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让顽童扬起自信的风帆

【作者】 仇 霞

【机构】 广西区灵山县实验小学


【正文】

《小学语文教学中转化顽童的实践与研究》课题论文


  “顽童”顾名思义,就是顽皮的儿童,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淘气鬼”“调皮大王”“机灵鬼”。由于顽童调皮捣蛋,经常搞恶作剧,成为令家长头痛、老师嫌弃、学生排斥的对象。而顽童在学校任何一个教学班,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因而,顽童问题成了教师不容回避的“焦点问题”。如何让顽童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改邪归正,在平常的教育教学中,我从以下途径让学生体验成功,获得自信。
  一、关爱,医治顽童的一剂良药
  形成顽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家庭环境的影响尤为重要。这些爱玩爱闹的“顽童”,由于调皮捣蛋和搞恶作剧,不时会扰乱课堂,给上课老师带来一定的麻烦,经常得不到老师的喜欢。特别是单亲家庭里成长的孩子,有共同的特征:缺乏关爱,孤僻自卑、调皮捣蛋,不思进取。这样的学生,感情脆弱,一旦染上坏习气,最易堕落。对这类学生,教师应用自己的挚爱去点燃他们心灵的希望之火,促使他们回归正常学生的状态。例如我教过的一名学生,父母离异后随父亲一起生活,但父亲从不管教孩子,放任自由。由于缺乏家庭教育,无从感受家庭温暖,该生孤僻,作业从不能按时完成。放学后就在电子游戏室打发时间,成绩亦相当差。在与他言语不多的交谈中得知他爸不准他去看望母亲,又准备娶后妈,总是很晚回家。针对这些情况,我让同学们多与他接触,我也特别关注他的学习、生活,并多次找到他的父亲交换意见。他的父亲也意识到自己的不尽职,在行动上也对孩子多了一份关心和管教,同意让孩子经常去找母亲,让他感受些母爱。集体的温暖、老师的关怀,使他感受到了生活有了意义,他渐渐变了,课堂上不再吊儿郎当,作业也不再拖欠,与同学们也能融洽地相处,学习成绩得以逐步提高,生活的帆终于扬起来了。他在日记中写道:“老师多么像我慈爱的母亲啊!”
  关爱,是医治顽童的一剂良药,我们老师只有把无私的爱渗透在孩子的心灵中,才能暖化他们那颗已经结冰的心,教育才能凸显她的力量。
  二、赞美,启迪顽童的金钥匙
  顽童总是不按照教师的引导去思考、活动,常出现你让我往东,我偏往西的窘境,使班级工作的开展与同学正常的学习不同程度地受到影响,对这类学生的教育是艰辛、复杂的。例如:我带领的班级中有一个学生小磊被称为“犟牛”,自制力极差,总是搅得周围学生不安宁,其他的科任老师经常向我投诉他的种种不是。我经常批评教育他,但效果甚微,他依然我行我素,成为班级一颗“毒瘤”。而在一节语文课上,让我转变了对他的教育方式。
  一天,我们正在上课本剧《负荆请罪》,到了学生上台表演课本剧的环节。这时“犟牛”小磊自告奋勇要表演廉颇,我看他不像捣乱,就同意了。他叫了两个同学一起,三个人商量了一会儿后,表演开始了:瞧!蔺相如在舞台悠悠地走着。“大人,大人!”一声高喊打破了宁静的气氛。同学们的目光都转向了奔跑的“韩勃”,“韩勃”匆匆跑上:“不好了大人,廉将军没穿上衣,背着一根荆条来了。”只见“犟牛”表演成“廉将军”,他脱去了外衣,背后插着一条平常放在讲台上的直尺,冲冲走进教室,扑通跪在“蔺相如”面前,双手抱拳,苦苦说道:“蔺大人,我真是老迈昏庸,不明白您的苦心,求求您原谅我吧!求你了,求你了——”这么一说反倒是不觉得他是来请罪的,而是一个罪犯来求饶一样。“蔺相如”马上把“荆条”拔出,“廉颇”抢过直尺,打在自己的屁股上,大家见了,欢笑声回荡在教室里。终于“蔺相如”再也忍不住了,心中的欢笑火山爆发了。“哈哈哈!”同学们有的捧着肚子,笑得直不起腰来,有的笑得眼泪都流了出来。
  在整个表演过程中,小磊演得生动逼真,给老师同学留下深刻印象。我及时表扬他聪明,具有演员的天赋,他脸上洋溢起灿烂的笑容,很有成就感。此后,在课堂上他经常积极参与师生之间的互动,变得专心听课,只要他有细小的闪光出,我都及时表扬,渐渐地,他学习的兴趣得到了提高。
  三、信任,点燃自尊心的火种
  哲学家詹姆士精辟地指出:“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每个人都有自尊心,顽童虽然顽皮,但他们也渴望得到尊重,期待老师们的信任,帮他们改变人生旅途中的徘徊局面。因此,老师应善于发现理藏在他们众多缺点中的可塑因子,点燃他们自尊自信的火种。在我的班级中,有一位学生长得比一般孩子高大,他父亲因吸毒被捕,母亲离他而去,由他爷爷奶奶抚养。他在学校变得吊儿郎当,还不时惹事生非。同学们讨厌他,家长们纷纷让自己的孩子远离他。他除了对打篮球感兴趣,对学习抱着无所谓的态度。为了让他及早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以及将来人生的危害,促使他悬崖勒马、改过自新,我除了经常找他谈心,以促其明辨是非外,还让他任班级的旗手,鼓励他报名参加学校的篮球队。每次学校搞少先队活动时,他擎着队旗走在队伍的前面,他觉得特别威风。我还特别推荐给学校大队辅导员,让他去参加学校的升旗手。由于他身材挺拔,动作标准,经过训练,担任了升旗队的组长,每天负责升降国旗。放学后,他经常参加学校篮球队的训练,代表学校参加全县小学生篮球比赛。由于他在学校经常有事干,他从教师的信任中找到了自我,逐渐提高了自控能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告别了恶习,还评上学校优秀的少先队员。
  顽童,可塑可变,只要教师一句赞赏的话语,一个赞美的眼神,一个鼓励的手势……往往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在我的教育生涯中,我尝到了教育顽童的艰辛,体验了转变顽童的欣慰。只要我们多一些关爱、赞扬、信任他们,就能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培养自信心,促进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发展。