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探究小学数学教育中独立思考能力的养成方法

【作者】 杨丹丽

【机构】 (四川省雅安市汉源县三交乡中心小学)


【正文】摘 要:由于传统的数学教育方式太过于重视纯粹的理论知识,忽略了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而独立思考的能力在数学教育教学中尤为重要。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有助于学生其他能力的锻炼,同时也有利于推动新教育的开展。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成为一项重要教学任务。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独立思考能力,教师应该主动承担起这份责任,为小学生的成长保驾护航。文章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改变单一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加强学生合作学习等方面,对小学数学教育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养成方法展开探讨,具有教学指导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育;独立思考能力;养成方法
  小学阶段是孩子成长打好基础的重要时期,所以必须做好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小学数学教育不可或缺的两方面包括数学理论知识教学和个人文化素质锻炼,可见,小学数学教育对于学生的个人素质提升起到了较大作用,而基本的个人素质就包含独立思考能力。数学科目的学习,特别考验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但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的难度显而易见,这就需要注重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便于数学教学的开展。
  一、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对于年幼的小学生来说,兴趣在教育教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兴趣能够引导学生更加认真专注参与课堂学习,逐步完成教学任务。对比之前的传统教学,新理念下的数学教育教学改变了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减轻了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性,强调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重要性,以此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多样的方式去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1]。比如,在学习圆锥这一章节的时候,老师可以提前准备好一个等底等高的圆锥体和圆柱作为容器,用水作为承载物。在课堂上给学生演示,将水倾倒入圆锥中以此展示给学生二者的体积关系,再将圆锥中的水倾倒入圆柱中,学生会发现未倒满,以此诱发学生独立思考,为什么没有倒满?什么时候会倒满?继续上述操作直到第三次向圆柱中倾倒水发现水刚好倒满,由此学生可以直观的判断出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1/3。对比以往的教学,这种的方式清晰地讲述了数学知识,而且比以往直接灌输数学知识更有意义,学生在动手的同时不仅能够顺利记下圆柱与圆锥二者关系,也会思考二者关系的原因,有利于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二、 加强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以往教学模式大多为“你说我听”的单一化模式,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形成,而通过加强与生活联系,结合实践开展教学,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大有裨益。比如,教师在讲解圆的周长和面积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观察课堂周围的事物或者是提前备好一个实物圆,向学生提出问题。例如让学生计算一下钟表的面积与周长是多少?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结合生活实际思考课堂问题,并通过计算得出问题答案。当学生计算得出结果的时候,学生将会充满自豪感,并在以后日常生活中积极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促进了学生养成独立思考能力的好习惯。再如,老师在讲述容量单位时,老师可以准备牛奶、矿泉水等带有单位的实物,让学生们自己思考,生活中的哪些物品可以用毫升、升来做单位,然后说出自己的想法,最后由老师进行总结。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问题,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 引导学生学会举一反三
  教师在进行授课时,不少教师都是将课本上的知识原生态搬给学生,使学生不需要在课外思考就可以获得知识,这种方式不仅影响了教学质量,还阻碍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数学是一门宽泛的学科,它不仅仅只局限于课本知识学习,还要课外结合。因此老师要改变以往传统的模式,善于用启发提问的方式指导学生学习[2]。比如,在学习转换长度单位这一章节,老师可以提前只告诉学生毫米转换为厘米的进率是多少,然后列举3至4个不同于书本的例子,让学生作答。再如,在学习数学运算这一章节时,老师只需讲解a+b+c=d这个式子,不再变换其他更多的式子,将更多的结果留给学生解答。老师可以给学生一道例题,例如d-a-b=c,老师可以让多个学生上台进行求证说明,对比几位同学的演示找出最佳解析方案。在这过程中,老师虽然只充当了指路人的角色,但是教学质量得到了提高,由一个知识点延伸至多个内容,这种举一反三的教学方式对学生数学学习起到了很好的效果,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四、 鼓舞学生相互合作共同学习
  合作能够使每一位同学都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学生们一起思考问题,提出个人见解,找出最佳解决方案,从而对后续的数学学习充满信心和激情。因此,鼓励学生合作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具有很好的推动作用[3]。例如,小学数学教材中的扇形统计图知识点,教师在授课时可以采用小组合作方式进行,对每个人进行分工,分工内容包括主题选择、统计、制作图、绘图。学生会结合实际情况完成分工任务,这种方式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也提升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通过学生之间交流沟通,当个别学生面临难题疑惑时,他们会主动请教其他学生获得知识,并且学生会发现学到的知识越多,发言越有自信,对后期的学习更加主动。
  总结
  综上所言,在小学生智力开发的重要时期,老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激情入手,逐步实现教学任务与教学质量相统一。同时,教师也要鼓励学生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从而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养成。
  参考文献:
  [1] 卢永艳.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培养策略探究[ J]. 中国 校外教育(基教版),2020,(001):36,50. 
  [2] 王如玉.小学数学教育中独立思考能力养成对策的相关探究[J]. 考试周刊,2019(26):104. 
  [3] 彭较春.小学数学教育中独立思考能力养成分析[J].中华少年,2020(14):3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