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利用适宜绘本激发大班幼儿泥塑活动兴趣
【作者】 张育玲
【机构】 (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凤岭幼儿园)
【正文】摘 要:泥塑作为一种传统民间艺术有着深厚久远的历史,它不仅能让幼儿在活动中感受中国传统的艺术美,受到美的熏陶、教育,还可以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为了丰富幼儿泥塑的兴趣和赋予泥塑作品情节、层次性等多元体验,选择适应的绘本则是一个很好的提升幼儿泥塑制作水平的载体和助推剂。本文用生动课例加以论述,独居匠心,错落有致。
关键词:选择;适宜的绘本;大班泥塑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发现儿童绘本与泥塑有着较高的美学相似性,通过泥塑在造型、色彩、寓意等方面对儿童绘本的借鉴,将绘本与儿童泥塑设计融合与创新,两者必将碰撞出绚丽的火花。如何选择合适的绘本让泥塑活动更有趣,这是我们一直在研究和思考的问题。
一、 绘本内容贴近大班幼儿的生活,唤醒幼儿玩泥巴的欲望,提高泥塑活动的趣味性
绘本多以简浅的文字和色彩丰富的画面为主体内容,是一种视觉艺术。大班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对周围事物的理解能力较强,从幼儿的实际经验出发,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绘本内容,如大班幼儿正处在换牙的阶段,可以适时的选择《牙齿旅行记》、《鳄鱼怕怕牙医怕怕》、《牙齿大街的新鲜事》、《牙洞的秘密》等书籍,让幼儿对长牙、换牙这一正常现象有一定的科学认识,对蛀牙有一定的预防意识。大班的幼儿也开始关注到自己身体的生长变化,这时可以根据他们好奇的兴趣点,选择一些绘本,如《身体有个秘密》、《我们身体里的“洞”》、《我们的身体了不起》,让幼儿了解人体的基本身体构造。大班的幼儿慢慢地对外界的事情或未知领域充满探索精神,选择一些如《生命的秘密》、《我长大以后》、《太空历险记》、《假装是鱼》、《恐龙王国历险记》,这些优秀的绘本不仅有利于唤起幼儿已有经验,也有利于幼儿获得更多的感性经验和拓展幼儿想象的空间,更有利于幼儿在泥塑过程中的借鉴和发挥,从而提高大班幼儿泥塑活动的趣味性。
二、绘本色彩协调、画面清新,提高幼儿泥塑的趣味性和审美力
泥塑最后一道工序是着色,素有三分塑,七分彩之说,一般着色之前先上一层底色,以保持表面光洁,便于吸收彩绘的颜色。选择一些色彩搭配和谐的绘本,让幼儿观察画面色彩的搭配特点,了解冷暖色调的基础知识,有利于幼儿泥塑作品趣味性的情绪表达,更有利于幼儿审美能力的提高。选择一些色彩对比强烈的绘本,能给幼儿以视觉冲击,有利于吸引幼儿的好奇心和兴趣,同时也能帮助幼儿创作出更具有色彩情怀的作品。选择内容丰富,画面饱满的绘本,能给幼儿更多形象造型的累积和参考,幼儿有了这些经验的累积和存储,能更加自如地运用到泥塑创作中去,无形中也提高了泥塑的创作水平。
大班幼儿虽然有一定的泥塑制作水平,但由于手部肌肉的控制能力和精细动作的局限性,泥塑精细化程度还不够,所以在选择绘本时,要注意绘本中人物和动物的形象要生动有趣。任何源于幼儿的创作,都脱离不了幼儿自身的认知水平和想象水平,幼儿创新灵感,来源于选择的绘本活泼生动,会说话的绘本人物、动物形象激发了幼儿融合到泥塑作品中的激情和愿望。
三、绘本内容多元有趣,激发大班幼儿泥塑创新的动力
如何能抓住幼儿参与绘本泥塑的兴趣点,这是我们老师在平时的教学生活中要去观察和发现的。如:我曾在大班上了一节关于十二生肖的语言课,幼儿就此产生了激烈的讨论,每个人都在说自己的生肖及生肖特点,我及时地抓住幼儿的兴趣,进行更进一步的引导,找来相关的绘本故事《十二生肖传说》,请幼儿欣赏,鼓励他们探究十二生肖的秘密,幼儿在阅读绘本的过程中,都感受到了十二生肖的独特之处和可爱的外形特点,每天都有幼儿到阅读区去翻阅这个绘本,在交流中,我发现很多幼儿都想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生肖的作品,于是我及时地鼓励幼儿将泥塑制作结合到《十二生肖传说》的创作中,幼儿十分喜欢,每个人都主动回家查阅了大量的生肖资料,大家都想做出一只生肖来比一比。幼儿不仅做完了自己的生肖,还主动选择了自己喜欢的生肖进行制作,这个活动开展了好一段时间,大家乐此不疲。但是生肖展一出来,我们发现幼儿的作品:造型、姿态、尺寸偏小,颜色、表情等都缺少细节的变化。如何锻炼孩子手部的灵活性,加强手部小肌肉群的充分运动,促进手部精细化动作的发展,从而开发幼儿想象力创造力呢?我觉得泥塑一些相关知识经验和技法的累积很重要,为此我在泥塑课程中开始有意识的启发幼儿探究各种有效的造型方法。比如:为了稳住重心和节省材料,我和孩子们在造型时尝试先不考虑泥坯的厚度,完全以实心成型,待到外部稍硬一些时候,再用软钢绳切成若干部分,挖去内部泥料,使之成微空心,局部再用泥修接。这种挖空成型法让生肖作品显得更加高大威武,适用于一些大的动物造型。十二生肖不同的面部造型,我和孩子们则尝试利用厚薄不同的泥板垒接或切割出自己想象的形状, 并通过各种泥塑技法做出点、线、面和肌理效果,最后局部再用手拉、捏、搓、卷、压、插、接、贴等技法刻画十二生肖面部不同形态,有效的提高了泥塑精细化造型和趣味性。
为了进一步提升《十二生肖传说》泥塑创作的多元性,避免幼儿的泥塑作品和绘本里面的生肖复制雷同,没有自己的创意和大胆想象。我们进行了园级教研,针对这个现象这个问题引发老师们思考。在思考的过程中我们有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寻找更多种类的十二生肖绘本、各种各样十二生肖的图片、形态各异名家十二生肖陶瓷、视频资料丰富幼儿对十二生肖感官上的多彩认识,为接下来的塑形埋下一个创造创新的伏笔。家园联动,让家长利用周末时间带领孩子们去参观泥塑馆、陶泥馆。请民间艺人来园为孩子们上十二生肖创意泥塑课。老师在活动过程中与孩子平等对话,比如龙的眼睛,在谈论交流的过程中,孩子们大胆想象出了各种辅助材料,有的孩子说:“可以嵌入松果作为眼睛。”有的说:“可以用纽扣代替眼睛。”有的孩子建议;“可以用葡萄”……教师与幼儿成为泥塑真正玩伴,从幼儿的视角出发与幼儿进行平等对话,接纳幼儿传递的信息,理解幼儿的大胆想法,适时引导幼儿走出“困境”。教师不能运用成人权威压制幼儿的话语权,不加思考地强行介入干扰孩子天马行空的创意思维。这就需要教师充分运用教育智慧,在幼儿泥塑活动中的不同阶段提供相应的支持策略。在幼儿新一轮的十二生肖塑形前,我通过谈话获取幼儿的意见和建议,例如“你希望活动中再添置哪些新的辅助材料呢?”孩子们又有了很多的奇思妙想:“我想用擀面杖戳饺子一样的做鸡的翅膀;我想利用竹签竹板辅助制作牛角和牛身;我想加上胶水增加泥的黏合……你这一次想在哪里塑形,你有什么大胆的想法?想和谁合作?”等对话。我了解幼儿内心真实需要,并顺应他们的想法提供泥塑活动的材料。让孩子确定自己想要的形象特征,而不是一味地参照绘本中的十二生肖形象加以复制。
我仔细观察幼儿,在幼儿遇到困难时不急于“插足”,作为游戏的玩伴者理解幼儿的情绪,顺应幼儿的游戏思维,适时适当地提供支持策略。在完成作品后运用多种评价形式,通过平等对话了解幼儿的创作思路和意图,理解幼儿的奇思妙想,适当鼓励幼儿从而激发他们自觉反思,并乐于参与下一次的创新活动。可见,抓住幼儿的兴趣点,及时地选择有趣的绘本,并适时解决各种遇到的问题,能大大地促进幼儿泥塑制作的能力,激发他们想要创新的动力。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孩子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丰富细致的手部动作是促进大脑发育的最佳途径。玩泥,是我们童年最深的回忆,一团小小的泥,在不同人的手中,会幻化出千万种造型,带来千万种体验。幼儿通过绘本的阅读,将心中美好的事物运用立体泥塑的形式表现出来,记录着自己对绘本、对生活的感悟,这何尝不是他们自己对生命、对世界的另一种认知和表达方式呢?愿我们的孩子能继续畅游在泥塑的世界中,自由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探索幼儿趣味化、生活化的泥塑活动》学前教海 江苏相城区澄云幼儿园 闻静
[2]《儿童绘本对民间泥塑元素的借鉴与应用研究》 2018年6月8日 华美幸
[3]《大班幼儿泥塑活动特点及指导策略》 [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沈洁,2019,16(06):204.
关键词:选择;适宜的绘本;大班泥塑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发现儿童绘本与泥塑有着较高的美学相似性,通过泥塑在造型、色彩、寓意等方面对儿童绘本的借鉴,将绘本与儿童泥塑设计融合与创新,两者必将碰撞出绚丽的火花。如何选择合适的绘本让泥塑活动更有趣,这是我们一直在研究和思考的问题。
一、 绘本内容贴近大班幼儿的生活,唤醒幼儿玩泥巴的欲望,提高泥塑活动的趣味性
绘本多以简浅的文字和色彩丰富的画面为主体内容,是一种视觉艺术。大班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对周围事物的理解能力较强,从幼儿的实际经验出发,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绘本内容,如大班幼儿正处在换牙的阶段,可以适时的选择《牙齿旅行记》、《鳄鱼怕怕牙医怕怕》、《牙齿大街的新鲜事》、《牙洞的秘密》等书籍,让幼儿对长牙、换牙这一正常现象有一定的科学认识,对蛀牙有一定的预防意识。大班的幼儿也开始关注到自己身体的生长变化,这时可以根据他们好奇的兴趣点,选择一些绘本,如《身体有个秘密》、《我们身体里的“洞”》、《我们的身体了不起》,让幼儿了解人体的基本身体构造。大班的幼儿慢慢地对外界的事情或未知领域充满探索精神,选择一些如《生命的秘密》、《我长大以后》、《太空历险记》、《假装是鱼》、《恐龙王国历险记》,这些优秀的绘本不仅有利于唤起幼儿已有经验,也有利于幼儿获得更多的感性经验和拓展幼儿想象的空间,更有利于幼儿在泥塑过程中的借鉴和发挥,从而提高大班幼儿泥塑活动的趣味性。
二、绘本色彩协调、画面清新,提高幼儿泥塑的趣味性和审美力
泥塑最后一道工序是着色,素有三分塑,七分彩之说,一般着色之前先上一层底色,以保持表面光洁,便于吸收彩绘的颜色。选择一些色彩搭配和谐的绘本,让幼儿观察画面色彩的搭配特点,了解冷暖色调的基础知识,有利于幼儿泥塑作品趣味性的情绪表达,更有利于幼儿审美能力的提高。选择一些色彩对比强烈的绘本,能给幼儿以视觉冲击,有利于吸引幼儿的好奇心和兴趣,同时也能帮助幼儿创作出更具有色彩情怀的作品。选择内容丰富,画面饱满的绘本,能给幼儿更多形象造型的累积和参考,幼儿有了这些经验的累积和存储,能更加自如地运用到泥塑创作中去,无形中也提高了泥塑的创作水平。
大班幼儿虽然有一定的泥塑制作水平,但由于手部肌肉的控制能力和精细动作的局限性,泥塑精细化程度还不够,所以在选择绘本时,要注意绘本中人物和动物的形象要生动有趣。任何源于幼儿的创作,都脱离不了幼儿自身的认知水平和想象水平,幼儿创新灵感,来源于选择的绘本活泼生动,会说话的绘本人物、动物形象激发了幼儿融合到泥塑作品中的激情和愿望。
三、绘本内容多元有趣,激发大班幼儿泥塑创新的动力
如何能抓住幼儿参与绘本泥塑的兴趣点,这是我们老师在平时的教学生活中要去观察和发现的。如:我曾在大班上了一节关于十二生肖的语言课,幼儿就此产生了激烈的讨论,每个人都在说自己的生肖及生肖特点,我及时地抓住幼儿的兴趣,进行更进一步的引导,找来相关的绘本故事《十二生肖传说》,请幼儿欣赏,鼓励他们探究十二生肖的秘密,幼儿在阅读绘本的过程中,都感受到了十二生肖的独特之处和可爱的外形特点,每天都有幼儿到阅读区去翻阅这个绘本,在交流中,我发现很多幼儿都想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生肖的作品,于是我及时地鼓励幼儿将泥塑制作结合到《十二生肖传说》的创作中,幼儿十分喜欢,每个人都主动回家查阅了大量的生肖资料,大家都想做出一只生肖来比一比。幼儿不仅做完了自己的生肖,还主动选择了自己喜欢的生肖进行制作,这个活动开展了好一段时间,大家乐此不疲。但是生肖展一出来,我们发现幼儿的作品:造型、姿态、尺寸偏小,颜色、表情等都缺少细节的变化。如何锻炼孩子手部的灵活性,加强手部小肌肉群的充分运动,促进手部精细化动作的发展,从而开发幼儿想象力创造力呢?我觉得泥塑一些相关知识经验和技法的累积很重要,为此我在泥塑课程中开始有意识的启发幼儿探究各种有效的造型方法。比如:为了稳住重心和节省材料,我和孩子们在造型时尝试先不考虑泥坯的厚度,完全以实心成型,待到外部稍硬一些时候,再用软钢绳切成若干部分,挖去内部泥料,使之成微空心,局部再用泥修接。这种挖空成型法让生肖作品显得更加高大威武,适用于一些大的动物造型。十二生肖不同的面部造型,我和孩子们则尝试利用厚薄不同的泥板垒接或切割出自己想象的形状, 并通过各种泥塑技法做出点、线、面和肌理效果,最后局部再用手拉、捏、搓、卷、压、插、接、贴等技法刻画十二生肖面部不同形态,有效的提高了泥塑精细化造型和趣味性。
为了进一步提升《十二生肖传说》泥塑创作的多元性,避免幼儿的泥塑作品和绘本里面的生肖复制雷同,没有自己的创意和大胆想象。我们进行了园级教研,针对这个现象这个问题引发老师们思考。在思考的过程中我们有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寻找更多种类的十二生肖绘本、各种各样十二生肖的图片、形态各异名家十二生肖陶瓷、视频资料丰富幼儿对十二生肖感官上的多彩认识,为接下来的塑形埋下一个创造创新的伏笔。家园联动,让家长利用周末时间带领孩子们去参观泥塑馆、陶泥馆。请民间艺人来园为孩子们上十二生肖创意泥塑课。老师在活动过程中与孩子平等对话,比如龙的眼睛,在谈论交流的过程中,孩子们大胆想象出了各种辅助材料,有的孩子说:“可以嵌入松果作为眼睛。”有的说:“可以用纽扣代替眼睛。”有的孩子建议;“可以用葡萄”……教师与幼儿成为泥塑真正玩伴,从幼儿的视角出发与幼儿进行平等对话,接纳幼儿传递的信息,理解幼儿的大胆想法,适时引导幼儿走出“困境”。教师不能运用成人权威压制幼儿的话语权,不加思考地强行介入干扰孩子天马行空的创意思维。这就需要教师充分运用教育智慧,在幼儿泥塑活动中的不同阶段提供相应的支持策略。在幼儿新一轮的十二生肖塑形前,我通过谈话获取幼儿的意见和建议,例如“你希望活动中再添置哪些新的辅助材料呢?”孩子们又有了很多的奇思妙想:“我想用擀面杖戳饺子一样的做鸡的翅膀;我想利用竹签竹板辅助制作牛角和牛身;我想加上胶水增加泥的黏合……你这一次想在哪里塑形,你有什么大胆的想法?想和谁合作?”等对话。我了解幼儿内心真实需要,并顺应他们的想法提供泥塑活动的材料。让孩子确定自己想要的形象特征,而不是一味地参照绘本中的十二生肖形象加以复制。
我仔细观察幼儿,在幼儿遇到困难时不急于“插足”,作为游戏的玩伴者理解幼儿的情绪,顺应幼儿的游戏思维,适时适当地提供支持策略。在完成作品后运用多种评价形式,通过平等对话了解幼儿的创作思路和意图,理解幼儿的奇思妙想,适当鼓励幼儿从而激发他们自觉反思,并乐于参与下一次的创新活动。可见,抓住幼儿的兴趣点,及时地选择有趣的绘本,并适时解决各种遇到的问题,能大大地促进幼儿泥塑制作的能力,激发他们想要创新的动力。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孩子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丰富细致的手部动作是促进大脑发育的最佳途径。玩泥,是我们童年最深的回忆,一团小小的泥,在不同人的手中,会幻化出千万种造型,带来千万种体验。幼儿通过绘本的阅读,将心中美好的事物运用立体泥塑的形式表现出来,记录着自己对绘本、对生活的感悟,这何尝不是他们自己对生命、对世界的另一种认知和表达方式呢?愿我们的孩子能继续畅游在泥塑的世界中,自由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探索幼儿趣味化、生活化的泥塑活动》学前教海 江苏相城区澄云幼儿园 闻静
[2]《儿童绘本对民间泥塑元素的借鉴与应用研究》 2018年6月8日 华美幸
[3]《大班幼儿泥塑活动特点及指导策略》 [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沈洁,2019,16(06):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