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如何开展科学实验课小组合作学习
【作者】 李 冬
【机构】 (广西那坡县实验小学)
【正文】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当前国内的小学科学教学水平也有了显著提高。但是有些地方的科学教学水平现状令人担忧,科学实验的操作密度过低,不但影响了学生对于科学教育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造成严重阻碍。
一、欠发达地区科学实验课的现状
虽然欠发达地区的小学都设置了科学课。但是我国长期处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他们对于科学课程并不重视,经常出现小学科学课被其他科目教师所占用的情况。同时有许多农村小学也没有配置专职的科学教师进行任教,往往都是由某个教师同时负责多个年段的科学课,而且这些教师每周课时达到15至20节以上。一些农村小学的科学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教师在讲台上讲述教材的内容,学生在讲台下低头记录,这种机械式的学习模式导致学生的科学思维受到严重影响,更不要说实践操作,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造力只能通过嘴和笔来实现。甚至有些教师直接报下科学课堂作业本答案,教学生背。这样,科学课的教学质量可想而知。学生的探究精神、思维能力均不能得到很好地发展,更谈不上什么有效地提升了。与其他的小学基础科目相比,科学课并未能够得到学校、教师以及家长的重视,许多学校将科学课当成不重要的副科,而且许多教师的科学素养不高,在进行科学教学时采用陈旧、落后的教学模式,只是按照教材中的内容向学生讲授一遍就敷衍了事,忽略了“过程学习、方法学习、情感体验”,和新课改所强调的自主学习以及探究式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等模式完全背道而驰。所以,为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推行实验课小组合作学习很有必要。
相比之下,小组合作在发达地区的课堂中随处可见,他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小组合作学习将班组授课制条件下学生个体间的学习竞争关系改变为组内合作、组际竞争的关系,将传统教学与师生之间单向或双向交流改变为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对学习的自我控制力,提高了教学效率,也促进了学生间良好的人际合作关系,促进了学生心理品质发展和社会技能的进步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由于它在改善课堂气氛,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等方面产生了很好的效果。课堂教学的形式多种多样,小组交流与合作便是当前常用的一种。教学中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不仅可以有更多的机会对自己想法进行表述和反省,提高学生的社交能力,而且也可以使学生学会如何去聆听别人的意见并做出适当的评价,改善人际关系,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合作学习还有利于教学的多边互助,使每个学生都获得平等参与的机会,也有利于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使每个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小学科学实验课小组合作学习必须推行。
二、科学实验课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1.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集体精神
在小组这个整体中,教师会把学习任务分成若干,每个学生都承担一些具体的任务,小组的成绩是用团队的总体成绩计算的。小组合作过程中通力协作,会在全体组员的共同努力下完成任务。久而久之,学生在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当中就能形成合作意识和集体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和使命感。
2.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提高
传统的教学模式偏重教师课堂上的讲解,重视学生学业成绩的高低,而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形式,不但能使学生获得认知方面的发展,同时还能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锻炼。学生在小组中共同合作,在合作中学习,在学习中竞争,从中获得乐趣,学到许多一般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动手操作能力也就会有一个提高。
3.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和科学精神。 科学实验课本身就是通过讲解生活中常见的科学现象,让学生多了解科学知识,进而产生探究的欲望,用科学的态度对待生活和知识。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科学知识,激发起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能够做到自愿自发地投入到科学探究的活动中去,在科学探究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宽,为科学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三、科学实验课教师必须有效指导,综合评价
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充当“管理者”、“促进者”、“咨询者”、“顾问”和“参与者”等多种角色,旨在促进整个教学过程的发展,使学生与新知之间的矛盾得到解决。在合作学习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原有的“权威——服从”关系逐渐变成了“指导——参与”的关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已经成了一种习惯,愿学、乐学、创学已经成了学生的一种需要。为此教师在科学的指导合作学习时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全程参与和观察。学生开始合作后,教师并非无事可做。教师应主动参与到各小组中,成为其中的一员,观察各层次成员的各种表现,分析小组的合作学习情况,获取各种反馈信息,同时可以解决实验中的问题。如在做《小孔成像》实验时,有几个组怎么也看不到清楚的像,经过反复实验我才发现原来是实验材料中屏的问题,实验材料中的屏是塑料屏,不如纸屏清楚,最后干脆用白纸代替了塑料屏。由于自己的参与,才及时发现了问题,并迅速进行了解决,整个实验才得以顺利完成。同时教师的参与还能更进一步增加与学生之间的亲切感和亲和力,让学生更容易接近老师,让老师成为学生的好朋友。
二是适时调控与引导。有序高效的合作离不开教师的调控引导。教师应在全面观察分析的基础上,对合作任务、合作时间、合作效度等进行调控,并对学生的合作学习给予引导,保障合作的顺利进行。在《凸透镜成像》实验时,我发现实验器材里提供的蜡烛长短不一,这就给实验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出现有的小组的蜡烛太矮,有的小组的蜡烛太高,导致纸屏、蜡烛和凸透镜的中间位置不在一条直线上,实验不会顺利完成。发现这一现象以后我就赶快在黑板上进行画图提示,让学生自己想办法。很快学生就想出了办法,有的调了调凸透镜的高度,有的干脆将蜡烛截断,有的在蜡烛下垫个小纸盒。由于我的及时引导,实验做得非常顺利。
三是及时鼓励与评价。合作学习中,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合作热情尤为重要。教师可以通过暗示、认可、鼓励等多种评价手段来及时引导学生的合作。如对一个组织有序、分工明确的小组给予关注,或是赞扬某种合作的方法,其他小组也会努力这样去做,甚至还会有所创新。
评价中应当将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相结合,侧重于对过程的评价。评价一个小组要将对小组集体评价与对小组成员个人评价相结合,侧重于小组集体评价。其中以“小组合作表现”为主要标志之一,使学生形成“组荣我荣,组耻我耻”的观念,提高小组凝聚力,强化组员间的交流、合作,促进共同进步。为保护学困生的积极性,还可根据其进步情况给全组加分,这样有利于培养团体对个人以及个人对团体的责任感。对学生的评价主要是合作技能的运用和知识的习得程度,要把两者结合起来。对于学生个人可以进行自评、互评、小组评三级评定。对于小组评价,可以通过以小组自评,组际互评,教师点评的方式,对每一个小组进行综合评价。每学期我都在班级开展“配合默契奖”、“共同进步奖”、“集体智慧奖”等评比活动,同时合影留念发到学生手中,让学生将奖状和喜报带回家,让家长和孩子一起体验成功的喜悦。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在促进学生间情感交流,合作互助,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我们应该大力推行小组合作学习。只要我们不断探索和积累,相信,合作学习必将在小学科学教学中,产生巨大的魅力!
一、欠发达地区科学实验课的现状
虽然欠发达地区的小学都设置了科学课。但是我国长期处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他们对于科学课程并不重视,经常出现小学科学课被其他科目教师所占用的情况。同时有许多农村小学也没有配置专职的科学教师进行任教,往往都是由某个教师同时负责多个年段的科学课,而且这些教师每周课时达到15至20节以上。一些农村小学的科学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教师在讲台上讲述教材的内容,学生在讲台下低头记录,这种机械式的学习模式导致学生的科学思维受到严重影响,更不要说实践操作,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造力只能通过嘴和笔来实现。甚至有些教师直接报下科学课堂作业本答案,教学生背。这样,科学课的教学质量可想而知。学生的探究精神、思维能力均不能得到很好地发展,更谈不上什么有效地提升了。与其他的小学基础科目相比,科学课并未能够得到学校、教师以及家长的重视,许多学校将科学课当成不重要的副科,而且许多教师的科学素养不高,在进行科学教学时采用陈旧、落后的教学模式,只是按照教材中的内容向学生讲授一遍就敷衍了事,忽略了“过程学习、方法学习、情感体验”,和新课改所强调的自主学习以及探究式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等模式完全背道而驰。所以,为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推行实验课小组合作学习很有必要。
相比之下,小组合作在发达地区的课堂中随处可见,他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小组合作学习将班组授课制条件下学生个体间的学习竞争关系改变为组内合作、组际竞争的关系,将传统教学与师生之间单向或双向交流改变为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对学习的自我控制力,提高了教学效率,也促进了学生间良好的人际合作关系,促进了学生心理品质发展和社会技能的进步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由于它在改善课堂气氛,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等方面产生了很好的效果。课堂教学的形式多种多样,小组交流与合作便是当前常用的一种。教学中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不仅可以有更多的机会对自己想法进行表述和反省,提高学生的社交能力,而且也可以使学生学会如何去聆听别人的意见并做出适当的评价,改善人际关系,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合作学习还有利于教学的多边互助,使每个学生都获得平等参与的机会,也有利于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使每个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小学科学实验课小组合作学习必须推行。
二、科学实验课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1.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集体精神
在小组这个整体中,教师会把学习任务分成若干,每个学生都承担一些具体的任务,小组的成绩是用团队的总体成绩计算的。小组合作过程中通力协作,会在全体组员的共同努力下完成任务。久而久之,学生在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当中就能形成合作意识和集体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和使命感。
2.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提高
传统的教学模式偏重教师课堂上的讲解,重视学生学业成绩的高低,而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形式,不但能使学生获得认知方面的发展,同时还能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锻炼。学生在小组中共同合作,在合作中学习,在学习中竞争,从中获得乐趣,学到许多一般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动手操作能力也就会有一个提高。
3.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和科学精神。 科学实验课本身就是通过讲解生活中常见的科学现象,让学生多了解科学知识,进而产生探究的欲望,用科学的态度对待生活和知识。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科学知识,激发起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能够做到自愿自发地投入到科学探究的活动中去,在科学探究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宽,为科学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三、科学实验课教师必须有效指导,综合评价
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充当“管理者”、“促进者”、“咨询者”、“顾问”和“参与者”等多种角色,旨在促进整个教学过程的发展,使学生与新知之间的矛盾得到解决。在合作学习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原有的“权威——服从”关系逐渐变成了“指导——参与”的关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已经成了一种习惯,愿学、乐学、创学已经成了学生的一种需要。为此教师在科学的指导合作学习时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全程参与和观察。学生开始合作后,教师并非无事可做。教师应主动参与到各小组中,成为其中的一员,观察各层次成员的各种表现,分析小组的合作学习情况,获取各种反馈信息,同时可以解决实验中的问题。如在做《小孔成像》实验时,有几个组怎么也看不到清楚的像,经过反复实验我才发现原来是实验材料中屏的问题,实验材料中的屏是塑料屏,不如纸屏清楚,最后干脆用白纸代替了塑料屏。由于自己的参与,才及时发现了问题,并迅速进行了解决,整个实验才得以顺利完成。同时教师的参与还能更进一步增加与学生之间的亲切感和亲和力,让学生更容易接近老师,让老师成为学生的好朋友。
二是适时调控与引导。有序高效的合作离不开教师的调控引导。教师应在全面观察分析的基础上,对合作任务、合作时间、合作效度等进行调控,并对学生的合作学习给予引导,保障合作的顺利进行。在《凸透镜成像》实验时,我发现实验器材里提供的蜡烛长短不一,这就给实验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出现有的小组的蜡烛太矮,有的小组的蜡烛太高,导致纸屏、蜡烛和凸透镜的中间位置不在一条直线上,实验不会顺利完成。发现这一现象以后我就赶快在黑板上进行画图提示,让学生自己想办法。很快学生就想出了办法,有的调了调凸透镜的高度,有的干脆将蜡烛截断,有的在蜡烛下垫个小纸盒。由于我的及时引导,实验做得非常顺利。
三是及时鼓励与评价。合作学习中,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合作热情尤为重要。教师可以通过暗示、认可、鼓励等多种评价手段来及时引导学生的合作。如对一个组织有序、分工明确的小组给予关注,或是赞扬某种合作的方法,其他小组也会努力这样去做,甚至还会有所创新。
评价中应当将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相结合,侧重于对过程的评价。评价一个小组要将对小组集体评价与对小组成员个人评价相结合,侧重于小组集体评价。其中以“小组合作表现”为主要标志之一,使学生形成“组荣我荣,组耻我耻”的观念,提高小组凝聚力,强化组员间的交流、合作,促进共同进步。为保护学困生的积极性,还可根据其进步情况给全组加分,这样有利于培养团体对个人以及个人对团体的责任感。对学生的评价主要是合作技能的运用和知识的习得程度,要把两者结合起来。对于学生个人可以进行自评、互评、小组评三级评定。对于小组评价,可以通过以小组自评,组际互评,教师点评的方式,对每一个小组进行综合评价。每学期我都在班级开展“配合默契奖”、“共同进步奖”、“集体智慧奖”等评比活动,同时合影留念发到学生手中,让学生将奖状和喜报带回家,让家长和孩子一起体验成功的喜悦。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在促进学生间情感交流,合作互助,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我们应该大力推行小组合作学习。只要我们不断探索和积累,相信,合作学习必将在小学科学教学中,产生巨大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