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基于数学文化视角的初中数学教学对策
【作者】 唐光凤
【机构】 (四川省遂宁市船山区老池学校)
【正文】摘 要:数学文化是数学学科发展过程中逐渐积淀下来的一种文化形式,通过数学文化的了解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 同时也是素质教育下的教学要求。但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数学文化在数学教学中的落实还存在很大的难度,所以教师还需要根据学情在教学中融入数学文化,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数学文化视角;文化缺失;教学策略
数学文化对于艺术以及人文文化来说更不容易理解,数学文化也被称为是一种看不见的文化,无法通过肉眼观察,而是一种理性的、内涵更为丰富的文化。数学文化的内涵更为深刻,没有文科课程文化的通俗易懂,所以人们对数学文化一直呈现出来的是仰视和观望的态度,对数学文化的理解过程中也容易存在偏颇,但是在我们的生活中却处处充斥着数学文化的影子,所以还需要在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文化,加深学生对数学文化的了解。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文化缺失的原因
(一)教师数学文化素质不足。数学教师是数学教学的引导者, 所以数学教师自身的数学文化素质也直接影响着数学课程中数学文化的渗透以及学生数学文化意识的提升。但是通过对初中数学教师的调查可知,有30%左右的教师认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是不必要的,数学只是一种知识运作的工具,所以学生只需要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能够应用数学技能解决数学问题即可。同时部分教师本身数学文化知识比较匮乏,当前初中数学教师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大部分都是应试教育模式,所以教师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本身也缺乏数学文化的渗透,从而导致教师自身数学文化的缺失,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无法将数学文化有效的渗透到教学中。
(二)数学文化渗透不充分。数学学科本身是一个比较理性的学科,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为学生渗透数学文化的过程中,一般不会对一些古老的数学文化进行引入,而是根据教学内容简单的代入。比如,在勾股定理的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数学文化的引入只是简单的对勾股定理的起源以及发展进行简单的讲解,或者只是简单的交代一下勾股定理诞生的背景,学生对勾股定理的文化并没有很深的了解。教师这种一言以蔽之的文化讲解方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利于学生对数学文化的认识。
(三)数学教材和试题的数学文化导向缺乏。当前,初中数学教材中对数学文化呈现的方式主要有文字、配图、连环画等方式, 总体来看文化呈现的方式过于单一, 而且从呈现的位置来看,主要在正文、实验以及探究等板块,但是在正文中所占比例非常小, 更多的是在阅读以及思考等学生容易忽视的位置,而由于课堂教学时间等条件的限制也会导致学生无法对数学文化进行深刻的了解。同时从数学文化呈现的类型来看, 主要的呈现方式为数学史料、应用、名题以及知识等方面, 其中所占比例最大的为数学史料,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数学史料都是数学文化, 而且这也容易造成学生对数学文化了解的偏差。此外,从数学试题方面来看,大部分教师表示在测试题的选择中不会注重数学文化。
二、基于数学文化视角初中数学教学的对策
(一) 提升教师的数学文化素养。初中数学教师的数学文化素养是体现教师教学能力的基础。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和推进对教师的知识范围和教学能力水平要求也更高, 要求教师必须要具有更广泛的知识面和更高的文化造诣。
(二) 在数学课堂中融入数学文化。初中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文化是非常必要的, 同时在文化的融入过程中也具有多样性。首先, 教师可以通过数学史的介绍, 融入数学文化。我国现代数学史可以追溯到17世纪,从笛卡尔的方法论到帕斯卡的概率论再到牛顿的微积分等数学理论, 都为其他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数形结合的初中数学内容中都蕴含着无数的文化生机。初中数学的知识量开始逐渐的扩充, 涉及面也比较广, 包括几何、函数以及统计等, 所有的知识中都蕴含着很多的数学故事, 如黄金分割的学习中, 教师可以以此拓展到军事、音乐以及生活中等方面的黄金分割, 通过这种方式提升学生的探究欲望。同时,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可以通过对数学故事的讲解实现对学生学习的激励, 如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数学家华罗庚的故事, 在华罗庚生病卧床不起, 康复残疾后仍然坚持数学研究。通过这样的事例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为学生刻苦学习的品质培养奠定基础。同时, 教师还可以采用理论联系实践的方式, 培养学生的数学知识应用意识。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科学的情境, 从当前的初中數学教材结构来看, 现实生活问题为模板的数学题比较常见, 所以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善于利用熟悉的生活环境, 使学生感受数学文化气息。
(三) 利用数学试题体现数学文化。考试试题的数学文化魅力缺失, 不仅影响学生的数学习题练习兴趣, 同时也导致数学试题的文化导向意识不强。利用试题体现数学文化的过程中, 可以通过在试题中编制数学文化的方式实现。试题的练习是最能够反应学生学习情况的方式, 是对教师教学效果的最直观的反馈, 初中数学知识更加复杂, 所以学生在数学的学习中更容易出现两极分化的情况, 所以如果学校一直利用刻板的试题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检测, 只会导致学生产生厌烦的心理, 无法体现出人文情怀。因此在试题的编制中还需要适当的渗透文化内容。
参考文献:
[1] 汪丽勤.初中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文化的教学策略分析[J].中外交流, 2017,(33) :124.
[2] 许艺真.论数学文化与初中数学教学的融合[J].读书文摘, 2016(16) :137.
[3]文红梅.领略数学文化, 感受数学美——谈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策略[J].中学生数理化, 2014 (09) :35.
关键词:数学文化视角;文化缺失;教学策略
数学文化对于艺术以及人文文化来说更不容易理解,数学文化也被称为是一种看不见的文化,无法通过肉眼观察,而是一种理性的、内涵更为丰富的文化。数学文化的内涵更为深刻,没有文科课程文化的通俗易懂,所以人们对数学文化一直呈现出来的是仰视和观望的态度,对数学文化的理解过程中也容易存在偏颇,但是在我们的生活中却处处充斥着数学文化的影子,所以还需要在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文化,加深学生对数学文化的了解。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文化缺失的原因
(一)教师数学文化素质不足。数学教师是数学教学的引导者, 所以数学教师自身的数学文化素质也直接影响着数学课程中数学文化的渗透以及学生数学文化意识的提升。但是通过对初中数学教师的调查可知,有30%左右的教师认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是不必要的,数学只是一种知识运作的工具,所以学生只需要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能够应用数学技能解决数学问题即可。同时部分教师本身数学文化知识比较匮乏,当前初中数学教师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大部分都是应试教育模式,所以教师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本身也缺乏数学文化的渗透,从而导致教师自身数学文化的缺失,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无法将数学文化有效的渗透到教学中。
(二)数学文化渗透不充分。数学学科本身是一个比较理性的学科,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为学生渗透数学文化的过程中,一般不会对一些古老的数学文化进行引入,而是根据教学内容简单的代入。比如,在勾股定理的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数学文化的引入只是简单的对勾股定理的起源以及发展进行简单的讲解,或者只是简单的交代一下勾股定理诞生的背景,学生对勾股定理的文化并没有很深的了解。教师这种一言以蔽之的文化讲解方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利于学生对数学文化的认识。
(三)数学教材和试题的数学文化导向缺乏。当前,初中数学教材中对数学文化呈现的方式主要有文字、配图、连环画等方式, 总体来看文化呈现的方式过于单一, 而且从呈现的位置来看,主要在正文、实验以及探究等板块,但是在正文中所占比例非常小, 更多的是在阅读以及思考等学生容易忽视的位置,而由于课堂教学时间等条件的限制也会导致学生无法对数学文化进行深刻的了解。同时从数学文化呈现的类型来看, 主要的呈现方式为数学史料、应用、名题以及知识等方面, 其中所占比例最大的为数学史料,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数学史料都是数学文化, 而且这也容易造成学生对数学文化了解的偏差。此外,从数学试题方面来看,大部分教师表示在测试题的选择中不会注重数学文化。
二、基于数学文化视角初中数学教学的对策
(一) 提升教师的数学文化素养。初中数学教师的数学文化素养是体现教师教学能力的基础。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和推进对教师的知识范围和教学能力水平要求也更高, 要求教师必须要具有更广泛的知识面和更高的文化造诣。
(二) 在数学课堂中融入数学文化。初中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文化是非常必要的, 同时在文化的融入过程中也具有多样性。首先, 教师可以通过数学史的介绍, 融入数学文化。我国现代数学史可以追溯到17世纪,从笛卡尔的方法论到帕斯卡的概率论再到牛顿的微积分等数学理论, 都为其他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数形结合的初中数学内容中都蕴含着无数的文化生机。初中数学的知识量开始逐渐的扩充, 涉及面也比较广, 包括几何、函数以及统计等, 所有的知识中都蕴含着很多的数学故事, 如黄金分割的学习中, 教师可以以此拓展到军事、音乐以及生活中等方面的黄金分割, 通过这种方式提升学生的探究欲望。同时,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可以通过对数学故事的讲解实现对学生学习的激励, 如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数学家华罗庚的故事, 在华罗庚生病卧床不起, 康复残疾后仍然坚持数学研究。通过这样的事例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为学生刻苦学习的品质培养奠定基础。同时, 教师还可以采用理论联系实践的方式, 培养学生的数学知识应用意识。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科学的情境, 从当前的初中數学教材结构来看, 现实生活问题为模板的数学题比较常见, 所以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善于利用熟悉的生活环境, 使学生感受数学文化气息。
(三) 利用数学试题体现数学文化。考试试题的数学文化魅力缺失, 不仅影响学生的数学习题练习兴趣, 同时也导致数学试题的文化导向意识不强。利用试题体现数学文化的过程中, 可以通过在试题中编制数学文化的方式实现。试题的练习是最能够反应学生学习情况的方式, 是对教师教学效果的最直观的反馈, 初中数学知识更加复杂, 所以学生在数学的学习中更容易出现两极分化的情况, 所以如果学校一直利用刻板的试题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检测, 只会导致学生产生厌烦的心理, 无法体现出人文情怀。因此在试题的编制中还需要适当的渗透文化内容。
参考文献:
[1] 汪丽勤.初中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文化的教学策略分析[J].中外交流, 2017,(33) :124.
[2] 许艺真.论数学文化与初中数学教学的融合[J].读书文摘, 2016(16) :137.
[3]文红梅.领略数学文化, 感受数学美——谈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策略[J].中学生数理化, 2014 (09)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