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用心浇灌 静待花开

【作者】 杨丽萍

【机构】 广西灵山县第三小学


【正文】

——小学数学教学帮助留守学困生走出学习困境的思考与实践

  摘 要:留守儿童中的学困生的群体,是一个“特别的群体”,就像迟开的“花朵”更需要阳光雨露,需要每一位教师加倍呵护,用心浇灌!本文主要是探讨对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当中,对留守学困生的提升进行了探讨,从关爱呵护、创设情境、巧用游戏、动手操作、体验成功等方面,帮助留守学困生走出学习困境。
  关键词:数学;课堂;关注;留守;学困生
  留守儿童中的学困生的群体,是一个“特别的群体”,就像迟开的“花朵”更需要阳光雨露,需要每一位教师正确认识他们,将浓浓的师爱洒向他们!要最大限度地启发学生积极地进行数学实践活动的过程,让留守学困生高高兴兴地进入数学世界,在探索中激起兴趣,培养学生健康活泼的个性,从发现中寻求快乐,主动地获取知识,从而体会数学的使用价值及“做”数学的无穷乐趣。下面就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关注“留守”学困生谈谈个人的几点看法。
  一、关爱呵护,教育引领
  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梵高曾说:爱之花开放的地方,生命便能欣欣向荣。留守儿童中的学困生成绩偏下,主要原因是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得不到应有的关心、呵护和照顾。情感上的缺失,监管上的不到位,使这些孩子成了学困生最大的源头。鲁迅先生指出:“什么是教育?教育就是爱。”在爱的世界里,一切都充满了阳光。特别是“留守”学困生他们更渴望得到老师的爱,有了爱一切皆有可能。
  用爱心关注每一个“留守”学困生。这学期刚接手三年级一个班,发现有两三个小男生特调皮,上课也坐不住,摆出一副老成满不在乎的样子,完全没有三年级学生的可爱模样。有十几个学生是接受能力较慢的,作业也不能按时交。看到这状况,一开始没忍住,总是加紧催促,强调课堂纪律,可没什么大的改变。后来我反思自己,把自己的做法又回放一遍,自己很惭愧,发现自己给学生的爱太少了,都是为了赶教学进度。在第三周开始,我在课堂上微笑教学,把爱的目光传递给学生,特别是那几个留守学困生。在课间我经常和他们聊天,关心他们,鼓励并引荐他们参加学校的社团活动。
  批阅作业给予“关爱”。有一小部分学生,他们的作业态度差,错题也不能按要求改正。经过家访了解到多数是留守儿童,监护不到位。我在批改作业时多关注他们,记录每天的作业成绩,以便做长期的比较,多写指导性的评语,指出具体的错误,并多写鼓励和评价进步与否的评语,并单独发放作业增加接触机会要求及时改错当天就反馈。对待改错不仅看,还要“听”,听孩子给我说做题思路,听孩子给我说出错点,听孩子给我说当天学的知识。通过作业也来督促课堂的听课。经过了一段时间,发现这帮小家伙跟我走得很近,有了很大的进步。
  二、创设情境,激趣引导
  布卢姆说: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通过多媒体等手段创设情境,能最大限度地激发“留守”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学困生注意力不能很好的集中,处于被灌输的状态。按认知学习理论的观点,人的认识不是外界刺激直接给予的,而是外界刺激与人的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产生的,必须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才能获得有效的认知,课件设计富有趣味性、探索性的情景,图文声像并茂,多角度调动学生的情绪、注意力,激发学困生的认识兴趣。这种主动参与性就为学困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创造了很好的条件。例如,我在教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笔算时,每个例题我都设计精美的课件,在课件上演示平均分小棒的过程,让学困生能进一步理解除法的算理。也让枯燥的计算教学增添了不少趣味性,除法计算在三年级占有很大的比重,是小学计算的基础。
  在我的引导下,学生们参与着表达、思考等数学活动把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笔算的方法掌握得很好。
  三、巧用游戏,激活体验
  根据小学生特点,特别是“留守”学困生,我在课堂上设置游戏性情境,把新知识寓于游戏活动之中,通过游戏使学生产生对新知识的求知欲望,让学困生的注意力处于高度集中状态,在游戏中得到知识,发展能力,提高学习兴趣。例如,在课堂训练口算时,组织抢答游戏。我准备若干组数学口答题,把全班学生分为几组。然后由我提出问题,让每组参赛的学生抢答,以积分多为优胜,或每答对一题奖励一面小红旗,多得为优胜。学生在游戏中,精神高度集中,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不少有用的知识,有力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留守”学困生也积极参与其中,更喜欢上数学课了。
  四、动手操作,主动参与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透彻地认识事物,必须亲自动手操作。根据“留守”学困生好动、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的心理特点,我经常组织一些以学生活动为主,对一些实际问题通过自己动手测量、演示或操作,使学困生通过动手动脑获得学习成效,既能巩固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又能提高操作能力,培养创造精神。例如,我在教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认识千克》《认识克》,让学困生先掂一掂,称一称,吸引他们的注意力;第六单元的《初步认识平移和旋转》时,就让学困生用动作演示物体的平移和旋转,在教学《认识轴对称图形》、《认识几分之一》、《认识几分之几》时,让他们多动手操作对折,涂一涂,画一画。这些都能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给学生创造动手操作、亲身参与的机会,让他们在参与中学习。
  五、体验成功,建立自信
  美国著名作家海伦凯勒曾说:“只要朝着阳光,便不会看见阴影”。要帮学困生建立自信,必须让他们经常得到成功的体验,引领他们面向阳光,自信前行。所以,在课堂上,要给每个“留守”学困生创造出更多的表现的机会。由浅显的问题入手,引导“留守”学困生对习题作出正确的解答。“留守”学困生经过对问题的独到见解或创造性的思维取得一次次的好成绩,并为获取的成功渐进式地感到高兴和骄傲,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最终让“留守”学困生明白只要开启心智就有希望,就能成功。当失败时,会加倍努力,直到成功为止。
  莫疑春归无觅处,静待花开会有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只要全面关注“留守”学困生,加倍呵护,用心浇灌,帮助学困生走出学习困境,这样,迟开的“花朵”也会灿烂盛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