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略议如何增强小学生音乐节奏能力

【作者】 李雪琴

【机构】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一0二团学校)


【正文】摘 要:培养小学生的音乐能力先要从节奏训练开始,在音乐中节奏是音乐构成的主要部分起着骨架的作用,学生有了良好的节奏感和节奏意识对今后音乐发展是有着积极的作用。通过节奏训练能有效的提高学生音乐的综合素养,音乐综合素养表现在学生对视唱、节奏、歌曲演唱、音乐欣赏和音乐创造能力的培养。在培养学生音乐能力的元素中其中节奏的培养是音乐的基础,如何开展有目标有针对性的节奏训练是音乐教师要探究和思索的一个课题。
  关键词:节奏训练;模仿节奏;划拍读唱
  一、让学生认识到节奏在音乐中作用
  在音乐教育教学中教师要清楚认识到构成音乐的要素中有节奏、音调、力度、旋律等。音乐中的旋律是构成音乐的血肉,而节奏构成音乐中的骨架。因此重视对节奏的认识和练习是非常重要和有现实意义的。培养学生拥有良好的节奏感是音乐教学重要的环节。学生有了节奏训练的基础后,提高学生对音乐歌曲的演唱和音乐欣赏的能力就会有很大促进作用。在教学中要求教师能结合教材与学生的实际,设计和完成节奏的训练。能把音乐教学与节奏训练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然而多数老师对节奏训练对音乐的作用认识不足,训练形式单一、没有系统的设计与目标管理和方向性。使得学生在演唱歌曲或演奏乐器时在节奏、节拍方面常常出现节奏方面的错误,学生在演唱歌曲时,出现带有附点音符乐句时把握不好。如,新疆民歌中出现的切分节奏等严重地限制了学生在音乐表现方面的提高。    
  如何才能提高节奏感?首先要从兴趣导入来进行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进行节奏训练时,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熟习的节奏做为切入点,让学生先训练学习简单易掌握的节奏练习。如;四分之二拍的 X  X  |  X   X  |  X   X X |  X  -  |  节奏是:走,走,走,走,走,跑跑,慢走。这样的节奏训练适合小学生对节奏的掌握,内容做到难易结合、循序渐进,并且能尽量贴近生活,让学生易于接受和理解。通过教学实践作者总结出了几种节奏训练方法。
  二、采用声音模仿法
  这种方法作者认为比较适合低年龄段孩子学习。它把我们常见的自然界的声音融合到要学习的音乐节奏中,既简单又有趣,学生非常喜欢。下面是几种常见的模仿内容和形式。 
  1、自然节奏的模仿
  例 1:模仿一些小动物或物体的声音
  小鸭子:X X | X X |嘎嘎嘎嘎小猫:X - | X - |喵 喵 小青蛙:X X | X -|呱呱呱
  小狗:XX XX|X -|汪 汪 汪 汪 汪  汽车喇叭  X  X X  | 嘟嘟 嘟
  例 2:模仿天气现象的声音大风:X -| X -|呼呼雷声:X X. X X.|轰隆 轰 隆
  大雨:X X X X |哗 哗 哗 哗  小雨:X X X X X X 淅 沥 沥 淅 沥 沥
  例 3:模仿交通工具的声音火车鸣笛:X ---| X 呜呜警车鸣叫:XX | XX |滴嘟滴嘟
  通过让学生的自然节奏模仿,学生很容易就能掌握一些基本节奏型。如果有条件让学生自己编配一些肢体动作辅助教学的。让学生学了后能运用到实际。从而培养了这种节奏能力。 
  2、情景节奏的模仿
  这一方法很适合低年龄段学生的节奏训练方法,是将要学习的节奏融合到小故事当中,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模仿故事中的声音、动作来达到训练要求的。这种方法也非常受学生喜爱,教学效果也非常好。例如由此上课要学习 “X -”和 “XXXX”节奏时,我采用了学生非常熟悉的《龟兔赛跑》故事。将 “X-”节奏用在乌龟跑步动作上,将“XXXX”节奏用在兔子的跑步动作上。教师一边讲故事,一边示范动作,并且还请学生用动作模仿这些动作。等故事讲完了,学生也将这两个节奏型学习完了,并知道这两个节奏的区别。
  三、采用律动游戏法
  小学阶段的孩子都是好动的,尤其是低年龄段的孩子更是如此。如果在我们的音乐教学中结合一些好玩的律动游戏的话,教学效果也是非常好的。下面是我常用的几种方法。 
  1.简单的律动游戏
  我们在上课前可以准备一些画有简单节奏型的卡片,一个节奏型下面对应一个动作图示。例如 “X -”用跺脚表示、“XX ”用拍手表示、“XX X ”用拍腿表示。上课时老师请学生随机抽取四张卡片,并按先后顺序排列在黑板上,让大家看着卡片一起做律动游戏。如果卡片排列显示 “X X|X -|X X X|X -”的话,那么相应的律动节奏就是 
  “拍手拍手、跺脚、拍腿拍腿拍腿、跺脚”。如果卡片排列显示 “X-|X X X|X-|X X |”,那么我们的动作就相应变为“跺脚、拍腿拍腿拍腿、跺脚、拍手拍手”。游戏的过程中老师还可以临时调换卡片的先后位置,进一步增加游戏的挑战性。这样一个简单的律动游戏,孩子们兴趣高涨、百玩不厌,学习效果自然不言而喻了。 
  2.复杂的节奏律动
  相比低年级,高年级的孩子身体协调性和理解力都要好很多,所以,可以尝试练习一些相对复杂的节奏律动。例如 : X0  X │ X X  X │ X X  X │ X -│拍手点头拍手拍腿拍腿拍手跺脚拍腿拍腿拍手这种复杂的节奏律动,我们可以采用 “照镜子”的方式进行。老师首先示范练习一遍后,学生像“照镜子”一样重复老师的律动。学生之间也可以互相 “照镜子”,一位学生先演示一遍,另一位学生重复。为了进一步增加挑战性,还可以采用 “接龙”的方式练习,大家围成一个圆圈,一位练习完后,下一位“接龙”下去,如果谁出错了就要受到小小 “惩罚”。以上两种游戏方式都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律动的方式不断巩固我们要学习的节奏型。
  四、培养学生划拍读唱的习惯
  在小学阶段的整个过程中,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他们的思维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在进行歌曲教学与乐器演奏某个乐曲时,可以根据歌曲的节奏与拍子,让学生划拍读唱节奏。通过对节奏的划拍读唱,可以解决歌曲中出现难以掌握的节奏部分。在演唱歌曲时遇到这难点节奏时能就能流畅、顺利进行演唱。
  比如:四分之二拍的歌曲中的节奏训练。
  在学习了歌曲《拉勾勾》中出现的节奏,可通过节奏层次、划拍节段过渡到歌词演唱。
  3/4  X  X   X  -   | X   X    X  -    | X  X   X   X   | X  X   X   -  |
  ↓↑  ↓↑↓↑ ↓ ↑    ↓↑↓↑  ↓↑  ↓↑ ↓↑   ↓↑  ↓↑↓↑
  3  5  3  -     |  1   3   2  -  |  3  5  6  5  |  3   1   2  -  | 
  金勾  勾 ,        银  勾  勾 ,    小 小  指 头   勾 一   勾,
  注明:一拍划拍用手一下一上。↓↑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口读节奏手划拍通过多次训练后学生能基本掌握歌曲节奏的特点。学生掌握好难点节奏后可以进行视唱练习在学生视唱准确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加入歌词演唱。通过此歌曲中节奏练学生明白了节奏在歌曲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总之,教师把握好节奏训练的难易度,及时了解和反思学生实际与设计教学方案完成情况。由浅入深的训练和培养学生对节奏的把握。注意节奏训练层次分明。让学生真正认识到节奏在音乐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