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之我见

【作者】 向 帆

【机构】 (四川省旺苍县佰章小学校)


【正文】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的首要任务是吸引儿童喜欢阅读,让儿童感受阅读的快乐,并逐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小学语文群文阅读以分享感悟为核心,以探索发现为乐趣,关注儿童的阅读体验、感悟与思辨,让学生掌握多种阅读方式,最大化地提高快速获取信息的能力,使学生从阅读兴趣、习惯、方法等方面打下扎实基础,有效地实现课内外沟通。
  1.精当地确定议题是进行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的前提
  群文阅读教学中,议题就是阅读的一组选文中所共同蕴含的可供师生展开议论的话题。一组选文中可以具有一个或者多个议题,它是每次阅读的核心,决定着每次阅读活动应重点关注的内容和教学目标指向。一个好的议题既能唤起学生的阅读体验,又能激发学生共同阅读、分享的兴趣。我们要依据不同学段孩子的兴趣点、知识能力水平和生活学习、思想教育、阅读教学的需求设计阅读议题。
  (1)设计可议论性的议题
  可议论性就是群文的议题要能为学生和教师深入探讨多文本提供积极参与的空间,让读者可以在这个空间内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充分思考,充分与文本对话,从而形成不同见解。例如在“创世神话”的群文阅读时,在一节课让学生读了七篇文章:一篇科普文———《关于宇宙大爆炸》,六篇神话———《诸神创世》《淤能棋吕岛》《盘古开天地》《始祖大梵天》《阿胡拉?马兹达》《巨人伊密尔》。这七篇文章则以三个议题贯穿其中:各国创世神话有什么个性特征?各国创世神话有什么相似之处?为何有这些相似之处?这三个议题创设了一种轻松而又充满挑战的氛围,学生在这种氛围中发现了神话的很多秘密,如“宇宙卵”母题、“英雄创世”母题、“垂死生化”母题……这些惊人的发现,带领学生走向了一个充满神奇的世界,也极大地引发了学生对神话的阅读兴趣。
  (2)设计开放性的议题
  所谓开放性,是指议题能让学生进行多元理解。比如围绕“什么样的人才能够成为朋友”这样一组文章,学生能够得出有关这一议题的不同答案。有人说大家彼此喜欢就是朋友;有人说能够彼此共享就是朋友;也有人说能够彼此包容才是朋友;还有人说能够直言不讳批评对方才是真正的朋友。
  (3)设计比较性的议题
  所谓比较性,就是对同一议题的多文本进行对照阅读,分析其相同点和不同点,从中增长知识,发现特征及规律。可以从形式、内容、相同点、不同点等方面进行比较。如在“名家笔下的猫儿们”的群文阅读教学中,在学生阅读了老舍先生的《猫》、柏杨先生的《写给我们家猫咪的四封信》、梁实秋先生的《黑猫公主》后,引导学生比较思考:这三篇文章在叙事结构及表达情感上有什么相同之处?学生很快就能在比较阅读中发现相同之处:三篇文章都明贬实褒,表达了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4)设计迁移性的议题
  所谓迁移性,就是教师指导学生将从重点学习的文章中获得的阅读方法,迁移运用到后面要学习的一组文章之中。如在“龙的传说故事”的群文阅读教学中,先指导学生学习《望娘滩》,引导学生思考:故事的主人公是谁?他是如何化身变形的?故事的结果如何?题目为什么叫“望娘滩”?之后再引导学生阅读《乌龙》《龙池山》《三蛟望娘》等多篇文章,并思考:为什么几个故事中都有主人公回头望母的情节描写?还有哪些故事中也体现了回头望母的母题?让学生在迁移中巩固知识、形成能力。
  (5)设计冲突性的议题
  所谓冲突性,就是针对群文的不同体裁、不同表达形式、不同语言风格、不同思想观点,在学生感到疑惑处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在讨论中解决疑惑。在群文阅读教学中,由于要指导学生进行多文本阅读,教师可以在文本的差异处设计一些问题,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促使学生积极思维。
  2.精选阅读材料是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的基石
  群文阅读中的“群文”,是依据教学需要围绕一个或多个议题,通过精心选择聚合在一起供学生阅读的一组文本。我们应着眼于适应未来社会的阅读素养需求,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详细研读年段目标,充分领悟教材编写者的精神进行素材开发,以“一”带“多”,丰富课本内容,把课外阅读材料巧妙植入课内。
  (1)依据同一主题选文
  现行小学语文教材是以单元主题进行编排的,具有广阔的开发空间。可以围绕主题进行整合、补充,使学生对该单元的话题产生多角度、全方位的认知,丰富其学习体验,在知识教育的同时受到德育熏陶。例如,在学习《桂林山水》这篇课文时,不仅要结合同一单元的《记金华的双龙洞》《七月的天山》这几篇课文对祖国美景进行赞扬,同时还可以围绕祖国美景这一主题,补充《黄山记》《壶口瀑布》《石林》这3篇文章,学生通过赏析,体会我国河山壮阔、风景秀丽之美,激发学生对自然风景的保护观念和意识。
  (2)依据同一作者选文
  由于名家的各篇名作常常分散于不同阶段语文教材中,导致学生对作者的了解常零散而片面,不能形成整体而完整的映像。依据同一作者开发素材,将其代表作品通过整合进行群文阅读,方便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作者生平和时代背景,感受作者的写作风格,使名家的精神光辉照耀学生成长之路。例如,在学习李白的诗歌《静夜思》时,补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望庐山瀑布》和《赠汪伦》这几首诗进行群文阅读,对比《春夜洛城闻笛》和《静夜思》都是抒发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差异;体会《望庐山瀑布》中作者磅礴大气的语言风格,感受《赠汪伦》中作者抒发亲友离别之情和思念之情的异同。
  (3)依据同一体裁选文
  同一体裁的文章之间既具备相同点,又各有千秋,将同一体裁的素材进行开发,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增加阅读量,而且能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观。例如,在学习《七颗钻石》这篇童话时,补充《小壁虎借尾巴》《渔夫和金鱼的故事》《犟龟》三篇童话故事,使学生在群文阅读的过程中体会同类型文章的特点,感受故事丰富神奇的想象,结构的反复跌宕。
  3.高效的课堂教学实践是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的根本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关键是“让学”,让学生充分地阅读、深入思考,学习、掌握更多实用的阅读策略、思维方式,提高阅读速度和质量,提升思维品质;让学生交流、讨论、分享,智慧碰撞,观点交锋,实现集体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