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幼儿早期阅读活动探讨
【作者】 李育恒
【机构】 (福建省同安区西溪幼儿园)
【正文】摘 要:早期阅读作为我园的一个园本课程,我们深入开展活动,从兴趣入手,萌发幼儿热爱图书的情感,丰富幼儿的阅读经验、提高阅读能力。让家长和幼儿都积极主动的参与其中,乐此不疲。
关键词:幼儿;早期阅读;绘本;目标;实践;好评
早期阅读是幼儿认识世界、融入社会、发展自我的重要过程。《幼儿园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要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形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老师的100条建议》中说:“把每个孩子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起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灯——这都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种地位。”我园在开展早期阅读添置各种绘本读物,就利用这个载体深入开展活动。把早期阅读作为我园园本课程及文化,以下是我园实际开展的活动以及不断深入探索、研究所经过的历程。
一、定目标,做计划
我园在每学期开学初制定本学年早期阅读目标,考虑小中大各个年龄段适宜性,顺应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审美心理。接着各年龄段的老师,制定符合任教年龄段幼儿的阅读习惯和阅读经验,安排本学期的教学计划。考虑个体、文化适宜性,以及内容多样性,我园的课程安排中,每班每周上一节早期阅读特色活动课,其中大部分书籍是我园自行采购,并且配有教师操作、确保所有孩子都能看清的大书,部分青年教师也把绘本制作成电子书、动画等,使集体绘本阅读的效果得到充分有利的保障。根据每个年龄段不同的年龄特征,来选择并制定课程表。具体内容详见以下此表:
西溪幼儿园早期阅读书目录
我们为孩子选择什么样的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孩子的阅读走向。因此,我们在购买绘本阅读时,尽可能给孩子提供多元化的阅读材料,做精心而又周全的考虑。这些书籍保证了班上每位幼儿人手一册,在活动中能充分阅读,课后教师把绘本投放在班级的图书角,幼儿可以利用点心午饭后的休闲时光,进行再阅读。
二、重实践,再改革
幼儿在阅读绘本时,是将阅读内容与自我经验的反思和提升结合在一起的。我们在选择时考虑通过帮助幼儿整合和反思已有经验,实现幼儿自我精神世界的升华。接下来我园开展了以下一些具体活动:
(一)每周一升国旗的会上,由每周一班轮流着让一名幼儿向全园推荐一本好看的绘本并做简单的讲解,吸引全园幼儿利用区域或是亲子阅读时间前去观看。推荐者把自己推荐的绘本,投放在阅读屋里,供全园幼儿自行阅读。
(二)我园于每个月开展一次关于早期阅读的活动,内容如:早期阅读亲子绘本表演、图书漂流、大带小早期阅读活动,亲子早阅绘本制作、早期阅读之讲故事比赛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让家长与孩子们陶醉其中,乐此不疲。
但在这些实践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幼儿都只停留在翻翻书,看看图片,很难真的静下心来阅读一本绘本,也很难理解每本绘本传达的精神以及教育意义。因此,我们思索着,应该从家长、从老师、从环境等方面入手,增加一些特色活动建设,凸显早期阅读的特色。
三、求创新,获好评
实践初期,部分教师可能想深化故事的教育内涵和拓展故事的教育空间,便以故事为基点,设计出许多相关的活动。但是,如果急于把绘本投入早期阅读这些功能化过强的活动中,可能会使绘本故事沦为可以随意拆卸的支离破碎的零件。而掩盖了他令人愉悦的审美本质,从而可能使孩子忘记故事本身的美,因此在利用绘本进行其他活动之前,让他们看完听完想完一个完整的绘本故事,这是对绘本身的尊重。有了思考,我园又继续往这个方向努力,并增加了新的一些活方案:
(一)继续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早期阅读活动:
由各班教师发动家长,鼓励幼儿从家中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本书带到幼儿园,建立各个班级幼儿自备图书目录,创设一个阅读角,开展以班级为单位的图书漂流活动并做记录以防重复借一本,扩宽幼儿的阅读视野(幼儿阅读打卡单见附1);每天下午4:35~5:05让各班家长轮流入园和小朋友进行亲子阅读,同时并做好登记,防止重复看(班级轮值安排表详见附2);利用晨间活动、饭后时间、离园活动等时间开展晨听、午谈、暮诵活动,锻炼幼儿的倾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使阅读成为孩子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营造每日固定的美妙阅读时间;亲子制作图书,选择一个主题,由家长与孩子共同通过写、画、剪、贴等多种形式制作书签或图书,大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萌发幼儿热爱绘本、图书的情感;充分发挥每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开展绘本表演、故事表演,让幼儿能真正走进绘本中的人物,通过家长会、家长微信群向家长宣传阅读对幼儿身心成长的重要性,倡导“家有小书桌、小书橱”等家庭阅读条件的创设以及“睡前小故事、共读共讲”等家庭阅读习惯的培养;家园栏有早阅的宣传内容;每月开展一次关于早期阅读特色的活动。
(二)改善幼儿早期阅读环境,创设浓厚的阅读氛围。
《纲要》提到,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同样,瑞吉欧教育理念提出,教师要重视环境创设,要让幼儿真切的感受到幼儿园环境是属于他们自己的,这种积极的情感,能使幼儿对周围环境产生极大的信任,增强他们的阅读兴趣,培养阅读的习惯。因此,我们全园在环境创设上做了较大的改善。如下:
(1)班级阅读区:在原有的基础上创设更加温馨适合阅读的阅读环境,让阅读区成为班级里一道亮丽的风景。(具体措施:增添地垫、靠垫、小沙发、更换书架)
(2)99号园区大班阅读主题墙:大班进门右边的墙壁设计制作阅读主题墙,摆放绘本图书,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
(3)在140号园区大门右侧做一个流动书屋,家长可以将图书借回家进行亲子阅读。
通过这些一系列的活动,我园开展的早期阅读活动深入每位家长和孩子的心,无论工作再忙,家长们都愿意抽出更多的时间来陪伴孩子与孩子共同阅读,真正做到悦读,达到乐读的效果。如今每当放学离园要准备清园时,看着一对对亲子安静悠闲地坐在角落里捧着书,时而低头细语,孩子的小手在绘本上指指点点,不愿放下手中的书回家,我们老师都会莫名的欣喜和感动。
参考文献:
[1]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3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02
关键词:幼儿;早期阅读;绘本;目标;实践;好评
早期阅读是幼儿认识世界、融入社会、发展自我的重要过程。《幼儿园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要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形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老师的100条建议》中说:“把每个孩子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起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灯——这都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种地位。”我园在开展早期阅读添置各种绘本读物,就利用这个载体深入开展活动。把早期阅读作为我园园本课程及文化,以下是我园实际开展的活动以及不断深入探索、研究所经过的历程。
一、定目标,做计划
我园在每学期开学初制定本学年早期阅读目标,考虑小中大各个年龄段适宜性,顺应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审美心理。接着各年龄段的老师,制定符合任教年龄段幼儿的阅读习惯和阅读经验,安排本学期的教学计划。考虑个体、文化适宜性,以及内容多样性,我园的课程安排中,每班每周上一节早期阅读特色活动课,其中大部分书籍是我园自行采购,并且配有教师操作、确保所有孩子都能看清的大书,部分青年教师也把绘本制作成电子书、动画等,使集体绘本阅读的效果得到充分有利的保障。根据每个年龄段不同的年龄特征,来选择并制定课程表。具体内容详见以下此表:
西溪幼儿园早期阅读书目录
我们为孩子选择什么样的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孩子的阅读走向。因此,我们在购买绘本阅读时,尽可能给孩子提供多元化的阅读材料,做精心而又周全的考虑。这些书籍保证了班上每位幼儿人手一册,在活动中能充分阅读,课后教师把绘本投放在班级的图书角,幼儿可以利用点心午饭后的休闲时光,进行再阅读。
二、重实践,再改革
幼儿在阅读绘本时,是将阅读内容与自我经验的反思和提升结合在一起的。我们在选择时考虑通过帮助幼儿整合和反思已有经验,实现幼儿自我精神世界的升华。接下来我园开展了以下一些具体活动:
(一)每周一升国旗的会上,由每周一班轮流着让一名幼儿向全园推荐一本好看的绘本并做简单的讲解,吸引全园幼儿利用区域或是亲子阅读时间前去观看。推荐者把自己推荐的绘本,投放在阅读屋里,供全园幼儿自行阅读。
(二)我园于每个月开展一次关于早期阅读的活动,内容如:早期阅读亲子绘本表演、图书漂流、大带小早期阅读活动,亲子早阅绘本制作、早期阅读之讲故事比赛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让家长与孩子们陶醉其中,乐此不疲。
但在这些实践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幼儿都只停留在翻翻书,看看图片,很难真的静下心来阅读一本绘本,也很难理解每本绘本传达的精神以及教育意义。因此,我们思索着,应该从家长、从老师、从环境等方面入手,增加一些特色活动建设,凸显早期阅读的特色。
三、求创新,获好评
实践初期,部分教师可能想深化故事的教育内涵和拓展故事的教育空间,便以故事为基点,设计出许多相关的活动。但是,如果急于把绘本投入早期阅读这些功能化过强的活动中,可能会使绘本故事沦为可以随意拆卸的支离破碎的零件。而掩盖了他令人愉悦的审美本质,从而可能使孩子忘记故事本身的美,因此在利用绘本进行其他活动之前,让他们看完听完想完一个完整的绘本故事,这是对绘本身的尊重。有了思考,我园又继续往这个方向努力,并增加了新的一些活方案:
(一)继续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早期阅读活动:
由各班教师发动家长,鼓励幼儿从家中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本书带到幼儿园,建立各个班级幼儿自备图书目录,创设一个阅读角,开展以班级为单位的图书漂流活动并做记录以防重复借一本,扩宽幼儿的阅读视野(幼儿阅读打卡单见附1);每天下午4:35~5:05让各班家长轮流入园和小朋友进行亲子阅读,同时并做好登记,防止重复看(班级轮值安排表详见附2);利用晨间活动、饭后时间、离园活动等时间开展晨听、午谈、暮诵活动,锻炼幼儿的倾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使阅读成为孩子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营造每日固定的美妙阅读时间;亲子制作图书,选择一个主题,由家长与孩子共同通过写、画、剪、贴等多种形式制作书签或图书,大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萌发幼儿热爱绘本、图书的情感;充分发挥每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开展绘本表演、故事表演,让幼儿能真正走进绘本中的人物,通过家长会、家长微信群向家长宣传阅读对幼儿身心成长的重要性,倡导“家有小书桌、小书橱”等家庭阅读条件的创设以及“睡前小故事、共读共讲”等家庭阅读习惯的培养;家园栏有早阅的宣传内容;每月开展一次关于早期阅读特色的活动。
(二)改善幼儿早期阅读环境,创设浓厚的阅读氛围。
《纲要》提到,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同样,瑞吉欧教育理念提出,教师要重视环境创设,要让幼儿真切的感受到幼儿园环境是属于他们自己的,这种积极的情感,能使幼儿对周围环境产生极大的信任,增强他们的阅读兴趣,培养阅读的习惯。因此,我们全园在环境创设上做了较大的改善。如下:
(1)班级阅读区:在原有的基础上创设更加温馨适合阅读的阅读环境,让阅读区成为班级里一道亮丽的风景。(具体措施:增添地垫、靠垫、小沙发、更换书架)
(2)99号园区大班阅读主题墙:大班进门右边的墙壁设计制作阅读主题墙,摆放绘本图书,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
(3)在140号园区大门右侧做一个流动书屋,家长可以将图书借回家进行亲子阅读。
通过这些一系列的活动,我园开展的早期阅读活动深入每位家长和孩子的心,无论工作再忙,家长们都愿意抽出更多的时间来陪伴孩子与孩子共同阅读,真正做到悦读,达到乐读的效果。如今每当放学离园要准备清园时,看着一对对亲子安静悠闲地坐在角落里捧着书,时而低头细语,孩子的小手在绘本上指指点点,不愿放下手中的书回家,我们老师都会莫名的欣喜和感动。
参考文献:
[1]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3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