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析小学美术课程创新教学策略

【作者】 周玫瑰

【机构】 (黑龙江省鹤岗市绥滨县第一小学)


【正文】摘 要:为进一步提高小学美术课程教学的质量,本文主要针对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优化与完善小学美术课程创新教学的具体措施两点内容,从多个角度出发,提出具体的可行性方法,为后续的教学工作展开提供有效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小学美术;课程创新;教学策略;问题与措施
  从目前小学美术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仍存在一些问题,包括教学手段单一、学生学习兴趣低下等。教师要进一步落实好小学美术课程创新教学的具体要求,结合问题成因,制定更为有效的改进措施,从而不断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因此,本文针对问题,探讨小学美术课程创新教学策略。
  一、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从过往很长一段时间的小学美术教学来看,大部分教师都秉持着学生只要在美术课堂上学过画画就可以了,便没有立足于美术学科的特点和内在要求,去对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以及实践能力进行培养。那么在这样一个前提下,也会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限制学生的全面成长。同时,从我国的高考制度来看,不仅仅有针对普通学生的统考,也有针对艺术生的考试。学生的选择应该是多样性的。但是由于教师在学生接触美术初期对美术教学的不重视,也会影响学生对美术的认识,造成学生的美术学习障碍。因此,针对这一问题,仍需要教师去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要尝试引导学生对美术技巧和方法的掌握。同时,在实际的教学中,也要鼓励学生多去看、多去想,并通过画笔来描绘自己的眼中世界和脑中世界。最后,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中组织一些具有趣味性的实践活动,以此来更好地活跃班级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优化与完善小学美术课程创新教学的具体措施
  (一)培养学生美术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美术学习有兴趣,才能够更主动地进行学习,才能够更主动地跟随教师的步伐。但是从小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看,受限于年龄因素,小学生往往表现出较差的自控能力和学习能力。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仅仅是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和灌输式教学方法,难免会降低学生对美术技巧和方法掌握的效率和质量,是不利于学生的美术学习的。对此,便需要教师首先去关注学生,掌握学生实际的兴趣和喜好,然后再在此基础上去设计教学的内容,完善教学的方法。例如,教师可以在常规的教学中增添一些趣味性的活动。比如比赛活动、表演活动、讨论活动、观看视频等。这些活动不仅仅能够缓解学生的压力,也能够放松学生的内心,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发现其中的兴趣,从而更主动地进行美术学习。
  例如,在进行《各式各样的帽子》这节课的教学时,教师首先可以在正式上课前向学生提问,让学生们思考生活中的帽子都是什么样子的。之后,教师再让学生选择一款自己比较喜欢的帽子带到课堂中来看。等到了正式上课时,教师可以将这些学生带来的各式各样的帽子摆在教室前面,让学生去观察。届时学生们也会发现,原来帽子的种类竟然如此的多。之后,在学生们完成观察后,教师在传授给学生绘画技巧和绘画方法,让学生们尝试绘画帽子。
  (二)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小组合作也是十分有效的一种方法。通过合作学习,一方面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沟通,营造积极的课堂教学氛围。另一方面也能够针对不同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不同基础和能力进行弥补,缩小班级的学习分化问题。对此,在教师对学生进行分组时,也需要时刻秉承着“组内差异,组间均衡”的原则。教师要确保每一个小组的平均水平在一条线上。同时,在教师完成分组后,所提出的问题,也并非是针对个人的,而是针对小组的。而学生们面对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同样要做好组内的分工。比如由优等生辅助教师问题的解答、中等生符合教师问题的讲解、后进生负责教师问题的总结等。通常这样一种方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学习中来看,也能够更好地发挥出每一个学生的优点。
  例如,在进行《动物面具》这节课的教学时,考虑到学生自身绘画能力的限制,往往很难独自进行材料的收集和准备,很难独立完成美术作品。甚至从过往的教学来看,也会有很多学生选择使用贴纸来完成。那么这样便极容易出现学生作品的雷同。对此,基于小组合作下的作品完成。学生们可以先通过组内的交流来确定主题,然后再进行分工。人手多了,能够选择的余地也更多。学生的作品自然就会呈现出多元化的样貌。同时,通过和小伙伴的合作,学生也会在过程中感受到快乐,感受到成就感。
  (三)组织美术社团活动
  社团活动时人数更多,更具组织性的美术交流学习活动。教师也可以在教学中组织美术社团,让学生能够在社团学习中看到更多的东西,学到更多的东西。但是,在社团活动中,也需要教师去把握好社团活动本身的灵活性和可塑性,通过不同的主题来设计工作室。例如常见的中国画、色彩、儿童画、装饰等。教师也需要在主题确定后,从主题出发来引导学生,营造浓厚的艺术氛围。此外,除了教室内的社团活动外,教师也要组织学生走到室外,在室外去收集素材,去进行观察。同时,学生们也可以在观察和收集中,通过美术作品来还原校园的美。最后再由班级内的同学对彼此的作品进行评比,以此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优化与完善小学美术课程创新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通过培养学生美术学习兴趣、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以及组织美术社团活动等一系列方法来达到目的。意在从多个角度出发,针对目前小学美术教学的实际情况,分析问题成因,找寻解决方法,制定更为科学、合理的方案策略,从而不断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 叶辉. 如何通过小学美术课堂创新教学提升学生能力策略探讨[J]. 山西青年(下半月), 2013, 000(010):57-57.
  [2] 臧硕龙. 小学美术新课程创新教学初探[J]. 学生之友:初中版, 2010(19):79-79.
  [3] 闫芬霞. 小学美术课堂创新教学艺术方式初探[J]. 教育界:综合教育研究(上), 2015, 000(025):184-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