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核心素养下优化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思考

【作者】 黄国明

【机构】 (广东江门市蓬江区棠下初级中学)


【正文】

——批注式阅读的运用

  摘 要:语文教学在教育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语文教学不仅仅对学生的语言掌握能力有主观重要的影响,同时汉语作为国人母语,语文教学的有效展开对于学生日常能否有效的达到沟通目的也有着较高的影响,为此语文教学一直以来都备受重视,本篇文章将目光集中于语文教学的阅读教学,分析了现阶段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并以核心素养培育为基准寻找出相对应的解决策略,以盼进一步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教学策略;教学方案;核心素养;批注式阅读的运用
  时代在不断的发展进步,社会也在稳步前行,教育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更是被人们给予了较高的关注,随着新课改的提出,现阶段的教育不再仅仅局限于知识的传递,同时在教育展开的过程中还需要重视起学生能力的培养以及思想的引导,构建出以知识、能力、思想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让教学的开展对于学生的影响和帮助更大,让教学在展开的过程中实现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也同样如此,但是现阶段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在展开的过程中仍旧存在着一些问题急需解决。
  一、现阶段初中语文教学存在的教学困境
  (一)人文精神匮乏
  语文阅读在思想培育和性格塑造上具有着较强的主场优势,对于观念的传输、精神的引导都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通过观念的传输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初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造的关键阶段,因此无论是从教学需求还是从学生的成长需求来看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展开的过程中引入人文精神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在实践操作的过程当中,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展开往往并没有有效的融入人文关怀,应试教育的理念下教师的培养更加倾向与学生的阅读技巧,以考试为核心,以卷面成绩提升为宗旨,导致了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用并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对于学生的影响和帮助也相对较小,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的兴趣低下,能力不足,核心素养欠缺也就不足为奇。
  (二)个性意识迷失
  信息时代的到来让每一个人都身处数据的洪流下,观念的冲击社会文化的盛行让现阶段人们的生活节奏变得越来越快,初中学生也难以幸免,这样一个快节奏的信息爆炸时代,信息质量良莠不齐,学生又欠缺独立思考的能力,不可避免的会对各种不健康的信息产生兴趣,对于传统经典的咀嚼反思越来越少,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的教学方法与刺激性极强的网络社会呈现出极大的反差,学生的注意力被转移,教师教学展开也就面临事倍功半的困境。
  二、如何通过批注式阅读教学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传授方法
  素质教育背景下教育已经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和概念的灌输,教育的重点和核心发生偏移,教育需要在展开的过程中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主要的观念,学生不仅仅要学习知识还要掌握能力,只有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才可以更加高效,同时能力的提升也会进一步拉长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有法可依有迹可循,无论是学生预习、复习还是课堂听讲都会有质的变化,而这种变化无疑会反馈到学生的情绪当中,树立学科自信,提升学习兴趣,并且为终生学习奠定好能力和情感基础,因此阅读方法的传授是十分重要也是十分必要的,不容忽视。
  教师在教学展开的过程中需要让学生学会发现阅读素材中的优质词语、句子、段落,对这些词语、句子、段落进行分析和深入感悟,了解里面的情感色彩和表达的客观事实,通过紧抓一点,由点及面强化学生理解,例如在讲述朱自清的《背影》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紧抓朱自清描述的那段父亲去买橘子的描写进行分析,例如蹒跚、攀着、肥胖的身子等等,以及前文中时常提及的“我真是太聪明了”以及形容父亲“迂”“说话不大漂亮”等词汇反映作者那些情感,作者在写文章时是否真的觉得父亲迂、说话不大漂亮,如果不是,作者写这些话的时候是体现了什么感情,让学生们从一点出发展开分析和研究,摸清整篇文章的情感基调和核心内容,强化学生的理解。
  教师需要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发现文章中积聚感情色彩的词汇、语句、段落,在这些词汇、语句、段落下做好批注,讲述自己在阅读时是什么感觉,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们掌握阅读学习的主要方法,学会正确的做出批注,并且能够通过批注的分析有效的挖掘文章更深层次的表达内容。
  (二)预习式批注
  课前预习一直以来都是备受推崇的学习方式,通过课前预习学生可以紧抓问题,了解自身学习的知识结构缺陷,在课堂听课的过程中更有重点,带着问题听教师的授课,课堂效率更高,但是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往往会因为学生的能力、认知、思想、心理、情感等各方面原因致使预习效果并不尽如人意,达不到预期的要求,语文阅读教学也同样如此,很多学生在阅读素材的预习过程中往往只是将文章通读了一遍,至于文章的主旨、核心、关键段落、行文思路学生往往一窍不通,这时教师就需要引导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建立批注,需要注意的是批注的建立并不能仅仅是对于生僻词汇的解释,为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们批注的重点,。
  学生在课前预习的过程中批注的重点应该是较能凸显作者情感的字、词、句、段,然后是一些优美的词汇和表达手法,最后才是简单的生僻字解释,凸显作者情感的字、词、句、段批注可以加强学生的理解,而优美的词汇和表达手法以及生僻字解释是为了学生的写作奠定基础,扩充学生的知识储备,以此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结束语
  语文教学的教学地位是毋庸置疑的,阅读教学更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现阶段的语文阅读教学出现了人文精神匮乏、个性意识迷失等问题,素质教育的提出以及新课改的提出无异味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思路,教师可以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入批注式阅读方法,通过阅读方法的传授以及课前预习强化学生的阅读批注能力,紧抓阅读素材的核心,了解阅读素材的主旨,进而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素养。
  参考文献:
  [1]樊丽姬.基于批注式阅读教学的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构建[J].课外语文,2021(07):115-116.
  [2]王小红.重视批注式阅读为语文教学增色添彩探究[J].成才之路,2020(10):77-78.
  [3]林文婷.初中语文学生进阶式批注阅读指导策略[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9,20(11):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