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经典诵读与小学中段语文教学有效结合

【作者】 刘 蓉

【机构】 陕西省城固县润东九年制学校


【正文】摘 要:经典诵读是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继承中国传统民族文化,提高学生的语文专业素养有重要作用。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将经典诵读与小学中段语文教学有效结合,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认知水平还可以提高自我修养和人格品质。
  关键词:经典诵读;小学语文;结合
  继承弘扬中华文化经典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义务和责任,利用少年儿童最佳记忆能力时期组织诵读,有利于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增强文学功底,启迪心智和提高文学修养。《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使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大力推行课程改革的今天,儿童的经典诵读教育,关系到民族文化的传承,关系到人文精神的重构,关系到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关系到新课改目标实现。可是在现阶段,大多数的教育工作者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存在忽视经典诵读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结合。
  1、经典诵读教学方法
  以经典诵读材料为载体,组织丰富的活动,激发小学中段学生诵读兴趣,促使学生体验到经典诵读的乐趣,进而与语文教学有效结合。
  日积月累。“三分文章七分读”,经典当中包含的韵味都是靠“读”出来的。在小学语文中注入国学元素,可以从排一节“经典诵读课程”开始丰富学生人文内涵,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认知水平。放名家诵读音频,中年级学生可以选择《声律启蒙》《笠翁对韵》《论语》等。在学的过程中需要将重点集中在记忆和积累上。此外也可把经典诵读教学分散到平时的教学中,采用在每节语文课的前两分钟让学生跟老师诵读某篇经典一两遍,然后开始上语文课。在这样反复等待中学生也就顺理成章能阅读了,并且阅读水平也有了较大提高。通过不断努力,我们发现从事经典诵读的孩子,阅读的欲望越来越强烈,日积月累,学生的诗词储备量由少积多,写作水平也有了明显提高。
  集中教学。对于一些比较难懂的又难记忆的经典诵读内容,可采用集中地学习,进行比较深入的学习探究。例如在执教《饮湖上初晴后雨》时,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师通过收集大量的图象信息,循序渐进的组织教学,使学生能更直观更形象来感受领悟其独有的文化魅力,达到乐于诵读,熟读成诵的目的。
  2、经典诵读的教学技巧
  两级交流,习得方法学会读。第一级是学生与学生进行交流。我们要求每个学生在诵读过程中,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里的诵读熟记,并将发现的精彩语句进行摘抄,剪贴和收藏。学生们可以利用这些收藏品,进行一对一或者二对二的交流和相互学习。第二级是学生与老师进行交流。师生交流是一个动态生成的平等对话过程。此过程融理解、感情、朗读于一体,让学生在“说心里话”的过程中,感受到自主的尊严及其独特的价值,从而让学生学会如何更好地去读,让教师学会如何更好地去教。
  尝试回忆,品味读。如识记春天的诗文中,回忆写春之景有哪些句子?在冬天的记忆中有哪些是描写冬景的句子等,通过回忆加深学生的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悟语文诗意美。
  有效提示,提高效率地读。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记忆力也是以形象记忆为主要形式。指导老师如果常在学生背诵经典名句遇困时给予适当提示,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以致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你追我赶,交际运用。运用是最积极的记忆,可以利用班会课,教师给学生创设情境,让他们通过接龙比赛运用经典语言,让经典与现实生活融为一体,提高经典的活力。
  3、经典诵读——做笔记、时常摘录。
  摘录是经典诵读与小学中段语文教学有效结合中重要的策略之一,教师在教学中,尤其是中年段的日常语文教学中,要教给学生摘录的方法,培养学生形成摘录的习惯,使之能灵活运用摘录的内容,最后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比如国学经典里存在大量传诵千古的名句“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等等,这样的句子教师应鼓励学生将名句内容摘抄下来,反复阅读、感悟,从而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全面提升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这样才能把语言文字的运用落到实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4、诵读与学科整合,融为一体
  在音乐教学中融入经典诵读。例如在音乐课上,孩子们将古诗《悯农》配合乐曲进行吟诵、歌唱,在优美的音乐声中深情吟唱,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接受了经典文化的陶冶也能受到音乐的感染。在语文课上,根据诗的意境和表达的情感,播放适当的音乐,能为课堂注入无限的艺术魅力,学生会随着音乐节奏产生心灵的共鸣,引发审美愉悦,使枯燥的学习变得生动活泼起来,让语文课借助音乐的外衣学习经典,使学习经典的任务得以高效地完成。
  “画是有形诗,诗是无形画,诗画同源”,两者的同质性决定了两者结缘的可能。因此我们将诗词引入美术课堂,以诗词为画题,任由孩子展开想象的翅膀,画心中所想,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在诵读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孩子们以诗为内容,描绘出诗中的意境,使孩子们在品诗作画时,入情入境。如在教杜甫的《绝句》一诗,在学生理解了诗意后,让他们运用已有的美术基础,大胆地发挥想象,人人画一幅“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的美图,这不仅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品评、鉴赏的能力,增强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将使他们今后的语文学习受益匪浅。
  综上所述,在小学中段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以及教学内容,设置合理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经典诵读教学,不断加深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并且在诵读的教学中感受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我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同时有效实施经典诵读,会充分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世界观,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