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利用

【作者】 吴 倩

【机构】 (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斗虎屯镇联合校)


【正文】摘 要:信息化环境下,探索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融合路径俨然成为一种新趋势。结合大量实践调查发现,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的应用仍存在一些有待改进的问题,本文对此做出了简单的介绍,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几点建议供给参考,希望能对构建自主高效的数学课堂有所帮助。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有效利用;多媒体;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要求教师明确学生的主体性,以学生的实际需求为核心来引入信息化的教学工具,营造活跃轻松的课堂氛围,同时提供给学生更深刻的个性化学习体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就目前来看,仍有很多问题影响到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深入发展,如设备配置差、教师缺乏良好的信息素养等,这是值得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高度重视的一个现象。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笔者认为要合理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来增加教学的直观性,给予学生更多来自感官的刺激,并着重发展学生的思维衡量,逐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数形转换能力,全面提升“教”与“学”的效率,为当代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基于此,探究信息技术的具体应用十分有必要。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所面临的困境
  从整体上来看,信息技术在我国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已经趋于普遍化,现已成为教师在实施教学期间所采取的一个重要手段。但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一是部分学校在设备配置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并未紧跟时代的发展趋势去更新设备,导致设备不具备联网教学的功能,这将大大降低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无法为师生双方带来更多实质性的帮助;二是部分教师的应用能力较差,缺乏丰富的实操经验。尤其部分年龄较大、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这部分教师往往更习惯传统的板书教学,难以顺利完成由传统教学到信息化教学的过渡,这也是阻碍信息技术有效利用的一个关键因素;三是本末倒置,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所占的比重远远超出教师本人,导致师生之间缺乏互动,学生在课堂的积极性不高,学习质量不佳。综合以上问题,必须尽快找出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有效方法,以完成自主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的构建目标,提高数学教学的实效性。
  二、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利用
  (一)改进教学观念,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工作
  为加快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融合发展,学校及教师要树立与时俱进的科学发展观,做好一系列基础建设工作。一是及时引入新技术、新设备,并做好系统的更新与维护工作,在硬件设施上尽量做到尽善尽美。如目前比较常见的电子白板、多媒体教室等,均可为打造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模式提供极大的帮助。二是辩证看待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价值及功能,在肯定信息技术的优势的同时,也不得过于依赖信息技术。教师要深刻意识到一点,即信息技术不能完全取代教师在数学课堂的作用,只有将传统教学模式与信息化教学模式相结合,才能更好发挥出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以免出现喧宾夺主的现象;三是积极学习关于现代信息技术的理论和实操技能,掌握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应用该技术的有效方法,以促进两者更好的融合,提升教学水平。
  (二)创新使用方法,使数学真正回归于生活
  新课标提出“数学要贴近生活”,要使“数学问题生活化”。因为只有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能实实在在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才能有效的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是,现有教材与教辅虽然给予了一定的指导,但仍难以满足实际教学中的需求。相反,多媒体在传统的教学中脱颖而出,它直观、形象,在创设情境和氛围的引导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更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使学生在生活化的情境中自然走进数学知识的世界,感受不一样的学习方式。作为年轻人,本身接收新事物的速度应该较快,但遗憾的是,在以往的教育教学中,笔者对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这块探索的明显不足。精美课件的制作、电子白板的使用等方面的知识略显不足,以至于长时间的数学教学中,一直采用传统的、只有黑板与粉笔的传统教学方式,这样造成的结果是,整个课堂缺乏活力,学生丝毫感觉不到数学的乐趣,更遑论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例如,在讲解长度单位时,厘米与米之间的转换关系无法直观形象的展示给学生,虽然利用了身边的一些物品,比如铅笔、橡皮、指甲盖、课桌高度等去认识厘米与米,但在老师枯燥的讲解和提示下,学生只是被动地去认识这些物品的长度,并没有有效的去判断,这种知识的获取是机械性地、抽象的、不易转化吸收的。但引入现代信息技术之后,笔者可以充分借助多媒体设备来避免以上的问题,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本堂课的教学内容,需要提前制作好教学期间所用的多媒体课件,将从网络上下载的图片、动画等素材添加到课件之中,在后续的教学中呈现给学生观看。在正式上课期间,这些课件能迅速的抓住学生的目光,给予他们视觉、听觉上的双重刺激,帮助学生更快的吸收知识。在此之后,要求学生展开小组讨论,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建议,这时学生会表现的更加积极活跃,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感。经过这样一系列过程,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且通过将抽象的数学概念转变为直观的事物,他们逻辑思维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培养,这对发展学生的思维衡量有极大的帮助。
  (三)建立网络平台,完善教学考核评价机制
  基于信息化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要合理借助信息技术来建立网络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全站式的学习指导。例如,利用作业盒子、学乐云等的网络平台,教师可将微课资源、课后作业、习题等发布到平台之上,学生直接在平台上完成整个答题过程。结束之后,平台所带有的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的功能,能为多元化的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提供有利的条件,这能帮助每名学生及时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并加以改正。在此基础上,由于学生存在一定的个体化差异,这就要求教师能够为他们设计层次化的学习任务。在网络平台的支持下,教师能根据每名学生的学习特征为他们设置不同层次的课后作业,并进一步丰富作业形式,使学生的学习状态有被动化为主动,提高作业完成度。
  结语
  综上所述,为促进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价值最大化,要对该技术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并合理借助信息技术来构建现代化的教育教学体系,推动信息化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融合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克清.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陕西教育(教学版),2020(11):19.
  [2]张春林.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山西教育(教学),2020(10):37-38.
  [3]李琼.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2020(34):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