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新课改下高中语文诗词鉴赏教学策略分析

【作者】 吴红彦

【机构】 (云南省胡泽县东陆高级中学)


【正文】摘 要:高中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和鉴赏能力,而诗词鉴赏的有效性在于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诗歌的美妙,能够感受到作者在写作诗歌时候对语言文字的运用,让学生能够掌握到鉴赏诗歌的技巧,感受诗词所表达的思想与情感,提升学生的感悟能力,增强个体对诗词中表达的情感体验。
  关键词:高中语文;诗词鉴赏;教学策略
  在我国的传统文学领域中,古诗词是一条源远流长的小溪,它孕育着极其丰富的人文力量,给世世代代的炎黄子孙以文化的滋养,唤醒了人们心灵深处最美好的情感。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古诗词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其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鉴赏能力、感悟能力和审美能力。同是一篇古诗词,有的学生能够对其进行细致、深入地解读和鉴赏,而有的学生则无感,甚至读都读不懂。其实,这源于学生鉴赏能力的差异。为此,本文将从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的重要价值入手,对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古诗词鉴赏教学展开研究,以供参考。
  一、妙用课堂导入,营造诗词学习氛围
  古代的诗词很多都是景物描写与思想相互掺杂在一起,有很多诗歌是托物言志的形式,用景色描写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因此,在进行诗歌鉴赏教学的时候,设置与诗歌描写内容相符的课堂导入,则能够更好地让学生进入诗歌鉴赏的状态,也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到诗歌所展现出来的美景。当然这种情节的导入还需要教师在语言上更加生动形象,在朗读时要有抑扬顿挫的声调,同时还有优美的节奏,让学生在一开始的时候就能够享受到文学审美的意境。
  《将进酒》在学习时,教师可以选取一些表现李白狂放不羁的图片或视频,再加上用表达情绪激昂的古曲作为音乐背景导入课程。通过这些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李白,从而能够理解:“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的气势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的豪迈,为后面的鉴赏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切合诗歌的导入,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更激发了学生探讨的激情。
  设置与诗歌相符的课堂导入,能够将对诗歌的粗浅理解以画面、音乐和视频的形式展现出来,让学生能够更快进入鉴赏状态。
  二、开展美读教学,激发诗词学习激情
  在古代,诗词是一种唱和,因此进行有感情的朗读是鉴赏诗歌最直接的方式之一。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先带读后开展美读比赛的方式,向学生初步展现诗词在韵律方面的美妙,能够让学生积极地练习美读,从而在有感情、有节奏的朗读中体会到诗歌的意境,感受作者用词的美妙。而比赛则是一种竞争,一种学生与教师的互动,一种参与,让学生能够在准备比赛的过程中熟读诗歌,去感悟诗歌,从而让诗词鉴赏教学更轻松。
  同样在讲解《沁园春》的时候,教师可以在昂扬的音乐声中开始美读,将诗词对仗工整、平仄交替、朗朗上口的美感展现出来。然后可以将学生划分成几个小组,并在每个小组中选出一名学生来参加美读比赛,并最终选出读得最好的一名学生带领大家开展美读练习。通过老师的指导,学生进行富有感情和节奏的阅读,联想人物的心境,感受人物的情感,使学生形成自己的诗词鉴赏。在比赛中各个小组的学生可以相互帮助纠正发音、停顿的错误。
  通过美读比赛的方式,能够加深学生对诗词的印象,也能够让学生在美读的过程中对诗词的语言有所了解。
  三、深度了解诗词内涵,开展诗词深度学习
  诗词鉴赏教学的目的,并不仅仅是要教师将诗词语调的优美、字词的使用、情感的抒发展现出来,更需要教师能够激发学生鉴赏诗词的激情,让学生能够自觉地进行诗词鉴赏,开始自发学习。要做到这点,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古代文学基础知识,也需要学生自觉地认真研究教材,查阅相关的资料,增加知识储备。活泼的课堂环境、教师诙谐幽默的语言,更能让学生在鉴赏过程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大大激发学生鉴赏诗词的激情。
  四、注意留白,使学生自主思考与鉴赏
  古诗词的鉴赏,说到底不是技巧,而是学生的一种内心的感受,是学生独特的思考。很多时候,学生鉴赏诗词更多地是中规中矩,人云亦云,欠缺自我认识的,这样的鉴赏是没有灵魂的。为此,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应该退出中心角色,不要提前为学生灌输古诗词的解读,而是注意留白,让学生主动思考。文学是开放的,不确定的,诗词的解读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所以,即便是学生的鉴赏非常独特,非常与众不同,教师也要有一个开放的胸怀来接纳,要给予学生鼓励和支持。当我们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去思考时,课堂教学气氛会被激活,学生的思维也会更易活跃。当然,教师在讨论中的“向导”地位也不可忽视,要通过对多种解释的比较,使广大学生形成清晰的判断,加深对诗意的理解。
  五、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营造古文意境,促进学生赏析
  古诗词是非常讲求意境的,很多古诗词都营造了不同的意境,如果学生能够处于那个意境之中,就能够更好地对诗词进行理解和赏析。但是传统的课堂仅凭教师的语言,虽然能营造一定的意境,却效果不佳。为此,可以借助新媒体技术,来为学生营造一种古文的意境,使学生处于特定的氛围中,赏析会更为顺利,更为水到渠成。
  总之,要想提高高中诗词鉴赏教学的有效性,并不是一日一时就能解决的事情。还要教师从课堂教学出发,让课堂教学能够有一个新颖的获得学生喜爱的导入;能够让学生在鉴赏课堂上获得美的享受和胜利的成就感;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对诗词鉴赏的能动性,激发出学生诗词鉴赏的激情。这就要求老师不断地丰富专业知识,用知识武装自己,逐渐提高诗歌鉴赏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何万全.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的现状及改善策略[J].甘肃教育,2018(3):82.
  [2]桑菊.浅析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46):177-178.
  [3]谢秀莲.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优化策略探究[J].当代教研论丛,2019(2):47,49.
  [4]顾广丽.试析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J].文存阅刊,2018(19):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