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微课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作者】 李锦霞
【机构】 (重庆市万州区望江小学)
【正文】摘 要:科技的发展,各领域的技术水平逐渐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更加广泛的今天,在教育方面,也应运而生了“微课”,并且已经在小学的语文教学之中得到了初步的应用。现阶段,微课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之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对小学语文课堂整体质量的提升有着很大的贡献。
关键词:微课;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作用
在于我国研究微课的时间晚于其他国家,缺少足够的实践时间,有关于微课的理论以及实际操作经验并不扎实,致使其在我国的发展根基不牢固,教学体系并不完善,不利于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想要改变这一现状,就需要广大教学人士完善微课教学体系,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多加关注微课的使用,促使微课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
1、微课教学的基本特点
1.1目标性强
对微课教学来说,本身的目标极为明确。在每一视频之中,只有一个单一的主题,以此帮助学生解决核心问题,实现难点突破。通常来说,主题的确定会和本篇文章的重点、难点、疑点以及考点有所联系。依靠小专题的形式,在有限的时间内,集中突破,促使学生有效完成问题认知,从本质出发,提升学习效果。相比于早期教学活动分散性较强的特点,微课内容显然更为纯粹,极具针对性特点。
1.2教学内容较少
将微课和传统课程教学进行对比,最大区别就在于微课主题更加鲜明,统一集中了重难点问题,促使教师教学要求和学生学习需求得到满足。微课的主要应用目的是对重难点内容进行重点讲解,更加具体反映出某一课堂教学环节或活动,传统课程教学涉及内容的范围广泛,而微课所展示的内容更加精炼简化,让学生能够快速掌握。
1.3微课具有创造性
因为微课的教学视频很短,范围很小,所以微课的制作者可以有很多。微课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手段通过几分钟的视频形式紧密地联系起来,是对教学内容的拓展,而不是已知结论再去验证结论。所以,微课具有一定的创造性,教师对于自己擅长的方面,会将微课制作得很好。
2、微课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2.1突出课堂的重点内容
微课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而言,最显著的一个优势就是它能够很好地突出课堂的重点,帮助学生提升学习的效率,虽然微课的时间普遍较短,但也正因如此,微课中的每一秒钟都是精华,能够全面的概括了本节课的重难点知识,更加便于学生的学习。这同时也给予了小学语文教师一定的启示:在课堂中做太多的铺设、设计过于复杂的引导,往往会过快的消磨掉学生的注意力,导致在进行重点内容教学时学生注意力涣散,课堂效率低下。因此,在课堂中一定要强调重点知识的讲解,全面的提升课堂的整体质量和效率。
2.2课前预习
微课可以给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并带领学生做出深入思考。预习过程相当重要,然而,小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不太强,部分学生在预习环节都达不到要求,在预习过程中也没能有效解决教师下达的学习任务。基于此,将微课应用在课前预习,要启发学生思考意识,引导学生的思维,积极解答疑惑,让学生能够自主地进行知识的学习和思索,提高预习质量,给接下来的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2.3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创设相关的微课情境
小学生的心智尚未完全成熟,也没有建立完整的思维模式,常常会因为好奇心而对一些事物产生兴趣。教师可以根据这一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创设相关的微课情境,用具有趣味性和个性化的微课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他们的好奇心,引导他们对小学语文课堂学习产生兴趣。教师可以在上课之前找出课本中的重点内容,然后对这些内容进行适当的加工,把原本枯燥乏味的内容转化为生动有趣的视频或动画,让学生投入到这种情境当中来,引导学生感受其中的真情实感,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向语文靠近,在不知不觉中爱上语文,缩短学生与语文知识之间的距离,让他们带着真情实感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感受文章中作者想要抒发的思想感情。
2.4依靠微课突破教学难点
早期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其中的重点知识内容基本上全部都由教师的自主讲解完成。为了加深理解效果,教师还会尝试将自己的个人想法渗透进来,对原有内容进行一定程度的延伸,为之后的学习做铺垫。但是,由于整个教学工作的核心人物是教师自己,使得教学活动变得极为枯燥,学生很难长时间保持注意力集中。因此,一些重要的拓展性内容就会被其所忽视。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就可以尝试利用微课的方式,对重点和难点内容进行有效突破。毕竟视频内容的时间较短,学生自然能够全身心投入其中。
2.5微课在课堂教学的运用
小学语文教师将微课与课堂的结合,有利于自身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大致把握与关注,从而增进师生之间的距离,提高教学效率,保障教学质量。对于小学生来说,要想非常有效地提高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最重要的就是针对他们的学习情况进行有指向性、有目的性的学习引导。教师的关注与学习指导能够拉进双方心灵的距离,可以让同学们感受到自己被关注,受到了关心和鼓励,从而提高对于学习的积极性,进而取得很好的语文学习效果。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给同学们播放网络上名师的教学视频,在一起观看视频的过程中,一方面学生能够了解到大量的语文文化知识,而另一方面教师也能够借鉴名师的教学方法,优化自己的教学课堂。此外,利用微课进行课堂教学,教师要更加注重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根据他们的学习实际来制定下一步的教学计划。
结语
综上所述,微课资源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环节拥有多方面的教育优势,通过教师结合微课应用意义所制订的应用方针推动微课资源在教学环节中的有效融入,往往能够赋予课程教学环节更强的教学活力,使学生在微课资源的辅助下更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实现学习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余彩辉.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微课资源的开发与应用[J].学周刊,2020(5):128.
[2]徐娟.刍议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20(6):146.
[3]马锦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效应用微课的策略[J].学周刊,2020(4):133.
[4]胡维军.微课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学周刊,2020(4):146.
[5]段红玲.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20,6(4):125-126.
关键词:微课;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作用
在于我国研究微课的时间晚于其他国家,缺少足够的实践时间,有关于微课的理论以及实际操作经验并不扎实,致使其在我国的发展根基不牢固,教学体系并不完善,不利于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想要改变这一现状,就需要广大教学人士完善微课教学体系,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多加关注微课的使用,促使微课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
1、微课教学的基本特点
1.1目标性强
对微课教学来说,本身的目标极为明确。在每一视频之中,只有一个单一的主题,以此帮助学生解决核心问题,实现难点突破。通常来说,主题的确定会和本篇文章的重点、难点、疑点以及考点有所联系。依靠小专题的形式,在有限的时间内,集中突破,促使学生有效完成问题认知,从本质出发,提升学习效果。相比于早期教学活动分散性较强的特点,微课内容显然更为纯粹,极具针对性特点。
1.2教学内容较少
将微课和传统课程教学进行对比,最大区别就在于微课主题更加鲜明,统一集中了重难点问题,促使教师教学要求和学生学习需求得到满足。微课的主要应用目的是对重难点内容进行重点讲解,更加具体反映出某一课堂教学环节或活动,传统课程教学涉及内容的范围广泛,而微课所展示的内容更加精炼简化,让学生能够快速掌握。
1.3微课具有创造性
因为微课的教学视频很短,范围很小,所以微课的制作者可以有很多。微课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手段通过几分钟的视频形式紧密地联系起来,是对教学内容的拓展,而不是已知结论再去验证结论。所以,微课具有一定的创造性,教师对于自己擅长的方面,会将微课制作得很好。
2、微课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2.1突出课堂的重点内容
微课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而言,最显著的一个优势就是它能够很好地突出课堂的重点,帮助学生提升学习的效率,虽然微课的时间普遍较短,但也正因如此,微课中的每一秒钟都是精华,能够全面的概括了本节课的重难点知识,更加便于学生的学习。这同时也给予了小学语文教师一定的启示:在课堂中做太多的铺设、设计过于复杂的引导,往往会过快的消磨掉学生的注意力,导致在进行重点内容教学时学生注意力涣散,课堂效率低下。因此,在课堂中一定要强调重点知识的讲解,全面的提升课堂的整体质量和效率。
2.2课前预习
微课可以给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并带领学生做出深入思考。预习过程相当重要,然而,小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不太强,部分学生在预习环节都达不到要求,在预习过程中也没能有效解决教师下达的学习任务。基于此,将微课应用在课前预习,要启发学生思考意识,引导学生的思维,积极解答疑惑,让学生能够自主地进行知识的学习和思索,提高预习质量,给接下来的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2.3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创设相关的微课情境
小学生的心智尚未完全成熟,也没有建立完整的思维模式,常常会因为好奇心而对一些事物产生兴趣。教师可以根据这一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创设相关的微课情境,用具有趣味性和个性化的微课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他们的好奇心,引导他们对小学语文课堂学习产生兴趣。教师可以在上课之前找出课本中的重点内容,然后对这些内容进行适当的加工,把原本枯燥乏味的内容转化为生动有趣的视频或动画,让学生投入到这种情境当中来,引导学生感受其中的真情实感,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向语文靠近,在不知不觉中爱上语文,缩短学生与语文知识之间的距离,让他们带着真情实感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感受文章中作者想要抒发的思想感情。
2.4依靠微课突破教学难点
早期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其中的重点知识内容基本上全部都由教师的自主讲解完成。为了加深理解效果,教师还会尝试将自己的个人想法渗透进来,对原有内容进行一定程度的延伸,为之后的学习做铺垫。但是,由于整个教学工作的核心人物是教师自己,使得教学活动变得极为枯燥,学生很难长时间保持注意力集中。因此,一些重要的拓展性内容就会被其所忽视。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就可以尝试利用微课的方式,对重点和难点内容进行有效突破。毕竟视频内容的时间较短,学生自然能够全身心投入其中。
2.5微课在课堂教学的运用
小学语文教师将微课与课堂的结合,有利于自身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大致把握与关注,从而增进师生之间的距离,提高教学效率,保障教学质量。对于小学生来说,要想非常有效地提高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最重要的就是针对他们的学习情况进行有指向性、有目的性的学习引导。教师的关注与学习指导能够拉进双方心灵的距离,可以让同学们感受到自己被关注,受到了关心和鼓励,从而提高对于学习的积极性,进而取得很好的语文学习效果。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给同学们播放网络上名师的教学视频,在一起观看视频的过程中,一方面学生能够了解到大量的语文文化知识,而另一方面教师也能够借鉴名师的教学方法,优化自己的教学课堂。此外,利用微课进行课堂教学,教师要更加注重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根据他们的学习实际来制定下一步的教学计划。
结语
综上所述,微课资源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环节拥有多方面的教育优势,通过教师结合微课应用意义所制订的应用方针推动微课资源在教学环节中的有效融入,往往能够赋予课程教学环节更强的教学活力,使学生在微课资源的辅助下更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实现学习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余彩辉.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微课资源的开发与应用[J].学周刊,2020(5):128.
[2]徐娟.刍议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20(6):146.
[3]马锦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效应用微课的策略[J].学周刊,2020(4):133.
[4]胡维军.微课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学周刊,2020(4):146.
[5]段红玲.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20,6(4):12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