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立足高中英语课堂,培养学生英语文化素养

【作者】 张雪容

【机构】 (广西柳州高级中学)


【正文】摘 要:英语是一门注重情感色彩和文化差异的语言性学科,英语的教学过程就是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实现文化态度和语言学习相统一的过程。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传统的应试教学模式显然不符合英语学科的特点,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认识到语言类学科文化意识的重要性,在教学中多多开展文化差异解读、文化背景了解等主题类活动,让学生意识到中英文化的差异,从而更好地理解语言的特点。通过培养学生的英语文化素养来使其英文综合水平再上一个“台阶”,并激发其学习兴趣,发展学科情感态度。
  关键词:高中英语;文化素养;策略
  一、依据教材内容深入挖掘,延伸文化知识
  英语教材是结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特点而进行编排的,与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相呼应。但从实际教学情况来看,大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并没有将教材的优势开发出来,很多的知识内容和篇幅都是一带而过,从侧面反映了应试教育模式的弊端,过分追求考频率高的词汇、句型和语法,忽略了文化知识的延伸。基于此,为增强学生的英语文化素养,教师要及时改正上述提及的这一问题,教学中要做到基于教材,但不局限于教材,将其进行全面地解读,挖掘其中与文化知识相关的点,并结合网络、多媒体将其进行拓展延伸,以此来开拓学生的文化知识视野,有利于激发其语言学习兴趣。
  二、使用多媒体等工具教学,创设文化情境
  良好的教学情境是启发学生思维、调动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语言文化是一种抽象的存在,它看不见也摸不着,那么在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明确地感知到这一文化特性呢?仅靠教师语言文字的描述是难以引发学生情感共鸣的,这种方式也难以使学生对英文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因而,在信息技术、互联网和教学教学领域相融合的今天,教师可以合理使用多媒体等教学工具,为学生播放一些经典的英文影视片段和歌曲,营造具有浓厚文化气息的学习情境,使学生不自觉地带动起来,融入其中,感受语言的魅力,体会文化的氛围,从而逐渐产生对文化的情感共鸣,有利于发展学科文化素养。
  三、鼓励学生阅读英文读物,感受文化背景
  阅读是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方式,也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高中阶段,学生的词汇语言知识有了一定量的积累,这时课本中的文章阅读已经满足不了学生的发展需要,教师还要结合其基本学情有针对性地引导其进行课外自主阅读。这一方式也是开拓学生知识视野、培养文化素养的有效方式,以英文名著为例,其中的故事叙述背景和主要思想感情都是基于当地的西方文化而展开的,因此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一方面能够积累语言知识、锻炼阅读理解能力,另一方面能够透过文章的语言词汇感受其背后的文化背景和文化色彩,这对其英文文化素养的提升也有一定的帮助。
  四、课堂开展语言实训练习,培养文化意识
  英语是一门语言性学科,在教学中对话练习是必不可少的,但在实际教学当中,很多学生在对话英语时都会发生“中文式英语”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文化的差异和语言情境的匮乏,从而使得学生不自觉地将中文思维代入到英语的表达交流当中,导致口语能力的下降。基于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合理地组织课堂语言实训练习,让学生主动张口练习英式表达,并克服中式思维,在提高语言沟通能力的同时形成跨文化意识,提升文化素养。
  五、进行中西文化对比分析,了解文化差异
  因中英思维、理念等多方面的不同而导致的文化差异是学生当前英语学习存在的主要问题,教师要想培养学生英文文化素养,那么克服文化差异是关键的一步。在高中阶段,学生已经具备自主分析问题和探究解决的能力,教师可以指导其自主去对比中西文化,比如通过一些见面礼仪的对比、文化节日的对比等等,让学生结合具体的事例去形象地了解这一抽象的差异。在此基础上,学生在学习英语时能够灵活切换思维,意识到英文文化的追求和提倡,从而在进行听说读写练习时能够自觉地去靠近它,以此展现真实的语言风采,真正提升自身的跨文化意识。
  六、开展文化主题课外活动,发展文化素养
  课外实践活动也是提高学生积极性,发展文化素养的有效手段,在课堂教学当中,因时间有限,文化延伸也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另外每位学生因生活环境、语言思维、英文基础、学习态度等多方面的不同,在面对英文文化的了解和学习方面上,也会有不一样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点,而这些都是教师无法在课堂上一一满足学生的。基于此,多元化的课外活动的意义就体现出来了,教师可以与学校进行沟通,确立多个文化主题的英语俱乐部,让学生能够按照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在课上学习相关的语言知识,在课后结合文化主题去灵活应用,既有利于发展文化素养,又能够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结束语
  高中是培养与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学生各学科都建立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尤其是英语这类具有积累性特点的语言学科,要想有效发展核心素养,教师必须关注语言文化这一方面。在实际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合理延伸主题,使用多媒体等教学工具为学生播放一些英文影视片段和歌曲,并鼓励学生广泛阅读英文读物,在多元化的主题活动中开拓学生思维,使其更多地了解英文文化下的世界,从而逐步培养其语言情感,发展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高艳.浅谈文化意识素养下微课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学生作文指导,2019(5):191-192.
  [2]柯柔茵.如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素养[J].试题与研究,2019(7).
  [3]曹晓燕.高中英语教学中文化素养的培养策略[J].英语画刊(高级版),201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