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小学数学合作探究教学研究

【作者】 刘 云

【机构】 (青海省海南州共和县第二寄宿制小学)


【正文】摘 要:随着新课程标准对小学数学教学要求的不断提高,在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有效的创新及改进自身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使每位学生能够充分地调动自身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深入的探索及学习相关知识点。教师要在课堂开始之前对学生当前的学习状态及数学基础进行全方位的了解,筛选适合学生当前学习能力的相关数学素材,然后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来进行学习。
  关键词:小学数学;合作探究;教学策略
  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开展合作探究教学模式时,除要向学生讲述基础性的理论知识之外,还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数学基础及数学能力对相关的知识点进行深入的探索及学习。在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还要加强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引导学生的学习行为及学习思路[1]。在课堂结束之前,教师要对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进行全方位的评价,力求使每位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得到有效的提高。
  一、科学合理的学习小组
  在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为了保证合作探究学习模式能够在实际应用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和效果,教师首先要做的是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将几名学习能力均等的学生划分为一个小组,这样才可以在课堂上形成有效的学习凝聚力。教师应当按照均衡分组的原则,使每个小组中包括一个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和一个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从而在小组中形成良好的互帮互助的学习模式。教师在安排小组成员之前,可以安排相关的考试来检测学生的数学基础及数学能力,根据学生的考试分数及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科学合理地进行小组的划分,使学生能够在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中发挥自身的潜能,并深入探索相关知识点。
  例如,在课堂中向学生讲述“两位数乘两位数”这一部分知识时,教师可以选择一些难度中等的题目让全班学生进行解答。之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来进行学习小组的划分。每一个小组要有一名以上(包括一名)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与此同时还应当有一名以上(包括一名)学习能力较弱学生。在划分完小组之后,教师要让小组之间根据刚刚测试的内容进行自主讨论,并要求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帮助学习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及时发现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有效地提高学习成绩较差学生的计算水平及学习效率。在做完这一准备工作之后,教师才可以开展后续的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从而保证每位学生都能够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学习到有用的知识,进而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难度适中的探究
  在完成小组成员划分之后,教师一定要根据小组成员的学习特征及学习能力来科学合理地安排小组合作的学习内容,充分调动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积极性。例如,教师可以设置一些趣味性的内容来不断激发小组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课堂开始之前,教师还要充分了解学生当前的年龄特征及数学应用能力,选择一些难度适中的探究任务来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例如,在向学生讲述“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这一部分知识内容时,在课堂开始之前,教师可以让每位学生准备学习用具——小木棍。在课堂开始时,教师先让学生将手中的木棍拼成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之后,再让学生根据拼出来的图形对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进行全方位的总结和分析。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这样的探究任务:“请同学们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总结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定义,最为准确的这个小组可以获得奖励。”这样一来,学生会积极地和其他小组成员进行合作探究来回答教师所提的问题,在进行图形拼接的过程中,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也得到了针对性的锻炼。对于学生来说,整个学习过程是非常生动和有趣的,因此在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时,教师应当为学生安排科学合理的学习任务,使每位学生都可以更加积极地和小组成员进行合作和交流,从而从整体上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三、丰富多彩的实践
  在开展合作探究模式时,教师不应当将课堂教学的主战场放在班级中,而是应当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来开展相关的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将课堂中所学到的知识点应用于实际情况并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这种实践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及和生活之间的联系,促进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因此,在课堂开始之前,教师应当根据学生当前的学习能力及自身的理解能力来为学生选择恰当的实践内容。
  例如,在讲述“时、分、秒”这一部分知识时,教师先向学生讲述基础性的内容。在学生对这一部分知识有了了解之后,教师再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来计算学校上课和下课时间之间的间隔,让学生在小组中和其他同学进行探讨并商定解决问题的方法。一段时间之后,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及实践成果进行全方位的检查,如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到讲台上向其他同学分享自己的探究过程及最终的结果。这样不仅能使整个课堂教学的氛围非常活跃,还有助于学生牢固地掌握这部分知识,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
  四、集思广益的研究
  在开展探究合作教学模式时,为了让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调动自身的学习兴趣,使其掌握正确的学习思路以及学习技巧,教师应当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发散自己的思维,广泛地整合小组成员的智慧,从而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学习小学数学知识。
  例如,在向学生讲述“小数乘法和除法”这一部分知识时,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先让学生根据整数的乘法和除法来对小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法则进行自主性的探究及推导。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探究出相关的知识理论,加强对学生的探究思路的引导力度;也可以让学生通过画图来进行推导,或者是通过实际的物品来进行推导。不管学生运用哪种探究方法,教师都不要进行干预,而是让学生根据自身的数学基础及小组成员的智慧来学习这一部分知识内容。当学生探究完成之后,教师要让一位学生到讲台上将自己的探究方法及探究成果和其他同学进行分享,之后让其他小组的同学进行补充,通过这种模式,使学生加深对这一部分知识的记忆。
  为了满足新课程标准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的新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开展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来让学生对数学知识点进行深入的学习及探究。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当将合作探究教学模式融入实践学习中,使每位学生将课堂中所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生活中并解决实际的问题。教师要转变自身的教学角色,从传统课堂中的主导者转变成引导者,从而使每位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都能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吴英君.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名师在线,2019(31):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