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新时代农村小学美术教学策略

【作者】 王美珍

【机构】 (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蛇场乡中心小学)


【正文】摘 要:本文主要进行农村小学美术教学现状的分析,提出创新农村小学美术教学的方法和多元评价方法,强调了美术教学不是一枝独秀,而是与其学科一样容纳在一起,才能散发出万花筒中的阵阵芳香。
  关键词:农村小学;美术教学;生活;策略
  如何根据当地农村学校的实际情况,改革新时代农村小学目前的美术教学现状,创新教学方法,现就本人在农村小学的任教经历,谈谈个人粗浅的认识。
  一、教学现状
  当今,由于学生的父母亲观念的陈旧,认为孩子学好语、数主课就可以了,其他的技能课可学可无,再加上现今农村学校固有的条件限制,许多学校都无法配备专职的美术教师,任由其他主课教师兼任,时有将其挪作它用,无法确保美术课正常的开设,教学效果极为不佳。由于家长认识的偏颇和部分农村学校对技能科开设无法得到保障,这样一来农村小学的学生家长,对美术学科的重视程度大打折扣。致使,许多学生在美术课堂上,连最起码的美术学习用具都无法配备,不带美术用具现象十分严重,更谈不上按照美术教材的要求,配齐其它的材料和学用具。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美术课教学任务的完成,阻碍了美术教学的顺利进行。
  二、应对方法
  通过对农村小学美术教学现状的分析,如果要想改变目前的现状,很大程度上要“因地制宜”,根据农村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家长现有的素质,不断的创新美术教学方法,才能确保农村小学美术教学任务的完成,才能激发农村孩子学习美术的兴趣,有效提高农村孩子的美术技能技巧和审美素养。教学中,可以采用了以下方法:
  1.转变观念,提高认识,让家长配合教师要求落实美术教学。如何让不懂美术的家长,配合教师的美术教学呢?在农村,要让学生配齐所有的美术用品不太可能的,但可以让一部分学生先“富”起来。有些学生的家长对孩子的培养很重视,教育投资意义比较强,抓住家长这个心理,就可以向家长做思想工作,为孩子买足买齐美术学习用品以此来带动班里其他同学的进步。另外,我还采取以班级家长会为突破口,通过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让家长们认清美术学科,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所占有的份量,它是不可缺少的一门重要学科,要让家长明确到学习美术,不仅仅是让孩子懂得掌握如何绘画或制作手工的方法,还能促进学生良好审美素养的提高,知道如何辨别美与丑的道理,以及在个性的形成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家长会将新的美术教育理念渗透给家长,让农村小学的学生家长改变教育观念,提高认识程度,支持学校教学工作,配合我的教学要求,尽可能为孩子提供必要的学习用具或材料,保障农村小学美术课的正常进行,教学任务的按时完成。
  2.美术常规,训练到位,让学生了解美术课学习的基本要求。美术课堂教学常规的训练到位,是确保美术课能否进行的关键,是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根本。教学中,向学生讲解美术课的各项常规要求。为了让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很快的步入教学常规轨道,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学校的上下课铃声入手,告诫学生学校的上下课铃声是学校日常教学唯一的指令,它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以及其严肃性,让学生明白课堂教学活动都要听从铃声的指挥。经验告诉我们,通过坚持不懈的强化训练。一年级刚入学的新生能够很好的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遵守美术课堂的教学常规,规范自己的行为,保证了美术课堂教学的有序进行。
  3.在小学阶段的美术学习中,我们希望培养每个孩子对美术的兴趣及其积极主动的态度。在教学中我们发现,从幼儿开始到小学三年级左右,大多数孩子对美术还是有着浓厚的兴趣,但随着年级的升高,部分学生开始对美术失去兴趣,这与我们平时的美术教学有着密切的关系。按要求主动准备学习用具是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表现。学生对美术学习有兴趣,自然会记得带齐学习用具或材料。在教学中,从兴趣入手,让学生对每节美术课的内容感兴趣。因此在每次上新课之前,花一定的时间和学生一起说话聊天,这样既可以拉近我们之间的距离,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了学习的兴趣,而且又明确了所需的材料,这时候的课前准备材料工作,对孩子们来说应该是主动而且充满乐趣的。
  4.农村小学的孩子由于长期以来,未形成美术课堂作业按时完成的习惯,作业随意性时有发生。为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在教学中,采取面批作业的做法,以点带面的将学生在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的予以讲评。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连一些最基本的美术知识不懂的学生,采取有针对性的一对一的做法,对其在绘画或手工制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细致的讲解和分析。对于普遍存在的问题现象,通过作业展示,进行有重点的评析。确保每位学生在美术活动中都能看到自己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找准自己努力的方向。
  三、多元评价
  评价活动是美术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美术课程标准》中指出:“对学生美术作业应采用多样的评价方法。学生美术作业评价呈现方式可以是分数或等级,可以是评语,也可以采用评语与等级相结合的方式,还可以采用互评或座谈等方式,要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并使学生明确需要克服的弱点与发展方向”。
  1.评价宜以模糊为主。美术是一门实践操作性很强的学科,作业是学生观察、记忆、想象、创造等各种综合能力的外在表现,用僵硬的分数去衡量一幅画或一件工艺作品是不恰当的。
  2.可采用教师评价与学生个人评价、小组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小学美术教师往往要同时教多个班级学生多,对大多数的学生了解不是很清楚,因此对学生的评价带有很大的主观性,不能做到公平、公正。而学生时时生活、学习在一起对同学的学习情况相对较为熟悉,所以我们可以采用教师评价为主,学生、小组评价为附的方式,以求公平、公正。
  3.评价的主要方式是鼓励与表扬。小学生美术作业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是不是严格地给学生的美术知识及技能作出“分毫不差”的评判,以说明成绩的精确性呢?学生的作业受到教师称赞,特别是作为优秀作业展现给大家看,他们的心情是无比兴奋的,这将成为巨大的推动力促使他们以更大的热情投人到下一次的学习活动中去。
  美术教学不是一枝独秀,而是与其学科一样容纳在一起,才能散发出万花筒中的阵阵芳香。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学生主动感知,且将这种感知意识形成一种能力。这种能力的形成,你能说只是美术教师的责任吗?
  总之,作为从事农村小学美术教学的老师,在教学中,一定要以美术活动为中心,以兴趣为抓手,本着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快乐学习的理念,不断的用心教学,把美传递给每位学生,用自己的情感去感染学生,让学生爱上美术,才能训练农村学生真正地学好美术。
  参考文献:
  [1]沈彐娇.农村小学美术综合材料在课堂教学中的探索[J].学苑教育,2021(05):63-64.
  [2]吴贝贝.农村小学美术就地取材教学方法的探索[J].当代家庭教育,2020(26):137-138.
  [3]朱星夷.农村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兴趣[J].科幻画报,2020(04):265.
  [4]隋丽丽.农村小学美术教学之我见[J].黑河教育,2015(08):71.
  [5]王玉洁.农村小学美术教学之我见[J].中国校外教育,2015(11):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