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小学数学分组教学与小组合作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作者】 巴占古丽
【机构】 (新疆塔城市阿西尔达斡尔民族乡中心学校)
【正文】 摘 要:在新课标推行之后,我国小学数学教学体系越来越完善。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性,对教学方法进行优化,以便达到更好的效果。分组教学作为一种比较常用的教学方法,在近些年受到了广大教师的青睐。通过分组教学,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还能够加深学生之间的情感联系,让课堂教学氛围更加良好。本文针对小学数学分组教学和合作学习能力培养的相关方法进行研究,希望对教师们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能力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中,分组教学这种方法虽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应用,但是由于有些教师对这种方法的积极作用没有足够的认识,也没有开展分组教学的丰富经验,使得小组合作教学并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在新时代,小学数学的教学模式越来越科学,分组教学方法也得到了更加充分的应用。不过,在实际开展分组教学的过程中,有些教师由于对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不够重视,使得分组教学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
1.小学数学分组教学的普遍问题
1.1分组不够科学
要想让小学数学的分组教学获得更好的效果,教师一定要科学地选择分组方法,因为科学的分组方法能够让学生在组内获得更大的进步,让他们更加充分地参与到小组的学习当中。而有些教师对于科学的分组方法并没有形成足够的掌握,在分组的过程中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1.2分组教学目标不够明确
要想通过分组教学提升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能力,教师应当为小组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让组内成员通过合作的方式来共同达成目标。明确的教学目标应当能够让组内的所有成员参与进来,而且根据组内成员各自的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承担不同的工作,这样他们才都能获得进步。可是有些教师在分组教学的过程中,没能为学生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使得组内学习的实际效果受到影响。
1.3没有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探究空间
小学数学知识点对于小学生来说相对来说比较复杂,需要通过合作学习来加以掌握。如果要想让合作学习获得更好的效果,教师还要为学生提供足够的自主探索空间,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某些学习任务。可是有些教师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使得学生在进行小组学习的过程中不够自由,通过自主探究来拓展思维。
2.通过分组学习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方法
2.1合理进行分组,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在进行小学数学分组教学的过程中,科学合理的分组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后续教学工作能够顺利开展的基础。在对学生进行分组时,应当考虑到学生的具体情况,让分组符合他们的心理需求。通常来说,在针对某一数学问题进行解答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尽量让每一组内的学生有不同的水平,这样他们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那些成绩较好的学生就能够帮助组内的其他同学,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对知识进行巩固。比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3的倍数的特征》时,就可以先对学生进行分组,并给出每一组几个数字,让组内的学生利用这些数字任意组成一个三位数,要求是组成的,这个三位数必须是3的倍数,最后获得组合最多的小组获得优胜。在完成小组合作学习之后,教师可以向学生进行提问:“这些数字有什么特点?”、“同学们是按照什么样的原则来进行组合的?”在学生回答问题之后,教师可以给出准确答案,这样不仅能够加深他们的理解,还能够让整个教学流程实现平滑过渡。
2.2教师适当介入,对学生进行引导
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如果教师能够适当介入,也会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因为对于小学生来说,有些数学知识相对来说比较难懂,就算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也有可能难以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当积极介入,对学生进行引导,帮助他们更好的掌握数学知识,并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组内学习的各种问题。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介入组内学习的过程中,应当掌握尺度,避免过度参与影响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但是在小组学习遇到问题的情况下,教师仍然要积极介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让小组合作学习更加顺利地进行下去。
2.3为学生预留足够的自主探索空间
对于小学数学来说,分组教学具有一定的自由空间,因为学生在组内讨论或者交流,都更加自由充分。但是如果教师想让学生通过分组学习来提升学习能力,就应当为学生预留足够的自主探索空间。比如,在进行《分数除法》的相关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组内探讨,“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和“一个数占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之间有怎样的不同。因为这一问题是很多小学生数学知识理解的缺陷,很容易因为理解失误而在解答数学问题时产生错误。通过组内探讨,学生能够通过互相帮助来对,这也只是点形成更加牢固的掌握。不过,由于小学生的心智发育有限,要想让他们通过分组合作学习获得更好地探究成果,教师应当适当地进行铺垫。
结束语
在新课标推行之后,分组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充分。通过分组教学,学生的合作能力得到培养,而且能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投入更多的精力。教师应当提高重视,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科学的设计,为分组教学方法的应用创造良好条件。除此之外,在学生进行分组学习的过程中,如果遇到问题,教师还要及时介入,让他们获得更大的进步。不仅如此,教师在完成教学之后还要积极进行总结,对分组教学方法进行优化,以便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本文针对小学数学分组教学方法的应用进行分析,希望对广大教师如何帮助。
参考文献:
[1]俞燕. 小学数学中分组教学实施策略研究[J]. 才智,2016(26):204.
[2]蓝妙香.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J]. 西部素质教育,2017,3(05):212.
[3]傅惠珍. 小组合作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探究[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7):131.
关键词: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能力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中,分组教学这种方法虽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应用,但是由于有些教师对这种方法的积极作用没有足够的认识,也没有开展分组教学的丰富经验,使得小组合作教学并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在新时代,小学数学的教学模式越来越科学,分组教学方法也得到了更加充分的应用。不过,在实际开展分组教学的过程中,有些教师由于对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不够重视,使得分组教学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
1.小学数学分组教学的普遍问题
1.1分组不够科学
要想让小学数学的分组教学获得更好的效果,教师一定要科学地选择分组方法,因为科学的分组方法能够让学生在组内获得更大的进步,让他们更加充分地参与到小组的学习当中。而有些教师对于科学的分组方法并没有形成足够的掌握,在分组的过程中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1.2分组教学目标不够明确
要想通过分组教学提升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能力,教师应当为小组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让组内成员通过合作的方式来共同达成目标。明确的教学目标应当能够让组内的所有成员参与进来,而且根据组内成员各自的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承担不同的工作,这样他们才都能获得进步。可是有些教师在分组教学的过程中,没能为学生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使得组内学习的实际效果受到影响。
1.3没有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探究空间
小学数学知识点对于小学生来说相对来说比较复杂,需要通过合作学习来加以掌握。如果要想让合作学习获得更好的效果,教师还要为学生提供足够的自主探索空间,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某些学习任务。可是有些教师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使得学生在进行小组学习的过程中不够自由,通过自主探究来拓展思维。
2.通过分组学习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方法
2.1合理进行分组,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在进行小学数学分组教学的过程中,科学合理的分组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后续教学工作能够顺利开展的基础。在对学生进行分组时,应当考虑到学生的具体情况,让分组符合他们的心理需求。通常来说,在针对某一数学问题进行解答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尽量让每一组内的学生有不同的水平,这样他们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那些成绩较好的学生就能够帮助组内的其他同学,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对知识进行巩固。比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3的倍数的特征》时,就可以先对学生进行分组,并给出每一组几个数字,让组内的学生利用这些数字任意组成一个三位数,要求是组成的,这个三位数必须是3的倍数,最后获得组合最多的小组获得优胜。在完成小组合作学习之后,教师可以向学生进行提问:“这些数字有什么特点?”、“同学们是按照什么样的原则来进行组合的?”在学生回答问题之后,教师可以给出准确答案,这样不仅能够加深他们的理解,还能够让整个教学流程实现平滑过渡。
2.2教师适当介入,对学生进行引导
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如果教师能够适当介入,也会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因为对于小学生来说,有些数学知识相对来说比较难懂,就算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也有可能难以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当积极介入,对学生进行引导,帮助他们更好的掌握数学知识,并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组内学习的各种问题。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介入组内学习的过程中,应当掌握尺度,避免过度参与影响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但是在小组学习遇到问题的情况下,教师仍然要积极介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让小组合作学习更加顺利地进行下去。
2.3为学生预留足够的自主探索空间
对于小学数学来说,分组教学具有一定的自由空间,因为学生在组内讨论或者交流,都更加自由充分。但是如果教师想让学生通过分组学习来提升学习能力,就应当为学生预留足够的自主探索空间。比如,在进行《分数除法》的相关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组内探讨,“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和“一个数占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之间有怎样的不同。因为这一问题是很多小学生数学知识理解的缺陷,很容易因为理解失误而在解答数学问题时产生错误。通过组内探讨,学生能够通过互相帮助来对,这也只是点形成更加牢固的掌握。不过,由于小学生的心智发育有限,要想让他们通过分组合作学习获得更好地探究成果,教师应当适当地进行铺垫。
结束语
在新课标推行之后,分组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充分。通过分组教学,学生的合作能力得到培养,而且能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投入更多的精力。教师应当提高重视,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科学的设计,为分组教学方法的应用创造良好条件。除此之外,在学生进行分组学习的过程中,如果遇到问题,教师还要及时介入,让他们获得更大的进步。不仅如此,教师在完成教学之后还要积极进行总结,对分组教学方法进行优化,以便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本文针对小学数学分组教学方法的应用进行分析,希望对广大教师如何帮助。
参考文献:
[1]俞燕. 小学数学中分组教学实施策略研究[J]. 才智,2016(26):204.
[2]蓝妙香.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J]. 西部素质教育,2017,3(05):212.
[3]傅惠珍. 小组合作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探究[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7):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