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作者】 贾慧艳

【机构】 (湖北省房县实验中学)


【正文】著名语言学家洛克认为“人们学习语言的目的,是为了社会交际和在日常生活中交流思想,仅此而已,别无其他。”据此观点,我们英语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如此,合作与交流的学习就变的尤为重要,小组合作学生无疑是落实的最好方式。那么,小组该如何组建以及小组合作在英语教学中基本模式又是什么呢?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以及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有哪些主要特征呢?小组合作学习是对全班学生按“组内同质,组间异质”的原则,根据性别比例、兴趣倾向、学习水准、交往技能等综合因素合理搭配,并分成学习小组进行学习的。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教学模式
  (一)情境导入 主要是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明确合作目标。教师引导学生看视频、图片,听故事,或结合生活实际用英语谈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通过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引导好奇心,让学生以积极的情感和态度进入学习状态。
  (二)合作探究 根据小组合作学习目标,设计学习活动及形式、步骤(自学、讨论、对话、操练应用),组织、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究方法、总结归纳、形成互动、多向交流,及时消除学习障碍,发现新的思路。学生在这一阶段根据小组合作学习目标,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小组合作讨论,充分发表对问题的看法,大胆提出问题,相互交流,提高自己英语听说读写能力。
  (三)实践应用 教师针对小组学习目标,设计各种基本练习、独立练习、发展性练习以及综合性和开放性的练习,让学生在情境中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感受、体验学习英语的乐趣,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进行鼓励性的评价,特别强调组内成员的相互评价,从听、说、讨论英语问题的专注情况,发言的次数和质量、关心同伴的情况、个人和小组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评价,以此让学生顺利地构建与自己认知水平相适应的知识结构,不断地完善自身的认知结构。
  小组合作探究教学作为一种富有创意的教学模式,它试图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促进全体学生在认知、情感和适应性等方面有差异的发展。为保证合作学习的顺利进行,以下因素最重要。
  二、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
  合作学习包括五个基本要素,缺少了哪一个,都不是真正意义的合作学习。
  (一)混合编组 混合编组要考虑这样几个因素,保证同一合作学习小组内的学生有好、中、差三类,保证将那些具有不同能力优势的学生组合在一起,保证既有男同学也有女同学,因为不同性别的个体认知风格、能力、性格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同一小组内的学生的家庭背景是不一样的,因为儿童的行为习惯、思维方式和出格特点等往往带有家庭的烙印,而学生的家庭可能属于许多不同的社会群体或阶层,在真实的社会生活中,与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的同学合作的经验将有助于学生应对真实的社会生活。
  (二)积极互赖 积极互赖代表了小组成员之间一种积极的相互关系,同舟共济、荣辱与共。帮助学生建立积极互赖的方法主要有:目标积极互赖、奖励积极互赖、角色积极互赖?、资料积极互赖、身份积极互赖。目标积极互赖,全组有一个或多个共同的目标,如合写一篇论文,共同完成一份答题单,小组成员共同承担责任,组内没有竞争压力,有利于调动所有成员的积极参与。奖励积极互赖,小组成绩取决于小组内每一成员的成绩,奖励是奖励小组,而非奖励个人,如果奖励给了个人,就不是真正意义的合作。奖励积极互赖打破了由好学生包揽一切或各自为政的局面,可以推动小组成员互相帮助,共同进步。角色积极互赖,小组成员分别承担互补的、有内在关联的角色。资料积极互赖,每个成员只占有完成任务所需的一部分信息或资料,要想成功必须分享、共享。身份积极互赖,小组成员有一个共同的身份或标志,比如火箭组,蓝天组,科技组等等,共同的身份有助于激发大家对所在小组的归属感,增强凝聚力。
  (三)个人责任 个人责任是指小组中每一个成员都必须承担一定的任务,通过制定小组活动规则明确个人责任。
  (四)社交技能 这一点很重要,既是合作学习的结果,又是合作学习的前提。导致合作学习不能顺利进行的最主要因素是小组成员不会合作,为什么不会合作?学生缺乏合作的方法——社交技能。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要求学生掌握必要的社交技能,这些技能包括:怎样向他人打招呼、问候,怎样进行自我介绍和介绍别人,注意听他人讲话(学会聆听),如何表达自己的意见,别人提出不同意见时,如何阐述自己的观点,如何有礼貌地表示不赞成,等等。可以说,合作学习就是合作技能、技巧的培养过程。
  (五)、小组自评 小组自评,又叫“团体反思”,合作小组必须定期评价小组成员共同活动的情况,对共同活动的成效进行评估。比如,总结小组活动中有益的经验,总结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明确小组今后的发展方向和目标,等等。而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时间紧迫,教师很容易忽视小组自评这个环节。
  三、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有以下主要特征
  一是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教学是以小组活动为主体而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它的所有环节都必须以此为核心。小组的组建是为小组活动提供活动的形式与空间,教师的精讲是为了提供活动的知识背景,小组奖励的实施为活动提供取之不竭的动力源泉。
  二是小组合作学习是同伴间的互助合作活动。它通过创设“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小组形式来改变教学结构,其目的就在于促进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助与合作,并以此作为教学活动的动力。
  三是小组合作学习,以小组目标的总体成绩作为评价和奖励的依据。它改变了传统班级教学中以学生个人为奖励对象的做法,从而改变了班级教学中学生成员间以竞争为主的交往方式,促进了组内成员的互助与合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合作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社会技能和民主价值观。学校仅仅把合作学习当提高成绩、提高学习能力的一种手段,这绝非合作学习的真正目的。合作学习既要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更要学会如何合作,“学会合作”对一个人的一生会产生深远影响。事实证明,要提高一个学生的学习成绩,更有效的办法是促进他的情感和社会意识方面的发育,而不是单纯集中力量猛抓他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