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因材施教、培优扶差”的方法与策略
【作者】 莫兴平
【机构】 (广西兴业县洛阳镇中心小学)
【正文】摘 要:因材施教,培优扶差,通过针对性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实施相应的教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以实现优秀生更优秀、中等生有发展、后进生得到转化,这体现了新课标对我们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的要求,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也具有现实意义和可操作性。
关键词:因材施教;培优扶差;个体差异;均衡发展
每个班级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优等生与学困生,以往,我总一味地关注优等生,导致班级优劣两极分化严重,使得课堂上顾此失彼,教学效果不好,学生各方面能力相差悬殊。因此渐渐地,我改变观念,两手抓。下面我把多年来以来的“因材施教,培优扶差”工作的体会。
一、“因材施教,培优辅差”教学策略实施的重要性
“因材施教,培优扶差”教学策略的实施,它要求教师的教育思想需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要改变,才能大幅度地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才能优化数学课堂的结构,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快乐中求知,在快乐中成长,在快乐中得到发展.让学生得到发展,既包括对优秀生的培养,也包括对中等生、后进生的关注.同时,新课标强调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学会合作.这就要求我们教学时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由此点燃他们的学习热情.
“因材施教,培优辅差”的教学策略既符合新课标和时代的要求,也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材施教,培优扶差”要求教学工作既要重视优秀生的培养,又要让后进生得到提高和发展.由于学生在课堂上对知识的接收和消化存在差异.因此,“因材施教,培优扶差”则要求教师在初步掌握学生情况的基础上,从备课开始就要把每一节课的重难点梳理分解成不同层次的重难点.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突破重点,化解难点,引领优秀生,激发中等生,带动后进生,最终使优秀生更优秀,中等生有所提高,后进生得到转化,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丰富“因材施教,培优辅差”的内涵.
二、“因材施教,培优扶差”教学策略在教法上的有效实现
在教学方法和策略上,教师要在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需要,深入地感悟每一个学生,并根据学生个体的需要抓住一切时机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这些指导和帮助可以是一次耐心的倾听,一个鼓励的眼神,一次善意的提问,一声关怀的问候,一个真诚的微笑,等等.它可以在空间和时间上与课堂教学并存,这种关注和帮助将会促使学生个人体验的发生,从内因上促使学生的发展和提高,从而得到无法估量的效果.
扶教学策略的运用要掌握好学生层次的划分,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实施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才可能实现“优秀生更优秀,中等生有提高,后进生得到转化”的目标.划分标准可通过问卷、观察、测验、教育诊断、个别谈话等方式进行.只有摸清学生的知识基
三、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将会使学生终身受益,这与教给知识同等重要。养成科学学习的习惯,做到先预习再上课,课后主动温习再作业,碰到难题先独立思考再请教他人,错题先听讲再订正,上课认真专心,积极思考,思想集中,不干扰他人。遇到问题多动脑,只有勤动脑,多思考才能发展思维,理解和领会知识的内在联系。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勤奋努力,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俗话说:“勤能补拙”,“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大凡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除讲究学习方法外更注重勤奋刻苦的学习习惯,只有脚踏实地地勤恳耕耘,才能收获累累硕果。此外,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习惯和能力,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不拖拉,不三心二意,提高时间的有效利用率。
四、“因材施教,培优扶差”要做到心中有数
做到心中有数,既要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又要掌握学生的成绩情况。数学教师通过一阶段的教学,应弄清楚哪些学生成绩好些,哪些学生成绩差些;好在哪里,又差在哪里,谁强谁弱。如果不做到心中有数,就去培优辅差,那只会是盲人摸象,有劳无益。心中有数,我们才能对症下药,有的放矢,事半功倍。这就要求老师工作仔细些、认真些、踏实些,也要辛苦些,不然,所谓的培优辅差工作就只会是一句漂亮的空话。二、要采取具体的行之有效的得力措施。既然优生差生已是客观存在,我们就要正视这一客观现实因材施教。
作为学困生,由于成绩欠佳,因而备受外界的冷落、薄待甚至歧视,内心十分缺乏自信,有的还出现自卑和逆反心理。作为教师先肯定他们的长处,关心他们的学习,再帮助他们分析考试失利的原因,及时防止他们可能产生的自暴自弃思想苗头。还要针对他们基础薄弱的情况,从基础入手。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这些学生的成绩之所以差,就在于他们的基础知识没打牢固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就应该抽出一定时间给他们补缺补漏,给学生架座桥、指条路。作为班级的优生,教师也要给予“恰当”的关怀。说到“恰当”一词,就是说老师,不管在哪些方面,对优生该表扬的就要及时表扬,该批评的就要批评到位,“表扬”和“批评”都要把握好一个“度”。只有这样,优生就不会因为成绩好而骄傲,也不会因为没有得到老师的肯定而丧失学习兴趣。
五、“因材施教,培优扶差”要做到持之以恒
培优扶差工作是件极其繁重而辛苦的工作。我们老师不能只凭一时心血来
潮,凭一时的热情和冲动;不能指望仅仅个别辅导两三次,学生的水平就会大幅度提高,那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要使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必须把培优辅差工作当成经常性的工作来抓,要满腔热忱、坚持不懈地去做。即使遇到了困难和挫折,也不能灰心丧气、半途而废,而要迎难而上、奋勇向前,要把对学生的一片爱心全部倾注到培优扶差工作中去。
六、“因材施教,培优扶差”要做到“六定”
“六定”,即定对象、定时间、定计划、定措施、定内容、定目标。而且还要做到“三要三不要”即要了解后进生,要尊重后进生,对后进生要有信心,思想上不歧视,感情上不厌恶,态度上不粗暴。对后进生的教育要采取:低起点,小步子,一点点引导,一步步向前,积小胜为大胜,对学生既要看到希望,对学生每一点进步要及时赏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此外,我们老师还应根据学生实际,确定能达到的实际进度,把教学的步子放小,教学内容结合班级学生实际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分解成合理的层次,分层推进,快速反馈,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矫正,调节教学进度,从而提高教学效益。
总之,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尤其对班级内的学困生要特别重视,使他们得到逐步提高。学生需要教师在情感态度上有针对性的给予关照。“因材施教,培优扶差”,无论是优生还是学困生,作为教师一定要保护好他们的自尊心,小孩子的“亲其师,信其教。”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态度是相互作用的,教师对学困生关心和照顾,必然受到学困生的亲近和信任,从而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为培优辅差工作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2015年第5期
关键词:因材施教;培优扶差;个体差异;均衡发展
每个班级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优等生与学困生,以往,我总一味地关注优等生,导致班级优劣两极分化严重,使得课堂上顾此失彼,教学效果不好,学生各方面能力相差悬殊。因此渐渐地,我改变观念,两手抓。下面我把多年来以来的“因材施教,培优扶差”工作的体会。
一、“因材施教,培优辅差”教学策略实施的重要性
“因材施教,培优扶差”教学策略的实施,它要求教师的教育思想需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要改变,才能大幅度地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才能优化数学课堂的结构,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快乐中求知,在快乐中成长,在快乐中得到发展.让学生得到发展,既包括对优秀生的培养,也包括对中等生、后进生的关注.同时,新课标强调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学会合作.这就要求我们教学时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由此点燃他们的学习热情.
“因材施教,培优辅差”的教学策略既符合新课标和时代的要求,也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材施教,培优扶差”要求教学工作既要重视优秀生的培养,又要让后进生得到提高和发展.由于学生在课堂上对知识的接收和消化存在差异.因此,“因材施教,培优扶差”则要求教师在初步掌握学生情况的基础上,从备课开始就要把每一节课的重难点梳理分解成不同层次的重难点.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突破重点,化解难点,引领优秀生,激发中等生,带动后进生,最终使优秀生更优秀,中等生有所提高,后进生得到转化,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丰富“因材施教,培优辅差”的内涵.
二、“因材施教,培优扶差”教学策略在教法上的有效实现
在教学方法和策略上,教师要在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需要,深入地感悟每一个学生,并根据学生个体的需要抓住一切时机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这些指导和帮助可以是一次耐心的倾听,一个鼓励的眼神,一次善意的提问,一声关怀的问候,一个真诚的微笑,等等.它可以在空间和时间上与课堂教学并存,这种关注和帮助将会促使学生个人体验的发生,从内因上促使学生的发展和提高,从而得到无法估量的效果.
扶教学策略的运用要掌握好学生层次的划分,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实施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才可能实现“优秀生更优秀,中等生有提高,后进生得到转化”的目标.划分标准可通过问卷、观察、测验、教育诊断、个别谈话等方式进行.只有摸清学生的知识基
三、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将会使学生终身受益,这与教给知识同等重要。养成科学学习的习惯,做到先预习再上课,课后主动温习再作业,碰到难题先独立思考再请教他人,错题先听讲再订正,上课认真专心,积极思考,思想集中,不干扰他人。遇到问题多动脑,只有勤动脑,多思考才能发展思维,理解和领会知识的内在联系。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勤奋努力,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俗话说:“勤能补拙”,“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大凡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除讲究学习方法外更注重勤奋刻苦的学习习惯,只有脚踏实地地勤恳耕耘,才能收获累累硕果。此外,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习惯和能力,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不拖拉,不三心二意,提高时间的有效利用率。
四、“因材施教,培优扶差”要做到心中有数
做到心中有数,既要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又要掌握学生的成绩情况。数学教师通过一阶段的教学,应弄清楚哪些学生成绩好些,哪些学生成绩差些;好在哪里,又差在哪里,谁强谁弱。如果不做到心中有数,就去培优辅差,那只会是盲人摸象,有劳无益。心中有数,我们才能对症下药,有的放矢,事半功倍。这就要求老师工作仔细些、认真些、踏实些,也要辛苦些,不然,所谓的培优辅差工作就只会是一句漂亮的空话。二、要采取具体的行之有效的得力措施。既然优生差生已是客观存在,我们就要正视这一客观现实因材施教。
作为学困生,由于成绩欠佳,因而备受外界的冷落、薄待甚至歧视,内心十分缺乏自信,有的还出现自卑和逆反心理。作为教师先肯定他们的长处,关心他们的学习,再帮助他们分析考试失利的原因,及时防止他们可能产生的自暴自弃思想苗头。还要针对他们基础薄弱的情况,从基础入手。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这些学生的成绩之所以差,就在于他们的基础知识没打牢固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就应该抽出一定时间给他们补缺补漏,给学生架座桥、指条路。作为班级的优生,教师也要给予“恰当”的关怀。说到“恰当”一词,就是说老师,不管在哪些方面,对优生该表扬的就要及时表扬,该批评的就要批评到位,“表扬”和“批评”都要把握好一个“度”。只有这样,优生就不会因为成绩好而骄傲,也不会因为没有得到老师的肯定而丧失学习兴趣。
五、“因材施教,培优扶差”要做到持之以恒
培优扶差工作是件极其繁重而辛苦的工作。我们老师不能只凭一时心血来
潮,凭一时的热情和冲动;不能指望仅仅个别辅导两三次,学生的水平就会大幅度提高,那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要使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必须把培优辅差工作当成经常性的工作来抓,要满腔热忱、坚持不懈地去做。即使遇到了困难和挫折,也不能灰心丧气、半途而废,而要迎难而上、奋勇向前,要把对学生的一片爱心全部倾注到培优扶差工作中去。
六、“因材施教,培优扶差”要做到“六定”
“六定”,即定对象、定时间、定计划、定措施、定内容、定目标。而且还要做到“三要三不要”即要了解后进生,要尊重后进生,对后进生要有信心,思想上不歧视,感情上不厌恶,态度上不粗暴。对后进生的教育要采取:低起点,小步子,一点点引导,一步步向前,积小胜为大胜,对学生既要看到希望,对学生每一点进步要及时赏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此外,我们老师还应根据学生实际,确定能达到的实际进度,把教学的步子放小,教学内容结合班级学生实际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分解成合理的层次,分层推进,快速反馈,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矫正,调节教学进度,从而提高教学效益。
总之,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尤其对班级内的学困生要特别重视,使他们得到逐步提高。学生需要教师在情感态度上有针对性的给予关照。“因材施教,培优扶差”,无论是优生还是学困生,作为教师一定要保护好他们的自尊心,小孩子的“亲其师,信其教。”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态度是相互作用的,教师对学困生关心和照顾,必然受到学困生的亲近和信任,从而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为培优辅差工作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2015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