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探究
【作者】 王小芳
【机构】 (陕西省韩城市象山中学)
【正文】 摘 要:新高考制度明确提出根据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加强对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察。所以,阅读教学方法的改善受到了语文教师的关注,阅读教学既是高中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能力的重要一环。本文就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内容提出几点看法,旨在为教师培养出更多高校人才尽到绵薄之力。
关键词:新高考;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探究
一、高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一)学生提问能力薄弱
传统的教学理念中教师是权威,学生对权威的敬畏导致不敢质疑教师,渐渐演变为学生在课堂上一味地听和模仿,最终磨灭了自己的进取心,丧失了创新精神。例如,在讲解模拟卷的阅读短文时,语文教师在开始时会安排学生在黑板上誊写正确答案,让学生抄写在试卷上,在课堂讲解时,教师也只是根据正确答案并辅以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将答案具体化的表述给学生。学生完全不会就阅读时产生的疑惑、短文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教师讲解的不足向教师提出质疑,教师也秉持着无人质疑即过的态度完成阅读教学的内容。不仅削弱了学生的提问能力,更阻碍了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提升。
(二)学生缺乏语文阅读的兴趣
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占据着主导地位,机械式的完成阅读教学内容,导致课堂氛围枯燥乏味,学生逐渐丧失了语文阅读学习的兴趣。虽然学生在课堂上坚持正襟危坐,营造出认真听讲的状态,但真正掌握并能运用教师传授的知识的人少之又少。另外,教师着重关注的是学生的阅读测验成绩,忽视了学生知识内化的程度,促使学生在一知半解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最后放弃了语文阅读的学习。
(三)教师注重阅读的重点内容讲解,忽视了文章整体内容的整合
目前的课堂教学时间有限,而教学内容又十分繁重,因此,教师为了按时完成教学内容,会采用去繁就简的教学方式进行阅读教学。首先,教师会安排学生提前预习阅读的内容,大部分学生都是走马观花的浏览,其次,教师会通过课前备案将文本进行完整的整理,将文本中的难易内容分类,在课程讲解中着重讲解难点内容,简单的内容一笔带过,造成学生理解文本的不全面,最后,教师忽视了文章结构的梳理,导致学生难以将文本内容构建出立体结构化模型,形成牢固的记忆,产生记忆片面的情形。并且,教师缺乏了结构式教学的意识,讲解文本内容时简单交代文章结构就进入内容教学,忽视了学生由简入难的学习需求,不仅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率,更加剧了学生掌握知识不全面的现象的发生。
二、改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具体策略
(一)调动学生的提问兴趣,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能力
学生对语文的热爱程度,不仅决定了学生对于语文阅读的兴趣,更直接影响了其提问的积极性。所以,教师需让学生改变对语文的看法,让学生真心实意的爱上语文。首先,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培养具有非常大的影响,教师和学生不应只是教与学的关系,而应是平等合作的关系。因此,教师和学生之间需彼此尊重,让学生体会到学习语文的乐趣,提升学生提问的能力;其次,注重教学方法,教师需把握文本的情节和人物特点,引导学生提出相关的问题,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课文内容,还提高了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的能力;最后,营造生动的课堂氛围,教师需提升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运用巧妙的方法增强课堂的氛围,吸引学生语文阅读的兴趣。例如,讲解《鸿门宴》这一篇课文时,教师在教学开始之前,播放教学视频,让学生了解西楚霸王和刘邦的人物历史,之后从课文标题入手,询问学生关于“鸿门宴”这个词的感受,由浅入深的引导学生学习,并且,将学生分为若干组,通过小组讨论整理出有关教学内容的问题,依次发问,其余小组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不仅锻炼了学生提问的能力,还促进了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更激发了学生对语文的热爱。
(二)开展阅读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语文课文大部分篇幅较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会逐渐失去阅读兴趣,基于此,教师需开展阅读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高考中,课外阅读的考察也是重点内容之一,所以,学生课外阅读的积累量也十分重要。教师可以从高中新入学之初开展阅读周,每周选取一节课让学生阅读自己感兴趣的读物,逐渐养成热爱阅读的习惯,长此以往之后,改变学生阅读的内容,由感兴趣的读物转变为感兴趣的课外名著,让学生在感受阅读魅力的同时掌握名著的基本内容。另外,教师为了检验学生的阅读情况,需在每次阅读之后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彼此之间互相交流,分享自己阅读的书籍,并且,学生还能在阅读完整本名著之后通过书写读后感深刻理解名著表达的具体含义。阅读的兴趣需要在一朝一夕之间逐渐培养,而不能一蹴而就,因此,教师需进行长远计划,不能仅在高考之前加强阅读力度。
综上所述,教师应摒弃传统的教学理念,发展全新的阅读教学观,锻炼学生关于阅读内容的提问能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进学生养成长期的阅读习惯,为学生以后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倩,吴欣歆.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的三个转变[J]. 中小学管理,2017(09):8-10.
[2]王玮. 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语文教学改革[J]. 中学语文,2017(27):96-97.
[3]郑丽玲. 新高考背景下语文教学实用化的转变[J]. 考试周刊,2018(66):62.
关键词:新高考;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探究
一、高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一)学生提问能力薄弱
传统的教学理念中教师是权威,学生对权威的敬畏导致不敢质疑教师,渐渐演变为学生在课堂上一味地听和模仿,最终磨灭了自己的进取心,丧失了创新精神。例如,在讲解模拟卷的阅读短文时,语文教师在开始时会安排学生在黑板上誊写正确答案,让学生抄写在试卷上,在课堂讲解时,教师也只是根据正确答案并辅以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将答案具体化的表述给学生。学生完全不会就阅读时产生的疑惑、短文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教师讲解的不足向教师提出质疑,教师也秉持着无人质疑即过的态度完成阅读教学的内容。不仅削弱了学生的提问能力,更阻碍了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提升。
(二)学生缺乏语文阅读的兴趣
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占据着主导地位,机械式的完成阅读教学内容,导致课堂氛围枯燥乏味,学生逐渐丧失了语文阅读学习的兴趣。虽然学生在课堂上坚持正襟危坐,营造出认真听讲的状态,但真正掌握并能运用教师传授的知识的人少之又少。另外,教师着重关注的是学生的阅读测验成绩,忽视了学生知识内化的程度,促使学生在一知半解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最后放弃了语文阅读的学习。
(三)教师注重阅读的重点内容讲解,忽视了文章整体内容的整合
目前的课堂教学时间有限,而教学内容又十分繁重,因此,教师为了按时完成教学内容,会采用去繁就简的教学方式进行阅读教学。首先,教师会安排学生提前预习阅读的内容,大部分学生都是走马观花的浏览,其次,教师会通过课前备案将文本进行完整的整理,将文本中的难易内容分类,在课程讲解中着重讲解难点内容,简单的内容一笔带过,造成学生理解文本的不全面,最后,教师忽视了文章结构的梳理,导致学生难以将文本内容构建出立体结构化模型,形成牢固的记忆,产生记忆片面的情形。并且,教师缺乏了结构式教学的意识,讲解文本内容时简单交代文章结构就进入内容教学,忽视了学生由简入难的学习需求,不仅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率,更加剧了学生掌握知识不全面的现象的发生。
二、改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具体策略
(一)调动学生的提问兴趣,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能力
学生对语文的热爱程度,不仅决定了学生对于语文阅读的兴趣,更直接影响了其提问的积极性。所以,教师需让学生改变对语文的看法,让学生真心实意的爱上语文。首先,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培养具有非常大的影响,教师和学生不应只是教与学的关系,而应是平等合作的关系。因此,教师和学生之间需彼此尊重,让学生体会到学习语文的乐趣,提升学生提问的能力;其次,注重教学方法,教师需把握文本的情节和人物特点,引导学生提出相关的问题,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课文内容,还提高了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的能力;最后,营造生动的课堂氛围,教师需提升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运用巧妙的方法增强课堂的氛围,吸引学生语文阅读的兴趣。例如,讲解《鸿门宴》这一篇课文时,教师在教学开始之前,播放教学视频,让学生了解西楚霸王和刘邦的人物历史,之后从课文标题入手,询问学生关于“鸿门宴”这个词的感受,由浅入深的引导学生学习,并且,将学生分为若干组,通过小组讨论整理出有关教学内容的问题,依次发问,其余小组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不仅锻炼了学生提问的能力,还促进了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更激发了学生对语文的热爱。
(二)开展阅读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语文课文大部分篇幅较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会逐渐失去阅读兴趣,基于此,教师需开展阅读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高考中,课外阅读的考察也是重点内容之一,所以,学生课外阅读的积累量也十分重要。教师可以从高中新入学之初开展阅读周,每周选取一节课让学生阅读自己感兴趣的读物,逐渐养成热爱阅读的习惯,长此以往之后,改变学生阅读的内容,由感兴趣的读物转变为感兴趣的课外名著,让学生在感受阅读魅力的同时掌握名著的基本内容。另外,教师为了检验学生的阅读情况,需在每次阅读之后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彼此之间互相交流,分享自己阅读的书籍,并且,学生还能在阅读完整本名著之后通过书写读后感深刻理解名著表达的具体含义。阅读的兴趣需要在一朝一夕之间逐渐培养,而不能一蹴而就,因此,教师需进行长远计划,不能仅在高考之前加强阅读力度。
综上所述,教师应摒弃传统的教学理念,发展全新的阅读教学观,锻炼学生关于阅读内容的提问能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进学生养成长期的阅读习惯,为学生以后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倩,吴欣歆.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的三个转变[J]. 中小学管理,2017(09):8-10.
[2]王玮. 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语文教学改革[J]. 中学语文,2017(27):96-97.
[3]郑丽玲. 新高考背景下语文教学实用化的转变[J]. 考试周刊,2018(6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