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引领学生回归语文教学的本源
【作者】 莫英连
【机构】 (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第一中学)
【正文】摘 要:根据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本文提出脱离教学的花架子,回归语文教学的本源——阅读。从博览群书到整体精读,从阅读方法到检查阅读效果等,都作了阐述。以丰富学生精神世界,提高语文素养。
关键词:阅读;语文;素养
历年高考语文出彩的学霸,无一例外,他们从小就有博览群书的好习惯。因为阅读是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基础,没有阅读,学生的语言构建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的鉴赏与创造、文化承传与理解都成了空中楼阁,无根之树。其实,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都有同感,语文学得好、高考考得好的学生,其语文素养都很好,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很喜欢阅读。著名的教育家魏书生老师,他每年外出开会和讲学时间很长,但其学生语文成绩不但没有掉队,且名列级前列,主要原因是魏老师重视指导学生多阅读。
因此,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学好语文,就应回归语文的本源——阅读。如何开展阅读,笔者认为做好以下几点。
一、指导学生博览群书,博采众长
1、课堂“群文阅读”。“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好的语文教师不但引领学生涵泳教材文本,更要搜集同类或相关的文章进行群文阅读教学。因为,语文素养与能力是通过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来完成的,单依靠对文本教学还远远不能达到效果。群文阅读相当集束子弹效应,拓宽阅读面,加深阅读印象,帮助学生在精神上建立辽阔的疆域,获得语言的锤炼、心灵的力量、思想的提升。因此,在高一高二学期开展各类的群文阅读,是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根本。
2、课外图书阅览。“一个好的语文老师应该是学生精神的引领者”,引领学生广泛阅读思想深刻、语言规范的读本是最有效的方法。有条件学校,可以定期带学生到图书室里阅读;图书丰富而图书室有限的学校,可通过借阅方式让学生在班中传阅;或者在班中设一个书架,由全班同学凑集书籍,并订购当代名作、报刊杂志,以解决阅读材料的问题。同时,给学生列出阅读书目,如《三国演义》《百年思索》《傅雷家书》《活着》《文化苦旅》《古文观止》《白鹿原》等。
然后,根据教学内容及写作训练,对阅读内容作适当指导,例如:学习小说,让学生阅读中外著名中短篇小说,体会人物、情节、环境在表现小说主题的作用;学习诗歌,可通过群文教学让学生阅读不同类诗歌,并指导鉴赏诗歌的方法;学习实用类文体,指导学生看科普读物、介绍书画的文字、介绍名胜古迹的书等。并要求学生做阅读笔记,可摘录好词好句,可写阅读心得。此外,还可以观看名篇电影,如《红楼梦》《水浒传》《飘》〈茶花女〉等,以点燃学生阅读名作的热情。
二、指导整本书阅读,把握文本的内涵和精髓
阅读要有收效,还必须深度沉浸,在反复揣摩中,学生与大师在思想上的碰撞中相知相契,对提高阅读理解与写作水平均大有帮助。“寻根文学”作家代表高晓声,他说到写作经验时说,文革时期,精神生活极度贫乏,文学作品也被红卫兵当毒草没收烧毁了,当年他无意中捡到一本无头无尾的《水浒》,如获到宝,闲来无事就天天读,日日读,读了一遍又一遍,直到能背诵出来,他说,自己的语文功底就是从一部《水浒》中来的。其实,无数名家大师成功的经验都从对优秀作品的熟读与模仿开始的。
1.选择一本好书让学生精读。
学生有了一定的阅读量后,指导学生找出自己最心仪的一本书,作为案头精读的书,反复读,甚至烂熟于胸。看大师是怎样轻而易举解决结构问题,会让学生在处理自己文章的结构问题上柳暗花明;看大师是如何遣词造句,哪些造句描写方法值得效仿,会使学生语言变得优美恰当;看大师是如何选材与立意的,会使学生学会剪材,并从一个有思想深度的角度立意……例如,读曹雪芹《红楼梦》,可学习精准的人物描写,或学习场面描写等;读费孝通《乡土中国》,除了解中国乡土风情,拓宽知识面外,还可精读其中章节,学习其多种议论说理方法;读余秋雨《文化苦旅》,跟随其行走大江南北的同时,学习他把古迹与中国文化、风土人情联系起来思考的思维视角,学习他精炼深刻的语言……这样一来,通过这一番烂熟于心的精读,作品的精神营养与写作素养,无形化为学生自身的素养,在模仿中学生渐渐有了与众不同风格,理解与写作水平就会达到一个新高度。
注意,指定阅读的作品,应语言典范,内涵丰富,具有较高的思想水平和文化价值。并注意选择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作品。
2、指导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
为了加强精读训练,达到整本书的阅读效果,老师要进行必要的整本书阅读导读与检查。阅读,老师作阅读整本书导引,介绍这本书的写作背景与意义,或介绍书中精彩章节,或介绍人们对这本书的评价或介绍阅读整本书的方法,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也可以就整本书或某一些章节提出一两个阅读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学生在反复阅读过程中,每读一遍,重点解决一两个问题,有些地方应仔细推敲,有些地方可以略读或浏览。注意阅读要有笔记,记下自己思考研究的心得。
例如,引导学生阅读一部长篇小说。通读全书,整体把握其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从最使自己感动的故事、人物、场景、语言等方面入手,反复阅读品味,深入探究。欣赏语言表达的精彩之处;梳理小说的感人场景或情节;感受欣赏人物形象,探究人物精神世界;研究小说的艺术价值在当代意义。
最后,要进行阅读效果检查,提高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与成就感。可利用课前五分钟,或每周一节课,开展写名句、演讲等语文活动;或制作阅读手抄报,或撰写全书梗概与评价,或摘录精警语言。通过口头、书面形式或其他媒介在全班分享自己的阅读成果。
“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希望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落尽许多形式上的“豪华”,让语文阅读教学以最本源的姿态呈现。在群文广读中,在精读深耕中,让学生享受阅读乐趣,寻找自己喜欢的句子,建立起自己的语言王国,并从作品中汲取营养,丰富精神世界,拓展知识视野,提高语文素养,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修订
[2]韩涵.在文学阅读与写作中提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J].语文教学通讯.2020(9A)
关键词:阅读;语文;素养
历年高考语文出彩的学霸,无一例外,他们从小就有博览群书的好习惯。因为阅读是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基础,没有阅读,学生的语言构建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的鉴赏与创造、文化承传与理解都成了空中楼阁,无根之树。其实,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都有同感,语文学得好、高考考得好的学生,其语文素养都很好,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很喜欢阅读。著名的教育家魏书生老师,他每年外出开会和讲学时间很长,但其学生语文成绩不但没有掉队,且名列级前列,主要原因是魏老师重视指导学生多阅读。
因此,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学好语文,就应回归语文的本源——阅读。如何开展阅读,笔者认为做好以下几点。
一、指导学生博览群书,博采众长
1、课堂“群文阅读”。“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好的语文教师不但引领学生涵泳教材文本,更要搜集同类或相关的文章进行群文阅读教学。因为,语文素养与能力是通过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来完成的,单依靠对文本教学还远远不能达到效果。群文阅读相当集束子弹效应,拓宽阅读面,加深阅读印象,帮助学生在精神上建立辽阔的疆域,获得语言的锤炼、心灵的力量、思想的提升。因此,在高一高二学期开展各类的群文阅读,是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根本。
2、课外图书阅览。“一个好的语文老师应该是学生精神的引领者”,引领学生广泛阅读思想深刻、语言规范的读本是最有效的方法。有条件学校,可以定期带学生到图书室里阅读;图书丰富而图书室有限的学校,可通过借阅方式让学生在班中传阅;或者在班中设一个书架,由全班同学凑集书籍,并订购当代名作、报刊杂志,以解决阅读材料的问题。同时,给学生列出阅读书目,如《三国演义》《百年思索》《傅雷家书》《活着》《文化苦旅》《古文观止》《白鹿原》等。
然后,根据教学内容及写作训练,对阅读内容作适当指导,例如:学习小说,让学生阅读中外著名中短篇小说,体会人物、情节、环境在表现小说主题的作用;学习诗歌,可通过群文教学让学生阅读不同类诗歌,并指导鉴赏诗歌的方法;学习实用类文体,指导学生看科普读物、介绍书画的文字、介绍名胜古迹的书等。并要求学生做阅读笔记,可摘录好词好句,可写阅读心得。此外,还可以观看名篇电影,如《红楼梦》《水浒传》《飘》〈茶花女〉等,以点燃学生阅读名作的热情。
二、指导整本书阅读,把握文本的内涵和精髓
阅读要有收效,还必须深度沉浸,在反复揣摩中,学生与大师在思想上的碰撞中相知相契,对提高阅读理解与写作水平均大有帮助。“寻根文学”作家代表高晓声,他说到写作经验时说,文革时期,精神生活极度贫乏,文学作品也被红卫兵当毒草没收烧毁了,当年他无意中捡到一本无头无尾的《水浒》,如获到宝,闲来无事就天天读,日日读,读了一遍又一遍,直到能背诵出来,他说,自己的语文功底就是从一部《水浒》中来的。其实,无数名家大师成功的经验都从对优秀作品的熟读与模仿开始的。
1.选择一本好书让学生精读。
学生有了一定的阅读量后,指导学生找出自己最心仪的一本书,作为案头精读的书,反复读,甚至烂熟于胸。看大师是怎样轻而易举解决结构问题,会让学生在处理自己文章的结构问题上柳暗花明;看大师是如何遣词造句,哪些造句描写方法值得效仿,会使学生语言变得优美恰当;看大师是如何选材与立意的,会使学生学会剪材,并从一个有思想深度的角度立意……例如,读曹雪芹《红楼梦》,可学习精准的人物描写,或学习场面描写等;读费孝通《乡土中国》,除了解中国乡土风情,拓宽知识面外,还可精读其中章节,学习其多种议论说理方法;读余秋雨《文化苦旅》,跟随其行走大江南北的同时,学习他把古迹与中国文化、风土人情联系起来思考的思维视角,学习他精炼深刻的语言……这样一来,通过这一番烂熟于心的精读,作品的精神营养与写作素养,无形化为学生自身的素养,在模仿中学生渐渐有了与众不同风格,理解与写作水平就会达到一个新高度。
注意,指定阅读的作品,应语言典范,内涵丰富,具有较高的思想水平和文化价值。并注意选择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作品。
2、指导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
为了加强精读训练,达到整本书的阅读效果,老师要进行必要的整本书阅读导读与检查。阅读,老师作阅读整本书导引,介绍这本书的写作背景与意义,或介绍书中精彩章节,或介绍人们对这本书的评价或介绍阅读整本书的方法,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也可以就整本书或某一些章节提出一两个阅读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学生在反复阅读过程中,每读一遍,重点解决一两个问题,有些地方应仔细推敲,有些地方可以略读或浏览。注意阅读要有笔记,记下自己思考研究的心得。
例如,引导学生阅读一部长篇小说。通读全书,整体把握其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从最使自己感动的故事、人物、场景、语言等方面入手,反复阅读品味,深入探究。欣赏语言表达的精彩之处;梳理小说的感人场景或情节;感受欣赏人物形象,探究人物精神世界;研究小说的艺术价值在当代意义。
最后,要进行阅读效果检查,提高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与成就感。可利用课前五分钟,或每周一节课,开展写名句、演讲等语文活动;或制作阅读手抄报,或撰写全书梗概与评价,或摘录精警语言。通过口头、书面形式或其他媒介在全班分享自己的阅读成果。
“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希望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落尽许多形式上的“豪华”,让语文阅读教学以最本源的姿态呈现。在群文广读中,在精读深耕中,让学生享受阅读乐趣,寻找自己喜欢的句子,建立起自己的语言王国,并从作品中汲取营养,丰富精神世界,拓展知识视野,提高语文素养,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修订
[2]韩涵.在文学阅读与写作中提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J].语文教学通讯.2020(9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