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使用学具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探究
【作者】 梁光全
【机构】 (广西容县自良镇古济村塘表分校)
【正文】摘 要: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重要措施之一,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用学具,可促进学生数学概念的形成;使用学具,有助于学生理解数学算理;使用学具,有助于促进学生主体意识的发展
关键词:使用学具;概念形成;理解算理;意识发展
一、使用学具,可促进学生数学概念的形成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认识规律是“感知——表象——概念”,而操作学具符合这一规律,能变学生被动地听为主动地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去感知大量直观形象的事物,获得感性知识,形成知识的表象,并诱发学生积极探索,从事物的表象中概括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形成科学的概念。如在教学“平均分”这个概念时,可先让学生把8梨(图片)分成两份,通过分图片,出现四种结果:一人得1个,另一得7个;一人得2个,另一人得6个;一人得3个,另一人得5个;两个人各得4个。然后引导学生观察讨论:第四种分法与前三种分法相比有什么不同?学生通过讨论,知道第四种分法每人分得的个数“同样多”,从而引出了“平均分”的概念。这样通过学生分—分、摆一摆的实践活动,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和形象的实物图片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概念具体化,使学生悟出“平均分”这一概念的本质特征——每份“同样多”,并形成数学概念。
二、使用学具,有助于学生理解数学算理
数学是研究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在数学中相互渗透,相互转化。数学家华罗庚指出,数缺形时少直观,形缺数时难入微。这就要求在研究数学问题时,把数形知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从数的方面用分析的方法进行抽象思维,从形的方面进行形象思维。通过学具的操作,可促进这一过程的完成。例如:三年级学生学习一位数除法,用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十位上除后出现有余数的情况,如:42÷3,学生难以理解的是十位上余下的几个十要和个位上的数结合起来继续除。如何突破这个难点?可采用摆小棒的方法,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体会:4捆(4个10)平均分3份,每份是1捆(l个10),十位商1;剩下1捆表示1个10,要继续平均分只能拆开和2根合并成12根,再平均分3份,每份是4根(4个1),个位商4。通过摆小棒体会剩下一捆继续平均分,怎么分,使学生感知有余数的除法继续除的算理,以此让学生把动手操作活动和竖式相对照,数形结合,在操作中从形的方面进行具体思考后逐步过渡到数的方面进行思维,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较为深刻地理解算理,同时促进了学生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协调发展。
三、使用学具,有助于促进学生主体意识的发展
1.学具的使用,能促使学生自己发现、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探索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精神条件。实践表明:当代的小学生由于处在信息时代,他们知识视野较宽,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尝试、探索去发现、理解和掌握一些数学知识,由此培养勤于思考和勇于探索的精神。如:长方体体积和长、宽、高的关系比较抽象,让学生从操作12个小木块入手,边操作边思考,并借助记录整理的科学手段,从中悟出这种特殊关系的必然性,探索出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这样的教学,成为学生的科学实验,其知识是学生通过操作实验“重新发现”的,容易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2.动手操作,可培养学生发现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等获取知识的能力。
操作学具能使物质的外部操作(物化)过渡到智力的内部认识活动,从形象到表象再到抽象,促使认识内化,便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比如,在教师的指导下,小学生通过动手拼摆几何模型,运用已掌握的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进而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又如:利用学具操作,学生将圆柱侧面转化为原来学过的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从而推导出圆柱侧面面积公式。通过操作学具,学生找到新旧知识的连接点,把新知转化为旧知,运用旧知解决新知,把新知同化到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从而促使学生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皮亚杰的活动内化原理指出,通过感知操作——表象操作——理性操作,可使外部活动逐步内化为智慧活动。
3.学具的使用,因师生互动,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单向灌输的局面。
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师生双边活动是这种认识活动特殊性的表现之一。教育部《关于我国数学课程研制的初步设想》指出,要通过数学教学改革,努力实现师生关系的民主与平等,改革单纯教师讲、学生听的“注入式”教学模式,提供给儿童观察、操作、实验及独立思考的机会。通过学习者群体的讨论与交流,进一步归纳、验证,形成数学结论,让儿童获取更多的数学活动经验。通过学具的操作,加强课堂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讨论,让学生大胆发问、质疑,共同制定解题计划,选择适宜的思维方向和策略。通过这些思维方式和策略的运用,不断解决新知识与已有知识经验的矛盾,教师讲解与自觉理解的矛盾和同学之间新知识理解水平差异而产生的矛盾,体现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比如,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讨论,学习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师生可利用一些三角形(其中有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学具,采用拼接法、度量法和幻灯演示法来证明三角形内角和,等等。
特别是低年级儿童,他们的思维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他们的抽象思维需要在感性材料的支持下才能进行。学生智力技能的形成,常常在外部动作技能的基础上发生、发展,是一个由外部的物质活动向内部的认知心理活动转化的过程。重视儿童解决问题的创造性,教师就要通过学具,给学生提供更多实践的机会、更大的思维空间,引导学生把操作与思维联系起来,就可让操作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源泉,就可通过操作使学生对新知识“再发现”,就可通过操作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如:认识正方形,教师可让学生充分利用课前准备好的正方形纸,想办法知道正方形的特点,看谁的方法多。有的学生通过测量发现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有的学生通过沿对角线对折、再对折,发现四条边一样长;有的学生用一条边与其他三条边分别相比,发现四条边一样长;有的学生将相对的两条边重合,再将相邻的两条边重合,说明四条边一样长……这样学生通过操作,发现了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既发现了新知,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2015年第4期
关键词:使用学具;概念形成;理解算理;意识发展
一、使用学具,可促进学生数学概念的形成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认识规律是“感知——表象——概念”,而操作学具符合这一规律,能变学生被动地听为主动地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去感知大量直观形象的事物,获得感性知识,形成知识的表象,并诱发学生积极探索,从事物的表象中概括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形成科学的概念。如在教学“平均分”这个概念时,可先让学生把8梨(图片)分成两份,通过分图片,出现四种结果:一人得1个,另一得7个;一人得2个,另一人得6个;一人得3个,另一人得5个;两个人各得4个。然后引导学生观察讨论:第四种分法与前三种分法相比有什么不同?学生通过讨论,知道第四种分法每人分得的个数“同样多”,从而引出了“平均分”的概念。这样通过学生分—分、摆一摆的实践活动,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和形象的实物图片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概念具体化,使学生悟出“平均分”这一概念的本质特征——每份“同样多”,并形成数学概念。
二、使用学具,有助于学生理解数学算理
数学是研究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在数学中相互渗透,相互转化。数学家华罗庚指出,数缺形时少直观,形缺数时难入微。这就要求在研究数学问题时,把数形知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从数的方面用分析的方法进行抽象思维,从形的方面进行形象思维。通过学具的操作,可促进这一过程的完成。例如:三年级学生学习一位数除法,用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十位上除后出现有余数的情况,如:42÷3,学生难以理解的是十位上余下的几个十要和个位上的数结合起来继续除。如何突破这个难点?可采用摆小棒的方法,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体会:4捆(4个10)平均分3份,每份是1捆(l个10),十位商1;剩下1捆表示1个10,要继续平均分只能拆开和2根合并成12根,再平均分3份,每份是4根(4个1),个位商4。通过摆小棒体会剩下一捆继续平均分,怎么分,使学生感知有余数的除法继续除的算理,以此让学生把动手操作活动和竖式相对照,数形结合,在操作中从形的方面进行具体思考后逐步过渡到数的方面进行思维,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较为深刻地理解算理,同时促进了学生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协调发展。
三、使用学具,有助于促进学生主体意识的发展
1.学具的使用,能促使学生自己发现、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探索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精神条件。实践表明:当代的小学生由于处在信息时代,他们知识视野较宽,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尝试、探索去发现、理解和掌握一些数学知识,由此培养勤于思考和勇于探索的精神。如:长方体体积和长、宽、高的关系比较抽象,让学生从操作12个小木块入手,边操作边思考,并借助记录整理的科学手段,从中悟出这种特殊关系的必然性,探索出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这样的教学,成为学生的科学实验,其知识是学生通过操作实验“重新发现”的,容易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2.动手操作,可培养学生发现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等获取知识的能力。
操作学具能使物质的外部操作(物化)过渡到智力的内部认识活动,从形象到表象再到抽象,促使认识内化,便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比如,在教师的指导下,小学生通过动手拼摆几何模型,运用已掌握的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进而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又如:利用学具操作,学生将圆柱侧面转化为原来学过的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从而推导出圆柱侧面面积公式。通过操作学具,学生找到新旧知识的连接点,把新知转化为旧知,运用旧知解决新知,把新知同化到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从而促使学生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皮亚杰的活动内化原理指出,通过感知操作——表象操作——理性操作,可使外部活动逐步内化为智慧活动。
3.学具的使用,因师生互动,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单向灌输的局面。
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师生双边活动是这种认识活动特殊性的表现之一。教育部《关于我国数学课程研制的初步设想》指出,要通过数学教学改革,努力实现师生关系的民主与平等,改革单纯教师讲、学生听的“注入式”教学模式,提供给儿童观察、操作、实验及独立思考的机会。通过学习者群体的讨论与交流,进一步归纳、验证,形成数学结论,让儿童获取更多的数学活动经验。通过学具的操作,加强课堂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讨论,让学生大胆发问、质疑,共同制定解题计划,选择适宜的思维方向和策略。通过这些思维方式和策略的运用,不断解决新知识与已有知识经验的矛盾,教师讲解与自觉理解的矛盾和同学之间新知识理解水平差异而产生的矛盾,体现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比如,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讨论,学习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师生可利用一些三角形(其中有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学具,采用拼接法、度量法和幻灯演示法来证明三角形内角和,等等。
特别是低年级儿童,他们的思维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他们的抽象思维需要在感性材料的支持下才能进行。学生智力技能的形成,常常在外部动作技能的基础上发生、发展,是一个由外部的物质活动向内部的认知心理活动转化的过程。重视儿童解决问题的创造性,教师就要通过学具,给学生提供更多实践的机会、更大的思维空间,引导学生把操作与思维联系起来,就可让操作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源泉,就可通过操作使学生对新知识“再发现”,就可通过操作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如:认识正方形,教师可让学生充分利用课前准备好的正方形纸,想办法知道正方形的特点,看谁的方法多。有的学生通过测量发现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有的学生通过沿对角线对折、再对折,发现四条边一样长;有的学生用一条边与其他三条边分别相比,发现四条边一样长;有的学生将相对的两条边重合,再将相邻的两条边重合,说明四条边一样长……这样学生通过操作,发现了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既发现了新知,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2015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