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让海量阅读为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导航

【作者】 陈善强

【机构】 (广西北流市隆盛镇香圩小学)


【正文】摘 要:众所周知,阅读对于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通过阅读学生不仅可以获取知识,开拓视野,还可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但就当前的教学实践结果来看,小学生的阅读水平普遍相对较低,这就导致学生无法形成较好的语文素养。而且由于当前很多的学校无法创造出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社会也没有提供足够的阅读场所,所以这也就导致了学生的阅读量得不到显著提升。基于此,本文深入探讨如何通过海量阅读来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海量阅读;小学生;语文素养
  “海量阅读”顾名思义就是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广泛的、大量的阅读。而当前小学生存在的现状就是阅读量少,所以导致学生的语文素养无法得到很好的提升。在目前的教学中,部分教师受应试教学理念的影响,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重视教材讲解,忽视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此种单一的教学模式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心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所以改变这种现状刻不容缓,一定要及时的提高学生的阅读量,从而来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只有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去要求阅读,这样才能很好地提升阅读量。当学生们开始喜欢阅读时,教师一定要在再接再厉,给学生多进行讲解指导,一定要充分了解到学生们的具体阅读情况,以便可以给学生们及时的、有针对性的讲解,提高阅读有效率。教师还可以举办一些有关读书的活动,激发学生之间的斗志,鼓励学生交流分享他们的感受,从而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以《司马光》这篇文章为例,学生在学习这篇课文之前,教师可以先提一个问题,设置悬念,然后给学生们足够的时间,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来了解司马光和它的事迹,进而对司马光能产生浓厚的兴趣和亲近感。然后在上课的时候,可以让学生们相互讨论自己的成果,从而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好的习惯可以创造一个高质量的学习模式,还可以节约时间,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教师一定要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以便于学生进行海量阅读。一是要养成记笔记的好习惯,毕竟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有的时候学生读的东西会有些复杂,有些地方不太理解,这个时候就可以把这些问题记录下来,然后寻求其他的方法去解决。而且学生在阅读的时候也会发现很多优美的语句和词语,学生也可以把这些摘抄到笔记本上,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试着去写读后感、扩写、缩写、鉴赏等。二是养成合理规划时间的习惯。小学生每天除了上课还要写作业,还要做课外活动,同时还要去阅读,每天的工作量也是很大的,所以这个时候合理的规划时间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以《荷花》这篇文章为例,这是一篇描写荷花的文章,所以学生在阅读这篇文章时可以把一些描述荷花的好词佳句摘抄下来,然后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写一篇学生眼中的荷花的作文或者也可以让学生写一篇读后感。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这篇文章的理解,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一举两得。这篇文章的第四自然段是作者幻想变成荷花的样子,对部分学生而言是比较难理解的一部分,所以学生也可以把这一部分写下来,留作以后复习的重点难点来看。
  三、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随着当今社会的不断变迁,小学生受各种电子媒体的影响越来越大,导致学生不会再把过多的时间放在阅读上。即便是阅读,他们也不会选择传统的阅读方式,而是在手机上看一些小说、漫画等。但其实这些读物对小学生来说是一点营养价值都没有的,这些读物根本无法开拓学生的视野,更无法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且对于小学生而言,每天几乎都是在学校度过的,所以创造一个好的阅读环境对小学生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学校可以建设图书馆或者阅览室,提供阅读空间,让全校师生都可以参与进来。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单一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果不佳。所以,教师应该进行积极的教学探索与教学实践,把课堂气氛活跃起来,这样学生才会对所讲述内容感兴趣,而且学生也会有兴趣进行课外阅读。或者教师也可以举办一些知识竞赛、手抄报等活动,来营造出一个积极的阅读气氛,从而激励学生进行海量阅读。
  四、教给孩子有效的阅读方法,让海量阅读有质感。
  海量阅读并不是走马观花式的阅读,而小学生读书,往往是走马观花,甚至只作为形式而已,不会留下任何痕迹。为此,我们要交给孩子一些阅读的方法,让他们在轻松愉快之中去进行阅读、去接受新知识。在阅读中鼓励孩子做批注,告诉他们如何做批注,批注的内容可以是对不理解的内容进行提问,可以是对语句含义的理解,可以是对事件、人物进行评价,也可以是对作者所持观点表示赞同或反对,谈体会。鼓励孩子做摘录笔记,做笔记是积累知识的一种好方法,阅读时记笔记,帮助积累知识。告诉孩子们,不动笔墨不读书,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读书笔记是一种手脑并用的综合训练,可以提高阅读能力。新课标总目标中提到“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阅读方法有精读、泛读、浏览、速读等。要在有限的时间里通过广泛而快速的阅读,最大限度地吸收对自己有用的信息。毫无疑问,这种阅读方法对于开阔思路、博采众家之长是大有裨益的。然而这并不是说我们不需要精读。浏览与精读并不是对立的。浏览的目的是为了选择和捕捉信息,而要运用选择和捕捉到的信息,就要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这就需要精读。优美的写景类文章要用精读的方法。而对于小说就可用浏览的方式阅读。
  综上所述,学生在小学这个成长阶段大多都是通过阅读来获取知识,提升语文学科的综合素养。但是由于当前社会手机、电脑的广泛使用,导致学生系统阅读的时间越来越少,因此如何让学生通过积极的海量阅读来提升语文素养,将是今后教育者工作的重中之重。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不断地去钻研探索,寻求合理的方法促进学生进行海量阅读,从而来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陈彦花.有效利用课外阅读资源提升中小学生语文素养[J].学周刊,2020(17):105-106.
  [2]冯芬.新局势下培养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J].课程教育研究,2020(14):84-85.
  [3]胡燕红.语文核心素养下小学生阅读笔记的指导策略[J].甘肃教育,2020(07):147.
  [4]姜欢晓.主题阅读:小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的有效路径——小学语文“主题阅读”课例开展策略浅谈[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0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