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的探究

【作者】 钟 民

【机构】 (广西容县县底荣塘中学)


【正文】摘 要:新课程管理的三级体制,赋予了广大教师更广阔的课程开发的天地。学校可以根据学校内外教育、教学资源和学生、老师的特点,通过各种方式,如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对国家地理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国家地理课程和地方地理课程校本化、个性化、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特点和需要的地理课程,即地理校本课程。本文主要是对本校地理校本课程开发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校本课程;新课程标准;教学资源;课本资源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背景
  根据新课程标准,国家课程分为三个管理体制,即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又称学校本位课程,是基于学校内外教育、教学资源和学生、老师的特点,通过各种方式,如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对国家地理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国家地理课程和地方地理课程校本化、个性化、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特点和需要的地理课程。
  校本课程是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完善和补充,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和需要开发相关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
  二、校本课程设计的思路与建议
  (一)制定目标、明确要求
  校本课程的设计不能违背国家课程的要求,同时也不能随意地开设。因此,在设计课程的时候必须要明确课程的目标以及对学生的要求,不能够让学生“玩玩”就算。应该明确课程应该培养学生怎样的素质,最后要求学生掌握到什么程度或者是能拿出什么成果。
  1、制定目标
  每个课程的开设都应该有一具体的目标。而地理课程的开设应该满足四个目标:
  第一,要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发展观。地理是一门研究人地协调发展的科学,任何有关地理的学习都应该从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的发展观出发,让学生懂得只有人地系统协调发展才是我们所需要的持续发展。
  第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地理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通常情况下地理课程是每星期两节课,实践的机会比较少。因此通过校本课程的实施的,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第三,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操以及作为主人翁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心。学生对家乡的情感源于对家乡的了解以及主人翁地位的认识,只有认识到本身的主人翁地位才有可能增强学生对家乡的责任心。因此我校在校本课程的设计时特别注重赋予校本课程的地方特色,围绕家乡的建设,让学生出谋划策。
  第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敢想敢做”的行动能力。中学生处于一个“能力发育”时期,他们对身边发生的事有很多的想法,可是却常常不知道如何去实施自己的想法,又或者曾受到什么打击而不感去实施自己的想法,久而久之学生的行动能力就被扼杀了,总是“敢想不敢做”,从而他们的创新能力也慢慢变弱。通过地理校本课程的学习,我们希望能够提高学生的行动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如通过学习“玉林产业转型”,让每个学生思考,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让大家行动起来,把自己的观点通过书信的形式告诉市长。通过这种形式,让学生高觉得自己作为一个玉林人的责任感,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和行动能力。又例如“神秘的宇宙”,通过对有关科学知识的讲解,让学生了解有关宇宙的更多东西,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发展观;而通过观测星座等活动,让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2、明确要求
  校本课程是对现有课程的补充,通过这样的形式增加学生的知识面。而作为一门课程,总不能学了就算,为了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还应该制定相应的教学要求。
  首先,要求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到一定程度。校本课程也是一门课程,是让学生学习的知识的课程,因此在设计的时候老师就应该明确要求学生通过对课程的学习要掌握课程的相关知识,掌握与该课程有关的一些原理,即并能口头阐述相关内容。
  其次,明确学习成果的表现形式,即课程评价方式。校本课程跟我们平时的课程有所不同,不一定要通过考试来表现学习成果,可以通过各种形式评价学习和表现成果。而只有老师明确了学习成果的表现形式,学生才会有学习目标,才能更有目的地学习相关内容。如学习了玉林市产业转型后,要求学生提出自己的意见和见解,并且以小论文的形式表述出来。
  (二)善于利用现场课程资源
  1、立足课本资源,让课程更贴近所学内容
  我校开设的校本课程都是源于课本,而又有别于课本知识的;在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对某一问题的深入探讨。例如城乡规划,教科书的内容主要是讲述了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城市地域类型的分布等。在学生对此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再深入补充一些城乡规划的原则和过程等,让学生了解到该过程后再开展调查本镇城乡规划的情况,最后让学生尝试设计自己心中理想的家乡规划。这样的课程设计,既运用了学生现有的知识,又使学生对此知识点有了更深一层次的了解。
  2、立足生活题材,学以致用
  任何的知识只有应用到生活中,解决生活问题才是有用的知识。我们的学生往往是学了却不会运用,不会用我们所学过的知识去解析生活中的问题,解决我们生活中所面临的问题。通过校本课程的开设,可以缓解这个问题的出现。
  如:很多同学都只是从书本上了解到工业布局的一般原则,但对于我们身边的工业分布却说不出其布局的优劣。因此我们希望学生通过对城乡规划的进一步学习,可以了解更工业布局的原理,引导他们思考身边工业布局的优劣以及改进措施等。
  三、地理校本课程设计过程中的问题
  在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
  (一)现实性问题我们设计的课程有很大部分是需要学生动手或者是实践的。如天文课程,我们希望能够让学生真正地了解夜空中的星座,需要实地观测。但是由于我校的地理位置比较接近镇区,光污染比较严重,所以一般是要在没有云的夜晚才能看到几个比较明亮的星座,而外出观测则要考虑到安全问题,因此是否能实施观测还需要很多现实的条件配合。
  (二)资料收集问题在地理校本课程中,有很多是需要资料调查和收集的,这些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而且有些资料需要官方提供,不容易得到,所以资料是否能收集得完整是一个比较严峻的问题。
  (三)时间问题校本课程跟一般的课程不同,课程的课时不多,而在特定时间里是否能完成教学内容成了一个问题;另外由于有些内容是观测实践和资料收集,所以学生是否有足够的时间完成这些内容也是值得考虑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王刚;中学地理新教材变动的特点[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3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