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鲁迅的创新——读鲁迅的《奔月》
【作者】 陈心巍
【机构】 (绍兴文理学院南山校区文澜书院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182班)
【正文】 摘 要:《奔月》是取自鲁迅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一篇文章,文章结合时代语境,以历史故事作为基质,进行创新,用颠覆性、批判性的视角,从而建构出别样的人物形象,撰写了别样的历史新篇。
关键词:鲁迅;嫦娥;人性
中国古代神话传说题材常常成为近现代作家的灵感来源,在鲁迅的历史小说的创作过程中,他结合当下的时代语境,以历史故事作为基质,进行创新,从而建构出别样的人物形象。《奔月》中,有关嫦娥的正面描写片段其实不多,可嫦娥的影子却无处不在,她是幕后操控后羿的一只手,在推动改变着后羿的行为轨迹。最终通过对嫦娥奔月的侧面描绘揭露了人性的美好与丑陋。
一、英雄故事的落幕
神话传说中,后羿无疑是个英雄人物,他搭弓射箭,用强有力的臂膀射下了天上的九个太阳,拯救天下苍生于水火之中;又将黎民百姓从毒蛇猛兽的危害下解救出来,这一切功绩都得益于他高超的箭法。在民不聊生,毒蛇猛兽肆意猖狂的年代,后羿的存在价值就是为黎民百姓赢得一个安宁稳定的生活。于是鲁迅顺其自然地将这个和平的年代放在了后羿的面前:他有一个自己的院落,里面有侍从侍女们,还有一个美娇娘嫦娥做妻子。可安定的生活注定不适合英雄的存在,他高超的箭法射光了方圆十几里以内所有的大型动物,在免去了生存苦难的同时也给自己的生存遗留下了苦恼——终日只有老乌鸦炸酱面。
倘若将拯救天下苍生比做英雄上场的一幕绝妙剧本,剧幕总有拉下的一刻。后羿最终变成了一个整日为家中伙食担忧,为小家的生活而忙碌奔波,操心着自家的老婆胖瘦与否,做着讨价还价的生活琐事的“小丈夫”。但这个“小丈夫”对妻子是非常的体贴和关心,自始至终都是在真挚地付出。为了满足妻子的欲望总是在妻子还在睡梦中的时刻就外出打猎,为不能满足妻子的欲望内心是非常纠结。在鲁迅的笔下展示了英雄的非常善良美好的一颗真挚的心。
鲁迅将这样极其小丈夫的模样移植在羿的身上,与历史传说中的英雄形象形成巨大的反差,让人惊愕又熟悉,鲁迅的文章让我们看到了英雄的真挚之心,而英雄故事的落幕却恰巧为嫦娥的奔月而逃——背叛拉开了序幕,从而深度揭露人性的美好的同时,将人性的丑陋之处彻底暴露在阳光之下。
二、美人的生活处境
自古美人爱慕英雄,面对这样英勇神武的男子,有哪个女子不倾心呢?可轰轰烈烈的爱情故事最终随着英雄故事而完结,接下来的要经历的漫长岁月显然都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平凡生活。
后羿原本是社会的最上层人物,射日时期家喻户晓的大英雄,现如今却没落到被老妇骂不识羞的地步。被自己的门客逢蒙占尽了风头不说,倘若是没有留了一手啮镞法,怕是连性命都要丢在那打猎的途中。
当年的食物要多少有多少,熊只吃四个掌,骆驼只留驼峰,其余的都赏给底下的侍女家将。可以想见当年的辉煌岁月,可如今却只落得个吃老乌鸦炸酱面的局面,嫦娥的心理落差该有多大。于是后羿为了不让嫦娥整年整年的只能吃上乌鸦炸酱面,总是在妻子还在睡梦中的时刻就外出打猎,每日至少来回奔波近百里路程,相当于除了傍晚时刻后羿归家,他们之间连面都见不上。
从她怒骂后羿“我真不知道是走了什么运,竟嫁到这里来,整年的就吃乌鸦炸酱面”可以见得,她与后羿当年应当是门当户对,而今后羿没落了,导致她生活的困顿不堪。她是已嫁给大户人家的贵妇人,万不可有其他出格行为。社会伦理纲常对她而言就像是禁锢她的枷锁。于是嫦娥只能一个人呆在家里,她又没有工作可干,除了在侍女陪同下去姚家打牌,连一点自己的生活乐趣也没有。
好不容易等到后羿回来,可他带回来的猎物,日复一日的除了令人讨厌的乌鸦就是射碎的麻雀,她的心情又怎么能好起来;就连那张美丽的脸蛋也是日渐消瘦下去,面露土黄,变得憔悴不堪。不仅丈夫的社会地位一落千丈,家中的伙食一落千丈,就连家里的家具摆设也都显得破败不堪,床上铺的仍旧是婚前射得的西山文豹,原本全体散发着好看的黄金光,如今却也被时间磨旧,变成了脱毛的旧豹皮。
社会地位、家庭环境、日常饮食的一落千丈让嫦娥难以接受这样的心理落差;后羿与她之间爱情的平淡如水又让她觉得生活毫无生机、乐趣可言。于是她整日的发脾气,冷言冷语的教训后羿,所有的一切最终带领着她走向了奔月的结局。
三、美人奔月的抉择
在流传下来的关于嫦娥奔月的各种版本中,流传最广泛的就是由于后羿的弟子逢蒙趁后羿不在家来抢夺仙丹,嫦娥为了不让他得逞,在紧急关头自己把仙丹吞下去,最后落得个两个天上地下遥相对望的结局。而在鲁迅的笔下,嫦娥却是出于自己的丑陋欲望,选择了她眼中更加美好的生活,她完全是出于为自己的考虑而选择吞下仙丹,可见嫦娥追求美好生活的抉择实质是无情地背叛,是人性自私与丑陋的赤裸体现。
嫦娥心中的英勇伟岸的丈夫已经完全的改变了模样,生活琐事将他变成了嫦娥眼中的庸俗的小丈夫,但后羿对嫦娥的爱一如既往,为爱竭尽全力。后羿尽管有了道士送给他的仙丹,早就可以不用受这样的委屈折磨飞升成仙,但后羿仍旧将嫦娥的需求作为第一考虑,因此他迟迟没有自己吞下仙丹;当他得到用十张白面饼交换得来的母鸡时,是快马加鞭地赶回家中,要让嫦娥高兴幸福,在此前从未关心过沿途风景的他也开始觉得月亮是这样的圆的雪白。
如果吞下仙丹,嫦娥就能够摆脱令她痛苦的一切。飞升成仙,是多么美妙诱人的梦想,非但能够容颜永驻、青春常在,不用吃着令人作呕的乌鸦炸酱面,还能够拥有天上的仙宫,那里有楼台、树木和别样的美景,甚至还不用遭受人间的伦理纲常、三从四德的束缚。
月亮挂在天空中,散发出柔和的光辉,向嫦娥伸出了手。
选择现实,还是满足欲望?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汲汲于一件事物,就不得不失去另一件。
嫦娥最终还是选择了在后羿不在家的时候偷偷地吞下仙丹,自己独自飞升了。结果呢,月亮上尽管有华丽的宫殿,但却荒凉无一人。她既已做下了选择,就没有后悔的退路,还有更加孤独又漫长的一生在等待着她。
种下了丑陋的因,不可能有美好的果!
鲁迅借用历史中赫赫有名的传说故事,书写的并非是另一种可能性下帝王将相的个人传记,而是赋予了他们小人物的心里蕴含——真挚地付出与无情地背叛,进而深刻揭露人性的丑陋与美好。在历史的掩盖下,用反历史之道而行的悖逆态度,加之以世俗化的叙事模式深度刻画出了真挚美好的后羿形象和背叛丑陋的嫦娥形象,人性的美好与丑陋在对比中得到了至高的体现。
关键词:鲁迅;嫦娥;人性
中国古代神话传说题材常常成为近现代作家的灵感来源,在鲁迅的历史小说的创作过程中,他结合当下的时代语境,以历史故事作为基质,进行创新,从而建构出别样的人物形象。《奔月》中,有关嫦娥的正面描写片段其实不多,可嫦娥的影子却无处不在,她是幕后操控后羿的一只手,在推动改变着后羿的行为轨迹。最终通过对嫦娥奔月的侧面描绘揭露了人性的美好与丑陋。
一、英雄故事的落幕
神话传说中,后羿无疑是个英雄人物,他搭弓射箭,用强有力的臂膀射下了天上的九个太阳,拯救天下苍生于水火之中;又将黎民百姓从毒蛇猛兽的危害下解救出来,这一切功绩都得益于他高超的箭法。在民不聊生,毒蛇猛兽肆意猖狂的年代,后羿的存在价值就是为黎民百姓赢得一个安宁稳定的生活。于是鲁迅顺其自然地将这个和平的年代放在了后羿的面前:他有一个自己的院落,里面有侍从侍女们,还有一个美娇娘嫦娥做妻子。可安定的生活注定不适合英雄的存在,他高超的箭法射光了方圆十几里以内所有的大型动物,在免去了生存苦难的同时也给自己的生存遗留下了苦恼——终日只有老乌鸦炸酱面。
倘若将拯救天下苍生比做英雄上场的一幕绝妙剧本,剧幕总有拉下的一刻。后羿最终变成了一个整日为家中伙食担忧,为小家的生活而忙碌奔波,操心着自家的老婆胖瘦与否,做着讨价还价的生活琐事的“小丈夫”。但这个“小丈夫”对妻子是非常的体贴和关心,自始至终都是在真挚地付出。为了满足妻子的欲望总是在妻子还在睡梦中的时刻就外出打猎,为不能满足妻子的欲望内心是非常纠结。在鲁迅的笔下展示了英雄的非常善良美好的一颗真挚的心。
鲁迅将这样极其小丈夫的模样移植在羿的身上,与历史传说中的英雄形象形成巨大的反差,让人惊愕又熟悉,鲁迅的文章让我们看到了英雄的真挚之心,而英雄故事的落幕却恰巧为嫦娥的奔月而逃——背叛拉开了序幕,从而深度揭露人性的美好的同时,将人性的丑陋之处彻底暴露在阳光之下。
二、美人的生活处境
自古美人爱慕英雄,面对这样英勇神武的男子,有哪个女子不倾心呢?可轰轰烈烈的爱情故事最终随着英雄故事而完结,接下来的要经历的漫长岁月显然都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平凡生活。
后羿原本是社会的最上层人物,射日时期家喻户晓的大英雄,现如今却没落到被老妇骂不识羞的地步。被自己的门客逢蒙占尽了风头不说,倘若是没有留了一手啮镞法,怕是连性命都要丢在那打猎的途中。
当年的食物要多少有多少,熊只吃四个掌,骆驼只留驼峰,其余的都赏给底下的侍女家将。可以想见当年的辉煌岁月,可如今却只落得个吃老乌鸦炸酱面的局面,嫦娥的心理落差该有多大。于是后羿为了不让嫦娥整年整年的只能吃上乌鸦炸酱面,总是在妻子还在睡梦中的时刻就外出打猎,每日至少来回奔波近百里路程,相当于除了傍晚时刻后羿归家,他们之间连面都见不上。
从她怒骂后羿“我真不知道是走了什么运,竟嫁到这里来,整年的就吃乌鸦炸酱面”可以见得,她与后羿当年应当是门当户对,而今后羿没落了,导致她生活的困顿不堪。她是已嫁给大户人家的贵妇人,万不可有其他出格行为。社会伦理纲常对她而言就像是禁锢她的枷锁。于是嫦娥只能一个人呆在家里,她又没有工作可干,除了在侍女陪同下去姚家打牌,连一点自己的生活乐趣也没有。
好不容易等到后羿回来,可他带回来的猎物,日复一日的除了令人讨厌的乌鸦就是射碎的麻雀,她的心情又怎么能好起来;就连那张美丽的脸蛋也是日渐消瘦下去,面露土黄,变得憔悴不堪。不仅丈夫的社会地位一落千丈,家中的伙食一落千丈,就连家里的家具摆设也都显得破败不堪,床上铺的仍旧是婚前射得的西山文豹,原本全体散发着好看的黄金光,如今却也被时间磨旧,变成了脱毛的旧豹皮。
社会地位、家庭环境、日常饮食的一落千丈让嫦娥难以接受这样的心理落差;后羿与她之间爱情的平淡如水又让她觉得生活毫无生机、乐趣可言。于是她整日的发脾气,冷言冷语的教训后羿,所有的一切最终带领着她走向了奔月的结局。
三、美人奔月的抉择
在流传下来的关于嫦娥奔月的各种版本中,流传最广泛的就是由于后羿的弟子逢蒙趁后羿不在家来抢夺仙丹,嫦娥为了不让他得逞,在紧急关头自己把仙丹吞下去,最后落得个两个天上地下遥相对望的结局。而在鲁迅的笔下,嫦娥却是出于自己的丑陋欲望,选择了她眼中更加美好的生活,她完全是出于为自己的考虑而选择吞下仙丹,可见嫦娥追求美好生活的抉择实质是无情地背叛,是人性自私与丑陋的赤裸体现。
嫦娥心中的英勇伟岸的丈夫已经完全的改变了模样,生活琐事将他变成了嫦娥眼中的庸俗的小丈夫,但后羿对嫦娥的爱一如既往,为爱竭尽全力。后羿尽管有了道士送给他的仙丹,早就可以不用受这样的委屈折磨飞升成仙,但后羿仍旧将嫦娥的需求作为第一考虑,因此他迟迟没有自己吞下仙丹;当他得到用十张白面饼交换得来的母鸡时,是快马加鞭地赶回家中,要让嫦娥高兴幸福,在此前从未关心过沿途风景的他也开始觉得月亮是这样的圆的雪白。
如果吞下仙丹,嫦娥就能够摆脱令她痛苦的一切。飞升成仙,是多么美妙诱人的梦想,非但能够容颜永驻、青春常在,不用吃着令人作呕的乌鸦炸酱面,还能够拥有天上的仙宫,那里有楼台、树木和别样的美景,甚至还不用遭受人间的伦理纲常、三从四德的束缚。
月亮挂在天空中,散发出柔和的光辉,向嫦娥伸出了手。
选择现实,还是满足欲望?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汲汲于一件事物,就不得不失去另一件。
嫦娥最终还是选择了在后羿不在家的时候偷偷地吞下仙丹,自己独自飞升了。结果呢,月亮上尽管有华丽的宫殿,但却荒凉无一人。她既已做下了选择,就没有后悔的退路,还有更加孤独又漫长的一生在等待着她。
种下了丑陋的因,不可能有美好的果!
鲁迅借用历史中赫赫有名的传说故事,书写的并非是另一种可能性下帝王将相的个人传记,而是赋予了他们小人物的心里蕴含——真挚地付出与无情地背叛,进而深刻揭露人性的丑陋与美好。在历史的掩盖下,用反历史之道而行的悖逆态度,加之以世俗化的叙事模式深度刻画出了真挚美好的后羿形象和背叛丑陋的嫦娥形象,人性的美好与丑陋在对比中得到了至高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