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多元化教学方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作者】 李静超

【机构】 (广西容县县底镇古燕中心小学)


【正文】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新课程目标的理念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选择科学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掌握语文知识,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理解。本文分析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旨在进一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高方法;措施
  要提高课堂的实效性,就必须优化教学过程。如何在课堂的有限时间和空间内,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既夯实双基,又能培养能力,既能愉悦情感又能促进学生全面而充分的发展呢?
  一、良好的师生关系,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内涵主要在于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语言本身就是交流性的活动,师生之间构建良好的关系,有助于语文课堂教学顺利开展。小学生由于年纪小,就会觉得老师高高在上,会对教师产生恐惧心理,小学语文教师要开导小学生不要有压力,放下包袱。这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将小学生放到主体地位,能够尊重小学生的想法,平等对待小学生,不带有色眼镜看待小学生,鼓励小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鼓励小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积极发言,有利于活跃语文课堂氛围,在这种学习氛围下,小学生会对语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提高小学生语文水平。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着很大的影响。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说,要想有效提升语文课堂的质量,一定要想方设法让小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通过构建有效的教学方法提升小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充分激发小学生的学习欲望,小学语文教师可以从多元化的角度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加深与小学生的感情,主动与小学生互动沟通,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
  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学生学习积极性指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有浓厚的兴趣,主动、自觉地进行学习内容的探索。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越高,课堂教学效率就越高。激发学生的兴趣就是点燃渴望知识火药的导火索。设置悬念,激发兴趣,这确实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秘方。
  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开端引趣就是其中的一种。上课一开始以趣引入,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题的引入,教师要把课堂教学变成一种向知识奥秘探索的活动,甚至是神秘的探究活动,一开课就要把学生的兴趣勾起来。良好的引言为这堂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学生学得轻松自如,学得兴趣盎然。开端引趣的方式“设疑”以外,还有“谜语引趣”、“悬念引趣”、“故事引趣”、“小品引趣”等。一节课的开端实在太重要了,它如同在战斗中选择一个突破口一样,辉煌的战果就是从这里开始的。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重视开端时的趣味性。刻意求新,同样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喜新是人的共同心理,好奇更是青少年突出的心理特征。我们的学生最烦教师教得千篇一律,语文课每次是作者介绍、时代背景、划分段落、归纳中心、总结写作特点等等。
  三、以学生为主体
  兵家说知彼知己方可百战不殆,其实每一堂课都是一场战争。学情是教學的起点,学生的发展是教学的发展点。所以教师在教学设计之初就应该明确该堂课所受内容和学生的现实基础之间是否有差距。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采取怎样的方式方法最为合适。体现生本理念,清楚了学生的实际,才能有的放矢地确定教学内容与目标,选择教学方法和课堂教学组织形式,避免教师个人根据自己的偏好在课堂设计时太过随意。毕竟所面对的是个性、能力各不相同的学生,他们接受外部信息的能力不尽相同。所以,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设计要尽量符合每个学生的需要,选择设计有针对性的、适合于学生学习和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学习目标。学生的发展是教学设计的核心,离开了学生的发展,任何高明的方法只是技术的堆砌,而不是教育的智慧。教师必须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以真挚的情感,真诚的语言创设情景,激发唤起学生强烈的主人意识,让学生明白这节课的学习内容是什么,让学生一起订一个所要达到的目标。当学生认识到自己既是学习活动中的一员,更是学习活动的主人时,他就会把自己的学习行为与整个课堂教学活动联系起来,把课堂教学活动看成是自己应积极参与的活动。
  四、恰当地运用评价手段
  有经验的的老师往往十分善于运用评价的手段,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的。通过评价,学生得到了肯定与鼓励,增强了学习信心,克服了自卑心理,明确了努力的方向,我们何乐而不为呢?在重视语言性评价的同时,教师还应该学会运用肢体语言进行评价。如一个真诚的微笑、一个竖起的大拇指、一个赞许的眼神、一个轻轻地抚摸等,这些无声的评价是发自内心的,可以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例如。当某学生回答问题准确生动,教师可以用赞许的目光表示鼓励,或肯定地点点头,拍拍学生的肩膀;当学生精力分散,走了神,教师可用皱眉、沉默、凝视等以提示;当学生自觉性较强,课堂纪律较好时,教师可用亲切的目光主动捕捉学生的视线,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不要吝啬这小小的举动,它会拉近你和学生的距离,提高教学效果。
  六、结语
  总之,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篇大文章,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因此,语文活动要立足教材,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选择合适的活动方式组织开展,才能行之有效。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而这生命能否得以延续,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充分发掘学生的兴趣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否做到与文本有机结合,真情演绎文本内涵,提升孩子们对文本的感悟,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呈现实效。
  参考文献:
  [1]戴玉兰.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J].林区教学,2009,(11)
  [2]靳艳琴.浅谈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J].学周刊,2011,(23)
  [3]史何瑜.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浅谈[J].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