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习作乐学

【作者】 梁杭川

【机构】 (广西南宁市江南区富德小学)


【正文】摘 要:在小学习作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想写、爱写一直是老师和学生的共同难题。只有通过激发学生想写兴趣,引导学生切身经历说真话、有话说,让学生掌握行之有效的习作方法,不断强化习作实用技能,推动小学习作课堂教学整体质量。
  关键词:体验;真话;激趣;要写;策略;练笔
  习作,许多学生都望而生畏,也是老师想回避又不得不面对的难题。有的学生平时说话讲故事口齿伶俐、滔滔不绝,一旦写起作文来,却是感到枯燥无味、语无伦次。面对这种现状,根据本人从事语文教学实践经验,一直尝试如何让学生“要我写→我想写→我爱写”的探索,逐渐形成行之有效的模式。
  一、多形式体验,激活学生说真话渴望
  一到作文课,我们听到最多的是“什么事儿都没有发生,写什么呀?“这是学生拒绝写作文的最直接理由。学生认为什么才是发生呢?他们认为只有像春游、运动会、班会等等,才算得上”大事”发生。因此,我们要善于指导学生观察。
  (一)引导观察。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先从学校生活切入,引导学生观察学校生活的点点滴滴,培养敏锐的、发现素材的能力。如写《我的校园》,先给学生设计一条游览线路,引导学生进行粗略观察,从中也使学生有了初步的谋篇布局。在反复训练中,学生渐渐学会用自己眼睛去捕捉和观察身边的写作素材。引领学生走进写作大门的,其实是生活本身,阅读本身。
  (二)定点观察。在每单元开课前,确定一个观察点?,让学生在一周内集中注意力,认真观察。利用早读时间,3-5名学生汇报观察结果。并在汇报过程引导他们运用所学句型,构段方式等。同是一个观测点,由于学生的关注点、兴趣和角度不同,表达方式也因人而异。在交流中,学生可领略各种各样的表达方法,取长补短,学会更多写人、写物的方法。
  (三)适时观察。生活中常有一些突发事件?,如果学生是当事人的,教师及时捕捉这些精彩瞬间,引导学生写写在事情中自己感受和独特体验,这样往往能写出妙趣横生、原汁原味的文章。如,在一次语文课上,教室来了一位不速之客——小鸟,学生的注意力顿时被吸引过去。我并没有生气发火让学生回归本课内容,而是就地取材让学生当场观察小鸟的动作,引导他们想想为什么?在学生的观察、猜测、发言中,愉快地完成了一节习作教学。
  (四)体验观察。学生的生活很丰富,但往往他们不善于总结,我们可以写一写寒假开展的体验活动,写一写检查作业的那些事,写一段生活经历,这样学生没有了题目束缚,写起来得心应手。?比如,学校开展了很长读书活动,同学们读了好多读书,我就让学生写《好书推荐》,?向大家介绍你读的书好在哪,训练效果也不错。
  二、多元化激趣,点燃学生想要写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文难,难在学生没有想写的欲望,总觉得没有什么可写,教师要千方百计调动学生写作文兴趣。我常用方法有:
  (一)游戏激趣。三年级学生还处于学习写作起步阶段,大部分学生都因不知“怎么写”而犯怵。我们不妨做一些游戏、活动等,调动学生写作兴趣。一般先提游戏要求,与同学们一起做,一起观察,后去写。这种活动既能满足学生好奇心、又好玩,且是刚刚经历的事,交流起来有内容,保证了作文训练有效性。重要的是学生有写的内容,无形中降低了作文难度,写起来不费劲,自然就有兴趣。到高年级,这种活动就要在“陌生化”上做文章,这样,学生才会“刻骨铭心”,?从而获得心灵上的触动、震感与洗礼。不过,这种活动也不要太多,过多会让学生误以为只有搞活动才是有生活,没有搞活动就是没有生活。
  (二)情境激趣。创境看似有意,却在无意中发生。在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习作“介绍自己”教学中,我创设了这样情境:今天,有很多老师来听我们上课,你想怎样向他们介绍自己,让老师们马上记住你们呢?先让几位学生各施各法尝试介绍,然后要求学生把自己的介绍写下来。这样的写作,每个孩子都在同学文字中生动起来了。
  (三)题材激趣。写作题材再丰富,也要学生乐意写才行。习作训练内容不外乎写人、记事、景、状物,为了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我们需要把这些旧题材重新包装。在《介绍自己》的习作中,我一改从前让学生尝试介绍自己入手做法,让学生从我的文字描述中猜一猜我说的是谁:我头顶一坨便便似的发型,四肢和身体胖胖的,总是眯缝的双眼,好像没有睡醒。因为当时正在热播《喜洋洋与灰太狼》,所以学生一下就能猜出来,说和写的兴趣就来了,也收到意想不到效果。
  三、多策略入手,教给学生小练笔方法
  习作课中,不解决“写什么”,?就永远无法解决“怎么写”。有了作文内容,接下来才是为什么写和怎么写。怎样写是教写作思路和方法,教方法还要融在阅读教学中。首先,向课文学方法。课文中作者巧妙的构思、有序的写作,独特的观察视角和丰富的语言都值得学生学习、模仿,从熟悉的课文中学写作,学生更易学懂。从《中彩那天》可以学习制造悬念的写法,从《桂林山水》中学习排比的构段方法,从《自然之道》?中学习以小见大的写事方法写生活中的小事;学习《观潮》?,可以?借鉴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再是从词到句,从句到段,从写作方法到布局谋篇。我们应该通晓三至六年级作文安排的体系,在进行某个类型作文教学时心中有纲,在什么时候写过类似的作文,那个时候着重训练的是什么,现在要达到什么要求,将来类似的习作要达到什么要求,这样作文教学才能避免炒冷饭和过度拔高。有些东西我们没办法教给学生,比如思想、情感,但是作文的格式、作文的技巧、作文的结构和布局都是可以教的,而且学生也会终生受用的。
  习作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长期过程,只有我们不断探索总结,注重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乐学好写,就能不断夯实学生写作能力,高质量提升小学习作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