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初中音乐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应对策略研究
【作者】 李 洋
【机构】 (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湖滨镇柳桥中学)
【正文】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我国初中音乐的教学模式也在不断的调整,音乐是基础教育阶段学生们所学习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对于培养学生们良好的音乐审美能力与鉴赏能力发挥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当前初中音乐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低效甚至是无效的尴尬状况,使得借助音乐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更好成长的预期目标难以达成。作为一名初中音乐教育工作者,我便在自身的初中音乐教学中进行了积极的问题剖析与对策研究,以下将结合个人教学实践经验发表对其的浅显认识与看法。
关键词:初中音乐教学;突出问题;应对策略
在素质教育理念下,音乐是初中教育的一个重要课程。对于学生乐感培养的策略,老师要创建合适的音乐情境,并且要让学生们多听优秀的音乐作品,也可以组织小组之内的学生们合作进行学习。那么,初中音乐教学中鉴赏课教学的策略是,老师要加大对学生们音乐视听的训练力度,并且规范音乐鉴赏的步骤,发现并挖掘学生们的潜能。
1、初中音乐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长期以来,受到我国考试升学制度的影响,初中音乐教育在大部分人看来是可有可无的。部分家长和学生对于音乐并不重视,要改变学生和家长对于音乐教育的偏见,音乐教育才能发展起来,然而,到目前为止,绝大多数中学音乐教师采用简单的方法进行教学,教学模式单一,中学音乐课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在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方面没有发挥自己应有的功能。主要问题出现在以下方面:大部分的学生对于音乐没有比较系统的认识,中学生在形成自我价值观与世界观的阶段,如果没有合适的音乐教育进行辅助,对于学生后天的成长可以说是一个比较大的遗憾。因此,利用融合了古今中外伟大艺术的集大成者音乐来树立学生的价值观,对学生来说是一个较好的方法。但是,由于绝大多数中学生在中学之前没有接触比较系统的音乐教育,所以学生声乐基础比较薄弱,学生要进行乐理方面的直接学习可能没有足够的兴趣。因此,初中音乐教学的质量水平取决于教师自身的水平,教师拥有什么样的教学观,直接决定课程质量。
2、初中音乐教学中存在突出问题的应对策略
2.1老师要创建合理的音乐情境
老师们在教学音乐知识的过程中,要为学生们创造一定的音乐情境。创设音乐情境之后,让每个同学都参与其中,并且教师要结合教材当中的一些内容,帮助学生们在学习的时候感受到更多的音乐知识并且沉浸其中,提高自己的乐感能力。培养学生们乐感,在学习的过程中,老师要为学生们创建一种比较愉悦的学习环境,让同学们轻松地进行学习,并且使得同学们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己的乐感能力。创建情境同时也可以让同学们分角色的演唱,让同学们沉浸在角色中,对角色有不同的演绎,同时让自己对于音乐作品有更加深层次的了解。现在的科技越来越发达,多媒体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运用,那么,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就可以运用多媒体对同学们进行教学,并且要发挥多媒体的优势。也可以让同学们感受到不同的音乐魅力,多观看一些视频和图片,提高自己的音乐乐感,提高自己的音乐鉴赏能力,最终实现自己的目标。
2.2加强师生正常互动,营造融洽的音乐课堂学习氛围
正常的师生互动是我们课堂教学活动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量的教育实践已经充分表明了有效的师生互动,不仅能使得课堂学习氛围变得更加融洽,而且还能密切师生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在尊重教师的基础上产生“亲其师,信其道”的良好效果,并能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进行优质的、高效的学习。为此,初中音乐教师应当在自身的音乐教学实践活动中注重师生间的正常互动,以此推动学生更好地进行音乐知识的学习。我在自身的音乐教学实践中就会经常有意识地给予学生以积极的肯定与激励,有的时候是“你真棒”“唱得真好听”“歌唱的情感很细腻”等言语上的表扬,有的时候是一个肯定的眼神,有的时候则是一个微笑的手势示意,就这样,学生都能很好地感知到来自教师的关注与肯定,自然而然地其学习音乐、学好音乐的信念与意识也会更加强烈而坚定。而这将为日后获得高质量的音乐学习效果奠定良好的情感基础。
2.3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选择教学方法要遵循适当的原则,确立以音乐为基础并且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要从单纯的听觉教学中解放出来,让学生能从各个感官体验到音乐的魅力与乐趣。例如,教师在学生练习发声的时候将小纸片放在学生的喉咙处,让学生感受相应的触觉体验,也可以让学生之间相互感受。第二,音乐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和诗歌、画作等艺术表现手法一样,学生并不是感受几个音符而已,而是去体会由这些音符所构成的空间意象,去自由的想象,感受作者想要传达的信息。学生们的想象力是打开心灵之窗的钥匙,有利于学生们创造力的发挥。音乐教育要注重理论学习,但对学生本身特性的要求也比较高,在教学方法上要更加注重“因材施教”。要掌握学生的基础和兴趣,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第一,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沟通和理解。例如,在教室里,教师可以在名单上记录每个人的音乐取向和自身特点,分析学生的行为模式。掌握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性格特点并不容易,这需要教师在长期的教学中不断积累。特别是初中学生处于变声期,大部分初中学生非常喜欢演唱流行歌曲,但部分流行歌曲不适合学生进行歌唱,会对声带造成一定的损害,教师要注意在教学中阐明这一点。与此同时,教师可以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推荐适合的练习方式,喜欢歌唱的学生教学歌唱技巧,喜欢器乐的鼓励自己演奏歌曲。第二,教师在对音乐技巧性的内容进行讲解时,需要将理论与实际联系在一起,切实符合学生们的实际情况才行。例如,欣赏歌剧《猫》的时候,歌剧对于一般人来说吸引力比较优先,属于那种相对其他歌曲更为枯燥的艺术表现形式,即使是在西方的歌剧院里,也会有很多人在欣赏歌剧的时间里陷入睡眠,要调动起学生对歌剧的兴趣,必须辅以比较有趣的教学素材,如此学生才能有一定的兴趣,例如选择现代题材的歌剧等。其次,学生对音乐产生兴趣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学习音乐可以让他们轻松愉快,更是因为每一个单独的音乐内容都能代替他们向外界传递自我,音乐是他们在青春期表达自我的一种比较内敛的方式。与其他理论课程相比,音乐在教学上有天然的优势,非常具有娱乐性和趣味性。
结语
总之,教师应该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提升自身的专业教学素养,创新教育教学的手段和方式,构建高效初中音乐教学课堂。
参考文献:
[1]黄召晖.基于素质教育背景探析初中音乐教学的应对策略[J].北方音乐,2018(10):150.
[2]姚茂乾.初中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小品文选刊:下,2019(5):251.
[3]宋承山.初中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J].北方音乐,2018(7):169.
关键词:初中音乐教学;突出问题;应对策略
在素质教育理念下,音乐是初中教育的一个重要课程。对于学生乐感培养的策略,老师要创建合适的音乐情境,并且要让学生们多听优秀的音乐作品,也可以组织小组之内的学生们合作进行学习。那么,初中音乐教学中鉴赏课教学的策略是,老师要加大对学生们音乐视听的训练力度,并且规范音乐鉴赏的步骤,发现并挖掘学生们的潜能。
1、初中音乐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长期以来,受到我国考试升学制度的影响,初中音乐教育在大部分人看来是可有可无的。部分家长和学生对于音乐并不重视,要改变学生和家长对于音乐教育的偏见,音乐教育才能发展起来,然而,到目前为止,绝大多数中学音乐教师采用简单的方法进行教学,教学模式单一,中学音乐课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在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方面没有发挥自己应有的功能。主要问题出现在以下方面:大部分的学生对于音乐没有比较系统的认识,中学生在形成自我价值观与世界观的阶段,如果没有合适的音乐教育进行辅助,对于学生后天的成长可以说是一个比较大的遗憾。因此,利用融合了古今中外伟大艺术的集大成者音乐来树立学生的价值观,对学生来说是一个较好的方法。但是,由于绝大多数中学生在中学之前没有接触比较系统的音乐教育,所以学生声乐基础比较薄弱,学生要进行乐理方面的直接学习可能没有足够的兴趣。因此,初中音乐教学的质量水平取决于教师自身的水平,教师拥有什么样的教学观,直接决定课程质量。
2、初中音乐教学中存在突出问题的应对策略
2.1老师要创建合理的音乐情境
老师们在教学音乐知识的过程中,要为学生们创造一定的音乐情境。创设音乐情境之后,让每个同学都参与其中,并且教师要结合教材当中的一些内容,帮助学生们在学习的时候感受到更多的音乐知识并且沉浸其中,提高自己的乐感能力。培养学生们乐感,在学习的过程中,老师要为学生们创建一种比较愉悦的学习环境,让同学们轻松地进行学习,并且使得同学们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己的乐感能力。创建情境同时也可以让同学们分角色的演唱,让同学们沉浸在角色中,对角色有不同的演绎,同时让自己对于音乐作品有更加深层次的了解。现在的科技越来越发达,多媒体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运用,那么,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就可以运用多媒体对同学们进行教学,并且要发挥多媒体的优势。也可以让同学们感受到不同的音乐魅力,多观看一些视频和图片,提高自己的音乐乐感,提高自己的音乐鉴赏能力,最终实现自己的目标。
2.2加强师生正常互动,营造融洽的音乐课堂学习氛围
正常的师生互动是我们课堂教学活动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量的教育实践已经充分表明了有效的师生互动,不仅能使得课堂学习氛围变得更加融洽,而且还能密切师生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在尊重教师的基础上产生“亲其师,信其道”的良好效果,并能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进行优质的、高效的学习。为此,初中音乐教师应当在自身的音乐教学实践活动中注重师生间的正常互动,以此推动学生更好地进行音乐知识的学习。我在自身的音乐教学实践中就会经常有意识地给予学生以积极的肯定与激励,有的时候是“你真棒”“唱得真好听”“歌唱的情感很细腻”等言语上的表扬,有的时候是一个肯定的眼神,有的时候则是一个微笑的手势示意,就这样,学生都能很好地感知到来自教师的关注与肯定,自然而然地其学习音乐、学好音乐的信念与意识也会更加强烈而坚定。而这将为日后获得高质量的音乐学习效果奠定良好的情感基础。
2.3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选择教学方法要遵循适当的原则,确立以音乐为基础并且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要从单纯的听觉教学中解放出来,让学生能从各个感官体验到音乐的魅力与乐趣。例如,教师在学生练习发声的时候将小纸片放在学生的喉咙处,让学生感受相应的触觉体验,也可以让学生之间相互感受。第二,音乐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和诗歌、画作等艺术表现手法一样,学生并不是感受几个音符而已,而是去体会由这些音符所构成的空间意象,去自由的想象,感受作者想要传达的信息。学生们的想象力是打开心灵之窗的钥匙,有利于学生们创造力的发挥。音乐教育要注重理论学习,但对学生本身特性的要求也比较高,在教学方法上要更加注重“因材施教”。要掌握学生的基础和兴趣,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第一,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沟通和理解。例如,在教室里,教师可以在名单上记录每个人的音乐取向和自身特点,分析学生的行为模式。掌握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性格特点并不容易,这需要教师在长期的教学中不断积累。特别是初中学生处于变声期,大部分初中学生非常喜欢演唱流行歌曲,但部分流行歌曲不适合学生进行歌唱,会对声带造成一定的损害,教师要注意在教学中阐明这一点。与此同时,教师可以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推荐适合的练习方式,喜欢歌唱的学生教学歌唱技巧,喜欢器乐的鼓励自己演奏歌曲。第二,教师在对音乐技巧性的内容进行讲解时,需要将理论与实际联系在一起,切实符合学生们的实际情况才行。例如,欣赏歌剧《猫》的时候,歌剧对于一般人来说吸引力比较优先,属于那种相对其他歌曲更为枯燥的艺术表现形式,即使是在西方的歌剧院里,也会有很多人在欣赏歌剧的时间里陷入睡眠,要调动起学生对歌剧的兴趣,必须辅以比较有趣的教学素材,如此学生才能有一定的兴趣,例如选择现代题材的歌剧等。其次,学生对音乐产生兴趣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学习音乐可以让他们轻松愉快,更是因为每一个单独的音乐内容都能代替他们向外界传递自我,音乐是他们在青春期表达自我的一种比较内敛的方式。与其他理论课程相比,音乐在教学上有天然的优势,非常具有娱乐性和趣味性。
结语
总之,教师应该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提升自身的专业教学素养,创新教育教学的手段和方式,构建高效初中音乐教学课堂。
参考文献:
[1]黄召晖.基于素质教育背景探析初中音乐教学的应对策略[J].北方音乐,2018(10):150.
[2]姚茂乾.初中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小品文选刊:下,2019(5):251.
[3]宋承山.初中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J].北方音乐,2018(7):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