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问题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 张伟龙
【机构】 (广西柳州市钢一中学)
【正文】摘 要:在新课程标准改革的实施环境下,对于高中物理教学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对于传统教学手法造成了冲击。教师要与时俱进,对于高中物理的教学方法及时创新,而问题教学法就是其中一种。通过课堂上提出问题的方式,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问题教学法;高中物理;应用
1.创设问题情境,促使高中生主动提出问题
在高中物理教学课堂上,教师要通过对于问题情境的创建,来引发学生的思考。通过这种方式能够锻炼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以及激发出自身在物理学习上的潜力。并且,教师如果能够对于情境课堂合理运用,还能够激发出学生想要主动去探究物理知识,了解物理现象的心态,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全身心的投入进去,从而让高中物理课堂的学习气氛更为浓厚,并且能够帮助学生切实的提升学习能力以及学习专注度,也为教师的课堂教学开展起到了帮助。想要更好的在高中物理课堂运用问题情境,主要内容有:首先,在课前,教师要清晰自身的思路,对于课堂需要讲解的知识点内容进行充分梳理,考虑在课堂上情境内容的创建,要确保能够使学生感到轻松。并且,要对于脚踩的内容进行深入的思考,这样才能在课堂上使教材内容能够与自身的想法完美结合。其次,在问题情境的创设中,首先要考虑学生的学习状态以及日常生活中感兴趣的事情,将情境往学生的兴趣点上靠,从而使学生在接受问题情境时能够具有代入感。在问题的选择上,要把握好难度,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制定出合理的问题,帮助学生能够更好的进行问题解答,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最后,情境的设立是为了辅助于问题教学法,因此,要着重对于问题内容进行设计,不能本末倒置。在问题的选择思考上,要确保在能够保证课本内容的基础上,还能够进行一些延伸的问题设立,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点的延伸,从而使学生能够通过问题教学法使学习更加高效。例如:在《电阻定律》的学习课堂上,教师首先在课上创建了两个情景内容,第一个内容为灯泡区别观察:教师首先准备两个不同瓦数的灯泡,一个是100W,一个是25w,然后让学生在课上对于灯泡进行观察。第二个情景:教师用日光灯灯丝进行电阻根据温度不同所产生的变化让学生进行观看。在两个情境内容观看完之后,让学生能够思考第一个情境中,灯泡有什么不同?而第二个情景中,不同的材料根据温度变化所产生的变化相同吗?让学生对于自身的见解进行发言,教师再进行指导,通过指导,逐渐引入本堂课程的重点内容。加深学生对于电阻的认识,并且掌握电阻定律以及电阻率的物理意义。
2.为高中生营造良好的问题探索氛围
在现阶段的高中课程学习中,各个学科都在进行创新的教学,但是针对于高中物理而言,对于问题教学法的使用能够起到显著的效果,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知识掌握以及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在高中教学中,运用的较为广泛。但是,问题教学法的使用,对于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思路也是具有很高的要求的。作为一名高中的物理教师,首先要对于自身的教学素养进行提升,并且要多多关心学生的学习状态,通过对于学生的了解,才能够在思考问题教学法时,能够找到最适合学生现有情况的内容。并且,还要加强自身的物理学科知识储备,只有教师自身加强了知识储备,才能够在问题的选择上以及延伸的问题上能够更加的贴合学生的高中物理学习知识点,并且能够选择中最正确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学习。通过教师自身的努力,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让学生形成善于探究,主动学习的班级学习氛围。在问题教学法的使用上,要多多选择一些能跟学生实际生活结合起来的内容,因为,高中物理的内容比较复杂,学生学习起来难度较大,所以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有助于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例如:在进行《平抛运动》的内容学习时,课上,教师首先让学生思考:“同学们,我们之前学了曲线运动的基本方法,那么大家还记得曲线运动的基本情况是什么吗?”学生答:“当物体所受的合力的方向跟他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教师:“很好,那么下面,大家通过对于课本内容的预习,有哪位同学能够告诉我平抛运动是什么呢?”通过学生的预习课程对于平抛运动的概念进行了回答,然后,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思考实际生活中平抛运动的例子进行举例,并且提出问题:“现在我把手上的这团废纸水平的抛出,请问同学们认为这是平抛运动吗?”通过思考学生得出了答案,然后,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继续进行内容的深入。通过让学生自身进行实验,从而加深对于知识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对学生的思维进行了调动,让学生能够自身提出问题,并且能够回答问题,通过互动的过程帮助学生对于知识点深入的了解,并且通过实验探索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加深了学习的记忆。
3.加强对高中生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在教师对于学生的问题教学法使用过程中,要注重对于学生发散性思维以及创新思维的培养。作为高中物理教师,首先要做到对于学生目前的学习思维进行了解,通过学生的现有思维了解,才能够制定出帮助学生进行思维能力提升。在教学中,要多进行一些教学内容的延伸,引导学生在学习高中物理知识的同时能够将自身的思维进行创新,从而养成从多个角度去看待问题的思维方式。在高中物理的学习过程中,需要学生对于知识点进行深入的理解,而不是依靠死记硬背就能够学好知识的,所以教师要多让学生进行思维创新锻炼。在实际的运用上,由于不同年龄段人群的思维方式是不同的,所以教师一定要切身的站在学生的思维角度去进行课堂教学方式的研究,通过自身的努力帮助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时,能够提升自身的物理思维以及综合能力,确保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物理思维。
通过对于高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教学法的探讨,总结出了一些在高中物理课堂上教师需要注意的教学策略。首先,教师要从自身出发对于教学方式进行设计与创新,通过自身的努力使问题教学法能够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加深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认识,掌握物理知识,并且在实践生活中发挥物理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叶泽辉.高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教学法的应用对策分析[J].才智,2020(10):176.
[2]韩亮.探究式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20,49(02):7.
[3]赵磊.新课程背景下问题情境教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4(02):156-158.
关键词:问题教学法;高中物理;应用
1.创设问题情境,促使高中生主动提出问题
在高中物理教学课堂上,教师要通过对于问题情境的创建,来引发学生的思考。通过这种方式能够锻炼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以及激发出自身在物理学习上的潜力。并且,教师如果能够对于情境课堂合理运用,还能够激发出学生想要主动去探究物理知识,了解物理现象的心态,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全身心的投入进去,从而让高中物理课堂的学习气氛更为浓厚,并且能够帮助学生切实的提升学习能力以及学习专注度,也为教师的课堂教学开展起到了帮助。想要更好的在高中物理课堂运用问题情境,主要内容有:首先,在课前,教师要清晰自身的思路,对于课堂需要讲解的知识点内容进行充分梳理,考虑在课堂上情境内容的创建,要确保能够使学生感到轻松。并且,要对于脚踩的内容进行深入的思考,这样才能在课堂上使教材内容能够与自身的想法完美结合。其次,在问题情境的创设中,首先要考虑学生的学习状态以及日常生活中感兴趣的事情,将情境往学生的兴趣点上靠,从而使学生在接受问题情境时能够具有代入感。在问题的选择上,要把握好难度,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制定出合理的问题,帮助学生能够更好的进行问题解答,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最后,情境的设立是为了辅助于问题教学法,因此,要着重对于问题内容进行设计,不能本末倒置。在问题的选择思考上,要确保在能够保证课本内容的基础上,还能够进行一些延伸的问题设立,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点的延伸,从而使学生能够通过问题教学法使学习更加高效。例如:在《电阻定律》的学习课堂上,教师首先在课上创建了两个情景内容,第一个内容为灯泡区别观察:教师首先准备两个不同瓦数的灯泡,一个是100W,一个是25w,然后让学生在课上对于灯泡进行观察。第二个情景:教师用日光灯灯丝进行电阻根据温度不同所产生的变化让学生进行观看。在两个情境内容观看完之后,让学生能够思考第一个情境中,灯泡有什么不同?而第二个情景中,不同的材料根据温度变化所产生的变化相同吗?让学生对于自身的见解进行发言,教师再进行指导,通过指导,逐渐引入本堂课程的重点内容。加深学生对于电阻的认识,并且掌握电阻定律以及电阻率的物理意义。
2.为高中生营造良好的问题探索氛围
在现阶段的高中课程学习中,各个学科都在进行创新的教学,但是针对于高中物理而言,对于问题教学法的使用能够起到显著的效果,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知识掌握以及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在高中教学中,运用的较为广泛。但是,问题教学法的使用,对于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思路也是具有很高的要求的。作为一名高中的物理教师,首先要对于自身的教学素养进行提升,并且要多多关心学生的学习状态,通过对于学生的了解,才能够在思考问题教学法时,能够找到最适合学生现有情况的内容。并且,还要加强自身的物理学科知识储备,只有教师自身加强了知识储备,才能够在问题的选择上以及延伸的问题上能够更加的贴合学生的高中物理学习知识点,并且能够选择中最正确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学习。通过教师自身的努力,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让学生形成善于探究,主动学习的班级学习氛围。在问题教学法的使用上,要多多选择一些能跟学生实际生活结合起来的内容,因为,高中物理的内容比较复杂,学生学习起来难度较大,所以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有助于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例如:在进行《平抛运动》的内容学习时,课上,教师首先让学生思考:“同学们,我们之前学了曲线运动的基本方法,那么大家还记得曲线运动的基本情况是什么吗?”学生答:“当物体所受的合力的方向跟他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教师:“很好,那么下面,大家通过对于课本内容的预习,有哪位同学能够告诉我平抛运动是什么呢?”通过学生的预习课程对于平抛运动的概念进行了回答,然后,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思考实际生活中平抛运动的例子进行举例,并且提出问题:“现在我把手上的这团废纸水平的抛出,请问同学们认为这是平抛运动吗?”通过思考学生得出了答案,然后,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继续进行内容的深入。通过让学生自身进行实验,从而加深对于知识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对学生的思维进行了调动,让学生能够自身提出问题,并且能够回答问题,通过互动的过程帮助学生对于知识点深入的了解,并且通过实验探索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加深了学习的记忆。
3.加强对高中生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在教师对于学生的问题教学法使用过程中,要注重对于学生发散性思维以及创新思维的培养。作为高中物理教师,首先要做到对于学生目前的学习思维进行了解,通过学生的现有思维了解,才能够制定出帮助学生进行思维能力提升。在教学中,要多进行一些教学内容的延伸,引导学生在学习高中物理知识的同时能够将自身的思维进行创新,从而养成从多个角度去看待问题的思维方式。在高中物理的学习过程中,需要学生对于知识点进行深入的理解,而不是依靠死记硬背就能够学好知识的,所以教师要多让学生进行思维创新锻炼。在实际的运用上,由于不同年龄段人群的思维方式是不同的,所以教师一定要切身的站在学生的思维角度去进行课堂教学方式的研究,通过自身的努力帮助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时,能够提升自身的物理思维以及综合能力,确保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物理思维。
通过对于高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教学法的探讨,总结出了一些在高中物理课堂上教师需要注意的教学策略。首先,教师要从自身出发对于教学方式进行设计与创新,通过自身的努力使问题教学法能够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加深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认识,掌握物理知识,并且在实践生活中发挥物理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叶泽辉.高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教学法的应用对策分析[J].才智,2020(10):176.
[2]韩亮.探究式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20,49(02):7.
[3]赵磊.新课程背景下问题情境教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4(02):156-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