设计提问内容时,应当树立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保障提问内容的新颖性和创新性,才能更好地吸引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更好地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千篇一律的提问方式很难调动学生解答的欲望,甚至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创新提问方式,丰富提问类型,创新提问内容,保障提问的有效性和水平,确保每个提问能够发挥其教学功能和价值。除此之外,语文教师还需要注重提问语言的艺术性和问题设置的合理性,让提问在教学中起到引导、开发和促进的教学效果,让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在问题的指引下得到锻炼和提升。
2.3 确保提问的针对性
初中语文课堂提问的设计要能做到有的放矢,保障提问的层次性与阶段性。循序渐进地增加问题的难度,科学合理的问题设置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思考与探究。学生的思维是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解决问题的能力也需要逐步锻炼,如果课堂提问的顺序毫无规律,难易度混乱则很难实现理想的提问教学效果,甚至会使学生徒增负担和压力,学生的思维无法得到合理的锻炼,甚至容易造成课堂进度混乱的问题。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问题内容,保障提问难度循序渐进地提升,找到提问的要点和核心,从而发挥问题对学生的引导和辅助效果。
2.4 确保提问的适当性
课堂提问十分讲究技巧和水平,初中语文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引导保障提问的适当性和合理性。问题的答案引导具有一定的弹性与延展性,能够引导学生从不同层面和角度进行思考和解答,促进学生思维的发散和想象力的提升。提出问题之后,应当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全方位的思考与探究,从而引导学生建立科学完善的知识体系。设计课堂提问内容时,应当保证难易度的适宜,问题难度过大容易打击学生的思考热情和动力,难以发挥提问对学生的引导作用,更无法实现提问的作用和功能。问题难度过低,则会导致学生轻松得出答案和结论,难以发挥锻炼思维和能力的效果,也容易导致学生盲目自信,将教学内容看的过于简单,学习的动力也会受到影响,提问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提问过程中应当把握好问题的难易度,保障提问的适当性和合理性,才能切实有效的发挥提问的价值。
3. 初中语文教学提问的策略
3.1 对问题进行设计研究和创新
问题的内容决定了提问的效果。因此,教师应当精心设计问题,创新提问,使得提问精简化和有效化,保障提问的效率与水平。初中语文教师应当加强对课堂问题的设计和研究,用高质量提问代替传统浅显、零碎的提问,使得提问在课堂中能够起到引导学生思考、衔接课堂内容、深化教学主题的作用和效果,更好地促进学生在课堂上深入探究、分析与讨论。例如,在教学《故乡》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精心设计这样三个问题:故乡发生了哪些变化?文章主人翁前后变化的对比?作者描绘这些变化的意图是什么?通过这三个循序渐进的提问,逐步引导学生思考文章的变化,进而引出文章的主题和内涵,帮助学生深入地理解和思考文章。
3.2强调提问的有效性与目的性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明确每个提问的目的和作用,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最大化的发挥提问的价值。缺乏目的的提问很难发挥其引导和教育的功能。因此,教师需要改掉随意提问、盲目提问和过度提问的问题。提问时应当结合课堂教学目标、学生的能力和水平以及教学的需求,针对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展开科学合理的提问,使得课堂提问开门见山、贴合主题,最终保障提问的目的性和有效性。
3.3 深入发掘课程资源,创新提问方式和渠道
想要保障提问的效果和质量,教师应当充分发掘课程资源,创新提问的方式与手段,使得课堂提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从而更好地辅助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与水平。除了传统的教师提问之外,还可融入学生互提,学生自提等方式,丰富课堂提问形式,帮助学生更好地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通过多种提问方式的开发和应用,既有助于学生的思考和探究,又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开拓学生的视野,发散学生的思维,最终实现理想的提问教学效果。
4.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我国初中语文教学水平也显著地提升,对教师教学方法也有了更多的要求。提问作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方式,提问的技巧与方法影响着教学的质量与水平。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当提高对课堂提问技巧的重视,采用科学的提问方法,把握提问的时机和频率,充分发挥提问对学生的引导功能和教育价值。笔者简略讨论了当前初中语文教学提问的问题,并提出了课堂提问的几点原则和策略,希望对初中语文教师有所启发。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提问;策略探讨
1. 当前初中语文教学提问存在的问题
1.1 课堂提问重复
结合初中语文教学现状来看,普遍存在教学提问重复的问题,教师习惯性的重复提问容易造成学生思维的禁锢,机械性地思考重复的问题,对问题不能进行深入、直观的审视和思考。这种重复提问的方式不但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造成课堂效率的降低,还难以实现理想的提问效果。课堂上,由于客观因素造成的重复提问,比如教室空间大、环境嘈杂等原因,为了让每位学生可以清楚听到问题内容,教师的重复提问是有必要的。或者问题比较复杂,思考方向比较多,学生难以理解问题核心时,教师的重复提问具有引导效果,也很有必要。除此之外,课堂上教师应当降低重复提问的频率,保障提问的效果。
1.2 课堂提问过多
传统课堂上容易出现只教不问的问题,教师一味的讲解和灌输,缺乏提问引导环节。但现今初中语文课堂上容易出现提问过多的问题,课堂时间十分有限,过多的提问使得学生将宝贵的课堂时间全部用于解答问题上,思考不够深入,更多的是应付和搪塞,提问的价值难以发挥,课堂效率也无法得到保障。课堂上过多的问题一方面体现了教师对问题设计缺乏规划和设计,另一方面也体现了问题的深度和难度不足,学生思考时间和学习时间安排不够合理,提问的价值也很难体现。
1.3 没有仔细倾听学生的答案
教师作为课堂提问的主导者,应当充分发挥其功能和作用,既要引导、教育学生,又要学会倾听学生的心声和答案。尤其在提问过程中,学生经过思考和讨论之后得出的答案,无论正确与否,教师均应当仔细地聆听,认真地分析,成为合格的倾听者。这样既尊重了学生,又能找到学生思考的漏洞和存在的问题,从而精准地提出建议和指导。部分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容易紧张,教师如果不认真、不耐心很容易挫伤学生的回答积极性,甚至让学生更加紧张,思绪混乱。教师仔细的聆听和认真的目光会无形中激励学生,让学生更踊跃地思考和回答。因此,教师聆听的态度影响着提问的效果。现实中,很多教师忽视了这一点,没有做到认真倾听回答,导致提问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
2. 初中语文教学提问的原则
2.1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
素质教育背景下,提倡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还原学生课堂主人翁地位。初中语文教学提问也应当以学生为中心,才能实现理想的提问效果。在设计课堂提问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能力和特点,结合学生学习的需求,设计提问内容。提出的问题既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又能发散学生的思维,锻炼学生的思考水平,从而保障课堂提问的质量和水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保障提出的问题服务于学生,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需求,从而调动学生思考和探索的激情。
2.2 创新提问内容,保障内容新颖
初中语文教师在设计提问内容时,应当树立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保障提问内容的新颖性和创新性,才能更好地吸引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更好地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千篇一律的提问方式很难调动学生解答的欲望,甚至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创新提问方式,丰富提问类型,创新提问内容,保障提问的有效性和水平,确保每个提问能够发挥其教学功能和价值。除此之外,语文教师还需要注重提问语言的艺术性和问题设置的合理性,让提问在教学中起到引导、开发和促进的教学效果,让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在问题的指引下得到锻炼和提升。
2.3 确保提问的针对性
初中语文课堂提问的设计要能做到有的放矢,保障提问的层次性与阶段性。循序渐进地增加问题的难度,科学合理的问题设置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思考与探究。学生的思维是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解决问题的能力也需要逐步锻炼,如果课堂提问的顺序毫无规律,难易度混乱则很难实现理想的提问教学效果,甚至会使学生徒增负担和压力,学生的思维无法得到合理的锻炼,甚至容易造成课堂进度混乱的问题。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问题内容,保障提问难度循序渐进地提升,找到提问的要点和核心,从而发挥问题对学生的引导和辅助效果。
2.4 确保提问的适当性
课堂提问十分讲究技巧和水平,初中语文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引导保障提问的适当性和合理性。问题的答案引导具有一定的弹性与延展性,能够引导学生从不同层面和角度进行思考和解答,促进学生思维的发散和想象力的提升。提出问题之后,应当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全方位的思考与探究,从而引导学生建立科学完善的知识体系。设计课堂提问内容时,应当保证难易度的适宜,问题难度过大容易打击学生的思考热情和动力,难以发挥提问对学生的引导作用,更无法实现提问的作用和功能。问题难度过低,则会导致学生轻松得出答案和结论,难以发挥锻炼思维和能力的效果,也容易导致学生盲目自信,将教学内容看的过于简单,学习的动力也会受到影响,提问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提问过程中应当把握好问题的难易度,保障提问的适当性和合理性,才能切实有效的发挥提问的价值。
3. 初中语文教学提问的策略
3.1 对问题进行设计研究和创新
问题的内容决定了提问的效果。因此,教师应当精心设计问题,创新提问,使得提问精简化和有效化,保障提问的效率与水平。初中语文教师应当加强对课堂问题的设计和研究,用高质量提问代替传统浅显、零碎的提问,使得提问在课堂中能够起到引导学生思考、衔接课堂内容、深化教学主题的作用和效果,更好地促进学生在课堂上深入探究、分析与讨论。例如,在教学《故乡》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精心设计这样三个问题:故乡发生了哪些变化?文章主人翁前后变化的对比?作者描绘这些变化的意图是什么?通过这三个循序渐进的提问,逐步引导学生思考文章的变化,进而引出文章的主题和内涵,帮助学生深入地理解和思考文章。
3.2强调提问的有效性与目的性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明确每个提问的目的和作用,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最大化的发挥提问的价值。缺乏目的的提问很难发挥其引导和教育的功能。因此,教师需要改掉随意提问、盲目提问和过度提问的问题。提问时应当结合课堂教学目标、学生的能力和水平以及教学的需求,针对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展开科学合理的提问,使得课堂提问开门见山、贴合主题,最终保障提问的目的性和有效性。
3.3 深入发掘课程资源,创新提问方式和渠道
想要保障提问的效果和质量,教师应当充分发掘课程资源,创新提问的方式与手段,使得课堂提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从而更好地辅助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与水平。除了传统的教师提问之外,还可融入学生互提,学生自提等方式,丰富课堂提问形式,帮助学生更好地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通过多种提问方式的开发和应用,既有助于学生的思考和探究,又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开拓学生的视野,发散学生的思维,最终实现理想的提问教学效果。
4.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我国初中语文教学水平也显著地提升,对教师教学方法也有了更多的要求。提问作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方式,提问的技巧与方法影响着教学的质量与水平。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当提高对课堂提问技巧的重视,采用科学的提问方法,把握提问的时机和频率,充分发挥提问对学生的引导功能和教育价值。笔者简略讨论了当前初中语文教学提问的问题,并提出了课堂提问的几点原则和策略,希望对初中语文教师有所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